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文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2023-02-07 18:13魏龙熙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21期
关键词:文学艺术当代文学传统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中,非物质文化 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文学艺术领域扮 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 随着时代的发展,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艺术之间出现了一些矛盾 和挑战。而这种矛盾并不能简单地归类为传统 手段与高科技方法之间的矛盾,像算盘与电脑、 牛车与高铁等。本文试图就化解这一矛盾进行 分析研讨并提出粗浅的解决思路。

一、关于“非遗”

“非遗”作为人类珍贵的精神财富,承载  着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达形式,涵盖了多种  社会实践、观念表达和知识技能。在中国, “非 遗”被划分为六大门类,包括传统口头文学,  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传 统技艺医药历法,传统礼仪节庆民俗,传统体 育游艺以及其他“非遗”内容。2003 年,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中国于 2004 年成为其中一员。截至 2022 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共收录了 676 项项目,其中中国的“非遗”项目有 43 项,居  全球之首。当前, 中国国家、省、市、县四级“非 遗”名录认定的代表性项目数量已突破 10万项, 丰富的传统文化呈现出辉煌多彩的面貌。这些  “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在中国日益受到重视。 政府积极加强立法保护和政策扶持,促进传统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不可或缺的角色

“非遗”作为文化多样性中最充满活力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智慧和历史文明的结晶,  是最宝贵的共同财富。它不仅是人类文化遗产  的瑰宝,也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纽带,彰显  着人类文明的辉煌与成就。“非遗”作为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学艺术中占据着不  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传统的“非遗”蕴含着丰  富的民族文化智慧和审美情趣,是民族文学艺  术传统的重要源泉和灵感来源。当前, “非遗” 在文学艺术中的角色仍不可或缺,在现代文学  艺术作品中融入了丰富多彩的“非遗”元素,  这是有目共睹的。这些元素不仅包括传统的艺  术形式、技艺和艺术手法,更体现了民族文化  的独特审美观念和文化精神。例如,当代诗歌  作品中对传统民间故事、传说和歌谣的引用和  借鉴。在当代小说和戏剧作品中,民间舞蹈、  民间音乐也成了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和表  现手法。

三、困惑与困境

第一,现代社会文化、生产生活方式对“非 遺”传承的挑战。

当前, “非遗”的传承面临着日益严峻的 挑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许多传统的“非遗”艺术形式逐渐被现代  化的文化形态所取代。许多“非遗”传统艺术  形式的传承者逐渐减少,传统技艺和知识的传  授渐渐中断,许多“非遗”项目面临失传的危  险。同时,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消费主义  的冲击,也使得许多“非遗”项目逐渐丧失了  其原有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在“非遗”传  承中的一些项目和地区,出现了以下局面:传  承人收入低,生活困难,无心传承;生活方式  改变不愿传承;缺少人文关怀不想传承;个别  “非遗”项目已陷入后继无人、人亡艺绝的境  地。据湖南省2012 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统计, 全省的国家级传承人平均年龄达 65 岁。其中高  龄者已 80 多岁, 年龄最小的也有 40 多岁。“非  遗”项目后继无人现象已十分突出。更有一些  时期, “非遗”遭非议, “落后论”“糟粕论” 甚嚣尘上, 有人甚至置疑传统中医药。“非遗” 传承压力巨大。

第二, “非遗”元素在当代文学艺术中的 流失。

尽管“非遗”在当代文学艺术中扮演着重 要角色,但随着现代社会文化的冲击以及人们  价值观念的转变,许多“非遗”元素正逐渐在 当代文学艺术中逝去。一些古老的传统艺术形 式和民间传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被现代化 的文化产品所取代。同时,一些“非遗”项目 在当代文学艺术创作中受到文化产业化的影响, 被赋予了新的商业属性和文化符号意义,使得 “非遗”元素逐渐失去了其传统的纯粹性和独 特性。这种商业化的趋势导致了“非遗”元素 逐渐丧失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和艺术审美, 变得趋同而普遍,而“非遗”文化本应具有的 特殊魅力和独特历史文化价值也因此逐渐流失。

第三, “非遗”传统与当代文学艺术创新 之间关系紧张,矛盾加剧。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承中, “非遗” 文化与当代文学艺术创新一直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同演绎着中华文化的繁荣与辉  煌。然而, 随着社会的迅速变革, 一些“非遗” 传统在这场时代风潮中遭受不同程度的侵蚀,  部分传统文化元素逐渐失落。在这种背景下,  “非遗”传统与当代文学艺术创新之间的关系  变得愈加紧张。时至今日,文学艺术创作者在  面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当代审美趣味的追求时, 陷入了一场复杂的内心挣扎。尊重传统文化与  追求当代审美趣味之间,他们常常陷入两难选  择。是追随潮流,还是守望传统?迎合大众口  味,还是追求小众审美?追逐名利,还是坚持  艺术品位?这一系列的选择,使得“非遗”传  统与现代文学艺术创新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紧张关系,对于这场文化之  争,我们必须正视。这种矛盾并非简单的文化  对立,更是对创作者个体艺术观和价值观的考  验。传统文化的沉淀与当代审美的追求,应该  是一种有机融合的可能。通过审慎的创作实践,  创作者可以在传统元素中找到现代表达的媒介, 使得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这样的艺术努力,  是对传统与现代的一种尊重,也是对中华文化  丰富性的一种表达。

四、大力促进“非遗”与新时代文学艺术创新 发展的高度融合

第一,学法普法,严格执法,为“非遗” 撑起保护伞。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非遗”的保护和保存工作, 《中华人民 共和国非物質文化遗产法》于 2011 年 6 月 1 日 正式实施。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中央办公 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于 2021 年 8 月发布了《关于 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新法规进一步明确,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历史传承的 生动见证,也是连接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 的重要基石。保护、传承、利用好“非遗”对 于延续历史文脉、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 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法律法规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传播与普 及以及保障措施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制订 了规范性标准使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们 必须学法普法,相关部门也必须严格执法,全 社会共同努力, 筑牢“非遗”的保护伞, 当好“非 遗”的坚实后盾。

第二,将“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为促进“非遗”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  的传承与发展,应在中小学开设具有“非遗” 特色的课程,并建设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  目中小学传承基地。同时,加强高校“非遗” 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增设  硕士和博士学位点。此外,在职业学校开设与  “非遗”相关的专业和课程。还需加大“非遗” 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参与  学校的授课和教学科研工作。此外,鼓励“非  遗”进校园,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研学活  动。构建完善的“非遗”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  推出“非遗”教育读本和画册等教材,同时鼓  励社会资本参与“非遗”教育培训和教育实践  基地的建设。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培养更多  有文化自信、有民族责任感的时代新人。

第三,以数字化赋能,促进“非遗”与当 代文学艺术的高度融合。

数字化在艺术领域的蓬勃发展为“非遗” 与当代文学艺术的融合创造了令人振奋的艺术  空间。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  略的实施为中国“非遗”与当代文学艺术的交  融提供了有力支持。数字化战略的目标不仅在于基础设施建设,更在于形成完善的国家文化 大数据体系,以数字方式呈现中华文化全景。 这一战略推动了“非遗”的数字转化,使得传 统文化以更为现代化的形式呈现。数字手段为 “非遗”艺术注入新的表达方式,同时在数字 文化产业的推动下, “非遗”也积极融入当代 文学艺术。动漫、网络文学等数字文化产业的 崛起为传统艺术注入了新的灵感,呈现出更具 活力和时尚感的文化形态。这一数字化赋能的 过程为艺术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 使得“非 遗”和当代文学艺术在创作手段、表达形式上 取得了更高度的融合。数字媒体的互动性、多 样性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让观众以 前所未有的方式沉浸其中。这样不仅提高了传 统文化的可见度,也为当代文学艺术带来了更 加丰富的创作资源。在这个数字时代,以数字 化赋能的方式促进“非遗”与当代文学艺术的 高度融合,不仅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也 为当代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五、结语

通过研究,我们应当意识到对“非遗”的 保护传承是一项较为迫切的任务。这需要增强 全民法律意识,强化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把“非 遗”融入教育体系,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多措 并举。同时,我们大可不必杞人忧天。在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 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正奔涌向前,数字化创新 活力迸发,中国“非遗”一定将绽放出新的耀 眼光芒。

[ 作者简介 ] 魏龙熙,女,汉族,山东泰安人, 山东农业大学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文学艺术当代文学传统
广东当代文学评论家
FOUND IN TRANSLATION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从史料“再出发”的当代文学研究
东海人龙舞喜获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当代文学授课经验初探
谈文学艺术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