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川版画与报刊研究

2023-02-07 04:43林涌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21期
关键词:新华日报副刊木刻

版画是一种拥有丰富媒介材料和绘制手段 的艺术,不同版种所呈现的画面风格迥异。在 战争年代,黑白木刻版画所独有的画面语言以 及绘制手段恰是它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中得到良 好发展的必要因素,除此之外,战时新闻行业 的发展也是黑白木刻版画逐渐成长壮大的条件 之一。

中国现代版画创作的历史自新兴木刻运动 开始。从上海开始,新兴木刻运动的影响力向 全国蔓延,地方逐渐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版画 风格流派。与苏州、延安等地区相同,四川版 画在西南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的主要 研究对象便是 1938 年至 1949 年间川渝地区版 画艺术与报刊之间的关系,以四川版画与《新 华日报》之间的联系为具体案例来分析。

目前,针对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版画与川渝  地区报刊之间联系的研究极少,但仍有主题十  分相近的研究,比如丁卯《政治规约与思想传  播——历史视域下的解放区木刻研究(1937—  1945)》、何禹珩《组织起来——“十七年” 时期四川版画研究》等。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  对于《新华日报》、战时报业、新闻媒体、传  播学等领域的探索必不可少,目前针对这些领  域的相关研究十分丰富,与本文主题较为相关  的有王永恒《媒体的力量——抗战时期的〈新  华日报〉及其影响》、李鹏涛《抗战时期四川  报业研究》、苏德《近代报刊拟赋论》等。虽  然目前完全与本文研究对象一致的文献资料较少,但是相近主题和相关领域的研究颇丰,能 提供多维度的研究视野以及丰富的理论支撑。

一、《新华日报》在重庆时期的发展

五四运动为中国报业带来了重大变革,其  中副刊的兴起是典型例证之一。中国报纸的副  刊最早出现于 19 世纪末。1897 年,上海早期  的著名报纸《字林沪报》开辟《消闲报》副刊,  主要刊登诗词、笔记、传记、笑话等,这便是  中国报纸副刊的开端。五四运动中, 以《新青年》 为序幕,中国报业进入了鼎盛时期,多家报纸  增开副刊, 这些副刊以刊登“新思想”内容为主, 承担了新文化运动的传播任务。

同时,鲁迅发起了新兴木刻运动,宣扬、 传授、拓展了一种全新的版画艺术,即“创作 版画”。当时由于抗日根据地物质条件不充分, 木刻版画的成本相对更低,复制的要求也更低, 在资源设备短缺的情况下,木刻版画可以替代 锌板和铅字印刷,实现了良好的宣传革命的效 果。于是《解放日报》《新华日报·华北版》《晋 绥日报》等报纸纷纷刊登木刻作品,甚至出版 了木刻版画副刊、专刊。当时刊登在这些报纸 上的木刻作品以反映军民抗战为主要题材—— 画面通常描绘军事斗争、经济生产、军民生活 互动,也揭露敌军丑恶行径,简洁直白且具有 视觉冲击力的版画语言在当时百姓文化程度普 遍不高、无法识字念书的情况下,起到了绝佳的传播效果。

1934 年下半年至 1937 年上半年,木刻运 动在上海遇到种种阻滞,趋于沉寂,部分木刻 青年离开沪杭回到家乡,同时也将新兴木刻版 画散布至其他地区,例如北平、济南、桂林、 广州等。1935 年,朱挹清以孟引为笔名创作了 黑白木刻版画作品《夜——在沙市纱厂侧面》(见 图 1),是目前可考的第一幅在重庆公开发表 的版画,这标志着中国新兴版画开始向西南地 区蔓延。

1939 年的 5 月,日军对重庆地区实施了大 规模的无差别战略轰炸,各版画团体迁往广西 桂林。1941 年,全国木刻运动中心再次移至重 庆,中国木刻研究会在重庆诞生。各地方分会 同志纷纷响应,来自全国各地的木刻青年大力 办报出刊,深入研究木刻版画,以其为武器宣 传爱国抗战思想。

二、《新华日报》与四川版画

1938 年 10 月 25 日武汉沦陷,当时《新华日报》编辑组在武汉出版了最后一期报纸,而 后又在同一天,以同一期号、不同的图文内容 在重庆出版了一期。此举也成了《新华日报》 驻渝的标志。《新华日报》一直以来都全力支 持新文化运动,遑论由鲁迅先生领导的新兴木 刻运动,因此无论是在武汉创刊或是在重庆成 立, 《新华日报》的创作团队中不乏木刻青年。 新兴木刻运动中的数名组织者、骨干均有《新 华日报》的就职经历,例如陈烟桥、刘铁华、 张望等。《新华日报》旗下的副刊《木刻阵线》 正是在皖南事变后在周恩来的鼓励倡导下开办 的。

副刊的特征是它一般包含在正刊之中,与  正刊同步出版发行,或作为附页、插页存在,  或单独成册。抗日战争时期,川渝地区较为知  名和活跃的副刊均挂靠于规模较大的报纸,如  《商务日报》《国民日报》《新蜀报》《新华日报》 等。新兴木刻运动自上海向全国强势蔓延的主  要途径是版画创作者的集体转移,虽然版画创  作者大规模且较为聚集地向外转移,往往是因  政治局势而迫不得已,但是创作者转移阵地的  同时也完成了文艺薪火的传递。

战时川渝地区的副刊不但如传统报刊一样 发布新闻,面向普罗大众,为各方立场代言,  而且具有强烈的文艺属性——作为一个展示宣 传木刻作品与木刻专业论文的平台,其对于战 时木刻版画艺术的发展无疑是具有重大贡献的, 若是没有此种传播途径,木刻艺术远远达不到 今天的成就。

《新华日报》的木刻副刊《木刻阵线》是  中国木刻研究会成立后的第二个月开办的,《新  华日报》成為中国木刻研究会首选的宣传阵地,  由研究会负责人王琦任主编。该副刊 1942 年 2 月 11 日创刊, 同年 9 月 5 日停刊, 共出版七期。

1942 年 2 月 11 日出版的第一期《木刻阵  线》刊登了王琦的《冬日的防空洞》(见图 2)。 王琦的《冬日的防空洞》体现了全民族统一战线众志成城的抗战精神以及劳动人民的坚韧意

志,通过报纸的宣传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

1942 年 3 月 19 日第二期刊登了汪刃锋的《拾柴归来》、刘铁华的《雪地前哨》、尾火的《木

工》、王琉的《晒面纱》。

刘铁华的《雪地前哨》(见图 3)是一幅深具黑白木刻特征的作品,作者運用十分精妙的概括手段仅通过黑色剪影就表现出了生动的人物形象与动态,画面中的黑白语言十分简洁,但呈现出了远中近景。除此之外,作者还熟练地运用了木刻版画技法,通过深浅不一的阴刻点和线元素描绘出了树林的模样。

1942 年 5 月 3 日出版的第四期《木刻阵线》刊登了尚莫宗的《山地》、王琦的《嘉陵江上》(见图 4)、《涪江水间工程》等。《嘉陵江上》曾在于莫斯科举办的中国抗战木刻作品展览会上展出,并博得艺术评论家的广泛好评。这幅作品描绘的是几只停泊在江畔的小船装煤运煤的情景,使其具有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特质——地域特色,人文风情耐人寻味。这种特质在当时四川版画的其他代表作中也得到了鲜明的呈 现。

三、战时新闻业对四川版画的影响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抗战木刻版画与 革命宣传工作的结合十分紧密。木刻版画的主 题、图像表现和叙事语言具有服务于革命的宣 传特征,最终作为新兴无产阶级民族艺术的典 型范式,成为中国美术的源头。在多方政治思 想理论的作用下,图像艺术与革命诉求相结合, 文艺创作将抗战、生产等话题作为创作主题—— 这种战时宣传在当时大范围地取代了小资产阶 级的艺术趣味。艺术面向群众、引领工农大众, 不仅成为解放区木刻版画的主要特征,此后也 一直作为无产阶级革命中文艺和文化运动的传 统。

其特征一方面表现为画面内容的简明扼 要,木刻版画通常仅有黑白两色,创作者不得 不巧妙运用轮廓上的细小变化表现生动鲜明的 形象, 战时木刻版画力求极简, 比起将情景“娓娓道来”,更讲求“直接”的表达;另一方面, 抗日战争时期的木刻版画相较于其他绘画作品 具有一种“即时传递信息”的功能——战时的 报刊身负传递前线后方消息的重任,所以在创 作之时,创作者更倾向于“一言以蔽之”的简 洁有力的画面内容。

除此之外,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川版画的大 部分的作品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画面中 融入了本土色彩。例如王琦的作品《山城一角》 《嘉陵江上》,都描绘了川渝地区风土人情。 相较于武汉、上海等中东部地区,西南地区少 数民族人口众多,川渝地区少数民族百姓的穿 着更有特色,民族传统和风俗习惯特征鲜明, 非常容易辨认。

四、结语

对于版画艺术的初级理解往往是有关于印 刷的,印刷的含义是生产复数的图像,而生产 复数的图像的目的则指向了传播。艺术创作的 批量生产以及广泛传播对于艺术而言具有去艺 术品个性化的属性,这也是现代艺术的特征之 一。因此,近现代版画艺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 这种维持“初心”的现代性。如今,我们可以 从版画艺术创作特征的演变过程看到艺术家将 各种版画语言——例如版画的概括性、偶然性、 复数要求——逐渐转化成了新的“游戏规则”。 在当代中国版画的语境中,艺术家似乎更倾向 于通过版画这一艺术形式来实现多元性——材 料的多元或是艺术语言的多元。正是多元的美 感造就了版画艺术今天的繁荣。

[ 作者简介 ] 林涌,女,汉族,浙江杭州人,四 川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版画 艺术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新华日报副刊木刻
中流砥柱(黑白木刻)
“建党100周年”系列故事 《新华日报》的“红色管家”
《魂之跃》减版油套木刻
木刻年画
报纸副刊,还有新空间吗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如何正确认识党报副刊的作用
用镜头讲述草根民生——《新华日报》“影像”专版的特色探索与思考
添笔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