周晓霞
【写作攻略】
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当考生面对一道作文题的时候,其实很难立即“启动”搜索材料的“固定程序”,而是会自然地把自己以往的阅读体验或生活经历中印象深刻的、感受鲜明的部分调动出来,甚至会调动自己以前写作文时使用过的材料。而积累本里抄录的名人事迹、典型素材,往往不容易第一时间被想起。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对考生来说,那部分素材并未经过深入思考,未能真正打动自己、吸引自己,未曾让自己感同身受。如张桂梅校长帮助大山里的女孩求学的事迹,仅仅讲述其过程,语言可能是苍白干瘪的。但是如果考生看过采访张校长的影视资料,看见了她的面容,聆听了她的话语,甚至考生自身就有艰难求学的经历,对张校长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一群女孩命运的壮举就会有更深刻的印象和感受。
考生如果能够认真去看一场奥运比赛,看到运动员如何在落后的情况下奋力追赶,如何全力挑战高难度动作,就会不自觉地捏一把汗,会尖叫、会呐喊,当国旗升起的一刻,会产生一种由衷的钦佩。在电视镜头前,那些拼搏的细节被真实地呈现出来,考生的感受非常直接,所以北京冬奥会后大家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喜欢的运动员作为素材写进作文,如果大家获取素材的途径是间接的、被动的,甚至可以说是没那么感兴趣的,自然难以留下深刻印象。
除了感受的深入,对一则材料的全面分析和深入思考,也同样能够促进考生对它的理解,进而使考生运用得更加得心应手。比如课文《烛之武退秦师》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写作素材,其中不只是深明大义、智慧超群的烛之武令人难忘,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没有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准确了解与及时推荐,没有郑伯的大胆纳谏和屈身邀请,烛之武再能干也无用武之地。有了这样的认识,这则材料就能服务“知人者智”“用人不疑”等话题,材料的价值就大大提升了。对于烛之武,除了笼统的“智慧”“善辩”等说法,如果能够深入分析他的说辞,会发现他熟知晋国和楚国的外交历史,深谙两国联合攻郑的真正企图,那么烛之武“知己知彼”的巧思、“透过现象洞悉本质”的能力,也不难被发掘出来,这又有了两点新发现、新思路。如果考生还想深入挖掘,在秦穆公和晋文公身上也可以找到一些闪光点,找到可以写作的切入点。经过深度思考,在熟悉的材料中考生也可以有丰富的发现,一个材料服务多个观点,不用刻意积累,就能实现“材料自由”。
这也提醒考生,对很多可以写进作文的素材,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面对某个素材,其相关人物的成长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话题的深层原因,都值得考生多花些心思,比如看看有关的纪录片、文献资料、深度报道等,这些都可以帮助考生更深入地思考,更扎实地理解,从而在头脑里留下深刻印象。
对一个人、一件事的了解越具体,掌握越多的细节,感受就会越真切,印象就会越深刻,在真正需要的时候,写出力量、写出情感的可能性也会越大。这就要求考生在生活中不能只做一个付出体力的积累者,更要付出脑力,做一个感受者、思考者,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去体会,让自己的头脑保持思考的活跃状态。这样一来,大家读过的书、见过的人、了解的事,才能以更鲜明的方式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写作时才能信手拈来。
【文题呈现一】
(2022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命题人在材料中先放了一个“烟雾弹”,不仔细审题的同学可能会在名著上做文章,那可就谬以千里了。其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只是个引子,真正的要点是第二段提到的“这个现象”。面对同样的问题,每个人给出的解决方案不同,不只题名如此,“更广泛的领域”也如此,而且命题人认为考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中应当有类似的情况。大家当时是怎么做的?是“直接移用”,快速应对为上;抑或是“借鉴化用”,也有不错的效果;还是“根据情境独创”,以新取胜呢?
还有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就是众人的做法和宝玉的做法是否有高下之别?有或者没有,依据是什么?由此还可以探索:面对问题时,这三种对策应该如何选择?是否有一定的标准?这其实是对考生基本思维能力的考查。比如,“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根据情境独创”,如果各有其好,分别好在哪里?你能分别道出相应的前提然后分情况讨论吗?只有在深思熟虑后谨慎回答,才能写出一篇好作文。
需要考生注意的是,一定要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里找答案,不能全篇無“我”,上来就大谈国家要怎么建设、社会该如何发展,这样的材料与高中生的实际生活关联不大,难以写出真情实感,甚至会显的空洞。
【习作展示】
借传统之光,迸创新之火
◎令狐安琪
《红楼梦》里“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贾宝玉的题名极具古意、更胜一筹,但之所以能成为终选,是因为能依据情景独创。
我们在做决定时也常常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效法成例,稳妥为上;二是大胆独创,以新取胜。而我认为二者不是对立关系,只有既善于吸取前人的经验,又懂得发扬自我的特色、勇于创新,使二者相互统一、相辅相成,才更容易获得成功。
客观经验对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够减少错误发生的几率,提高效率。对于前人优秀的地方,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选择沿袭,但是如果一味“模仿”,很容易失去自我的独特性,丢掉了最开始的想法,最终成为他人的“复制品”。这就需要我们拥有合理借鉴而又能避免落入俗套的能力。
有人说:“拙劣的艺术家永远带着别人的眼睛。”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他自幼爱好书法,勤学苦练,反复临摹了很多名家字帖。有次他练书法入神了,竟在妻子背上画来画去,妻子便嗔怪道:“人各有一体,你体是你体,人体是人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练什么?”郑板桥听后幡然醒悟:书法贵在独创,自成一体,老是临摹别人的字帖能有什么成就呢?从此以后,他力求创新,摸索着将画竹的技巧融入书法艺术中,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字体——板桥体。
突破传统,大胆创新,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尝试的曲折过程。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大定律,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当别人问是他如何取得如此成绩时,他的回答是:“如果我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确实,如果没有笛卡尔和伽利略这两位前人的经验,牛顿也许还要费更大的功夫。由此可见,只有既吸取前人的经验,又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创新,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在生活中,要想获得成功,需要我们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二者缺一不可。少了继承借鉴,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可能误入歧途:少了创新,继承借鉴便没有新意,缺乏个性,沦为庸俗之类。只有既懂得发扬自我的特色,勇于创新,又善于吸取前人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更容易获得成功。
继承、借鉴是方式,创新是目的。创新是对传统的扬弃,能让旧事物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如果能将两者巧妙结合,学会合理地吸取前人的经验,发表自我新的看法,借传统之光,迸创新之火,定能收到丰硕的成果。
◆教师点评
考生对材料的理解非常准确,没有贸然否定借鉴或者赞美创新,而是深入思考分析二者的联系,以充实有力的论证向读者展示借鉴与创新的相互作用,展现了理性思考能力。行文朴实自然,相应观点都有合适的论据支持,说服力强。
【文题呈现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器,就是器物。器物,往往都是有具体用处的。《易经》中说:“备物致用,立功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意思是说,圣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生产各种物品,用于各个方面,制成各种器具,使天下都能受益。我们经常说某人“不成器”,意思就是说这个人没有成为有用的人。所以“成器”就是成为一个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人。而《论语·为政》中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对于家国天下来说,君子不应该像器皿一样,只有特定专用的功能,从而被“器”的壁垒所束缚。
“成器”和“不器”,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借《易经》和《论语》里的两句话引出了关于“成器”和“不器”的讨论。首先关注“器物,往往都是有具体用处的”一句,需要从“器物”对应到人;“具体用处”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技之长,一项可以让自己生存发展的技能。这里蕴含着观点:如果一个人的发明创造能够利于天下,那么这个人是非常伟大的。理解到这一点,考生可选择古今中外的典型人物作为自己的论据。接下来,材料又提出了对“成器”的具体要求,这也提示我们当代青年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去“成器”。这一点行文中应有所体现。
再说“不器”。材料中对“不器”的解释是“君子不应该像器皿一样”“被‘器’的壁垒所束缚”。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用学科、专业、职业等许多“标签”武断地把自己划分到某个圈子,塑造成某个形象,这无疑会让自己失去更多的可能性。这于个人而言,局限了自己的发展;于家国天下而言,则可能是一种损失。所以,要找到“只有特定专用的功能”的不足之处、局限之处和“不器”的合理之处、优越之处。弄懂“成器”没错,“不器”更好的道理,二者的关系就明朗了。
【习作展示】
自铸成器,力行不器
◎李心然
在民国十八年6月25日的一场毕业典礼上,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面对朝气蓬勃、欲有作为的年轻学子们,借用易卜生的话这样勉励道:“你最大的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何谓“成器”?而我们又将自铸为何器?
《说文解字》云:“器者,皿也。”时代的发展使我们有很多机会去见识与成为有用之器。袁隆平毕生钻研水稻杂交技术,詹天佑潜心专攻铁路工程,将铁路铺设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南仁东多年研究“中国天眼”,探寻外太空的神秘……我们不断仰望着也见证着在各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大国之器”,亦接收着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知识与技能,不断填充自我之“皿”。
然而时移世易,身处机遇更多、前景更广阔的今天,我不禁要问:自铸成器便是终极目标或道路终点了吗?或许我们还应聆听到那句奏响在千年之前的洪钟大吕般的声音:“君子不器!”
主张“不器”并非否认“术业有专攻”的求学择业之理,而是提醒我们,人生并非只有一条路可走。为自己铸成的器,应具有接納万方的广阔,不能成为自我束缚的壁障。
“君子不器”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孔子说的。纵观孔子的一生,他既是执着仁义理念的思想家,矢志不渝地为天下太平而奔走;也是有一套完备教育理念的好老师,以其卓越的教育思想闪耀千年;同时,他还修订《春秋》,著书立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历史学者。孔子真正做到了以自己所铸之“器”观照整个社会、不同人群,又打破壁障,践行了“君子不器”。他是自铸成器又力行不器的楷模!“不器”并非否定成器,而是成器的更高境界,或说是铸成了真正的“器”——是脚踏实地,不驰于空想;是敢于尝试,敢于追求,不固执死板,不封锁可能,去体验与感受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在那场毕业典礼的尾声,胡适感慨道:“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如今我们已然明白,“成器”只是我们发光发热的开始。人生的一切都正在被书写,未来的自己是怎样的多彩模样,更需当下“自铸成器,力行不器”的突破与勇气!
◆教师点评
考生审题准确,巧妙地以胡适的话切入,主体部分从“成器”与“不器”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了自己的理解。在材料的處理上,详略得当,以孔子为例,发掘其身上“不器”的一面,可谓巧妙。作文首尾呼应,语言平实简洁,展现出良好的写作功底。
【文题呈现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宫崎骏说:“成长是一笔交易,我们都是用朴素的童真与未经人事的洁白交换长大的勇气。”
冯友兰说过,人生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其实也是在说人的精神成长的境界:自然境界是说一个人做事只凭本能或社会习惯。功利境界是说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了他自己,为自己做各种事,做事的动机是利己的。道德境界是说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天地境界是说一个人可能了解到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了解他所做之事的全部意义,并自觉做他所做的事。
以上材料对你的精神成长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作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紧密围绕“精神成长”展开论述。要想写得言之有物、言之有理,需要周详思考。虽说每个人都在经历着精神成长,但是我们的精神成长常常是无意识、“无规划”的。而这道作文题,把“精神成长”这样一个重大的话题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直面它,琢磨个人的精神、心灵处于什么状态,将朝向哪里去。
在实际写作中,可以联系三则材料综合立意,也可以择其中一二则详说。但不主张否定任何一则。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谈精神成长:托尔斯泰认为精神成长是不可回避的;宫崎骏指出成长需要褪去童真、单纯,拿出一点接受成熟和复杂的勇气;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则解释了人成长的四种境界。在写作时,考生要从自己的内心情感出发,切不可只讲“精神成长很重要”“人要有高尚的道德”“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精神强大的人”之类。
行文中应该体现青年姿态:应该有探索、允许有稚气、鼓励说真话。应该切实地思考:人生四个境界实有高低,我是哪个阶段的人?我还打算到达哪个阶段?我就做现在这样的一个人,够吗?好吗?我愿意交出“朴素的童真”和“未经人事的洁白”吗?如果我拒绝成长,会怎么样……
【习作展示】
精神成长与价值体现
◎成德超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就开启了不断成长的历程。冯友兰先生为人生划定的四种境界,也给我们的精神成长以启迪。
大多数人的精神水平其实达不到最高的境界,只是在努力追寻自我价值的实现。冯友兰说的四种境界当中的自然境界与功利境界,或许正是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
想要提高自己的境界,积累是必不可少的,积累足够的“量”方能促成“质”的飞跃。相信大家都知道“江郎才尽”这个成语,但其背后的故事更引人深思。江淹少时虽贫苦,但发愤读书,写出许多精彩的文章和诗篇,最终受朝廷器重,做了大官。这是他不断追求自我价值的结果,此时他或许处于功利境界。此后,他认为应及时行乐,脱离了社会和百姓,失去了灵感与才气,最终江郎才尽。其实他不单是“才”尽,他也停下了创造价值的脚步,停下了追求更高境界的脚步,落得一个警醒世人的结局。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不是为自己而生。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应尽的责任。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行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人生价值的高低,不在于个人的成就大小,而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多少。范仲淹同样少时贫苦,也一样勤奋好学,但他为官后,并没有像江淹那样放纵自己,而是为国家、为百姓倾尽所有。这时的他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已然达到了更高的境界——道德境界。这也是许多人一生都在追求的境界,即人通过努力不断提升自己,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至于更高的境界——天地境界,依然有人在孜孜不倦地追逐。
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有一个过程,我们不可能一开始就达到很高的境界,需要沉淀下来,慢慢积累,让自己拥有贡献社会的能力,逐渐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我们要做到籍籍无名时,对得起周边人;背负盛名时,对得起天下人。那些名垂青史之人,都是由无名到有名的。牛顿、爱因斯坦、杨振宁、袁隆平等皆为我们的榜样。只要保持一颗向上的心,以更高境界为追求,一时达不到那样的境界也没有关系。警察、消防员、医生、教师等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推崇,正是因为他们都在默默奉献,为社会创造了价值。建筑工人、司机、清洁工,他们虽不被大众关注,但也在为这个世界贡献力量。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或许我们都是无名之辈,但我们一定要努力成为有用之人。
◆教师点评
作者以冯友兰的话为切入点,从人生境界这个角度谈青年成长应追求的是什么。作文举江淹和范仲淹正反两例去探究不同追求可以达到的不同境界,同时从无名、有名这个角度去探讨不同的人如何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抵达相应的人生境界。作文论证深入、有力,展现出踏实稳健的风格。
【山西太原市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