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视觉化创作同技术科学关联性极 强,讨论艺术创作同相应时代科技水准相结合 后形成作用于当代社会文化,这是视觉艺术研 究的重要议题。在“科学”这一主题之下,当 代艺术创作的选择和视觉科学发展下生发的科 学与视觉文化的关联、文化现象营造、大众艺 术倾向和观点产出逐渐分格化、精确化。本文 通过分析科学与视觉的互通、视觉科学产物与 文化生活的结合、当代科学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对主题进行详细论述。
一、科学与视觉的互通
在当代社会,人们了解新科技和新产品的 渠道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不仅仅有书面资料, 还包括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广告宣传、电视节目、 电影、游戏以及互联网等。这些信息资源不仅 是工具,更是引发人们深刻思考的媒介,对艺 术领域同样至关重要。
(一)艺术与成像技术
成像技术在其影响力和权威性方面展现出可与艺术相媲美的特质,这引发了一个深刻的 哲学问题:如果艺术家能够创作出被归类为科 学项目的艺术品,那么科学家是否也能够超越 领域的边界,涉足艺术领域呢?科学成果通常 有严谨的逻辑和实证研究,而艺术作品则更强 调情感、想象和个体体验。因此,要创作跨领 域的作品,科学家可能需要融合更多的创造性 元素,唤起认同。
美国科学家加里·斯内德在《基因自画像》 中将他本人的耳朵、手臂、牙齿的照片与基因、 染色体、细胞等生物样本的放大图像交织呈现。 通过这一作品,加里·斯内德引发了对个体身 份认知的深刻追问:在身体层面、细胞层面以 及基因层面,哪一层面的表征更能确认个体的 身份?
科学研究中涌现的观念和图像还能通过各 种成像手段变成公众可以感知的艺术作品:小 谷元彦在科幻小说、儿童电视节目和遗传学的 启发下,创作了视频作品《嬉闹者》;马修里 奇汲取科幻小说、创世神话和粒子物理学等多 元素材的营养,创作了《2064 年的自画像》; 村上隆的《双螺旋逆转》则通过借鉴流行视觉文化,营造了基因突变的幻想场景。这些艺术 家以个性化的视角对科学主题进行了创作和阐 释,不仅丰富了科学与艺术之间的互动,同时 也引发了观众对科学及其表达方式的深刻思考。
(二)解構科学的视觉文化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有一种观点认为 艺术家对科学中的直观图像进行模仿或修改时, 往往旨在对图像背后的文化假设进行解构。这 类艺术家所持的观点是,成像技术和模型与艺 术品一样,是人为创造的产物,因此必然会反 映出制作者的观念以及所使用的专业工具。即 使成像在外观上似乎具有客观性,它们实际上 也是“被建构”出来的。艺术家在对图像进行 模仿或修改时,旨在揭示背后的文化假设,强 调科学成像的建构和解构过程。因此,成像技 术的表现并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呈现,而是涵 盖了文化解读。这一理论视角为我们提供了对 科学图像制作复杂性的认识,鼓励我们审视科 学表达的多层次性和文化依赖性。
随着语言模型、人工智能绘画、人工智能 编程等新技术的出现,人工智能已然从机械造 物逐步向智能思维方向进化。截至目前,人工 智能并未脱离数字模型搭建的逻辑规律,所以 尚不具备伦理观念。而对于艺术语言来说,缺 乏语法就会显得无序,失去语感则会失去灵韵。 当数字模型作用于艺术创想中,人工智能作为 一种专门化的线性书写工具,能使作品更具精 确性和指向性。作为产生视觉语义的媒介,人 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交叉学科、融合材料、 启发观念的复合创作能力。
二、科技对视觉经验的改造
(一)可视化形态的更迭
大数据时代,文本的形态日益依赖可视化 途径。可视化不仅仅是数据呈现的手段,更是通过视觉修辞的方式重新构建数据的过程,其 在视觉维度上重塑艺术领域对世界的理解方式 和认知图景。这种从数据结构到视觉结构的演 变不仅是呈现方式的变化,还可能引发认知框 架的变革,甚至涉及现实生活的变迁。这一观 念的移位在数字艺术和数据可视化的交汇处显 现出独特的创造力,数字艺术通过创新的视觉 手法,将抽象的大数据信息以直观感知的方式 呈现。
在当代视觉艺术中,数字符号同艺术创作 手法并置,引发了视觉成像的全新样貌。高分 辨率传感器和先进光学技术的应用为艺术家提 供了更为精细的表达手段。具体而言,在进行 实景拍摄的过程中对虚拟空间进行场景建模已 经成为不算罕见的表现形式。数字图像捕捉技 术的进步不仅仅体现在静态图像方面,同时也 完成了对动态视觉体验的拓展。慢动作和时间 切片技术在视觉应用中已成为感知时间流逝和 空间变化的重要手段。
雷菲克· 安纳多尔是数字艺术领域的 杰 出 代 表, 其 作 品《 融 化 记 忆》(Melting Memories )结合了数字技术和数据科学,将脑 科学中的脑电波信号转化为视觉形式,代码式 的数据链条成为可感知的形式,使观众能够直 观地体验人类思维和记忆的复杂性。作品通常 通过投影技术展示在大型屏幕或建筑表面,脑 电波数据形成的虚拟图像表现为独特的融化和 变形,呈现出逼真的视觉效果。
(二)观看经验的重组
在当代艺术领域,科技媒介的不断创新为 观看经验带来了独特的重组。其中,图层意识 作为一种开创性的艺术表达手段,个体在观看 艺术作品时能够感知、理解和欣赏多个层面、 元素或信息的能力。
同时,数字交流在当代社会中占据着重要 地位,对视觉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数字技术普及的大背景下,电子设备的屏幕 融入日常生活,视觉成为信息传播的感知通道。 在当代视觉艺术创作中,艺术家运用各种展示 方式和新技术创作艺术作品,这些作品的理念 和效果各异。艺术作品从被视为一种潮流或新 体验演变为生活范畴内的娱乐和消遣模式,人 们的想象力和情感认知已经发生了文化语境上 的变更。
三、科技对视觉艺术创作的影响
(一)关于艺术与科学的哲学性问题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人们往往认为艺术创 造和科技水火不容,从而产生认知上的偏差。 这表现为将科学家刻板地塑造为绝对理性的人, 而将视觉艺术家定义为受个人情感和信念支配 的主体。然而,对科学家和艺术家进行刻板塑 造是不明智的,这两个领域内的从业者并不是 二元对立的。
科学家和艺术家在面对问题时都需要进行 创造性思维。无论是从事科学研究还是艺术创 作,都需要对世界的运转进行深入思考。对于 现实物体的表征,无论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都 在对其承载的意义、理念等方面进行探究。理 性与直觉在这两个领域中往往是相互映射、相 互影响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追求对世界和人 类经验的更深层次的理解,理性思维和直觉感 知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交融。
而从科技使用的角度讲, “媒介即身体的 延伸”的观点已经植入人类的日常行为模式中。 技术迭代之下, 媒介变为快速、便捷、赋能的“效 率至上”的应用实体。在科技的推动下,人的 日常行为与思维意识已步入“速通模式”。然而, 海德格尔在谈论技术、对象与物的关系时强调, 一味迎合媒介认知势必导致对象的身体认知倍 加迟钝,似乎难以在不使用媒介的情况下仅使 用身体感官与外部世界进行接触。坚信技术中心主义的认知模式容易使感知走向狭窄的巷道。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需要警惕媒介的过度 使用让身体对环境的适应力日益下降。
(二)媒介技术催生创作意识的转向
在当代科技与艺术的交汇中,艺术作品的 创作过程往往蕴含着更加明确的情感意义或通 过特定方式反映道德观念。艺术家通过科技手 段不断为作品注入深刻的物质价值的同时,也 表达着他们对社会的深刻理解。
也就是说,在将艺术创作同科技结合的过 程中,艺术家大量采用媒介工具进行视觉文本 生成,并借此建构了一个新的思维框架,用以 呈现科技对艺术作品的影响。科技的引入改变 了艺术家构建思维框架的方式,使他们更注重 技术创新、媒介融合以及数字化艺术表达的可 能性。
值得关注的是,艺术作品的创作题材虽然 构成了整体认知的内容,但题材并非与主题等 同。即使在討论选材技巧和形式的精准性时, 艺术作品的意义仍然无法被充分解读。对作品 的解读需要包括对其蕴含的情感价值和观念的 深入解析。因此,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不能仅限 于技术和形式层面的审视,而应该包括对艺术 家所投放的情感和思想层面的深刻考察。
此外,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是复杂的,各种 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观念参与创作过程,对作品 的解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现当代艺术在科 技的引导下不再绝对以叙事为优先,视觉文本 成为作品最重要的内核。
(三)智能与识图能力再塑
与人工智能相比,人的智能是普遍化的, 是通才的。通才具有三层属性:第一层指思维 生成;第二层指制造产品和一般化的社会生产, 包括知识的生产和人的再生产;第三层指人对 环境的高度适应力及对变化的调节力。识图能力再塑造能启发人的智能通才,防止智能扁平 化、浅表化甚至迷乱化。
图像的语境涉及对具体元素的溯源、图文 符号的整理以及图像背后的深层含义,同时关 系到特定图像与媒介选择之间产生深层次交互 的原因。对图像语境的分析即对情境创设的深 入分析,能为艺术创作者提供更广泛的自主创 作空间,引导和激励其深度探索图像背后的广 阔意义,展现对图像的独特认知与理解。在具 备足够自主性的创作环境中,持续强化对图像 的感知与想象,成为充分激发创新思维的可行 途径。提升对图像话题总结的能力实际上是鼓 励创作者在艺术学习和创作中主动判断图像与 社会构建之间的关联,分析视觉材料的文化价 值——包括附属因素、文化成因和生产机制等。 这有助于创作者在分析图像本身的同时理解前 沿学术环境的发展方向以及文化环境的解读导 向。
识图能力的再塑不是孤立进行的,其过程 伴随着智性开发与图像生产能力的提升。随着 语言叙述、图像解读能力的不断提高,艺术创 作者在创造图像中持续试错、整合、总结,再 创作。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断获取信息、感 知歧义、构建观念、智性交流,从而完成艺术 感知、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的动态过程。通过 在智性开发中进行抽象思考,当代艺术实践为 图像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变量”,从而使“看 图说话”的被动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消解,获得 更主动、更包容、更多元的艺术审美素养。
四、结语
科技的发展催生了艺术表达方式的深刻改 变,可视化不仅是数据呈现的手段,更是通过 感知重新构建了流通关系,从而塑造人们对文 化的理解。科技媒介的不断发展也令观看经验 完成了独特的重组,图像意识成为共识。在跨 学科领域,艺术家在工作方式上逐渐强调将科 技媒介作为艺术语言进行视觉维度上的多层次、 多元素的信息整合。
在今天的艺术创作中,微观叙事、个人趣味、 感官娱乐成为三大症候,在这三类艺术创作中, 社会、历史、时代不再是思考的重点。新技术 艺术和虚拟艺术最大的优势在于形式的可塑性, 传统艺术的优势则是人文温度。互联网和大数 据时代下, “人工智能影响人类艺术”,只是 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方面,这是我们容易想 象且可以预测的,我们假想未来人工智能可以 取代艺术家,但也许到时艺术家又找到了能超 越人工智能的另一种形式。科技高歌猛进的时 代,希望艺术创作者能回归艺术创作的初心, 思索艺术对人类的价值。在面对芜杂的技术时, 我们可以坚定的是,艺术创作又多了多种可以 使用的技术手段。
[ 作者简介 ] 许倚凡,男,汉族,四川成都人,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美术学 (绘画创作与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