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真怡 宋冬慧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历史记忆有时间延续性,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通过媒介而依赖于新媒介的时间传承与“记忆”。探究传统文化节目的创作机理,揭示传统文化在泛媒介时代的“再媒介化”创新机理与破圈传播路径,对于促进传统文化创新传播与转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壮族花婆节作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民族节庆设计面对消费者要求的不同,企业也不断进行着改革,要求在创新观念和创意艺术角度做出全新的尝试。而国内对于非遗再创、少数民族文化推广与传承、文化旅游等研究已经逐渐成熟化,不同地区的民族节庆文化推广也赢得了大众的青睐,以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为代表的民俗热浪席卷而来。
地域文化传播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将地域文化传播到另一地域的活动过程。它是一种自发的、持续不断的文化交流活动。地域文化传播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在生存和发展中对自身所处地域文化的认识、理解和传承,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文化传播的主体是人,而人具有社会属性,受一定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家庭、学校教育的影响,不同的地域文化会因地域、历史、人文因素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由于地域文化的特殊性,往往会造成受传者对传播内容理解上的偏差,进而造成受传者与传受者之间出现信息不对称情况,造成信息传播效率低下,甚至产生误读。因此,地域文化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应注意对受传者进行充分了解,尽量消除传受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地域文化传播应该加强地域间的交流合作,促进不同地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认知。
地域性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下某一地区人们所形成的地域文化特点,表现为该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习惯、风俗、信仰和价值观等。地域性是地域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基本特征,是文化传播活动得以发生和进行的基础。地方性是地域文化传播与交流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征。
地域文化传播的特点除了它的地域性之外,还有其整体性和独特性。首先,地域文化传播的整体性表现为其在地域范围内所具有的整体的文化特征,具体表现为整个地域范围内包括历史文化、社会文化、艺术文化等在内的综合性的整体特征。其次,地域文化传播还表现在其独特性上,即某个特定地域范围内所形成的独特地域文化现象。再次,在地域文化传播过程中,由于受到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得其在传播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个性。
地域文化传播的对象是具有较强地域特征的群体,包括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政治环境下的群体,地域文化的传受者也是具有较强地域特征的群体,他们在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和接受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地域文化的传播内容是一种复合的文化形态。地域文化传播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和归纳,比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地域文化传播可以划分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文献等;从地域空间的角度看,地域文化传播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政治制度等;从地理环境方面看,地域文化传播可以划分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政治环境等。尽管这些具体划分标准因研究者和研究者所处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它们都是人们对地域文化传播内容进行分类时所遵循的依据。而这些分类标准决定了地域文化传播内容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
目前国内对于非遗再创、少数民族文化推广与传承、文化旅游等研究已经逐渐成熟化,不同地区的民族节庆文化推广和以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为代表的民俗热浪不断高涨。壮族先民最开始使用口口相传的形式传承神话传说,并通过节庆活动继续流传,神话、信仰、节庆三者共生。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达使得大众对自然界的认识提高,传统民俗观念在人们头脑中逐渐淡薄。虽然花婆节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但大多只在当地社区、族民中通晓。因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群众对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因此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也变得淡化,致使对壮族花婆节知之者甚少,使其传播与发展迫在眉睫。
花婆节源于古代壮族先民“花满楼”的传说。据传说,壮族先民为了生存和繁衍,常遭受大自然的无情侵害。他们祈求神灵,保佑他们的子民能够平安、幸福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在这个过程中,壮族先民逐渐认识到了自己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他们通过敬神祭祀活动来祈求神灵保佑,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祭祀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花婆节已成为当地人民群众表达对美好生活向往和对祖先崇拜的一种形式。可以说,花婆节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传播形式。相传,壮族先民生活在南岭山脉的南麓地区,在此生活的壮族先民世世代代为了生存,与自然作斗争。在这种斗争中,壮族先民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祭祀文化[1]。
花婆节的主要形式有“对花歌”“斗花婆”“花满楼”“抛绣球”等。其中,“对花歌”是花婆节中最具特色的一项活动,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河池地区各地都会举办隆重的“对花歌”活动,人们会穿上节日的盛装,带上山歌,在节日的广场上聚集,以山歌为媒进行对歌。通过对唱活动,人们会相互交流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先崇拜。此外,花婆节中还会举行抛绣球、抬花轿等传统活动[2]。
(1)民族文化传承方面:壮族民众信奉万物有灵,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灵性,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某种联系。壮族民众通过祭祀活动,祈求神灵保佑,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在中国传统的民间信仰中,祖先崇拜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中国古代民间信仰的祖先崇拜主要有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两种形式,其实质都是一种精神寄托。壮族先民认为,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因此人们对自然界中的神灵怀有敬畏之心。在壮族民众心中,自然是一位至高无上的“神”。花婆节正是壮族民众在祭祀神灵时所举行的一种重要仪式。
壮族花婆节是壮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在壮族民间代代相传,拥有内涵丰富的文化信仰,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花婆节已在2018年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活动名单。花婆节的传承是继承自己村镇的民俗文化,节庆活动也提高本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其传统民俗节庆形式保留得较完整。然而许多因素使得壮族花婆节的传播产生一定的困难与局限性,节庆传播知名度不大,传统形式需要注入新鲜血液。南宁花婆节反映的是南宁先人对生活方式的原始探求,是一种原始哲学与审美意识的体现,也承载了壮族的民族文化与民族基因。以花婆庙为载体,迎合了群众祈福、寻找心灵安慰的需要。花婆节的传统活动内容有花婆出游、骑顶马表演、童子骑龙出游等,这些都积极引导更多的受众了解关注中国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发展,了解关注少数民族民俗节庆文化的深刻内涵,有利于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民俗节庆文化的传承、推广与发展,提高国人的民族归属感。
(2)社会地方需求方面:民俗节日已成为了一定地区内民众日常生活形式的重要文化表现和民族民俗精神的主要成分。因为中国区域面积广大、少数民族资源丰富,不同的区域环境和文化等因素产生着各少数民族不同的节庆风俗。因此中国政府尤其关注民族节日活动的策划与举办,尤其是对一些有着突出区域特点、普遍参与性和良好社会效果的民族民俗节庆,形成了结合历史、人文、社会经济等诸要素的重大活动。虽然民族节日活动的规模与盛况令人感受深切,但政府对活动的组织管理与宣传指导尚有继续改善的余地。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可以引进已在企业经营中应用的品牌形象经营理念,以提高民俗节日活动的水平[3]。
花婆节的原始形态是壮族民间为了感恩上天赐予的芬芳花朵,以鲜花为祭祀品,用歌声赞美花、歌唱美好生活的节日。花婆节是壮族地区的一种重要节日,在历史上一直深受壮族人民的喜爱,并发展成为一种祭祀仪式。在古代社会中,花婆节主要是壮族先民为了祭奠祖先自然而形成的一种文化仪式,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转变,花婆节逐渐从祭祀活动演变成了一种节庆活动。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花婆节经历了远古时期的自然崇拜到民族融合时期的“歌仙节”,再到现在发展成为壮族地区特有的文化节日,其发展历程与壮族人民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花婆节作为壮族地区人民特有的民俗节日,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文化传播特点,这些传播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花婆节作为壮族地区传统节日,其本身所具有的民俗性会对当地的居民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其他地域的民俗活动产生影响。在传播过程中,花婆节被赋予了文化传承和交流等功能,并与当地人们的生活产生密切联系[4]。因此,花婆节的文化传播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另一方面,花婆节作为壮族地区人民传统节日之一,其文化传播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花婆节是壮族地区重要的文化资源,其发展历程和传播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地域文化特征和传播环境因素等方面的影响。花婆节能够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与当地人们的精神追求、民风民俗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蒲庙花婆节是多文明相互作用的产物,而花婆是“圩”精神共同体构筑的传播者[1]。蒲庙阿婆传说视为蒲庙商业“圩”联合经验的原初记忆,为蒲庙民众的商贸发展逻辑提供了现实支撑。阿婆执着地向老魔术师施粥的事迹已深入人心,并形成了建立“圩”共享印记的重要因素。在阿婆施粥故事的基石上,将阿婆的艺术形象转化为桂系壮族群众共享印记的花婆艺术形象,以此建立蒲庙乃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新的“圩”共享印记,使群众在蒲庙社会共同体的基石上形成跨区域、跨文化的“圩”群共同体。
蒲庙花婆节于每年农历三月十二举行,活动期间人们一般在固定街道地址进行文化游行。由八音壮鼓队、花婆送福队、蒲庙狮子队等22个方队组成的特色民俗大巡游队伍,从蒲庙镇政府出发一路游行至新兴广场,为市民游客奉上一场精彩绝伦的民俗文化盛宴。南宁市蒲庙花婆节庆现如今融合了宗教祭祀、民俗表演以及各种传统工艺的展示和商品销售。人们通过这个节日活动实现祭祀神灵、娱乐休息以及联系亲朋好友等目的。在这种节庆活动中,往往蕴含着人们的信仰意识、社会意识、各种风俗以及民间艺术等。壮族花婆节的文化传播结构主要表现为传受者身份多元化、传播内容丰富性、传播方式多样性、文化交流频繁等特征[5]。壮族花婆节的存在和发展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价值,也是国家民族政策的体现。
南宁花婆节是古代南宁先人们对生活方式的原始追求的表现,既表达着他们的原始哲学审美意识,也同时承载着壮族的民族精神和基因。花婆庙的载体迎合了群众祈福和寻找心灵安慰的需要。花婆出游、骑顶马表演、童子骑龙出游等巡游活动都实现了全民参与、全民同乐。这些传统节庆的仪式能积极引导更多的受众了解关注中国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发展,了解关注少数民族民俗节庆文化的深刻内涵,有利于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民俗节庆文化的传承、推广与发展,提高国人的民族归属感[6]。
非遗节庆活动在南宁市邕宁区蒲庙举行,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多样的节日盛宴。在非遗节庆期间,通过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导游服务水平的方式,把非遗资产转变为旅游者能够感知和感受的旅游商品,同时提供丰富的旅游方式,促进旅游者多方位的消费行为[7]。如此,不但避免了单纯的符号化的消费,而且也向社会传达了非遗符号背后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了群众喜闻乐见的非遗节日活动形式。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将把握传统节日发展的机遇,强调与节庆共赏共叹、共享感受文化的非遗宗旨,合力打造一系列特色庆典活动。通过整合各方资源促进非遗传承创新。
通过用户研究,明确目标人群,采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和用户访谈,以了解用户需求。使用再设计方法,寻找传播非遗节庆问题的设计机会点和节庆品牌传播的特点,并总结现有节庆传播的手段。在非遗节庆花婆节文化产品开发和传播的过程中,提出了设计原则和设计目标。
在形象标志学框架的3个层次中,标识标志是最重要的。标识符号的设计实质上是对传统花婆或节庆的形象定调,并利用不同的标志交织产生独一无二的、和其他民俗或艺术形式完全不同的形象。在标志形象上,中国花婆节庆活动一般选用“壮族民俗纹理”作为标志的造型,并以“花婆”作为形象的吉祥物。定义标志是指“南宁蒲庙的花婆”,而真正能使广大民众体验到寺庙品牌内涵的实物标志当然是在节庆期间的各种游戏等[8]。
由于新兴媒介的广泛应用,其影响力也不断扩大。网络这种新型媒介通过转变传播方式与功能,呈现出巨大的社会效果,从而对人们生存、社会关系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非遗节庆借助新媒体实现了信息传播的高效和顺畅,为旅游推广宣传和节庆造势提供了便捷渠道。尤其是在节庆时期,一般民众都能够借助手机或网络媒体获得重要资料与讯息,并利用新媒介的交互性与开放性发布个人见解与主观言论,以此增加对民众的了解程度。
想要使节庆活动更具有吸引力,应该设计线上专题页面的小项目,在里面介绍品牌形象与节日信息,并打破活动时间限定。另外,在一些历史文化景区中也应该安装海报宣传点以及和庙会活动有关的互动小游戏系统。同时,各地方博物馆也可派发有关花婆节日的宣传小册子,或推出具有花婆民俗文化特色的红包和新年伴手礼,以宣传花婆节日。而另一种实体语境的宣传方式则是与其他产品或项目开展合作,开展带有相似民俗文化特征的项目,如推广特色美食节与南宁白话山歌对唱比赛及花婆庙会共同举办,有助于双方相互沟通、理解与帮助,从而达到良好的宣传综合效果。
在全球化进程的影响下,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推广广西非遗节庆花婆节则需要强调“体验感”,以非遗传承为核心,围绕着舞蹈、建筑、艺术和风景等文化内容,进行跨界整合和产业拓展。而通过提供适应社会需要的文创产品并借助新兴媒介加以宣传,就能够创新地进行民族传统节庆文化的全方位、沉浸式体验,并以此实现活态再生的目标。唯有使广西的非遗文化节庆真正走入百姓生活,在吸收生活内涵的基础上实现其文化增值,才能真正实实在在地使其“活起来”。最终,我们才能构建起一个非遗保护、传承、开发和发展互相交融、统筹和谐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