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卷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既有生活的温度,又有思辨的深度。题目贴近考生的生活体验,引导考生关注自我成长,关怀社会现实,进一步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考生首先要明确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一句话陈述现象,小时候“喜欢发问”,但是长大后更“看重结论”,说明这是一种普遍现象;第二句话是针对这一现象的两种看法。写作任务中,“你”的认识紧承“你有怎样的思考”展开。
审读材料,还要明确句子的“潜台词”与“弦外之音”,“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中的“喜歡”是由好奇心、求知欲推动的;“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中的“往往”并没有否定发问,只是更看重“结论”。最后总结,喜欢发问是求知欲和探索欲使然,每个人往往要完成从“喜欢发问”到“看重结论”的转变,要保持“喜欢发问”之心,“发问”不止,看重对自己有价值的“结论”。
写作时,考生既可以写如何在成长过程中继续保有孩童时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也可以分析理性探究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实际效用。同时,考生还可以就“喜欢发问”与“看重结论”之间的辩证关系展开论证。
佳作展示
对“发问”的发问
◎闻江蔚
我们经常能听到小孩子向年长者发出“为什么”的疑问,当人处于相对无知的状态下,自然生发的好奇心、求知欲会促使人发问,以学习更多的知识,更好地生存。如农耕社会中后辈向先辈询问种植方法以获得生产技术,而当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仍可能发问,哲学、科学由此诞生。可以说,人类社会在无数发问中发展。
然而,仅有发问是空洞的。发问后也许可以从已知者那里得到结论,但已知者亦有许多未知。因此,发问后以已知结论为基础,继续探索,才能获得更多结论,而这些结论能更好地服务人的生活,丰富人的心灵。瓦特见水烧开后壶盖会动,苦苦思索,不断发问、改良了蒸汽机;爱因斯坦在经典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发问,不断研究,才提出了相对论。可见发问与结论是缺一不可的。
我们发现,人在小时候都喜欢发问,长大后却更注重结论。这种现象情有可原:在幼年时,人的心灵如中空的容器,渴望被填充和丰盈,因此多以新奇、求知的目光看世界。但长大后,因为外界的种种规训,我们被灌输了功利的思维,对“无用”的知识毫无探索欲,对它们熟视无睹。我们开始固守已知的结论,以为所掌握的知识已经足够生存了,何不将那些用来发问的时间沉浸在快餐式、永不疲倦的娱乐中呢?
当我们失去了发问的能力,也就主动放弃了得到结论的机会。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不关心几百光年之外的宇宙奥秘,文明如何发展?对一些结论,若我们不再发出叩问,只是日复一日地生活在“流水线”中,则永远无法打破桎梏。甚至于当一个人一旦有了一个所谓“成功”的结果,那么他的其他行为似乎也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我们不再发问其是否正确,而那些幸存的发问也被淹没在山呼海啸的“成功”里。
这样的情景绝非我们所希冀的。或许,是时候重拾求知欲、好奇心、批判性思维,不断发问,不断探索,运用结论,不断叩问,不断创造。
发问和结论都不应是我们的目的,追求心灵的进步才是。让我们打破“结论”的束缚,敢于“发问”,善于“发问”,不断提升自我、成就自我。
2022年浙江卷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浙江省着力强化创新驱动,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深入实施“鲲鹏行动”“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人才工程,全省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新时代浙江青年,在各行各业、不同领域开拓创新。如“95后”姑娘徐枫灿,在空军航空大学刻苦训练、满分通过考核,成为我国陆军首位初放单飞的女飞行员;“90后”青年工人杨杰,从一名普通的学徒工成长为“浙江工匠”,获得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团队,35岁以下成员占比近九成,勇闯国内智能超算领域“无人区”,斩获超算应用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
以上材料对你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材料+任务驱动”作文题。材料第一段叙述了浙江对创新的重视和对创新人才的尊重;第二段举了三个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开拓创新的新时代“浙江青年”的事例,兼顾个体、集体,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文题引导考生将眼光聚焦于当下、聚焦于时代,思考青年的自我发展如何与时代需要同频共振,号召青年要敢于担当,肩负起时代创新发展的使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以上材料对你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提示了写作的重点;“95后”“90后”“35岁”等限制性短语和“你”,都是在引导考生结合材料中三个人物事例,对自己的未来做出发展规划,思考如何实现个体发展与国家需要相结合。
注意不要陷入大谈特谈“为什么要创新”“创新的意义”等思路陷阱,要呈现“近年来”大力倡导、推行的发展方向,把侧重点放在“如何用创新发展未来”上。
佳作展示
于理性中孕育创新
◎王明昊
康德将“运用你自己的理智”定义为启蒙运动的口号,并将其视作人类摆脱蒙昧的“不成熟状态”的唯一途径,主张“理性的创新”。
创新是人类社会演变与发展中最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无论在哪个阶段,创新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通过创新,能够推动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进而推动整个时代向好的方面发展。
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润滑剂。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与创新密不可分。缺少了创新,科技的发展会严重受阻,甚至原地打转。农耕文明最初的发展是从人类的双手开始的;而到了石器时代,锄头成为更高效的工具;后来,耕牛与犁又取而代之。工具的更迭,使劳动不断提升,到了今天,“嫦娥”“玉兔”“墨子”“北斗”“祝融”……这些在历史或神话中耳熟能详的名字,成为我国航天领域发展创新的伟大成果。每当我们仰望天空,映入眼帘的不只是遥不可及的群星,还有中华民族通过创新探索宇宙所留下的足迹。创新为我们“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注入了力量,促进航天科技不断进步,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同样,思想的进步也离不开创新。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孔子在周礼传统的君臣、父子关系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解与创新,提出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礼”,这一思想主张逐渐融入中华民族以及周边民族的文化,影响至今,不可谓不深远。若非创新,百家争鸣的思想狂潮不会发生,当时的人们仍会处于蒙昧的“不成熟状态”中。又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诞生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已成为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然而,空有创新是遠远不够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康德有言:“只有经得起理性的自由、公开检查的东西才能博得理性的尊敬。”创新同样如此,失去理性的创新最终只会走向虚无,因为缺乏依据与事实支撑的创新是不稳定的、易碎的。徐枫灿能够从满分通过考核,成为我国陆军首位初放单飞的女飞行员,正是建立在她无数次实践、思考、改进、再实践这一循环的基础之上。若只靠盲目练习而不进行思考创新,杨杰可能永远无法成长为“浙江工匠”,获得劳动模范的称号。反观当今社会中的一些群体,他们喊着创新的口号,或是生搬硬套先进经验,或是“拍脑袋出点子”,或是“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结果往往不了了之。因此,创新一定要有理论与实践的支撑,否则便是无用的。
曾经,当西方大张旗鼓地进行启蒙运动、工业革命时,清政府仍沉浸于“天朝上国”的幻想之中,无数次与理性和创新失之交臂。如今,徐枫灿、杨杰之辈扛起发展重任,在各行各业、不同领域开拓创新,然而,这还远远不够。民族的复兴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要在创新的同时不失理性,于理性中孕育创新。
创新吧,青年!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