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燕,符艺孆,陈瑶,冯清拔
(琼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海南,571400)
豇豆是海南省主要种植的蔬菜种类之一,海南全省豇豆的种植面积2.23 万hm2,海南一年四季都可以播种,其中春季豇豆适宜在3月中下旬4月上旬播种,6月采收。秋季豇豆应选择8~9月播种,11月采收。在海南省豇豆种植区域,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栽培管理技术不科学等因素,豇豆易发生病害,严重影响豇豆的质量和产量。在此背景下,探讨豇豆的病害类型及其防治技术势在必行。
叶片是豇豆锈病的主要为害部位,部分植株的茎、蔓等也会遭到为害。患病初期,可见叶背有淡黄色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斑点范围扩大,表皮破裂后,有较多的夏孢子;随着病情的持续发展,形成冬孢子堆,色泽以黑色为主。并且,叶片两面有黄色小斑点,呈略微凸起的状态。
豇豆锈病(Uromyces vignae-siensisMiura)属于真菌性病害,系单主寄生锈菌,涉及到的孢子类型除了前述提及的夏孢子、冬孢子外,还有可能存在性孢子、锈孢子及担孢子,各自的特性不尽相同。其中,在18~25℃、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夏孢子易萌发入侵寄主,传播途径有昆虫、气流多种。冬孢子的感染主要发生在翌年,即先越冬,后对辣椒植株产生为害。
图1 豇豆锈病
图2 豇豆炭疽病
图3 豇豆白粉病
图4 豇豆病毒病
分阶段采取病害防治措施。发现病害后随即做出响应,发病初期的常用药剂为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以喷雾的方式进行,注重喷雾的均匀性。豇豆患大范围的锈病时,加大防治力度,防治药剂可以选择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2 000 倍液等。为强化豇豆锈病的防治效果,建议多种药剂轮换使用,避免病害产生抗药性。7~10 d 1 次,连续2~3 次为佳,视病害防治效果适度调整。
豇豆幼苗期至收获期均有可能患炭疽病,为害部位以叶、茎、荚居多。豇豆患炭疽病后,子叶呈现红褐色至黑色圆形病斑,幼茎初期可见紫红色细条状或梭形斑,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步转变为褐色至红褐色,可见患病部位龟裂。叶片病害集中在叶面处,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步变为多角形小斑,后期易破裂。豇豆叶柄感染炭疽病后,主要特征为萎蔫。豆荚感病时的突出特征为呈现出圆形小点。种植现场环境偏潮湿时,患病部位溢出红色黏稠物。
豇豆炭疽病[Colletotrichum truuncatum(Schw.)Andrus & Moore]属于真菌性病害,半知菌亚门小丛壳菌圆形变种为其病原菌,病菌潜伏在种子上,在条件适宜时侵染豇豆植株,若播种的是带病种子,随着幼苗的生长,相继显现出不同程度的病害。幼茎上附有分生孢子,病原菌在雨水的携带下向周边传播,或通过昆虫等扩大传播范围。
分阶段采取病害防治措施。发病初期,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7~10 d 1 次,均匀喷雾,连续2~4 次后效果较佳。病害严重时,可以考虑用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微乳剂3 000 倍液等均匀喷雾,考虑到病害可能产生抗药性,宜多种药剂交替使用。7~10 d 1 次,连续2~3 次为佳。
豇豆的各部位均有可能感染白粉病,但以叶片的发病率最高。发病初期,叶片有白色粉霉斑,病斑会由于病害程度的加重而逐步转变为白色粉状斑,局部病斑开始连接成一体,严重时叶片被白粉状物质完全覆盖,叶片的生长能力明显减弱,有脱落的可能。感染白粉病后,豇豆的叶柄、茎、豆荚,也均有不同程度的白色粉状物。受病害的影响,豇豆呈枯萎状,籽粒饱满度不足,产量和质量均欠佳。
豇豆白粉病(Erysiphe polygoniDC.)属于真菌性病害,蓼白粉菌、子囊菌亚门为主要病原菌。病菌以分生孢子辗转传播,对植株的生长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且病害部位产生分生孢子后仍有可能再次遭到侵染,引起严重的减产问题。豇豆白粉病好发于隐蔽、昼夜温差大的区域,若种植现场以干旱气候为主,且不利于植株的生长,豇豆抗病性偏弱,易患白粉病且伴随较为严重的症状。
分阶段采取病害防治措施。发病前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250 g/L 吡唑醚菌酯乳油1 500 倍液喷雾预防,条件允许时轮换使用药剂,强化预防效果。7~10 d 1 次,连续2~3 次为佳。发病后药剂可选择36%硝苯菌酯乳油1 500 倍液或其他适应于豇豆白粉病的药剂,7~10 d 1 次,连续2~3 次为佳,考虑到病害可能产生抗药性,宜多种药剂轮换使用,还可考虑用40%双胍三辛烷基苯磺盐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喷雾防治。
秋豇豆易感染病毒病,植株患病后,可见叶片有黄绿相间的花斑,随着病害程度的加重,叶片畸形,甚至导致患病植株整体矮缩。开花结荚少,叶片稀疏,豆粒处可见明显黄绿花斑。若未及时防治,部分豇豆植株的生长点枯死,减产问题会尤为严重。
豇豆蚜传花叶病毒 (Cowpea severe mosaic virus)、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等均是豇豆病毒病的关键病原,可单独侵染并产生为害,也可多种病原共同作用,产生严重的为害。豇豆生长期内,农事活动、白粉虱、蚜虫等均会成为病毒的传播途径,经由寄主伤口侵入后暴发病害,且往往存在频繁的侵染问题。在环境温度20~35℃、相对湿度80%以下时,豇豆病毒病的发病率较高,且在持续干旱的天气尤为明显。
分阶段采取防治措施。发病前可选择2%氨基寡糖素水剂600 倍液、5%氨基寡糖素水剂800 倍液等喷雾,7 d 1 次,连续3 次,可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发病后及时掌握病害的发病范围,锁定存在病害的植株,尽快拔除销毁;此外,还可用喷洒药剂的方法加以控制,如用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1 500倍液,以7 d 1 次,连续2~3 次为佳。根据病害程度的不同以及防治效果的差异,动态调整防治药剂的类型和喷洒频率。
综上所述,豇豆病害形式多样,包含锈病、炭疽病、白粉病、病毒病等,易引起豇豆减产、品质降低的状况。技术人员和种植户需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根据病害特征采取科学的防治技术,依托合适的药剂和方法取得有效的防治效果,促进豇豆产量和质量的双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