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蚕桑文化系统遗产价值与保护策略探讨

2023-02-09 01:56顾春梅孙伟杰徐曜杰黄盛怡王斌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桐乡遗产地蚕桑

顾春梅,孙伟杰,徐曜杰,黄盛怡,王斌

(1.桐乡市农业农村局,浙江 桐乡 314500;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 富阳 311400)

浙江是中国蚕桑生产发源地之一。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纺织工具和带有“蚕纹”图案的牙刻器表明,早在7 000多年前浙江先民就已认识到蚕茧的利用价值,茧丝纤维已作为纺织原料之一[1]。吴兴钱山漾遗址出土的绸片、丝带和丝线织品表明,浙江蚕桑生产已有4 700多年历史[2]。关于浙江蚕桑文字记载最早见于《禹贡》。漫长岁月中,浙江蚕桑生产逐步兴旺发达,成为中国重要蚕桑产区之一。宋代以来,浙江的蚕桑生产水平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桐乡位于杭嘉湖平原腹地,邻近吴兴钱山漾遗址,是江南蚕桑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素有“蚕桑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桐乡蚕桑业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衰于民国后期,1949年后得到恢复和发展。悠久的蚕桑历史孕育了桐乡丰富多彩的蚕桑文化,其中以双庙渚蚕花水会、清明轧蚕花、乌镇香市和桐乡蚕歌等最具代表性,当地居民的衣食住行等风俗习惯也与蚕桑文化紧密相关。2009年,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子项目,桐乡蚕桑习俗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古老的桐乡蚕桑习俗已经成为世界级的文化瑰宝。

蚕桑是桐乡传统优势产业,曾在桐乡农业产业和丝绸工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蚕茧产量长期居于浙江省县级前列[3-4]。近年来,随着国家“东桑西移”战略深入推进,蚕桑产业向广西、云南等西部地区转移加剧,桐乡蚕桑产业受到巨大冲击,生产下滑,人员转移,传统产业优势不断削弱,蚕桑文化的传承逐步失去群众基础,桐乡人共同的精神财富不断流失[5-6]。急需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抢救、研究、保护和继承桐乡璀璨的蚕桑文化,增加民众对蚕桑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让优秀农耕文化得以延续并不断发扬光大。

1 浙江桐乡蚕桑文化系统的特征

1.1 以底蕴深厚为特点的蚕桑历史

据《禹贡》记载,扬州产“贝锦”(以贝壳为纹样的丝织品),当时桐乡属扬州。三国时期,乌镇已经生产用来作画的丝绢;至南宋,桐乡成为浙江的主要蚕丝产地,濮院镇所产“濮绸”是当时浙江名产之一;崇福在当时以织狭幅丝织物出名,“克丝”成为朝廷征收品种。宋元时期,朝廷组织编写官颁《农桑辑要》,农耕与蚕桑并重,其中卷三栽桑,卷四养蚕。到明代,朝廷曾3次下诏劝课农桑,桐乡养蚕、缫丝技艺日趋完善,所产白丝全国闻名。至清代,桐乡农学家张履祥在《补农书》上记录蚕桑丝织情形,乾隆首次南巡至石门镇写道“夹岸桑树数十里,果然桑事此邦多”,从中可以想象当时桐乡蚕桑业的兴旺。

1.2 以蚕桑习俗为代表的蚕桑文化

桐乡蚕桑习俗是中国蚕桑丝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勤劳朴实的蚕乡儿女在绵延数千年栽桑养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融入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双庙渚蚕花水会是祈求蚕神保佑养蚕丰收的一项活动,主要是迎马鸣王姐妹仨至双庙渚附近河港上进行祭拜,相传该习俗起源于南宋时期[7]。清明轧蚕花是一项古老的蚕事风俗活动,体现人们祈求风调雨顺,期待蚕桑丰收的美好愿望[8]。乌镇香市是每年清明到谷雨时分当地百姓汇集到一起烧香祈福,祈求蚕桑丰收的一项民间活动,是遗产地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高杆船技是蚕花胜会最重要的表演项目之一,常在清河村双庙渚、南松村富墩桥和含山蚕花胜会期间举行,每年清明节前后3 d为演出时间,该技艺明末清初开始在遗产地流传,清代后期至民国时期最为兴盛[9]。蚕花马灯舞是流传于桐乡市大麻镇一带的民间民俗舞蹈,从古老的传说《马鸣王菩萨》演变而来。

1.3 以桑基圩田(桑基鱼塘)为代表的生态农业模式

遗产地土壤主要为水稻土和潮土,为江、海、湖沼沉积物,肥沃的土地适宜水稻和经济类作物种植。遗产地居民根据当地平原水网特点,叠土栽桑,围圩造田,挖河筑堤,形成田地交叉,高低悬殊的“桑基圩田”。同时,因地制宜地把一些低洼的地方挖深,修建池塘饲养淡水鱼;挖出的泥土堆砌在池塘四周,形成塘基防治水患,延续下来形成了“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桑基鱼塘生态模式。明中叶时期遗产地已经“桑拓遍野”并且分化出桑苗业。至民国年间,高产桑园养蚕产丝收入较高。遗产地居民种桑的同时兼种豆,使桑园收益最大化,养蚕季节以桑叶养蚕兼以秋冬桑叶饲养湖羊,桑柴作燃料,形成了粮-桑-羊综合经营的良性生态循环系统。

1.4 以种桑养蚕为核心的传统农耕技术

遗产地植桑最早以桑椹成熟后自然落地出苗,挖取散秧定植为主。明清时期发展到通过采收桑椹籽育苗,主要技术包括选椹处理、桑籽贮藏、桑籽播种、播后管护和苗期管理等5个步骤。后来发明压条、插条育苗等技术,形成了“春初,以长枝攀下(压入土中),湿泥则条烂,燥土压之则根深”等育苗知识和技术。桑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树皮即可选桑,桑树皮皱其叶子小而薄,桑树皮发白且树节较疏,芽大其叶必然大而厚。育蚕技术早在元代已总结出寒、热、饥、饱、稀、密、眠、起、紧、慢“十体”经验。此后,蚕种孵化和养育技术不断精进,蚕种催青最早采取“暖种法”,即将蚕种藏于人体胸背,用体温暖种。后来逐步改为“温室暖种法”,沿用至今。

1.5 以运河古镇为核心的自然人文景观

遗产地水网密集,纵横交织,融合桑园和农田,形成了典型的基塘景观和农田水网景观。遗产地悠久的桑苗、蚕茧及蚕丝制品交易,形成了众多古街古市。运河水系为运输的主要途径,河流两岸开设码头,保留有蚕花会、轧蚕花、龙蚕会、乌镇香市等蚕桑文化相关遗迹遗址,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遗产地乌镇被誉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至今仍保留着晚清和民国时期江南水乡古镇的格局和风貌,古建筑独具江南韵味,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完美融合,是我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人文思想的集中体现。“江南运河古镇”崇福至今已1 100 a,古城基本格局尚存,古运河、护城河、司马高桥、孔庙、横街等古城肌理至今依然保存。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赋予了遗产地独特的文化气息。

2 浙江桐乡蚕桑文化系统的遗产价值分析

2.1 蚕桑物种资源保护的重要地区

遗产地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四季分明,气候条件优异,非常适宜种桑养蚕,由此形成了以蚕桑为主的丰富的农业种质资源。遗产地桑树品种繁多,共有42种,其中有密眼青、白皮桑、荷叶桑、鸡脚桑等本地传统桑品种16种,目前大面积种植的是从本地品种选育出的桐乡青(湖桑35号、叶眼青、五眼头)等优良桑树品种。遗产地以茧形、茧色、化性、眠性、体色或地名命名的蚕品种有80多个,其中包括大圆和新圆2种地方传统品种。传统蚕桑品种是遗产地重要的农业战略资源,对品种改良及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价值。

2.2 桐乡人民赖以生存的传统产业

“养得一季蚕,可抵半年粮;种得一田桑,可免一家荒”,反映的是蚕桑文化系统在历史时期给遗产地居民带来的高效经济效益。随着国家“东桑西移”战略的实施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桐乡传统蚕桑产业进入了衰退期,但仍是浙江省最大的养蚕县级市。2020年,遗产地桑园面积4 666 hm2,全年饲养蚕种12.35万张,总产蚕茧7 016.6 t,实现蚕茧产值2.4亿元;嫁接桑苗育苗面积666 hm2,桑苗产量达3.2亿株,实现产值1.7亿元。在多年的发展进程中,遗产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蚕桑产业链发展格局,包括从上游桑苗生产、蚕种生产,到下游蚕茧生产加工及专业营销一体化等,借助于中国蚕丝城、锦绣天地及各类电商平台,桐乡蚕丝被畅销国内外,为桐乡社会经济发展和乡村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3 和谐社会男耕女织的典型代表

遗产地蚕桑文化系统是小农社会下的产物,是在区域自然环境、经济基础、历史文化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体现了小农经济下的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中国传统劳作方式。蚕桑产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维持遗产地居民可持续生计,社区稳定及实现遗产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从桑苗种植到纺织业和相关产业的机械制造,包含轮种、套种、间种及蚕茧加工带动缫丝业、纺织业等均需大量劳动力的参与,且各工种对文化程度要求不高,劳动强度轻重有别,老弱妇孺均可参与,加上常年无歇,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妇女劳动力,使广大农村妇女能自食其力。

2.4 杭嘉湖平原农耕文化的集中体现

桐乡蚕桑文化系统是千百年历史进程中当地居民与自然协同进化的产物,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衣食来源,还是当地先民不畏劳苦、变害为利、勇于创新的具体见证和优秀农耕思想的传承载体。为实现农业好收成,蚕桑等农事活动中人们“顺天时、应地利”,合理运用人力引导天、地、人有机协同,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深刻体现了我国古代以“天人合一”“节用物力”“中正平和”为核心的农耕哲学理念,是中华农耕文化的瑰宝。深入挖掘和弘扬桐乡蚕桑文化,对遗产地培育文化自信、塑造乡风文明、振兴传统产业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2.5 生态农业科普科研的理想场所

遗产地的发展史,就是一本鲜活的蚕桑农耕史,为开展蚕桑科学研究提供了理想场所,为人们认识蚕桑文化提供了最佳科普教育基地。遗产地蚕桑文化历史悠久,深入挖掘遗产地种桑养蚕历史,对其寻根溯源,研究杭嘉湖平原农耕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学术价值。同时,遗产地丰富的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为农业基础研究提供了丰厚的材料。特别是蚕桑文化系统中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互利共生的关系,以及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都可以作为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遗产地世代传承的蚕桑丝织技艺,含山轧蚕花、高杆船技等传统蚕桑文化丰富内涵,是当地风土人情的集中体现,具有较高的人文研究价值。

2.6 种桑养蚕农耕技术的传播基地

以桑基鱼塘为代表的桑基圩田生态农业模式,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效益。桑基鱼塘的农业生产模式,不仅有利于蚕桑业和淡水渔业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丝绸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兼具“绿水、低耗、环保、循环”的完整且科学的农业生产体系。桑基鱼塘系统解决了生产力落后和经济结构单一时期人们发展生产面临的诸多问题,实现了对自然资源最大程度的合理和有效利用,既是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的典型示范,也是对人类农耕文化的重要贡献。从现代集约经营的角度来看,或许桑基鱼塘系统的经济效益不是最高,但其蕴含的生态和经济循环理念值得保护和传承,这也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和意义。

3 浙江桐乡蚕桑文化系统保护与发展建议

3.1 加强政府对蚕桑文化系统保护与开发的支持和引导

政府应支持和引导蚕桑文化系统保护工作,充分调动各类资源促进遗产的合理保护和适度利用,重点是全面梳理桐乡蚕桑文化相关资源,建立完整的分门别类的蚕桑文化资源数据库,为保护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编制桐乡蚕桑文化系统保护和发展规划,在深入分析遗产地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情况的基础上,根据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要求,从农业生态、农业文化、生态景观、特色产业和遗产旅游等方面提出保护与发展的具体举措,以全面保护遗产地生物和文化多样性,更好发挥蚕桑产业促进遗产地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3.2 制定蚕桑文化系统保护的法规制度与优惠政策

遗产地需出台具体的蚕桑文化系统保护办法,对遗产的保护作出详细的要求和规定,对于保护的具体细则进行阐释和说明,同时应明确规定对于破坏遗产行为的处罚措施,用法律手段从根本上确保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同时,成立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对因遗产保护导致利益受损的桑农予以补偿,对在遗产保护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奖励;出台遗产保护优惠政策,支持遗产地农旅融合发展,以促进蚕桑文化系统更好地保护和利用。

3.3 深入挖掘蚕桑文化并做好继承和发扬

在桐乡市政府的领导下系统开展浙江桐乡蚕桑文化系统遗产资源普查,深入挖掘与蚕桑相关的民间文艺、民风民俗、生产技艺和古迹遗址等,明确各类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情况并建立管理档案,为蚕桑文化系统的保护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依托乡村产业振兴和文化繁荣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做好继承和发扬工作,促进社会各界对桐乡蚕桑文化的再认识。定期开展蚕桑相关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支持“中国桐乡蚕桑博物馆”和蚕桑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适当恢复传统蚕桑种养殖技术,在中小学普及蚕桑文化相关科普教育和体验活动。

3.4 发展生态农业推动遗产地农业产业发展

通过桐乡蚕桑文化系统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农耕知识和技术的系统调查,进一步挖掘遗产地的特色农产品,打造农遗良品;开展蚕桑种植养殖相关生态农业技术示范与推广,促进遗产地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桐乡丝绸的历史、文化和品质优势,帮助遗产地深加工龙头企业提高蚕桑产品附加值和品牌效益,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推动蚕桑产业更好发展。在遗产地已有资源基础上,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丝绸产业,形成以蚕桑为基础的产业链条,打造“桐乡蚕桑”精品,切实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3.5 提高各利益相关方对蚕桑文化系统的认识

多途径多角度科普、宣传桐乡蚕桑文化系统,组织编写桐乡蚕桑文化系统读本或科普读物,向社会大众或青少年解读蚕桑文化科学内涵及其重要价值,提升民众的自觉保护与传承意识;定期举办桐乡蚕桑文化相关节庆活动,将双庙渚蚕花水会、清明轧蚕花、桐乡蚕歌和蚕神绘画等蚕桑文化在节庆期间集中展示,促进社会各界对桐乡蚕桑文化的认知和参与保护的积极性;拍摄制作蚕桑文化系统系列宣传片,多方位、多角度系统反映桐乡蚕桑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并且通过微博、微信等各类新媒体宣传提高桐乡蚕桑在全国的知名度。

3.6 发展遗产地休闲农业与特色产品

在保护优先的原则下,依托桐乡独特的水乡景观资源和蚕桑文化资源优势,结合遗产地已有的乡村旅游线路,合理开发利用桐乡蚕桑文化系统各类资源,开展观光休闲、康体、度假、疗养等活动,开发蚕桑生产观光、蚕桑文化体验、水乡颐养度假、传统村落休闲旅游等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产品。为了更好地发挥桐乡蚕桑文化系统的独特资源优势,通过与当地知名蚕桑深加工企业合作,开发以蚕桑为主题的遗产地特色产品,不断扩宽蚕桑文化系统的利用渠道,实现农业增效、农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进而提高遗产地居民自觉保护遗产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桐乡遗产地蚕桑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影像记忆 建设美丽的新桐乡
桐乡翔云小学:用第三方评测激励学生阅读
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价研究进展
桐乡东池蚕种生产新模式试行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