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时代,文字评论何以竞得一席之地
——试论新闻评论的构思之道

2023-02-08 01:30方发勇
中国地市报人 2023年12期
关键词:选题受众

方发勇

文章是因人而存在的,没有受众的文章是没有存在意义的,没有吸引力的文章则是没有受众的。尊重受众,首先要吸引受众,务使受众不觉苦痛厌倦而得趣味快乐。具有文章特点的新闻评论同样如此。在视频主导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文字评论要竞得一席之地,让受众产生情不自禁地分享欲望,从内容、形式、思路到文字都要给受众一种强烈的新奇感,像闪电一样给人留下深刻影响,才能对受众产生深深的吸引力,真正发挥评论启人心智的作用。

所谓“新奇感”,“新”是要有创新性;“奇”是要有独特性。文体不同,新奇感的表现不同。新闻评论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文体特点,主要在论点。为此,新闻评论的构思流程,主要是围绕论点的新奇感来建构。

选题:评论创新而独特的基础

选题,就是选择评论的题材。与新闻不同,评论的新奇,并不一定完全取决于题材的新奇。换句话说,平平无奇的题材,独具眼光的作者也可能构思出令人新奇的评论。但总的来说,评论的选题,首先还是要选择富含新奇感要素的素材,这样建构评论的新奇感就有了一个好的基础。

一般来说,评论选题的新奇感,主要包括针对性、复杂性、普遍性等要素。

针对性,是指选题要有问题意识,正好击中了时代绷得最紧的弦,和受众的现实困境发生了共振。直接的现实针对性,是评论新奇感的重要体现。受众总是会为那些正视和阐释了他们生存问题的评论所吸引,进而产生强烈的阅读和传播欲望。

2021年商务部印发的《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中提到,“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从选题的性质来说,这是一条与受众生存和物质利益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信息。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这条信息都引发了各种猜测和舆情,网上出现各种“脑补”解读和“富有想象力”的猜测。选择具有这种特质的新闻来写评论,因为攸关受众利益,连一般的家庭主妇都会关注。

复杂性,是指选题在构思中需要辨析的关系多、论证中需要动用的认识资源多,触及了公众长久以来的困惑。复杂性蕴藏着丰富的新奇感元素,是评论价值的重要体现。受众总是会对那些充满了困感、复杂的问题充满浓厚的探求兴趣。

早些年,在厦门、大连、成都等多地引发广泛争议的PX项目,就属这样的选题。公众担心重化工项目的环境风险,政府和企业则力证其安全。“一闹就停”和“迁址复出”的拉锯不断重演。将此作为选题评论,容易引发公众“印证”个人认知的“对话”欲望。再比如,这两年大量使用的“人脸识别”技术,这本是数字时代一项颇具革命性的新技术,但其带来的生物信息和隐私泄露风险已然存在。聚焦这样的热点现象理性辨析,一下子就会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普遍性,是指选题涉及的面要尽可能宽,覆盖的利益人群要尽可能多,尽可能和更多人发生共情,争取被更多人看见和关注。普遍性是评论大众流量的重要保证,也是评论传播实现“出圈”的重要条件。

2023年6月1日,“半月谈”微信公众号刊发了一篇调查《一粒米能盖住4个字,药品说明书屡见“微雕印刷术”》,对药品说明书字号畸小的现象进行了深度调查。澎湃新闻随之跟进发表评论《将药品说明书字印大一点,怎么就那么难?》。在密集输出信息增量的同时,评论进一步道出问题实质:药品厂家并不是不懂“正常阅读”的含义,而是在严格监管下搞的“下有对策”。药品说明书字号大小看似一个关注领域小的专业问题,却因戳中大众痛点,成为一个普遍性问题,在舆论场中引发了强烈共鸣。

值得注意的是,讲求选题的新奇感,并非一味强调题材的猎奇、怪异,新奇感是建立在普遍性上的特殊性。没有新奇感,总是老生常谈,受众就会厌倦,提不起劲阅读;没有普遍性,选题太特殊,受众就会觉得与己无关,不太关心关注,评论就失去了传播价值。

立意:评论创新而独特的核心

立意,就是确立评论的论点。立意,首先是指向人的(一般或特定)需求的。新闻事实可能只有一个,评论立意的角度却可以有很多个。哪一个角度的立意最符合人的需求,选题就在哪个角度上具有了最大意义。立意要给人新奇感,主要体现在论点的创新性、争议性和普遍性。

创新性,就是论点提供了以前没有的开创性认识,对受众而言,或是在头脑里“点亮一盏灯”,产生“被照亮的感觉”;或是在心灵上“触动某种情感”,激起强烈的情感反应。评论的核心价值,首先体现在论点的创新性。

第30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评论《向群众汇报》,从标题上就释放出论点创新的思想光芒,我们平时听习惯了“向上级汇报”“向领导汇报”,但“向群众汇报”给人一种拨云见日的透彻、峰回路转的开悟。再如,第24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评论《把校舍真正建设成第一避难所》,其观点振聋发聩:“学校是所有灾难的第一避难所,无论地震有多严峻,孩子们的校舍不能倒。一旦发生灾难,学校的功能不仅仅是保护孩子们的安全,更是立即成为人们避难的中心。”

争议性,是构思论点新奇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争议往往是引发受众好奇的开端。争议性和选题的复杂性有诸多重合之处,回应有争议的问题,评论才可能提供有传播价值的观点。

选入《中国百年新闻经典(评论卷)》一书的黄侃的评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初见让人有忍不住破口大骂,甚或挑衅一驳的冲动。在我们这个崇尚“和为贵”的国家,不论在现代还是在当时,这篇评论的论点都与人们惯常的认知造成了很大的冲撞。可读完评论,却又不得不为论者的识见所叹服,“此时非有极大之震动,极烈之改革,唤醒四万万人之沉梦,亡国奴之官衔,行见人人欢戴而不自知耳。”

普遍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为了弥补评论选题面不够“宽”的一个初救措施。如果评论的选题本身是某一个行业或某一个领域的话题,评论就可以通过立意尽可能确立一个普遍性的观点,覆盖更多的人群,争取被更多的人看见。

《光明日报》刊发的评论《三观岂能跟着五官走》,就选题来看,很容易看作一个行业选题,关注的是文娱圈如何“造星”“选秀”“追星”的问题,最多算一个行业乱象。对不关注娱乐八卦新闻的公众来说,不太会去看这类评论。但这篇评论通过立意,将选题由一个行业领域拓展到了社会层面,抨击了“颜值即正义”背后是不良倾向下价值观的跑偏,对不良社会风气及时纠偏。这样,评论的观点就具有了普遍性,容易在更宽广的层面争取到大众流量。

思想也是读者审美的对象,又或者说,评论对读者的吸引力在于审智。评论的新奇感,归根到底,是核心观点的新奇感带给受众的冲击力、穿透力和震撼力。

重构:评论创新而独特的设置

受众对事情的关注,依据的从来都不是重要性,而是戏剧性。重构,就是对旧素材的新组合。素材的出场(组合)顺序不同,形成的关系必然不同,给公众带来的阅读体验也不尽相同。这就是重构的魅力。

新奇感的内在依据是评论本身的张力。张力往往因问题而引起。评论忌讳的是不痛不痒。如果没有追索问题、展示问题、阐释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评论就没有开弓之力,那怎么射得出去呢?

作为救死扶伤的场所,公立医院大白天被强拆,是一起令人惊悚的事件。无论是作为新闻还是作为评论,选题都极具新奇感。2016年1月8日《新京报》刊发的评论《大白天强拆医院,没有底线可言》,对此作出的价值判断是“没有底线可言”。且看作者是如何重构问题逻辑的:

开头是评论的一个优势位置。评论用两个自然段完成。在第1自然段,作者道出“何出此言”:都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可有些事的离奇程度,还是让人忍不住感慨“活久见”。

“何以为据”?作者需要为“此言”负责,提供依据。这里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新闻内容进行浓缩和提取,使之囊括深度报道的核心信息;二是把新闻中最易引发公众不安的痛点信息进行重组,体现选题的新奇感。

在第2自然段,作者提供的主要信息有:上午“9时30分”,医院遭到“身穿迷彩服的人员强拆”,“医生和病人在屋内”“差点被埋”“400万元的数字胃肠机被损坏”“太平间也被推平”“6具遗体被埋在砖砾下”……这些密集的信息,每一个都充满了“杀伤力”,经过“蒙太奇式”地重组,做到了强有力的输出。

“何以见得”是评论的论证主体。接下来,作者引领公众对新闻的素材特质进行了抽丝剥茧的拆解。在许多人看来,医院本是救死扶伤之地,在战时都会受到人道主义特殊庇护,免予被攻击。和平年代,涉事医院却遭强拆,这令人觉得匪夷所思。这番鲜明的对比论证,既为公众提供了信息增量,又进一步深化了观点。

紧接着,作者进一步引领受众进入新闻内部把缝隙打开,指出这是一个规模不小的省级大型综合公立医院,如果连这都无法幸免于强拆,还有什么不能拆?并且,30名强拆人员并未告知拆迁目的,且身份不明无人“认领”……气氛烘托到这个份上,可以说让公众咬牙切齿,恨不能一探究竟。

“何以为计”?最后,作者指出官方通报的敷衍塞责和前后矛盾,归纳观点并提出建议,有关方面有必要将其作为法治践行的典型个案,对涉案人员依法严惩、绝不姑息。

浏览整个强拆事件像在看一个惊悚片,而作者重构的问题逻辑,让人也感觉像在看一部跌宕起伏的悬疑剧。这样的评论,紧凑、集中、精粹,既达到了说服人的逻辑效果,也起到了深入骨髓的批判效果。

剪裁:评论创新而独特的细部

论证过程并不是越复杂越好,信息也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抓取得足够典型、传神。剪裁,就是要根据立意和重构的需要,对评论中作为论据的素材进行选择取舍。剪裁的新奇感,体现在对细部的处理。

澎湃新闻曾经发表了五六篇关于“第三方支付代扣黑洞”的系列报道。据作者沈彬介绍,后来有记者跟他交流,说是记者认认真真写了那么多篇原始报道,最后朋友圈里转发最多的,却是他执笔的一篇不到1000字的社论《“代扣黑洞”不是消费纠纷,是刑事犯罪》。

一篇千字社论竟比详细的报道转发还多,与前期报道的铺垫、选题的针对性(涉及消费者利益)、评论篇幅短小的文体优势等诸多因素都有关系,但作者对论据的剪裁上也有颇多值得称道之处。

在系列报道中,列举了多种“第三方代扣黑洞”的模式。但在社论中,作者只选取了“伪商户找黄牛代扣”这一个模式作为论据。“伪商户”找黄牛开通一个代扣渠道,只需要付二三十万元。找到“内鬼”,一家骗子公司就能摇身一变,成为能堂而皇之扣你的银行卡里的钱的“委托方”。这一模式经作者“翻译”后作为论据,既具有故事性,便于受众理解;又具有典型性,集中体现了作者对“代扣黑洞”所作的是事实判断:不是消费纠纷,是刑事犯罪。

接下来,作者从系列报道中剪裁了更多论据,使“代扣黑洞”的关键问题集中呈现出来,用被骗者的可怜和违法者的肆无忌惮作了对照,突出了“一些小品牌的第三方支付”的荒诞,有力支撑了立意和重构。

例如,有人下载一个借款App,输入银行卡号等信息后,被要求输入“验证身份”的短信验证码,结果收到的是扣款验证码,钱就没有了。“遇到此类情况,很多消费者的第一反应是反省:是自己哪里订东西了?却不知道这从头到尾就是一个金融骗局。”

有了正规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画皮”,很多犯罪分子骗得理直气壮,遇到投诉,先是做出一套假合同,再不行,就跟投诉人进行电话谈判,“先退一半的钱,遇到硬茬才肯退全款。”

有的犯罪分子甚至嚣张到,要求被骗者上传拿着身份证的照片来“自证清白”,或者要求退回钱之后,“一定要在投诉平台上撤回投诉内容,以方便他们继续骗下去。”

明晃晃的网络诈骗,因为有第三方支付参与,就穿上合法的外衣,司法机关一时不便认定是消费纠纷,还是刑事犯罪。明明是网络诈骗,却让消费者“先自证‘自己没授权过’,如果不能自证,那么就可能降级成为一场消费纠纷。”

甚至发生过这样的咄咄怪事,一名羁押期间的嫌犯,其被警方扣押的工商银行卡中16.9万元余额,居然被以网银代扣的方式盗刷,“警察为这名嫌犯‘出头’维权,将代扣犯罪团伙一举拿下。”

这些对系列报道“去粗取精”“好中选优”的精当剪辑,每一个细节都引人入胜,极大地提升了评论的文体质感,使评论在兼具深度报道的质感——信息量、深刻性、表现力——基础上,又为公众提供了认知价值、信息增量、解释模型、文本质量。

表达:评论创新而独特的外化

评论的表达,是评论者全部思维成果的外化。评论给人的新奇感,最终要通过语言的新奇感来实现。对评论来说,立意如果不能与众不同,至少在表达上要有过人之处。

有人总认为,评论把道理讲清楚就行了,表达问题大可不必深究。在这种认识下,许多评论都写成了干枯乏味的应用文。其实在海量信息前,表达是给人的第一印象,特别是在一般受众那里特别讨巧。

第2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评论《唯有走在变化之前——从乐凯胶卷停产、泊头火柴破产说开去》的开头,作者并没有像一般的评论那样照搬新闻导语,而是笔锋带着深情,故意放慢节奏,运用蒙太奇手法讲述泊头火柴破产、乐凯胶卷停产两件事。“乐凯胶卷把曾经的辉煌永远定格到‘底片’中——9月4日,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由于数码影像对银盐影像产品的冲击,决定停止彩色胶卷的生产。泊头火柴再也擦不出自己希望的‘火花’——9月6日,河北泊头火柴有限公司举行资产处置拍卖会,最后一批设备被拍卖,这标志着亚洲最大的火柴厂彻底走进历史。”

这个开头,叙述和描写都深深抓住了读者的心,在排列组合中进一步传递和强化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所作出的价值判断,正如恩格斯所言:“让倾向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流露出来”。看似冗余之笔却与读者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充分体现了评论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第12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得者张显峰曾经写过九年评论专栏。后来换岗,栏目就停了。有一天当他整理发表过的评论的时候,发现每重读一篇旧文,都有恨不能重来的遗憾。很多评论时效性很强,但因为作文的仓促已经没有多少回味的价值。张显峰的这种感慨,其实,很多评论者都有过。选题会过期,立意会过时,别说时过境迁,就是一周之后还有几人去看你的评论?

“话须通俗才传远,语必关情方入脑”。评论是理性的,但同时又是感性的;评论是冷峻的,但同时又是有温度的。最好的表达,不仅要诉诸理性,也要诉诸感情,沟通理性与感性的两极。评论表达给人的新奇感,要求从传播学的角度,开启理性与情感的“双通道”传播模式:首先是转化,把艰深的转化为可理解的,比如,用比喻为读者打造一个熟悉的模型;其次是翻译,把专业的翻译成可明白的,比如,用大白话打底,增加表达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第三是还原,把抽象的还原为可感受的,比如,用事实、故事、情节、细节等将读者代入语境。

马尔克斯在接受访谈时说过:“我希望我的作品,从第一行起到最后一行止,都能紧紧地抓住读者。”新闻评论虽然不可能做到每一行都能抓住读者,但也要注意从选题、立意、重构、剪裁到表达,尽量每一个环节都尽力给人一种新奇的感受。

猜你喜欢
选题受众
《探求》2022年重点选题方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