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与家校共育的融合研究

2023-02-07 22:39龙君滔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20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龙君滔

摘 要: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对于促进学生语言表达、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家校分离的作文教学模式难以充分释放学生的写作潜力,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水平。鉴于此,文章從小学语文作文现状入手,分析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与家校共育的融合价值。重点以实际教学案例为支撑,从做好学情分析、注重写前阅读、搭建线上平台、丰富写作题材、家校联合评价、作文成果展示六大方面,阐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与家校共育的融合路径,旨在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的优化改进提供思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家校共育;融合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20-0112-04

家校共育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引擎。通过教师与家长间的默契配合、协同行动,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支持,打造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与持续发展。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由于小学生语文基础薄弱、语文知识储备量不足、思维能力水平偏低,导致其在写作中难以用语言表达真情实感,缺乏将生活经验、生活感悟、生活体验、生活事物融入作文中的意识。为改变此种学生作文情况,小学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作文教学与家校共育的融合,通过家校沟通把握好小学生的作文基础水平与个性化需求。依托家校共育平台、家校共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作文素材,引导学生围绕生活进行写作,写出内心所想、写出心中感受,从而充分发挥家校共育的优势,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有所提升,在日常教学中注重作文技巧训练、作文知识讲解,并结合范文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流程。但从实际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成效来看,学生作文素养发展缓慢、写作思维固化,在写作过程中倾向于拼凑字数,忽视对真情实感的抒发、对真实生活的描绘,导致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乏味、作文语言缺乏灵活性、作文思路受阻。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尚未将作文教学与家校共育结合为有机整体,作文教学局限在校园与课堂之内,不能有效延伸到学生的家庭生活空间中,导致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诸多突出问题。

一是对小学生作文基础水平、作文学习需求的掌握不够准确。做好学情分析是作文教学的前提条件。当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掌握学生作文学习情况时习惯从自身主观判断入手,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任务完成程度等判断学生的作文水平、作文学习特点,不能从家校共育视角出发全面获取学生写作习惯、写作参考等信息。在不能准确把握学生作文水平的情况下开展作文教学,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作文教学效率低下。

二是读写结合程度明显不足。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帮助学生掌握写作基础知识、写作基本技能,形成写作思路并完成作文训练任务。在写作前,鲜少有教师能够依托家校共育引导学生广泛、深刻、自主阅读。在缺乏深厚阅读基础的情况下,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牢固、写作思路狭窄,不能有效将生活经验、生活感悟、家庭生活经历等转化为作文内容,导致学生的作文内容局限性大。

三是作文写作资源家校融合度较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开展依靠海量、丰富的教学资源。当前学校教育资源与家庭教育资源的融合程度明显较低,学生不能获得丰富的灵感启发。在面对写作主题时会出现“无从下笔”的情况,难以从作文资源中提炼写作素材,不能有效且灵活地组织语言并达到写作目标,导致学生作文素养发展缓慢。

四是作文教学与学生的家庭生活脱节,未能从家庭生活中提炼作文题材,学生的作文存在“假大空”的问题,不能从家庭生活的细微之处入手捕捉家庭、亲情的温馨,难以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论证深刻的道理,导致学生的作文存在言之无物、言之无情、言之无序的问题。

五是作文评价内容缺乏全面性、评价主体单一、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与深刻性。作文评价可以反映出学生的作文学习成效。现行的脱离家校共育的小学语文作品评价以教师为主体,重在评价学生完成作文任务的程度、作文技能水平以及学生对写作知识的掌握程度等,不能综合、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写作观念、写作情感、写作习惯、写作态度等,加之评价主体局限性过大,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客观,不能为作文教学的改进提供依据。

六是缺乏作文成果展示环节,不能使学生看到自己在作文方面的进步与提升,不利于学生写作信心的建立。难以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语文学习内容、语文学习成果,会降低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同感、信任感,进而降低家长对作文教育的参与度,会制约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的提升[1]。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与家校共育的融合价值

(一)有助于丰富作文教学资源

丰富的作文教学资源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序、有效开展的先决条件。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一般根据语文教材,从网络、书籍中整合教学资源,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作文教学内容,但难以带给学生真实的作文体验。与家校共育融合的小学语文教学从学生的家庭生活经验入手,通过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持续、有效沟通以实现家庭与学校教育资源的共享,教师可以采用家庭生活中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深度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整合教学资源,保证教学资源对接学生的个性化诉求。同时,教师可以将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运用到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在真实的作文情境下收集信息、回顾经历,充实自己的作文内容、活跃自己的作文语言,有效补充作文教学资源。此外,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的家庭生活感悟、体验等与作文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多种作文技巧与表达方式清晰、生动地描述自己的家庭生活趣事、介绍自己的家庭生活环境,让学生从家庭生活的细微之处入手,用规范且贴切的作文语言展现家庭生活的美好。由此可见,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与家校共育的融合,对于丰富作文教学资源具有重要价值[2]。

(二)有助于拓展作文教学空间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思想,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依托,好的生活便是好的教育。并倡导一线教育工作者在劳力上劳心,实现教学做合一。在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应当摆脱校园、班级、教室的桎梏,由封闭的空间走向开放的空间,探索出更加多元的作文教学途径,并实现作文教学与写作实践的有机整合。而家校共育是拓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空间的有效方法。一方面,教师可以将作业视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纽带,在课堂上教授学生基础的写作知识、基本的写作技能以及在写作中的谋篇布局、语言组织方法,让学生围绕着写作主题形成清晰的写作思路。在此基础上布置实践性的写作作业,发挥家长对学生作业的监督作用,请家长与学生共同规定写作时间、制定写作计划与写作标准,督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作文任务,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并学会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前空间,要求学生根据写作主题、写作要求自主搜集资料,在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下拍照片、亲身体验,于家庭生活中广泛整合作文素材,这样学生便可以在课堂上对作文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将作文素材转化为自己的作文语言,有助于拓展作文教学空间[3]。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作文素养

作文素养是一项综合性概念,包含学生在独立、自主写作中应当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维能力等,也涉及学生的写作品质,如坚持、专注的写作态度,良好的写作习惯,正确的写作策略等。在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因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大部分教师都重视知识传输与技能训练,难以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导致学生作文素养发展缓慢。而基于家校共育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优势。通过学校教育在认知思维层面促进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习得各项技能;通过家庭教育在情感教育层面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释放学生的创造性,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情感支持。学生在校期间学足、学好,在课堂上高效率完成作文学习任务,掌握必备的关键能力与品格。在家庭生活中,家长的言传身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审美价值取向。学生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支持下逐渐意识到作文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主动用作文记录生活趣事、表达内心感受、抒发自身情感,反复阅读自己的作文以重拾美好记忆,能够促进学生作文素养的稳步提升。

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与家校共育的融合路径

(一)重视家校沟通,做好学情分析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与家校共育的融合依靠家长与教师、学校与家庭之间持续、稳定、和谐且有效的沟通。家校沟通是家校共育的先决条件,通过家校沟通需要明确家长与教师所承担的教育责任,在学生教育方面达成共识,并共享学生学习信息,更加全面、精准地分析学生在作文学习、作文实践中的优势与不足,促进家长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发展水平与所处的学习阶段,提高家长对作文教学的重视程度、对学校教育工作的配合程度。教师则围绕家校沟通内容做好学情分析工作,从小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与写作经验出发,制定更加适切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为作文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4]。例如:《写日记》一课教学前,教师可以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期间是否会向自己分享学校的趣事、是否能够准确表达出自己的需求、是否愿意记录难忘的瞬间。通过家校沟通以分析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语文课程的认知水平以及作文兴趣。在此基础上根据小学生的共性特点与兴趣爱好设计“讲趣事”活动,引导学生以“说”为起点,分享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难忘的人事物,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与家庭生活体验,消除学生对作文学习的畏难情绪,并保证作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契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家庭生活经验。

(二)注重写前阅读,营造阅读氛围

我国著名文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言:“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特征决定其在写作时需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语文知识储备,而阅读被视作获取知识信息的最佳渠道之一。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与家校共育融合,需要教师前置阅读环节、布置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在家长的陪伴、支持与鼓励下阅读写作主题相关的文本,在阅读过程中思考、辨析、解读、探究,初步建立作文框架、明确作文主旨,主動学习文本中的写作技巧与表达方式。在帮助学生清扫作文基础知识障碍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用美的文本促进学生写出美的作文,使学生在浓郁的阅读氛围中形成写作动因。例如:《我来编童话》一课教学前,教师可以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读童话。向家长发送童话阅读资料,请家长带领孩子共同制定阅读计划、规定阅读时间。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家长要给孩子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不能打扰孩子的思考,但需要提醒孩子及时完成预习任务。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初步感受童话故事中瑰丽的想象、富有童真童趣的语言,把握好起因、经过、结果这三大故事要素,并在内心构想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通过家校共育帮助学生做好写作前的阅读准备,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写作中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三)搭建线上平台,共享家校资源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资源共享,是推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与家校共育融合的必要条件。信息时代背景下,家校共育模式更加多元,除了传统以家长会、开放日等线下活动为载体的家校共育模式之外,还可以利用新媒体软件搭建线上家校共育平台,一方面便于家长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沟通,动态化掌握学生的学习信息、学习状态与学习问题;另一方面则可以实现家校资源共享,在丰富作文教学资源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加开阔的作文视野。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利用微信、QQ、云课堂等教育新媒介搭建家校共育平台,开发并利用好家庭教育资源,让作文教学更加高效、活泼[5]。例如:《推荐一个好地方》一课教学前,请学生在家长的支持与帮助下搜集自己在游览景区、参观名胜古迹时所拍摄的照片,或是简单写出游览的地方、推荐该地方的理由。准备完成后,将照片、资料等通过微信等社交新媒体发送给教师。教师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加工处理,制作PPT课件。在正式授课时,以资源共享为起点,请学生对照照片或“游记”讲述自己的游览经历,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作文教学与家校共育的融合实现家校资源的共享,唤醒学生的记忆并激活学生的真实体验,为学生的作文增添色彩。

(四)丰富作文题材,融入生活感悟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与家庭教育融合的要义在于克服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的弊端,在兼顾知识讲解与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作文情感,引导学生将真情实感融入作文语言当中,保证学生的作文言之有情并打动人心。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将丰富作文题材作为推进作文教学与家校共育融合的着力点,积极为学生创设家庭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的细节,能够从“小人物”、小事情、小视角入手,折射出深刻的人生、生活道理,自然而然地写出自己对人事物的认知、感受、体验,揭示自己的心理活动,这样学生的作文便可以情感充盈、内容饱满,助推学生作文素养的提升。例如:《我想对您说》一课教学中,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发现,大部分学生所选取的典型事例存在雷同问题,不能从真实的家庭生活入手抒发真情实感。为解决该问题,教师要从家校共育视角出发,将真实的家庭生活情境引入课堂,可以请学生回忆一日三餐,在营养均衡、美味可口的饭菜中是否能感受到妈妈细水长流的爱意?回忆家中损坏的餐桌、管道等在爸爸的巧手下恢复如初,是否感受到爸爸对家庭的付出?在家校共育的支持下,学生的视角回归真实生活,学会通过描述生活细节以体现父母之爱,让学生在感动之余自然而然地向父母倾诉心声,写出诚挚、动人的作文。

(五)家校联合评价,反映学习成效

为解决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作文评价内容缺乏全面性、评价主体单一、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与深刻性的问题,建议教师从家校共育视角出发,采用家校联合评价的方式重塑作文评价机制。在评价内容上力求全面性,综合反映学生的作文水平、作文态度、写作习惯;在评价主体上力求多元化,将家长、学生都转化为作文评价的主体;在评价方法上力求多样化,积极实行“档案袋”评价、交互式评价,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反映作文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成效。并且要高度重视对评价结果的运用,逐步改进作文教学模式与方法,引导学生找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以此实现教学相长[6]。例如:针对写景作文的教学,教师可以实行“档案袋”评价方式,请学生将作文保存在档案袋中,通过自主阅读、同学交互阅读圈画出好词佳句、标注出待修改的部分。再通过家长阅读写评语,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并统计评价结果。每次开展作文训练活动后,都将学生所写的景物描写作文放在档案袋中,由家长、教师、学生评价后保存。在此基础上定期开展“圆桌会议”,学生对比分析档案袋内不同时间段内写出的作文,感受自己的学习进步,思考自己是否改进了写作中的不足之处,以此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六)作文成果展示,激发改进动因

学生对作文成果的展示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阅读或同学间相互阅读,也要让家长参与其中,使家长在阅读孩子的作文中切实感受到孩子的进步,增强家长对作文教学的参与度。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作文成果展示环节的设计与开展,既需要展示学生的作文内容,又需要展示学生的思维路径、写作方法、写作感悟,将学生的作文学习过程“可视化”,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获得成功体验。同时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成长,增进亲子关系,改变家长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补充作用,并鼓励学生改进作文,实现自我超越。例如:《我来编童话》一课教学中,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任务后在课堂上进一步学习故事的基本要素、故事的语言特点、故事的写作技巧。同时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现自己的童话故事情节、人物之间的关系,不斷完善自己的童话故事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力与想象力,并写出自己在写作时运用的技巧与表达方式。学生完成作文任务后,将作文内容、思维导图等发送到班级微信群,全面展示学生的作文学习过程与成果,引导学生根据家长、同学与教师的反馈改进作文。

三、结语

推进作文教学与家校共育的融合,有助于丰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资源、拓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空间并逐步培养小学生的作文素养。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积极与家长建立沟通关系,与家长共同制定作文培养计划,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问题。在此基础上共享学校与家庭教育资源,与家长共同开展家校共育活动,充分运用课前、课中、课后时间,引导学生学习作文知识与技巧,用作文讲述生活故事、抒发真情实感。

参考文献

[1]蒲国刚,牟淑娥,张玲.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学校作为[J].教育科学论坛,2023(26).

[2]伏二岗.巧妙运用沟通艺术,彰显家校共育魅力[J].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2023(04).

[3]杨力.角色定位有尺度,家校共育促成长[J].教育家,2023(32).

[4]彭昭.“互联网+”时代小学家校共育实施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3(14).

[5]王艳丽,王潇潇.家校共育促进小学生情绪管理的指导策略[J].智力,2023(20).

[6]傅之敏,何建芳.“五新五融”,新时代家校共育实践路径探索[J].中国德育,2023(12).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