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尊章 高列过
(1.江西农业大学 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2.华南农业大学 人文与法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无(毋)友不如己者”是解读《论语》时争议较大的一句话,《论语》中出现过两次:
(1)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第八)
(2)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子罕》第二十五)
很明显,后者是前者的节略。
“无(毋)友不如己者”译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或者“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都能从先秦文献中找到语言证据,这样的争论直到现在仍在继续,此不赘述。
这句话到底如何解读?我们认为,考察先秦文献与“则”相关的句式,是解读这句话的关键。
李杰群指出,“则”表示事理上的承接,在西周金文中就已出现,先秦典籍亦多见。上古汉语中的“则”,出现频率高,使用情况复杂,相关研究也有不少①。
《论语》中共有123例“则”,语段中连续使用“则”,除《学而》第八这一章外,还有如下六章:
(3)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论语·为政》第二十)
(4)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论语·泰伯》第二)
(5)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子路》第三)
(6)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论语·子路》第四)
(7)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第六)
(8)宽则得众,敏则有功,公则说。
(《论语·尧曰》第一)
上述“则”,所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有因果关系或事理上的相承关系,这些复句连续使用,语义连贯,行文特点相似,集中系统地阐释了孔子的观点。
再回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过,则勿惮改”这三句的“则”,连接的前后两部分也有因果关系或事理上的相承关系,后一句开头都是“则”与否定词连用,语义关系和行文特点相同,与上文列举的“则”的用法一致。
可见,只有“主忠信”和“无友不如己者”是相承关系,整段话的语义才是连贯的。古人也有此类看法。南朝梁皇侃《论语集解义疏》指出:“或问曰:‘若人皆慕胜己为友,则胜己者岂友我耶?’或通云:‘择友必以忠信者为主,不取忠信不如己者耳,不论余才也。’”宋代邢昺《论语注疏》:“‘无友不如己者’,言无得以忠信不如己者为友也。”就认为“主忠信”和“无友不如己者”是相承关系。
而以往无论是把“无友不如己者”译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还是“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都是把“主忠信”和“无友不如己者”理解为并列关系而不是相承关系,破坏了这段话的语义连贯性。
既然“主忠信”和“无友不如己者”是相承关系,那按照《论语》这类“则”使用的习惯,“主忠信”和“无友不如己者”之间,应该也有个“则”字,那为什么缺失了呢?我们考察了先秦文献中类似位置“则”的用例,以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
《论语》的“则”连接的两部分有因果关系或事理上的相承关系时,常常用于平行的两个分句,形成对比,这样的章节有20个:
(9)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第六)
(10)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论语·子罕》第十六)
(11)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论语·公冶长》第二十一)
(12)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泰伯》第十三)
(13)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论语·卫灵公》第七)
(1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第十五)
(15)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第二十一)
(1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第十八)
(17)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述而》第十一)
(18)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②
(《论语·宪问》第三十九)
(19)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论语·阳货》第二十五)
(20)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第十三)
(21)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论语·述而》第三十六)
(22)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论语·为政》第十八)
(23)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论语·为政》第十九)
(24)子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论语·泰伯》第二)
(25)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第十七)
(26)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论语·卫灵公》第六)
(27)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论语·季氏》第二)
(28)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第四)
《论语》中也有这样的用例,“则”连接的两部分有因果关系或事理上的相承关系,用于具有对比关系的两个平行分句,其中一个分句用“则”,另外一个不用:
(29)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论语·卫灵公》第一)
不仅《论语》,其他先秦典籍也有在对句中相对位置省略“则”的用例。
有的是为了句式整齐,如:
(30)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诗经·郑风·东门之墠》)
(31)夏,大旱,公欲焚巫尪。臧文仲曰:“非旱备也!修城郭,贬食、省用、务穑、劝分,此其务也。巫、尪何为?天欲杀之,则如勿生;若能为旱,焚之滋甚。”公从之。是岁也,饥而不害。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
(32)《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
(33)史龟曰:“‘是谓沈阳,可以兴兵。利以伐姜,不利子商。’伐齐则可,敌宋不吉。”
(《左传·哀公九年》)
以上四句,对句相对位置省略了“则”,出句、对句均成为四字句。
(34)宋襄公欲合诸侯,臧文仲闻之,曰:“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
(《左传·僖公二十年》)
这一句,对句与出句“可”相对的是“鲜济”,省略了“则”,均成为六字句。
(35)宣子曰:“我若受秦,秦则宾也。不受,寇也。既不受矣,而复缓师,秦将生心。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逐寇如追逃,军之善政也。”
(《左传·文公七年》)
这一句,出句“不受”乃承前文出句“我若受秦”省略“我若不受秦”的“我若”与“秦”而成,对句亦承前文对句“秦则宾也”省略“秦则寇也”而成,这样,出句、对句简缩为两个字。
有的是为了平衡前后两句的长度差异,如:
(36)孔叔止之,曰:“国君不可以轻,轻,则失亲;失亲,患必至。病而乞盟,所丧多矣。君必悔之。”
(《左传·僖公五年》)
(37)癸亥,盟于宋西门之外,曰:“凡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菑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交贽往来,道路无壅。谋其不协,而讨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其师,无克胙国。”
(《左传·成公十二年》)
(38)初,斗辛闻吴人之争宫也,曰:“吾闻之:‘不让,则不和;不和,不可以远征。’吴争于楚,必有乱;有乱,则必归,焉能定楚?”
(《左传·定公五年》)
按语义关系,例(36)“轻,则失亲”对应的当是“失亲,则患必至”;例(37)“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对应的当是“在晋,则楚亦如之”;例(38)“不让,则不和”对应的当是“不和,则不可以远征”,“有乱,则必归”的上一句应是“吴争于楚,则必有乱”。若如此,一是前后两句的长度差异更大,二是前后两句行文字词的重复已经可以清楚表明前后两句内部语义关系的相似性,增一“则”字,行文更嫌繁复。
再看《论语》“无(毋)友不如己者”的上下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第八)
“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几个复句前一分句的主语都是“君子”,但“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有9个字,而“不重,则不威”“过,则勿惮改”仅5个字,“学,则不固”仅4个字,句子长度差异已经很大,如果再添一“则”字,差异会更显悬殊。
在口语交际中,语速、语气、语调等非线性要素也是表达语义的重要手段,连词往往可以省略。这段话是孔子教导弟子的言论,前后句子都有“则”,已经明确了整个语段的内在逻辑,“无友不如己者”无“则”,并不影响语义表达。
除以上原因外,我们认为,后世之所以将“主忠信”与“无友不如己者”割裂理解,也与这一组句子的行文比较特殊有关系。上文例(29)到例(38),虽然“则”字有省略,但行文字词的重复,清楚表明了前后两句内部语义关系的相似性,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都不会引起歧义理解。但《论语》这一段,分别从仪态、学习、交友、改过四个方面阐述对君子的看法,其内在联系较难把握,在上述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是很容易被误读的。
《论语》中许多篇章的具体解读,仍存在着许多不同看法。一定要注意《论语》内容的体系性,不能将其割裂开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接近《论语》原貌。
【注释】
①如,杨丹:《上古汉语并列复句关联标记“则”——基于〈左传〉与〈史记〉的考察》,载《汉语史研究集刊》2020年第28辑。张海涛:《〈左传〉中的虚词“则”》,载《语文学刊》(高教版)2007年第3期。郭相宜:《浅议〈孙子兵法〉中连词“则”的用法》,载《语文学刊》2012年第4期。
②“深则厉,浅则揭”原出自《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此处《论语》引用,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