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芝萍,柴方艳,刘玉兵,曹根军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41)
“JavaScript程序设计”课程是Web前端开发技能课程群中的核心课程之一,传统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在于系统教授专业知识、培养实践操作技能、提升职业岗位素养,使学生成为具备就业竞争力的技术人才,这与1+X证书制度[1]的新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对接《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2]中的各项技能及知识要求,重构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考核等内容,优化适合1+X证书标准和职业岗位需求的课程标准,充分发挥“JavaScript程序设计”课程在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JavaScript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和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编程思想、网站设计能力、网页特效制作能力和职业开发工作中的基本岗位技能。该课程是一种基于对象和事件驱动并具有相对安全性的客户端脚本语言,同时也是一种广泛用于客户端Web开发的脚本语言,完成HTML网页动态功能的添加,比如响应用户的各种操作,是一种动态、弱类型、基于原型的语言。该课程需要具备HTML、CSS、网页设计和程序设计基础的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基本语法(JavaScript的变量的声明和赋值、控制语句)、数组、自定义函数、匿名函数、构造函数、内置对象、Window对象、location对象、history对象、HTML操作元素、节点操作等事件对象及事件应用内容。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如何使网站的制作效果更干净、整洁和美观,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同时为后期深入学习jQuery程序设计、JSP程序开发、前端技术高级应用和Web开发技术等课程打下专业基础。
针对专业人才培养和Web前端开发对“JavaScript程序设计”课程的要求,传统“JavaScript程序设计”课程标准有如下不足:
随着产业升级及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对Web前端开发人才需求加大,对开发技术技能要求较高,传统课程目标与产业特定岗位需求并没有完全吻合,课程目标要求的侧重点放在文化基础知识、通用岗位职业技能标准、综合素质能力发展方面,培养目标设定的相对宽泛,课程体系没有对应特定岗位需求。同时,知识的覆盖面大,知识点应用浅显,学生的技能水平和技能应用达不到岗位层面要求,学过的知识在实践岗位应用不上,没有实现所学即所用,岗位适应性较差,很难快速进入角色和胜任岗位工作。
课程没有针对特定职业岗位技能标准,缺少对Web前端技术在行业、企业中生产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方面的需求调研。一方面,导致理论基础知识单一,课程设置的知识点分散,缺少关联性,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率高,课程理论与实践内容都存在着延展性不够的现象。另一方面,课程之间衔接能力差,操作案例与实践应用联系不够紧密,理实一体中技能点的操作简单,缺少综合度[3]。由于没有对接Web前端技能等级标准,学生的知识体系是松散的、不系统的,缺少基于生产岗位任务、项目内容的分析,缺少真实情境的模拟训练,对于Web前端的相关开发工作缺少项目开发与调试经验,相关知识运用较为生疏,适应岗位需求较慢,很难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同时,缺少课程思政元素,未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导致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
传统“JavaScript程序设计”课程授课方式主要是以教师主导的理实一体教学过程,虽然有任务或案例驱动教学,大部分却仅停留在有限的教室环境内。学生的跟岗实训、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与实际工作岗位相脱节,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受限。由于目前疫情原因,学生对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内生动力不强,学习效果很难得到保障。教学缺少真正实战训练,学生缺少企业项目化开发的实践环境历练,Web前端开发技能无法得到质的提升,造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存在缝隙,校企无法顺利接轨。
传统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限于过程性考核(50%)+期末考试考核(50%),过程性考核主要根据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出勤、上课纪律等综合情况,由任课教师主观赋分,缺少平时过程性项目考核的内容及相应标准。期末考核内容简单,由理论考核+实践操作构成,缺少与职业技术等级证书相关联的考核评价制度。由于高职学生对自己从业能力及拟就业岗位不清晰,学习习惯不自律,学习兴趣不浓厚,平时又缺少专业性的考核评价,学生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不够,或是由于学习链条中断产生弃学思想(“习得性无助”心理习惯)[4],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符合岗位需求。
以对接岗位能力和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中心,从产业需求导向出发,借助校企合作和企业调研,广泛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用人单位系统工程师共同研讨,学习了解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技术规范、技术需求特点和传统课程标准,共同分析本专业学生的就业领域及工作岗位特点,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以生产岗位任务为基础选定学习项目、组织学习内容,对“JavaScript程序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进行整合,从课程目标、课程任务、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重构与优化。
对接企业网页设计制作工程师、网站规划与设计师、Web前端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技术支持服务等岗位,课程内容定位于以岗位能力为基本要求,结合Web前端职业技能初、中级标准,围绕“互联网+”、新兴技术行业中Web前端开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科学整合教学内容,采取项目教学方式,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坚持综合化,力求所学即所用,并通过思政教育和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价值取向,创新实干、精益求精的精神。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网页特效制作和职业开发工作中的基本岗位技能,能够开发交互性强的网页;能够独立完成HTML网页动态功能的添加、网页交互特效的实现,为用户提供流畅美观的浏览效果,提高互联网用户的界面交互体验度;具有前端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网站规划与建设能力、网页的设计分析能力、网站响应式开发能力、数据交互能力。并在课程体系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既结合、巩固了程序设计基础、网页制作、DIV+CSS布局课程的基本知识,也为后续jQuery程序设计、JSP程序开发、前端技术高级应用和Web开发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按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5]文件要求,在课程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养成持续更新、不断学习、刻苦钻研的进取精神,养成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实现自我的良好习惯,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表1是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部分样例。以DOM知识案例“关闭淘宝二维码(二维码盒子)”为例,介绍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过程。利用课前5 min及课上5 min左右的时间,由“盒子”引出IT界有影响力人物史蒂夫·乔布斯创建“蓝盒子”收获苹果I代的故事,播放《史蒂夫·乔布斯遗失的访谈》—Bob Cringley对乔布斯的一次采访的记录影像视频,通过观看和讨论这位前辈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乔布斯的非凡的魅力、独特的视野、不同寻常的经历与谈吐,源自于善学、向上、超越自我的精神,学生深得感悟,改变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增强了学习信心和动力。教学内容涉及的二维码、使用div制作的“盒子”,不仅是传统的div的html页面上简单代码的运用,而是div延展、关联应用到淘宝网站主页面的“二维码”的div代码实现,并综合了函数、事件、DOM(Document Object Model,文档对象模型)对象等知识内容,使学生感受到现实与知识的距离是最近的,生活用到的特效亟需专业知识去创造。二维码(盒子)关闭特效的实现,更使学生具有了成就感,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表1 DOM及函数知识点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
2.重构课程内容
按照“逐层深入、随用随讲、讲练融合、实操实做”的课程设计理念重构课程内容。课程依据岗位技能需求,对所需核心技能进行拆分,知识点到特效由浅入深,逐层深入;设计部分技能,根据高职学生认知特点,随用随讲,合理将技能点与案例融合,避免纸上谈兵,以培养动手能力为目标,实操实干解决问题。具体来说,针对Web前端开发典型工作领域、工作任务、技能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对课程内容进行增补与删减,增补部分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的技能知识点、JavaScript高级、json对象、原型、继承、ES6等内容,摒弃JavaScript的由来、浏览器JavaScript引擎等知识。如“微博发布”案例,页面布局的制作针对Web前端开发标准的“能使用HTML文本标签、CSS开发、美化网页样式、能正确使用JavaScript对象和DOM编程实现交互效果页面”等技能要求,运用了CSS的ul、li、textarea等标签样式设置知识,实现微博页面效果;综合运用了对象和DOM节点编程操作及函数、JavaScript基础语法(if选择、for循环)等知识,实现发布、删除微博留言的交互动效。
内容的重构增强了与产业特定岗位需求的技能吻合度,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及关联性,增强了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技术技能结合的紧密度,解决了传统课程知识点分散、缺少关联性、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率高、课程之间衔接能力差的问题(见表2)。
表2 对接W eb前端开发的职业技能标准的课程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解决传统课堂教师主体讲授、学生模拟训练成效不佳的问题。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进行转换(翻转课堂教学法),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实训,课前发布资源(视频或案例笔记),课中选择班级学习优秀的学生上台现场编码和测试,老师在台下进行指导和启发。组成学习兴趣小组,集体完成教师布置的调试作业,课堂选派小组成员对作业进行讲解。教师对出错频率高的问题,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故意设置出错环节,引导学生学会查阅错误提示、判断错误发生位置和原因、找到解决方案,提升纠错和排错能力。
聘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解决学习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脱节的问题。聘请联想、博导前程、阿里巴巴的工程师或开发人员来校授课,主要讲授实习实训课程,讲解真实的企业工作案例,在校教师也通过去企业实践学习锻炼、参与技术兼职和线上线下培训,跟进新技术、新规范并融入授课过程;借助传智播客等免费公开课(如Vue技术从零搭建仿移动端B站页面、前端实战项目—数据可视化展板、基于JS和SSM架构实现黑马旅游网项目等)直播授课资源,给学生提供产业流行技术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自主学习与知识持续更新的学习习惯;与本地(如本市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合作,提供前端工程师岗位跟岗观摩及体验的机会,由IT经验人员指导,学生亲自实践,使学生的技术能力、操作技巧得到提升。
建立远程教学实施平台解决“停课不停学”问题。针对网络授课效果不佳的问题,学院开设支持教学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实施平台,平台提供教学资源库的视频、案例笔记、代码等学习资源,具备学生学习痕迹、成绩汇总分析等管理功能以及活动参与、师生互动等课堂教学运行功能,给学生创造实时学习、沟通、答疑、解惑的机会,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传统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限于过程性考核(50%)+期末考试考核(50%),考核方式较单一,无法全面考核学生学习效果。构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过程性考核(定性评价)和期末终结性考核(定量评价)分别占60分、40分。学生日常德育表现占过程考核成绩40%,课前预习、出勤情况、教学过程的参与度、学习和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及效果、作业完成情况,占过程性考核成绩60%。期末成绩由理论(定量评价)和实践成绩构成,其中理论成绩占70%,技能考核成绩占30%。同时结合1+X证书制度要求,开展书证融通、学分互认改革,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评价。过程性考核见表3。
表3 对接W eb前端开发的职业技能过程性考核样表
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由多元化评价主体(企业教师、校内教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组间互评)组成,采用多元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评价方法,对学生的思政品德、学习能力及效果、态度、动机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遵循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的原则。
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中的定性评价,按照思政教育40%和学习能力及效果60%的占比核定评价标准。思政教育评价标准体现在学生“意志、探究精神、创新能力、责任感等”个体思想素质在学习过程中的展现的评价;学习能力及效果的评价标准体现在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个体行为潜质发挥方面在学习过程中的展现的评价。
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中的定量评价,按照实时互动教学网络平台统计37.5%、技能抽测考核37.5%和笔试、上机实操25%的占比核定评价标准。实时互动教学网络平台统计是依据学生在网络平台上的学习痕迹进行的网络平台量化评价;技能抽测考核是对任务功能完成的效果、技能应用的技巧、效率等个体行为能力的评价;笔试、上机实操是从理论、实践两方面的理实结合、综合知识转换实践技能的能力评价。
多元化评价的优势在于重视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等级名次,而且评价学生的改进、改善及发展。同时,多元化评价方法更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增大定性评价的比例和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的原则更凸显对学生个体发展培养的重视。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应用,促进了学生潜在能力的挖掘与素质培养,如测试能力、艺术设计能力、界面美观制作能力、编码创新能力等,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在1+X证书制度下,基于岗位能力与Web前端职业技能证书对接制定的“JavaScript程序设计”课程标准,有效推动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机衔接,达到了促进学生可持续、全方位发展,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与岗位适应力的目的。对于实现“课证融通”、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为其他相关课程标准的制定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课程标准开发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准确把握开发理念和开发流程持续改进,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