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梅
摘 要:体育课程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释放幼儿天性、发展幼儿身心为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教育更加注重与幼儿的需求相契合,由此以游戏教学为核心的课程游戏化形式出现。课程游戏化是教学改革进程中的新型教学方式,它将游戏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使幼儿能在玩中学、学中乐,构建了符合幼儿天性的课程模式,对幼儿发展具有良好的作用。本文从幼儿体育课程游戏化的必要性着手,论述了幼儿园体育课程游戏化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课程;游戏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9-0185-03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学习与成长的主要方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也就是说,幼儿学习的方式与过程都离不开游戏化的形式。据此,课程游戏化理念逐步应用到幼儿教育之中。课程游戏化是指通过使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成为游戏或具有游戏的特征,激发幼儿主动投入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幼儿获得认知、思维、创造力的发展。课程游戏化能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有助于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因此,幼儿教师要积极探索课程游戏化路径,让幼儿真正在游戏中趣味学习、快乐成长。
一、幼儿园体育课程游戏化的必要性
体育活动是培养幼儿健康身心的根本,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他们的身体机能,促进他们体质提高,还能推动幼儿形成阳光积极的心态,能勇敢面对未来的诸多挑战。体育活动需要幼儿有坚定的决心和毅力,能坚持不懈地参与运动,由此,实施体育课程游戏化策略是非常必要的。首先,体育课程游戏化能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兴趣是重要的动力,在体育活动中,幼儿也喜好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活动。如果以传统刻板的锻炼方式教学,只会大大减损幼儿的运动兴趣,继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而將课程游戏化,幼儿会更加愿意参与体育活动,从而提高运动积极性。其次,体育课程游戏化能发展幼儿的社会能力。社会化是幼儿成长的目标之一。随着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认知交际能力的提升,他们需要团体性的活动表达自己、展现自己,而游戏化的体育活动气氛活跃,内容丰富,能给幼儿提供交际的契机,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社会化能力,提升社会化认知。最后,体育课程游戏化能推动幼儿的综合素质提高。体育活动能锻炼幼儿的肌肉能力、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等,在游戏化的过程中,幼儿还需要观察、思考、交流、沟通,甚至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由此就能进一步推动幼儿的综合能力发展,使他们掌握更加全面的技能。
二、幼儿园体育课程游戏化策略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游戏,但传统的幼儿课程教学更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幼儿的天性,这无疑是难以满足幼儿需求的。教师应当重视游戏化形式对幼儿成长发展的作用,关注体育活动的特点,积极地探索课程游戏化策略,以推动幼儿健康发展。
(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学专业度
教师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引导者,就体育课程而言,教师应当具备专业的知识,对幼儿有足够的了解,这样才能制订出契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合适的运动策略。因此,在幼儿体育课程中,教师的体育技能专业度非常重要。与此同时,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还应当具备科学的幼儿教育思想,了解幼儿的一言一行,能迅速抓住幼儿的成长需求,了解幼儿游戏的需要,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课程游戏化策略。对此,幼儿园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的培养,让教师能更好地发挥教育能力,引导幼儿健康快乐地开展体育游戏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要从师资安排着手,有条件的幼儿园应该积极地聘请体育专业教师,为体育师资融入新鲜血液。没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以现有教师为主,在日常活动中加强教师培训,通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幼儿心理研究培训以及安全技能培训等,让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幼儿成长的需求,掌握幼儿身心的发展规律,更完善地把握体育教育技能。此外,幼儿园还可以充分挖掘社会资源,积极组织教师到优质的幼儿园参观学习,了解他们体育课程开展的情况,丰富课程游戏化开展的经验,汲取优秀的思想和方法。与此同时,幼儿园还要重视教师的成长与分享,应积极组织新老教师开展经验分享会,鼓励他们提出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建议,然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学习,从而获得知识、经验、技能和思想的全面提升。在这样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下,体育教师会更加具备专业性和融入度,能更加合理地安排幼儿的体育活动,更好地尊重幼儿的游戏天性,推进课程游戏化有效实施。
(二)创设游戏化体育情境,增强运动趣味性
幼儿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关键在于兴趣的激发,只有让幼儿愿意运动,乐于运动,才能高效达到体育课程的目标。但传统的体育活动往往形式单一枯燥,教师安排幼儿开展一系列的体能锻炼,却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由此就会大大降低幼儿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而以游戏为载体的体育情境则是以一定主题游戏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体验不同的体育运动,并通过游戏贯穿所有的运动技能,从而达到提升幼儿运动能力这一目标的教育形式,非常符合幼儿的成长需求。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要积极地创设游戏化的体育情境,用趣味的游戏作为主线,让幼儿体验运动、享受运动,从而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培养运动技能,增强运动兴趣。幼儿需要培养的体育能力有很多,教师要依据幼儿的需求,灵活地安排情境创设。
例如,在培养幼儿跳跃能力的体育课程中,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游戏情境:“田野里有一只可爱的小青蛙,它在一蹦一跳地捉害虫呢!看,又来了一大群小青蛙,它们都在为庄稼捉虫呢!我们也跟上它们吧!”然后引导幼儿一起蹦蹦跳跳地开展游戏。在这个游戏情境中,幼儿不仅会模仿青蛙蹦跳,还会将自己或同伴假想成其他动物或者害虫,然后开展青蛙捉虫的自发性游戏。由此,幼儿不仅下肢力量得到了训练,更能在游戏中品味到运动的乐趣和魅力,从而积极地参与其中。又如,在培养幼儿协调能力的课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游戏材料或者幼儿园天然的地形等,为幼儿营造出“探险”的环境,然后创设“探险家”的游戏情境,这个游戏情境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他们能在其中积极地攀爬、行走等,在克服障碍物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锻炼平衡与协调能力,实现体育技能的发展。
(三)投入丰富的运动器材,强化运动体验感
体育课程与运动器材不可分割。对幼儿来说,单一的、没有器材辅助的体育课程是无趣的。幼儿对色彩丰富、形状各异的事物往往抱有极大的好奇心,他们愿意主动去探索、运用这些事物。因此,丰富有趣的运动器材往往会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和动力,让他们抱有试一试、做一做的想法,继而有效地调动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主动性。据此,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时,要重视运动器材的投放和配置,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可利用材料制作合适的器材,也可以配置较为专业的幼儿运动器材,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体验的需求,使他们能在充足且多样的运动环境中开展体育游戏。这能不断强化幼儿的运动体验感,使他们主动投入体育活动中,开启游戏探索。
例如,教师可以选取幼儿日常喜爱摆弄的生活材料,如矿泉水瓶、木头桩、纸箱、布袋等,利用这些材料进行适当的加工、制作,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的运动材料。还可以配置呼啦圈、长条凳、篮球、足球等专业运动器具,丰富幼儿的运动过程。然后教师可以再结合这些运动器材,组织幼儿开展趣味的体育游戏。比如,为了锻炼幼儿的配合度与协调能力、反应能力,教师可以开展“小狗抬花轿”的游戏,游戏中幼儿要利用缝上的布袋,合作将一名幼儿抬到铺满海洋球的跑道终点处。在这个游戏中,教师可以投放丰富的体育游戏器材,包括抬幼儿用的布袋、海洋球以及周边的围栏,还可以投放扮演角色的帽子、服饰等,让幼儿更好地沉浸于其中,体验游戏乐趣。在丰富的运动器材支持下,幼儿的游戏体验会更加生动,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游戏中,在游戏中不断锻炼身体素质。在投放材料的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幼儿运动的安全性,选取能较好地保护幼儿的材料和器材,合理地搭配,以保障体育游戏顺利进行。
(四)结合独特的民间游戏,提高课程丰富性
幼儿的学习离不开一日生活,他们的能力都是在生活的潜移默化中不断形成的。由此,幼儿的各类活动都离不开生活本身。即使是重视技能发展的体育活动,也应当立足于生活开展。而民间游戏是一种独特的、产生于生活的游戏活动,非常符合幼儿成长的需求和特点。同时,民间游戏更好地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让幼儿在运动的同时了解文化的内涵,构建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因此,民间游戏是非常有价值的体育课程元素。教师在开展体育课程游戏化的同时,还应当注重民间游戏的融入与渗透,利用民间游戏的特点丰富幼儿的体育课程,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育与游戏的结合,实现课程游戏化目标。
例如,为了锻炼幼儿的手、眼、肢体的协调能力,教师可以引入民间游戏“跳房子”,引导幼儿自主绘制不同的“房子”,选择投掷的器物,然后自主制订游戏的规则,随后开展抛掷、跳跃等运动。在这个游戏中,幼儿的自主性被激发,他们能充分感受到民间游戏的随意性与趣味性,能体会到生活游戏的乐趣。又如,为了锻炼幼儿整体的身体机能,教师可以引入民间游戏“抖空竹”,激活幼儿的双眼和脑神经,使幼儿在不断尝试中体会运动的趣味性。能够用作体育活动元素的民间游戏还有很多,如跳皮筋、打陀螺、老鹰捉小鸡等,每一种游戏都能调动幼儿的身体和大腦,使他们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教师要灵活地应用这些游戏,结合体育课程目标,不断丰富幼儿的体育课程内容,使游戏化的体育课程活动更加契合幼儿成长的需要。
(五)拓展多学科领域技能,实现课程创新
体育课程不仅是一门培养幼儿身体素质的课程,也是一项发展幼儿健康心理、推动幼儿积极思考的活动。有效的体育课程应当注重创新性与实践性,但是在传统的幼儿体育课程中,部分教师往往只注重体育活动本身,常常以攀爬活动、跳跃活动以及跑步等活动为主,这种方式偏向于技能性,对幼儿来说并不能有效发挥其价值。而在游戏化的理念下,部分教师同样也只是注重单一游戏的开展,采取的游戏方式较为传统或统一,这样也难以激活幼儿的兴趣。幼儿的成长道路是综合性的,他们的能力发展也具有综合特性,因此教师在开展体育课程时,还要注重游戏的综合特性,利用多领域的拓展,推动幼儿体育技能和思维水平全面发展,以此真正达到体育课程游戏化的最终目标,实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例如,在体育课程中,教师可以开展综合性的体育活动,分别融入阅读活动、角色区域活动、美术创意活动等,以推动幼儿的运动动力、思维能力以及审美创造和情感能力等发展。比如,教师可以先开展“龟兔赛跑”体育活动,让幼儿开展绘本阅读,了解龟兔赛跑的故事,鼓励他们表达阅读感想,推动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然后再让幼儿自主选择角色进行扮演,动手制作角色服饰、装扮等,在角色扮演中引导幼儿深入体会故事的内涵,感受故事中的道理,由此幼儿就能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坚持与不放弃。随后,教师再组织幼儿开展赛跑活动,让幼儿感受龟兔赛跑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运动方式,以提升他们对体育运动的认知。最后,教师再组织幼儿一起对阅读、交流、赛跑等活动进行总结,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绘制出一副综合性的游戏画面。这样就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思考和交流,推动他们创造性思维发展。在综合性的体育活动中,幼儿的感受会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继而获得整体性提升。
三、结语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高尔基曾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并负有改造它的使命”。的确,幼儿离不开游戏,他们在游戏中能更好地收获成长,而体育活动作为独具魅力的学习活动,具备良好的游戏本质,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体验。因此,幼儿园应当从师资队伍建设着手,利用游戏化的情境、丰富的运动器材充实幼儿的体育活动过程,借助独特的民间游戏以及多学科领域的知识丰富幼儿的体育运动体验,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通过游戏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实现创造力的有效提升,最终培养出良好的体育技能,为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潘妍妍.幼儿体育课程游戏化背景下体育教学的开展研究[J].田径,2021(09).
[2]花林娜.基于课程游戏化背景的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改革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
[3]王加梅.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
[4]徐庆.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