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获悉及造物感官下的当代艺术创作阐述

2023-02-07 18:13谢莹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21期
关键词:造物移情感官

设计作为人类社会实践之一,发挥着提高 生产效率、提升生活品质和实现人类理想的作 用。当代设计更注重突出艺术表达,并趋向智 能化和网络化靠拢。在这个背景下,无论是优 化人工智能技术的算法还是为了更好地創作艺 术作品,艺术家创作作品的过程都值得探索。

艺术创作是人类审美的精神生产活动,我 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剖析当代艺术作品的创作 过程。首先是情感信息的获取,艺术家通过感 知和体验世界来获得情感信息,这些信息将成 为创作的基础。其次是感官的触发,艺术家某 一感官的敏锐将打造独特的艺术作品,作品与 感官建立联系,使观者能够得到充分的感官体 验。最后是造物认知,艺术家通过创造力和想 象力将情感信息与感官触发转化为艺术作品, 进而引起观者的情感共鸣。在这个生产活动中, 获取情感是创作的基础,造物则是创作的桥梁, 触发感官则是创作作品引起观者情感共鸣的关 键。

艺术创作服务于社会,艺术家为社会结构 中不同认知层次的人们创作。艺术作品的优劣不应以社会结构中不同认知层次或艺术家的知 名度来划分。相反,艺术作品的优劣应该取决 于创作缘由、作品呈现与精神体验,这与艺术  创作中获取情感、造物认知、触发感官逐一对应。

一、艺术创作中的情感信息处理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运用自己独特的经验、 观念以及审美体验,通过媒介与语言把特定的 内容、形式转化为全新的形象。

(一)情感具有私密性

人类的情感活动是随意、无序、杂乱、无 组织的,情感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经验之一。 当艺术家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而创造时,自我 情感的表达是创作动力,在这个过程中经验性 地对情感做一番整理、组织工作,渴求观众通 过艺术品感受独特的情感体验。

法国史学家兼批评家丹纳从种族、环境、 时代三个原则出发,表示伟大的艺术家是一个 艺术家家族的杰出代表,而不是孤立存在,希尔斯形象地将之归结为“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 之变体链”。情感一定程度上被认知影响牵绊,  同时受脑神经制约。神经学家约瑟夫·杜勒发现, 位于人脑中边缘系统圈底部,有两个神经细胞 核团分列在脑两侧,因形状似杏仁被称为杏仁 核,专司情绪事物,若切除杏仁核,可以降低 动物凶猛的情绪反应;若将杏仁核与脑的联系 割裂,则出现“情感盲”,对周围的亲情、新 鲜事物等提不起任何兴趣;奥尔兹等人发现“快 乐枢纽”和“痛苦枢纽”存在于下丘脑,下丘 脑是情绪和动机产生的重要脑结构,若刺激这 些部位,动物会产生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BPD(边缘型人格障碍)组左侧杏仁核和背 外侧前额叶与全脑功能连接减弱,且其功能连 接减弱可能在 BPD 的情绪调节障碍中发挥重要 作用”。

情感思维分支难以单独存在,因为多方因 素会影响情绪思维的发散过程。正是由于这种 复杂性,思维导图可以从一个点延伸发散成为 茂盛的“参天大树”。情感信息的建立也是基 于复杂而密集的思维过程。而情感具有私密性, 因此在隐私领域,它无法被简单地复制或传达 给他人。

(二)接收汲取充沛情感信息来创作

人类之间的情感从经验到医学的研究都充 分证明了其不应相同,因此不同艺术作品的受 众群体自然也会有所不同。正是由于这种多样 性,那些闻名于世的艺术作品才能够触动人心, 产生共鸣。

鲁迅先生通过观察和感知周围的人物和情 境,以冷静的文字描绘出各种对立的事物,如 痛苦与欢乐、生与死等。他清楚地认识到,人 类的悲欢并不相同,这种认知使得他能够深入 挖掘并展现人性的多样性。他准确地捕捉到了 这些情感信息,用文字确切地展现描绘了事实, 营造了千人万相的图景,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和共鸣。对于创作者来说, 理解作品的受众对象, 清晰把控情感认知,并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进行表达是创作的关键。以这种方式来创作, 作品可以更好地传达情感,引发读者的共鸣, 从而达到沟通和理解的目的。

思想家为减轻人类情绪的痛苦, 提出了“子  非鱼, 安知鱼之乐”的疑问。他们认为,  “我” 并非固定的实体,而是一个思考的灵魂,以减  轻人类肉体存在所带来的情感困扰。灵魂和精  神是永恒的,人类在相互构建中生活。法国哲  学家萨特将人的存在分为三种:自为的存在、  自在的存在和为他的存在。自为的存在指的是  拥有意识和主张倾向的人;自在的存在是指明  白人拥有意识、倾向和相对自由的人;为他的  存在是指他人对我产生的限制。萨特提出“他  人即地狱”,意味着人虽然拥有意识和自由,  但总是处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在艺术创作  过程中, 从开始到结束, 应保持情感的完整性。  创作过程中, 情感主动性爆发, 不受他人审视。  艺术家带着饱满的情感态度和极度自信,自觉  地表现完整丰富的情感。

(三)创作情感——移情

克罗齐的审美研究心理学提出“审美即直   觉,直觉即表现,表现即创造”,由此大胆推   论审美即创造,创造过程即审美过程。郑板桥   画竹的艺术美可分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   手中之竹,“自觉、表现、创造”与“眼、胸、手” 相对照有异曲同工之妙,眼睛观测到的是自然   美,胸中浮现的是情感美,作品是创造的最后   阶段技术美。卓越的艺术创作会产生情感共鸣,

立普斯在审美心理学中提出“移情”,认为审 美的关键是移情。移情就是“移感”“输感”, 即把主体的情感“移入”或者“输入”对象。“仁 者乐山, 智者乐水”“喜气画兰, 怒气画竹”, 移情有前提,对象的形式是移情的前提,最关 键的条件是主体的态度。对象美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美者的思想感情。移情是一种审美态 度,也是一种创作态度。移情在艺术欣赏与现 实审美中屡见不鲜,在艺术创作中也不可或缺, 移情在个人体验中把个人情感赋予对象,想象 将对象外部特征与创作作品相联结。艺术创作 需全面把控接收的情感,并把创作内、感情外 的事实表现详细呈现。

二、造物认知

移情作用在创作活动过程中,将情感融入 物体之中,从而实现情感与表达形式的统一, 创作进展到斟酌材料运用时,就出现了造物活 动,即造物艺术。造物艺术不仅是简单的制造 工具,还担负著服务人类衣食住行与生活起居 的功能。造物与法律、道德、纯艺术等一样起 着构造人类生活环境的作用。

关于造物,李砚祖认为,我们必须看到,  在现代文明建设中,人们关于美的观念已经从  书斋、画室和各种艺术殿堂拓展到了机关、工 厂、校园、街道、庭院、居室乃至城市规划建 设、田园山川的规划美化,总之拓展到了每一 件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身上。从某种意义来讲,  现在物质产品的生产、社会环境和个人生活环  境的营造均以满足人的审美的程度来定优劣, 这便是人们在解决了安全、温饱问题之后,提 高生活质量方面表现出的对美的饥渴。文化在  19 世纪被简单定义为听高雅音乐、看传统绘画、 品歌舞剧,反复被披上一层薄纱,人类总是透 过薄纱来观看现实世界。中国社会经过高速发  展,书斋、机关等具有年代感的词汇略显老旧,  实质上更名不更意,词汇的转换促进社会生产  与进步,例如书斋现为学校。从室内设计专业 角度来分析,书斋室内装潢讲究朴实、典雅,  各个物件讲究具有年代感的排场与规模,科技  馆的设计风格表现为科技金属感,现代的博物  馆不再力求营造既视感的展览厅,反而运用到玻璃、金属、电子银幕等的现代产物,寻求运 用现代技术更加完美展现老物件的美感,从博 物馆展厅的设计意识转变,可以得知造物艺术 是一项伟大的思想营造历程。

造物离不开文化,当下,一批学者认为文 化进入“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融 入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最直接的体现是 冠以文化内涵的消费品畅销,文化接地气也大 众化了,在现代社会逐渐模糊了雅与俗的分界 线。文化商品化成为消费品意味着艺术作品也 能成为商品明码标价售卖,现代知识付费表明 理论也成了商品,文化商品化思维已深入人们 生活中,成为一种商业模式。当代的文化从 19 世纪特定的“文化行为”中突围出来进入了日 常生活起居中。

造物艺术中物品的形态、图案、色彩和材 料本身都具有审美趣味和文化价值,这些元素 不可避免体现社会价值观、道德观与世界观, 同时塑造一定的审美主体。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艺术总是为维护同一阶级的利益服务; “理念 的感性显现”是黑格尔对艺术的唯心主义看法,  马克思修正了这个看法,他认为艺术的源头不 是理念而是实践。经验表明,实践是造物艺术 的初始条件,艺术是感性的更是理性的,表现 在理性地探究桥体的排水设计,理性地探究园  林景观色彩铺装的协调,理性地选择世界名画 并运用数字技术打印添加小胡子等。

造物艺术创作者需提前感知物体自身的意 识形态,而非欣赏者赋予的定义。在造物活动中、 从造物的设计、生产、实用,这个过程任何一 项都值得重视与深思熟虑。

三、感官语言

艺术形象语言表达是多样的, 视觉、听觉、 嗅觉、味觉、触觉是人类感觉,形象语言可以 是感官的任一知觉。香水气味是形象语言,当有野外森林游玩的经历后再次嗅到森林气味会 触发气味记忆,脑海中自觉浮现森林景象;小 部分享有盛誉的绘画和雕塑作品,他们的形象 已经超越了艺术品的原有功能,能被大众快速 识别,这些艺术形象构成一本轻薄却有非凡力 量的视觉词典,传递全世界共通的艺术语言, 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爱德华·蒙克 的《呐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现代 社会文化不仅是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认识, 这里的语言是口头表达,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发 展过程中,为了统一物品名称、便于管理社会 创造出来的语言文字。

靳埭强的精良案例运用现代形式语言汲取 中华精粹文化融入艺术创作。在艺术与设计学 院授课时靳埭强谈论到,中国文化对他创作具 有非凡意义,认同民族身份,多数作品创作意 义是逐渐从日常创作中慢慢领悟的。中国文化 博大精深,需徐徐体悟,作品蕴含的文化思想 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在视觉中展现, 做到精准诠释便是卓越创作。儒释道三家各成 体系对中国传统思想影响深远,概括为儒家自 律、佛家开悟、道法自然, “冲”与“和”概 念达到共通,在中国人文化概念中已融为一体, 形成血脉交融、休戚与共的状态。东方哲学体 系所倡导的“和”思维,适合填补西方哲学的 缺陷。当代设计师,理应赓续时代趋势,“以 文艺之光,铸时代之魂”,同时理性认识看待 传统文化、技术标准、纹样样式等,运用现代 五感语言绘就优秀传统文化。

凝神谛视工具,人类感受到工具中物化的 感官形式,感官形式不仅以视觉的光传播、听 觉的波传播,还有嗅觉的散发、触觉的神经纤 维传播等,非使用状态下工具,不会触发人类 感官,需要持续不断地观看工具才有可能反映 出凝视状态。凝视是单纯地观看,停留在视觉 本身,是不引起其他感官的视觉观看,这否定观看行为的全面性。感官动物以不同方式来处  理感觉的某一部分或者全部,表现为动物界中  多种多样的感官形态。手势语、体态、面部表情、 体表颜色、声音、气味、身体触摸等通信方式,  都可在社会性的组织中起到传达交流作用。形  象语言是丰富的,不仅是口语或书写的语言载  体,它是人类感官中任何一种能接收到信息的 总称,味觉嗅到酸也是一种语言表达。在现代  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语言表达载体逐渐注重  以感官为中心、以感觉为中心的语言形态,这  意味着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

四、结语

情感活动是一种人类精神的创造性活动, 即在感官基础上理性思考,在思维领域中被称 为“理解”,加上大胆“理解”的创新,创作 出适应社会环境、满足社会、贴合时代背景的 艺术作品。人类脱离社会圈层难以维持以往的 身份,艺术家的光辉不仅闪耀在专业技术上,  同样也从社会中获得,以强烈的感觉探索独特 的艺术表达。艺术家大多是感官高敏人群,善 于将感官体验通过造物活动,形成艺术家个人 独特的表达语言。优秀作品的语言形象致敬文 化,彰显情怀,观者能在作品中感受到时代温情, 让作品文化底蕴回归文化层面,创造更多中国  审美风格的艺术作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当代 艺术创造者的使命。抛弃实践言之无物难以推 动时代前进,更不能推动发展创造,社会要进 步道路形式需创新,在追寻中国梦的道路上,  当代设计需不忘初心,创作服务于人民的艺术 作品。

[ 作者简介 ] 谢莹,女,汉族,河南人,兰州大 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造物移情感官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与造物游”: 第二届晚明艺术史学术研讨会召开
造物新语——重组材料与构造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造物美学
感官训练纸模
以木造物
感官并用,形象饱满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感官训练纸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