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为民 邓勇
(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重庆 401331)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以设计赋能乡村,是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亦是实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途径。以设计为媒介、为手段介入乡村营造,有助于多维度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在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文化和旅游发展、乡村居民人文素养3个方面,设计有着重要的设计能量和现实价值。由此,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设计赋能乡村具备三重向度,这三重向度是基于环境、文旅、村民三个视点进行的划分,不同向度既是设计介入乡建的不同现实维度,也是不同的设计实践路向。
设计赋能乡村的第一重向度是环境向度,乡村人居环境既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场所,也是乡村居民赖以生存的重要场域。乡村人居环境含括了与人生存相关的3种环境,分别是生活环境、生产环境以及生态环境。设计赋能乡村,设计赋能于乡村人居环境,以此美化乡村人居环境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也是使村民生活幸福、自然生态美好的重要推动力量。设计赋能乡村的环境向度最终指向设计美化乡村,这里的“美化”不仅是指美的形式的介入,更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地对乡村人居环境进行美的改造和改善,从而使乡村生活环境、生产环境、生态环境美善统一。
乡村生活环境是乡村人居环境的主要构成,设计美化乡村的重点在于生活环境的改善与美化,以此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设计美化生活环境主要从这3个方面进行设计实践。首先是乡村建筑,乡村建筑是乡村文化精神与审美意识的物化形式,建筑承载了村民的衣食起居,对于乡村建筑的美化,不仅要用设计传承与保护具有地域性特色的乡土建筑形式,还要应用现代设计手法以及数字化媒介对传统乡土建筑进行设计创新,以适应新时代村民的生活方式转变。其次是乡村景观,乡村景观包含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设计介入乡村景观,不仅要以设计保护自然景观,使之成为展现乡村自然美的场所,还要以设计改造人文景观,使乡村文化以美的形式集中表达。最后是室内空间,室内空间可以分为村民家庭空间和公共空间,不同的室内空间要依据不同乡村的审美价值取向和使用功能进行适应性设计,同时要符合新时代新农村现代化村民的生活习惯。典型范例如王澍对浙江杭州富阳文村的整村改造,他秉持着“自然建造”的理念,取材当地的竹、石、土、木等,又取法当地的建造技艺,进而适应村民的生活方式打造了24户既形式各异、又归于统一的乡村民居建筑。同时,对文村景观也做了适应性的优化与美化,使新村延续了老村沿着河边自然线性生长的逻辑。在民居建筑室内空间的设计上,王澍在尊重居民原有乡村生活生产习惯的基础上,考虑到了其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王澍运用了“上坊下宅”的空间布局形式,因为村中有小五金加工与养蚕的家庭,“上坊下宅”能够保证村民的日常生产活动,同时又能与生活空间有所区别。文村改造以设计美化了乡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品质,也给予设计美化乡村生活环境在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上一些重要的启示,比如在以乡村建筑+景观+室内三位一体的设计模式介入乡村时,一方面要取材当地、取法当地;另一方面要尊重乡村,开展适应性设计,以此真正实现“美丽乡村”建设,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生产是乡村居民的日常活动,乡村生产环境是乡村居民进行生产活动的主要场地。从乡村的生产方式来看,乡村的生产环境主要有耕作空间和手工艺制作空间。耕作空间主要是室外环境,包括山地、田野等地形,以山地为例,设计美化耕作空间,要从耕作者的耕作方式及耕作场地出发,在山地的地势平坦处或者环境交往节点打造乡村休憩设施,为农民提供一处休息落脚、遮风避雨的场所,比如Robot3 Studio工作室在2020年设计的“依山筑舍”,工作室在北京市怀柔区沙峪口村的果林山坡处,因地制宜地建造了一处对环境影响较小、为农民师傅提供休憩功能的场所,以此缓解耕作者的生产疲劳。手工艺制作空间主要是室内环境,不同地域性乡村有不同的乡土非遗技艺,如扎染、刺绣、竹编、木版年画等,室内环境的美化和改造要应用在地元素结合传统或现代化手工创作模式,以提高生产效率为导向,以此打造适于手工艺者进行生产活动的工坊式空间,例如在行建筑设计事务所在四川宜宾安石村设计的“竹艺工坊”(2021)以及杭州森上建筑设计在杭州仙居步路乡设计的“剪纸艺坊”(2019)等。其中“竹艺工坊”的设计美化充分融合了在地材料、竹艺元素与现代工坊形式,同时它已不单是传统的制作空间,而是结合当下的文旅发展与研学活动进行了空间功能拓展,最终打造出一个集研究、制作、展示和售卖为一体的多功能工坊式空间。
“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是农村地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2],设计是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主体力量,对于落实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设计美化生态环境,实质上也是在改善与优化生态环境,比如以设计来推动农村厕所革命以及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治理。以锋茂建筑2022年在四川宜宾翠屏区李庄镇高桥村建造的“桥—厕”项目为例,其就是在践行设计美化生态环境的理念。锋茂建筑从高桥村出发,注意到了作为公共配套设施的公共厕所在乡村被忽略的问题,于是锋茂建筑结合农民需求、农作活动、观光旅游、生态循环等功能在地打造了“桥+厕”的乡村公共空间,整个建筑形式以“永续生态循环”为理念,与山地环境融为一体,有助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项目以乡村厕所问题为导向,通过乡村公共空间的设计呼应了农村“厕所革命”,实现了设计美化生态环境。
此外,在设计美化生活环境、生产环境的过程中,要注重“运用乡土材料和本地植物,体现地域生态特色,留住乡村之‘形’”[3],使设计营造的环境合乎自然法则、合乎生态环境、合乎“天人合一”传统哲学观念。唯其如此,设计赋能乡村才能真正意义上推进乡村振兴。
设计赋能乡村的第二重向度是文旅向度,乡村蕴含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文化资源包括田园风光、地方语言、民间艺术、传统习俗等;旅游资源包括独特的乡土风貌、乡土建筑、民俗活动以及特色农产品、工艺品等。“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提倡以设计发扬人文生态、用设计的力量推动产业发展、形成以设计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系统”[4],用设计的力量推动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乡村不同的独特的地域性文化和旅游资源,打造出不同的乡村文旅特色,由此促进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在利用独特文旅资源打造乡村文旅特色的过程中,设计成为贯穿始终的第一行动力,以设计赋能乡村文旅,从而激活乡村产业,这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路向,可以实现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农产品和手工艺品进行深入包装及营销设计,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带动乡村旅游市场发展产业融合,是艺术设计介入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路径。”[5]设计所具有的经济属性意味着设计可以全过程参与农产品生产及包装,重要的是在成品后应用设计可为农产品增加经济附加值。设计农产品,可主要围绕农产品的这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实践:第一是农产品的品牌设计方面,可以基于农产品的产品特色,打造特产式的一整套品牌VI设计,包括标志、色彩、字体、图形等设计,增强农产品的设计感与记忆点,并融在地文化概念及文化元素于品牌设计之中。第二是农产品的包装设计方面,基于不同乡村的不同农产品设计具有视觉美感的产品包装,让包装成为表达乡土文化+乡土特色+乡土情感的重要载体,以现代设计的方式激活农产品。第三是海报设计方面,基于不同乡村的农产品而设计出具有标识性的广告海报,充分表现农产品的产品优势和文化特点,同时结合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及电商等销售模式进行农产品宣传海报的设计,其将有助于在直播、电商等销售环境中凸显产品亮点,在助力农产品销售的同时宣播乡村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从而提升设计激活农产品的现实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不同的乡村要充分挖掘、传承和创新地域性的手工艺,例如重庆梁平木版年画、四川青神竹编、贵州安顺布依族蜡染等。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设计激活手工艺,以此助力乡村手工技艺资源的现代化传承和创新,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设计实践:一方面,以设计赋能打造手工艺传承和创新基地,基地的设计要符合不同手工艺的技艺特征和文化特征,从村民视角来看,可以带动村民就业,产出的手工艺品可以向外输出,增加村民收入。与此同时,从游客视角来看,手工艺传承和创新基地也可以作为研学基地,例如乐匠建筑工作室在杭州富阳设计的“野生君乡村研学和劳动教育营地”(2022),其作为研学基地包含了泥瓦坊、茶艺坊、陶艺吧三大研学空间,乡村和学校可以基于此联合开展“校地合作”,让大中小学的学生参与到乡村技艺传承和创新当中来,也有助于地方技艺的传播和传承。另一方面,“乡村文创产品是乡村独有的文化传承和设计成果”[6],要结合乡村手工艺进行文创产品设计,“通过跨界创意与组合”[7]衍生出一系列的手工艺文创产品,比如贵州竹编衍生的“竹编太空舱宠物外出包”、黔东南蜡染衍生的“蜡染布艺灯罩”以及徽州木雕衍生的纸刀、挂件等,这些均是“非遗+文创”的产出成果。文创产品可在进行营销的同时传播乡村特色文化与旅游资源,从而助力乡村文旅发展。
在乡村文化和旅游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打卡地”成为不同乡村吸引游客的亮点,“打卡地”本质上来说是乡村景观旅游的集中场所,展现着乡村的独特风貌与文化亮点,设计可“围绕乡村景观旅游作为艺术设计起始点”[8],因此“打卡地”设计可作为推动乡村文旅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设计激活打卡地,可从这3个方面进行设计实践:①体验式的田园景观设计。基于地方性的田园景观因地制宜打造出可供劳作体验和观光体验的田园景观,使游客不仅从感官上体验到田园风光之美,也能从劳动中体验到田园劳作之美。②交互式的艺术装置设计。基于地域性材料、技艺和风物营造出具有标识性的艺术装置,从而形成乡村地标性装置,并且装置还能与游客进行交流互动,让游客在交互过程中认识到乡村之美、理解到乡村之美。③游玩式公共空间设计。利用不同乡村的地形地貌特征,顺势而为打造出以游玩为主要功能的公共空间,使游客在乡村公共空间中放松心情,感受乡村的文化氛围。以“羊磴艺术合作社”“雨补鲁村”“酉阳乡村艺术季”“艺术在浮梁2021”等艺术乡建项目为例,其均在实施过程中设计了大批优质的“网红打卡地”,包括田园景观、艺术装置和公共艺术空间等,使更多城市的年轻人愿意走向乡村,了解乡村之美。此外,设计激活“打卡地”的同时,也要相应地设计乡村旅游的配套食宿环境,例如餐饮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以及民宿设计,以此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旅游观光人群,推动乡村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设计赋能乡村的第三重向度是村民向度,村民是乡村的主体,设计赋能乡村的过程中应首先服务于村民。“在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乡村美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9]。设计的乡村美育功能可以涵养村民的美感,提升村民的审美素养,进而提高村民的人文素养。设计赋能村民的素质提升是形成乡风文明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途径,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能量。设计的美育功能对于涵养乡村儿童、青少年、成年人的美感具有重要作用,其往往通过乡村的环境美育、学校美育和社区美育3个方面来实现乡村居民的人文素养提升。
环境美育旨在通过乡土环境的美的营造而塑造乡村居民的心灵,环境美育的场域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乡村建筑、田园景观、环境壁画和公共空间等。以四川美术学院2018年发起的“柳荫计划”为例,学校在北碚柳荫镇东升村先后设计建造了一系列环境美育的场所,比如艺术院落、艺术稻田及艺术粮仓等,以村民为乡村美育对象美化了乡村环境。因此,设计赋能环境美育,要充分介入乡村环境的改造和美化,活化利用乡村的文化资源,营造出符合乡土本色并有益于村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乡村环境,使村民在环境美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塑造良好的审美素养,形成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
学校美育是通过乡村中小学教育来培养儿童及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其主要以学校为主要场所实施设计美育。设计赋能学校美育,主要从学校环境、学校课程、学校与乡村联动3个方面进行美育实践:①设计要优化、美化乡村学校环境,使学生在学校环境的浸润下能够认识美、欣赏美、感受美,从而创造美。②设计要融入学校课程,开发出与乡土建筑形式、手工技艺等相关的特色课程。比如中国美术学院2016年打造的“乡村艺课”项目,即面向乡村学校儿童编制了一系列的手工艺课程,包括“儿童创意年画”“纤维艺术综合造型课程”“青瓷精灵赏析课”“薪火相传”非遗系列美育课程,以此通过设计美育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③学校与乡村联动,乡村学校可以开展研学活动,带领学生在寒暑假去学习和体验在地乡村特有的耕种技艺和制作技艺,以劳动实践涵养学生美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社区美育主要是通过政府主导开展一系列的设计活动来提升村民的审美素养,比如开展乡村社区的技艺交流会,组织不同的乡村工匠来介绍和展示自身的手工制作技艺,在此交流的过程中涵养村民美感;又比如邀请工艺大师来乡村开讲座,讲解手工艺品的制作技艺和审美意涵,从而增强村民的审美素养;再比如建立乡村设计工作坊,召集村民进行乡村手工艺的学习、传承和保护,以在地实践活动提升村民的人文素养,并培养出一批乡村手工艺继承者。设计赋能社会美育可开展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其对于乡村居民的审美素养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此外,乡村图书馆和美术馆的建设也是社区美育的一个重要实施途径,例如,Condition_Lab设计团队在湖南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乡打造了“坪坦书屋”(2019);浙江农林大学园林设计院联合东维建筑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建造了“乌镇谭家湾稻田书局”(2020);王冲工作室在河南安阳林州石板岩镇打造了“太行新宇美术馆”(2022)。诸如此类乡村书屋及美术馆的设计为社区美育的实施提供了重要场所,乡村社区居民也将在图书馆或美术馆中拓展知识、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审美和人文修养。
设计赋能村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路径,长此以往,其将营造出和谐的乡村人文生态。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设计赋能乡村的三重向度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逻辑关系,环境向度是文旅向度和美育向度的发展根本;文旅向度是环境向度和美育向度的发展指归;美育向度是环境向度和文旅向度的发展基础,这三重向度共同指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体指向乡村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在以设计赋能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上,在实现设计美化乡村、设计激活产业、设计涵养美感三重向度的同时,一定要以村民为主体,村民是乡村生产生活的主体人物,设计只有真正服务于村民,乡村才能实现真正的振兴。此外,一定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设计师介入、村民共同参与的设计赋能模式,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主导力量、设计师的设计力量以及村民的共创力量,以此不懈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最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