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世英
摘 要:新课改深入推进下,幼儿园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引入了“学习故事”,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幼儿成长与发展环节,游戏发挥着重要作用,相比于室内游戏,户外游戏不会受到室内空间的限制,并且能够丰富游戏项目,增加幼儿选择性,与幼儿发展特征相符,可促进幼儿自主参与。“学习故事”视角下,如何科学开展幼儿户外游戏,已成为幼儿园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相关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介绍了“学习故事”在幼儿户外游戏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了“学习故事”在幼儿户外游戏中应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学习故事”在幼儿户外游戏中应用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习故事;幼儿;户外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9-0158-0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幼儿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户外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学习故事”是一种较为成熟且科学的教育方法,能够通过记录的方式,记录学习者的行为,从而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表现与特征,促进教学工作高质量开展。本文针对“学习故事”视角下的幼儿户外游戏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一、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首先,户外游戏。户外游戏指的是幼儿在非教室环境中开展的游戏。部分学者对“学习游戏”与“通过游戏学习”进行分析,认为两者相互包含、互相作用。在这种游戏形式下,可以使幼儿更好地探索、发现外界环境,有助于幼儿身心发展。一些学者表示:教师在幼儿户外游戏中扮演着多种角色,不仅属于引导者,还属于支持者,幼儿园中的游戏,均应具有自主性。可将户外游戏理解为:在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中,不同于室内游戏,由幼儿自主选择的游戏方式与内容,没有教师的强制性,游戏活动中教师作为引导者与支持者,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的游戏,即为户外游戏。其次,学习故事。学术界,在“学习故事”上,并未形成统一的概念,一些学者认为:判断一篇有关幼儿学习的故事是否是学习故事最主要因素不是它的形式或其他元素,而是这个故事是否能体现幼儿观、课程观、学习和发展观等。通过查阅相应文献,可将“学习故事”理解为:以叙述性的描述对幼儿进行记录的一种形成性评价体系,幼儿能作为学习者建构自我认知的一种学习评价体系。
(二)研究理论基础
首先,情境学习理论。实际上,“学习故事”的内容就是幼儿的生活经历,由幼儿教师进行撰写。通过“学习故事”能够为幼儿学习提供有利依据,其注重在情境中对幼儿进行评价,并在此理论下,实现与幼儿实际经历的良好融合。“学习故事”评价法,主要是通过叙事的方式开展综合评价,与周边环境相结合,对幼儿的实际学习过程进行客观展示,同时在个体和环境相互影响之下促使幼儿实现良好发展。其次,教学环境理论。对于“学习故事”而言,需要教师在特定环境下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对现在与未来发展的关系进行掌握。社会文化理论较为注重环境以及文化因素,表示在幼儿不断学习与发展中,中介属于重要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学习故事的儿童学习观。我們可以这样认为:学习品质属于个人与环境结合的产物,会对学习者的学习观念以及价值取向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学习环节,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有效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
二、“学习故事”在幼儿户外游戏中应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学习故事”在幼儿户外游戏中应用的问题
由于幼儿年龄尚小,在幼儿户外游戏中应用学习故事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幼儿在游戏中专注度不足。在游戏活动开展环节,一些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构建材料进行游戏构建,参与性较高,能够感受到游戏的乐趣;而一些幼儿不具备较强的毅力、稳定性、持久性,在游戏环节专注度不足,易受到其他事情的影响。第二,学习故事内容单一。实际上学习故事在内容上丰富多样,不过部分教师在户外游戏应用的学习故事内容较为单一,应用缺乏合理性。学习故事存在众多的选取途径,如课本、儿童杂志、课外读物以及网络故事等,教师也可自行编写,不过部分教师选择的学习故事基本上均是教育性的,集中在幼儿爱国家、有道德、懂礼貌等教导上,在艺术培养、伟大人物、国家历史等方面涉及较少。第三,游戏环节合作能力不足。部分教师在幼儿户外游戏中应用学习故事时,并未重点关注幼儿合作能力培养,在游戏环节没有进行明确分工,当幼儿遇到问题时,缺乏协调合作能力,未能通过相互合作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对户外游戏开展产生了一定影响。第四,教学目标与幼儿接受能力不匹配。不同幼儿身心发育存在差异,男孩发育晚,学习上也会相对迟缓,若教师只根据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开展教学活动,不利于幼儿全面发展。部分教师在目标设置上存在不切实际的情况,未能有效促进幼儿发展。
(二)“学习故事”在幼儿户外游戏中应用问题的原因
幼儿户外游戏中学习故事应用时之所以会存在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游戏缺乏目的性。幼儿属于知识的构建者,游戏活动开展环节,幼儿的专注度主要以参与游戏活动时间的长短为标志。游戏活动开展环节,由于低结构游戏材料过多,导致幼儿在游戏中缺乏明确的目的性,不清楚搭建的主体,从而导致游戏持续时间短,可见游戏缺乏目的性属于幼儿专注度不强的主要原因。第二,缺乏有效指导。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发挥着促进、指导的作用,幼儿属于学习的主体,但由于年龄尚小,仍需要教师加以指导,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不过部分教师认为幼儿需要自由探索游戏,激发其创新能力,因此并未进行有效指导,影响到幼儿能力的有效提升,并未发挥出学习故事的真正作用。第三,空间环境创设力度不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强调,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但当前部分幼儿园因为场地限制,展示的作品有限,未能实现空间环境的有效创设,影响到了空间环境对幼儿发生的作用。
三、“学习故事”在幼儿户外游戏中的应用价值
就“学习故事”而言,其能够在叙事的方式下,对幼儿户外游戏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评价,并给予支持,强调幼儿学习属于各项因素影响、互动的过程,情境性特征明显,且相对复杂。“学习故事”一方面能够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
(一)关注幼儿“精彩时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实际上,“学习故事”属于将幼儿作为主体的评价体系,能够立足“取长式”角度,对幼儿进行分析、评价。幼儿户外游戏中,教师并不会对幼儿没有达到的目标给予关注,而是将重点放在幼儿可以完成的事情上。“学习故事”引领下,教师会更加关注幼儿在户外游戏活动中的“精彩时刻”,对幼儿进行引导,使其感受并接纳自己的独特性,对自身能力加以肯定,提升幼儿自信,实现知识逻辑体系的主动构建。并且,教师还应结合幼儿现有水平,将此作为重要依据,激发幼儿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使其形成自我认知,助力幼儿个性化发展。由此可见,“学习故事”能够使幼儿形成自我概念,提升幼儿学习能力与自信心,促進幼儿健康成长。
(二)记录幼儿成长过程,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学习故事”应用过程中,要求教师对幼儿进行仔细观察,通过文字、照片、幼儿作品等方式,对幼儿行为进行详细的记录。此项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重点提升自身观察能力与记录能力,从而在幼儿户外游戏中对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进行关注。实际记录时,应做到详略得当,对关键经验进行重点记录,对幼儿进行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有效促进幼儿发展。“学习故事”应用中,教师需要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通过自身知识与经验,理解幼儿行为,对其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了解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所以,“学习故事”可使教师专业判断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能够使教师主动学习专业知识,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此外,“学习故事”视角下,教师应结合评价内容,为幼儿提供学习支持,注重幼儿情绪体验,基于因材施教原则,尊重幼儿的差异性,并对每个幼儿给予科学反馈,获得更加准确的评价效果。此环节中,要求教师积极思考,强化教学反思,获得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利用多种渠道,为幼儿发展提供支持。
四、“学习故事”在幼儿户外游戏中应用的对策
(一)科学制定游戏计划,提升专注度
学习故事在幼儿户外游戏中应用,要求幼儿具有较强的专注度,能够将注意力长时间放在户外游戏活动中,提升游戏质量。在户外游戏中,教师可撰写学习故事,向幼儿讲述其他小朋友在游戏活动中的一些表现。例如,活动中,教师应注重榜样作用。对于幼儿来说,榜样会对其行为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教师可注重榜样作用,找到专注力强的“榜样”幼儿,将其作为其他幼儿的榜样,使其他幼儿向其看齐。例如,某些幼儿在游戏中具有较强的计划性,教师可要求其他幼儿向其学习,制订出游戏计划,在游戏中能够根据计划进行,保证游戏顺利开展,发挥出榜样的作用。部分幼儿在游戏中虽然并未根据计划进行,不过由于其制订了游戏计划,所以会更加专注地搭建自己的作品。长此以往,幼儿在作品构建时间上会逐渐变长,能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游戏活动中。游戏计划书制订持续深入下,幼儿专注度会经历以下过程:专注度时间短——专注时间变长——全程专注。活动总结环节,教师可以向幼儿讲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意义,使户外游戏顺利开展,突出学习故事的应用作用。
(二)注重指导,强化幼儿合作能力
幼儿户外游戏中,学习故事应用环节,应注重幼儿合作能力培养,从而促进幼儿长期发展。教师应对幼儿做出实时指导,通过分享式互动、探讨,为学生讲解合作学习故事,使幼儿初步形成学习意识,能够与其他小朋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游戏。幼儿游戏环节,教师需要适当作出指导,从而及时解决幼儿户外游戏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幼儿户外游戏并不只是让幼儿自主游戏,或完全按照教师要求开展活动。例如,游戏环节需要对幼儿主动性进行重视,还应及时发展幼儿的特长与优点,从游戏中了解幼儿感兴趣的内容,通过观察对游戏方案进行调整,提升游戏开展成效。教师不可将“学习故事”作为固定的任务,需要利用“学习故事”的幼儿游戏,对幼儿进行欣赏、观察、理解。在幼儿合作能力提升环节,教师可为幼儿提供一些能够随意组合拼接的材料,如七巧板、鹅卵石、积木等,引导幼儿自行选择材料,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发挥自身想象进行手工制作。如小朋友A喜欢折纸,小朋友B喜欢用积木搭建楼房,教师可指导两个小朋友互相合作,形成具有两个小朋友特色的作品,并要求他们设计出一个小故事,发挥自身想象力进行故事情节与任务设定,从而提升幼儿的合作能力与游戏自信心。
(三)创设自主游戏空间,促进幼儿学习发展
游戏属于幼儿园中的基本活动形式,与室内游戏相比,户外游戏存在不同的空间。为促进户外游戏顺利开展,应为幼儿提供富有童趣的自然游乐场,创设愉快的学习发展氛围。实际创建环节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合理安排一日活动,确保户外自主游戏时间。在一日活动环节,幼儿参与户外游戏的时间应超过两小时,并保证幼儿自主游戏持续学习。教师可将幼儿游戏时间集中在上午,根据时间表科学制订,从而满足幼儿游戏需要。其次,对活动空间进行合理规划,高效开展户外自主活动。幼儿园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户外活动区域,可将户外区域分为自然区与运动区,其中自然区应包含饲养园、水池、沙池、种植园,从而使幼儿可以充分接触大自然,进行生活经验积累,不断探索发展知识;运动区应根据平衡、走、爬、跑等动作进行区域创设,包括钻爬区、秋千区、攀爬区、平衡区等。在户外区域规划环节,应将安全性作为关键,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各区域相互独立的同时还应互相联系。最后,进行户外材料的合理投放,促进幼儿学习发展。幼儿园需要结合幼儿情况,科学投放户外游戏材料,保证功能多样性,使幼儿积极参与其中,材料应包括半成品材料、小器械以及大器械。户外大器械区域,可以投放索道、组合平衡木以及攀爬架等;小器械可以包括平衡交叉车、塑料推车、垫子、跨栏等,还可进行“过家家”游戏材料的投放。材料投放要有可选择性,满足幼儿不同学习与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四)构建家庭教育新模式,实施家园共育
首先,应在家庭中引入“学习故事”,强化家园合作。幼儿出生后,家庭属于第一所学校,而家长则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家长有正确的教育观,对相应教育理论进行了解。向家庭教育中引入“学习故事”,能够更新家长教育理念,使家长对幼儿学习与发展评价的新模式有所了解。家长获得图文并茂的“学习故事”,可更加直观地了解教师对幼儿的教育方式,清晰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而且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幼儿最为了解,教师撰写“学习故事”时,需要给家长反馈的机会,并引导家长通过“学习故事”,对幼儿进行观察、了解、评价,共同关注幼儿成长,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并以此强化家园沟通。其次,应向幼儿分享“学习故事”,了解幼儿想法。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往往需要关注教学计划与任务,难以与所有幼兒分享故事,而在家庭中引入“学习故事”,能够使幼儿与家长良好交流,并对自身游戏行为进行回顾,回想在自己身上发生的故事。此环节中,家长可提出问题,如“当时那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呢?后期要怎么样做呢?”通过这样的沟通方式,家长能够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与感受,对“学习故事”的后续发展进行了丰富,这有助于指导幼儿后续学习与发展,并且能实现家庭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五)应用“学习故事”结构要素,助力教师专业化发展
首先,要“注意”秉承儿童观,关注“哇”时刻。相比于传统幼儿发展评价,“学习故事”要求教师通过欣赏的眼光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关注,找准“哇”时刻,从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这需要教师关注儿童观,将“如何教”向“如何学”方向进行转变。在此环节,教师观察能力尤为重要,游戏开展环节,会通过叙事化的方式描述幼儿动作、语言及互动,突出幼儿行为的“哇”时刻,叙述环节会应用第二人称“你”,这能够使教师与幼儿间的距离被拉近,形成更加平等、自然的关系。教师观察幼儿时,应对幼儿发展水平进行全面了解,观察环节则应相信幼儿的学习能力,并加大对幼儿游戏过程的关注力度。其次,“识别”依据《指南》,进行学习品质专业解读。“识别”属于学习故事的核心,强调从积极的角度,解读、分析幼儿游戏行为,同教师知识文化背景与理论经验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细化“识别”,包括理论依据、幼儿可提升的能力、幼儿能做到的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教师在“注意”部分,对幼儿学习品质的专业解读。最后,“回应”立足本体,进行多元指导计划的科学制订。学习故事中,“回应”需要将幼儿、教师、家长作为主体,因为幼儿学习与发展环节需要多方面支持。教师应将《指南》中的内容作为主要依据,对指导计划进行分析,了解其是否能够促进幼儿学习、发展,是否有助于幼儿主观意愿与兴趣的提升。“回应”环节,可直接回应,也可间接回应。直接回应主要表示的是对幼儿行为进行支持,做出动作、语言等行为回应。间接回应包含较多方面,如教师自身、幼儿自身、课程内容、家园合作等。立足幼儿角度,支持幼儿游戏行为,积极回应幼儿,能在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同时,提高户外游戏开展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成长与发展中,户外游戏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户外游戏活动中,能够使幼儿生活经验与知识内化,有效提升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学习故事,对幼儿在户外游戏活动中的状态与行为进行观察,关注幼儿与游戏情境的互动,及时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光点,并立足客观的角度,对游戏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提高户外游戏活动质量及水平,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卡尔,温迪·李著,周菁译.学习故事与早期教育 建构学习者的形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 玛格丽特·卡尔,温迪·李等.学习的心智倾向与早期教育环境创设:形成中的学习[M].周菁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3]刘慧敏,赵梓涵.利用“学习故事”方式开展幼儿教育生成课程的建设[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3).
[4]李林烛.“学习故事”背景下培养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可能性和策略[J].亚太教育,2019(03).
[5]陈铮.利用学习故事进行幼儿角色游戏行为的观察与分析[J].教育观察,2020,9(36).
[6]戚海林.学习故事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的运用初探[J].教育观察,2020,9(44).
[7]刘彬彬.学习故事理念下幼儿园创造性游戏的有效开展[J].名师在线,2022(25).
[8]郭莉莉,崔洁.学习故事“拯救”花店——站在儿童立场的区角游戏分析与改进[J].家教世界,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