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振福 邵 琛 李亚光
2020 年9 月,中国在第75 届联合国大会提出2030 年前碳达峰、2060 年前碳中和目标,同时大力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因此,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任务。目前,河南省已经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大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1.65 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五位、中西部地区第一位。但制造业发展也面临大而不优、大而不新、大而不强等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传统产业比重高、产业创新能力弱、优质企业主体少、要素保障不充分等方面。为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河南,河南省提出了包括“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等在内的“十大战略”,着力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重塑竞争优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实现河南“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目标。制造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大量的绿色技能人才,因此,需要对绿色技能人才的建设进行探究。
绿色技能人才培养是实现制造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目标的重要一环。制造企业绿色发展涉及绿色采购、技术绿色化、工艺绿色化等各个环节,这些环节都需要大量绿色技能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智慧才能做到节能减排,才能推动制造企业从传统的高资源消耗型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变。因此,有效培养、使用绿色技能人才,是实施制造企业的绿色发展战略,推动制造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保障。
企业拥有大量资产,这些资产对企业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基于这些资产,企业才能够在市场上生存和竞争。这些资产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种,有形资产是建筑、机械、产品和货物等,无形资产是商誉和商标等,但在这些资产中,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些资源,任何企业都无法获得竞争优势。特别是在全球重视环境的时代,绿色技能人才在企业运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制造企业来讲,拥有丰富绿色知识和绿色意识的技能人才能够在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全过程中进行绿色创新,打造企业的绿色形象,吸引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关注,从而塑造出有别于其他企业的绿色竞争力。
全球变暖、生态失衡、污染、过度使用和滥用自然资源以及二氧化碳气体的无序排放都使组织和公众对环境问题极度关注,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制造企业关注的重点。而绿色技能人才在减少材料浪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能够为制造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管理经验,提升制造企业在产品和服务线、价值链等方面的生态平衡,而这些工作为制造企业绿色转型,实现自己的绿色战略奠定基础。因此,绿色技能人才可以支撑制造企业从制定和实施的绿色战略中获得最大优势,并通过企业绿色目标的完成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们往往倾向于避免在不确定性和知识不足的情况下进行行为决策。因此,只有拥有大量绿色知识的人才有可能进行生态行为。绿色知识是个体对环境的事实性知识,是形成环境态度的先决条件。绿色知识不仅代表个体对环境的了解、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对环境问题的情感参与以及对人类行为影响环境后果的了解,还涉及个体对生态系统的整体看法以及对可持续环境发展的责任意识。绿色技能人才只有拥有丰富的绿色知识才能了解他们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后果,才能积极、有效地进行绿色实践,促进制造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价值观被定义为个人认为某种特定的行为模式在个人或道德上是更可取的一种稳定的信念,可以促进个人采取自己喜欢的特定行动或最终态度,因此,价值观是态度形成的基础,态度会导致特定的行为。绿色价值观是个人为保护环境会采取各种行动的信念,可以影响绿色技能人才的缩减行为和采纳绿色创新的意愿。具有绿色价值观的技能人才会谨慎使用集体资源、环境资源和个人资源,对企业绿色发展极为关注,并会积极采用各种绿色手段帮助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发展。
绿色创新能力是指绿色技能人才在工作实践中能够优化工作流程、改变生产运作方式从而达到减少环境污染、节约企业能源、增加企业环境绩效,实现制造企业绿色发展目标的能力。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模式依赖于资源消耗,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以支持经济增长。纯粹以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为代价追求GDP 必然是不可持续的。面对这一困境,出路在于改变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采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技术创新,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绿色创新能力保障技能人才在制造企业的材料管理、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过程控制等过程中不断采用清洁材料和绿色制造工艺等手段,对制造企业的环境问题进行优化,系统地消除制造企业的环境污染,减轻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危害。缺乏绿色创新能力的技能人才虽然有较大的绿色创新意愿,但是受制于自身能力,无法完成企业相关环节的优化和改进,也就无法促进制造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1.地方政府应对绿色专业的建设予以保障。一是促进绿色专业与本地产业行业的融合,在规划中要提前布局制造业产业集群和绿色专业;二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推动校政行企多方需求信息的交流、沟通,提升绿色专业建设中方向性和实操性;三是从资金方面对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绿色专业予以支持。
2.教育主管部门要发挥引导作用。一是引导高校结合制造企业转型的产业链需求进行绿色专业的建设布局,督促高校明确绿色专业建设的目标,清晰资源投入和产出;二是引导高校建立绿色产业学院,服务绿色专业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从服务地方制造产业的契合度、参与度和贡献度等方面对产业学院的设立进行把关和支持。
1.深化产教融合。建立以学校、行业、企业等代表组成的绿色专业建设组织,共同研讨推进绿色专业优化、绿色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等产教融合相关内容,共同打造符合企业行业发展的绿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绿色产业学院、行业学院建设,吸引行企专家参与课堂授课、教材建设、实习实训等绿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高企业在绿色人才培养过程的参与度。
2.开发绿色课程。通过更新课程理念、注重课程交叉、创新课程内容、强化产教融合、改革实践环节、改变评价方式,建立符合绿色人才培养的课程范式。注重绿色课程体系中项目化的设置,通过将企业行业实践运行中出现的实际绿色技术、管理等问题项目化,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绿色“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探索柔性引进等制度,吸引行业企业绿色专家成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在绿色应用型课程建设、教材开发等方面发挥作用。开辟行业人才通道,吸引具有较高绿色技术水平、完备知识体系的企业专家成为学校的专职教师。通过职称评定、物质激励等政策鼓励在岗教师利用假期,选择合适的企业和岗位进行挂职和顶岗锻炼,提升绿色实践能力。
1.主动开展绿色招聘。如今,绿色招聘的重要性正受到企业的关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也对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尤其是那些对环境意识较强的人才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绿色招聘,公司很容易吸引更多了解环境和可持续性的人才,也有助于制造企业打造一支熟练、合格和训练有素的绿色技能人才队伍,为制造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储备相应的人才。
2.积极进行绿色培训。长期以来,员工培训一直被认为是促进和实施组织环境管理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培训能够促进技能人才绿色态度的积极变化,并增强技能人才的绿色知识。绿色培训也称为环境培训,是为员工提供有关公司环境政策和实践、改变员工的态度、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的系统工作。绿色培训往往是支撑制造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最有效的人力资源实践,是技能人才环境意识发展和环境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因素。通过持续的培训,企业将能够提高其环境和经济绩效。因此,制造企业可以通过绿色先进技术、绿色知识、绿色技能培训,使技能人才牢记绿色倡议和目标,以增强技能人才的环保意识,提升其进行绿色实践的积极性,从而使技能人才在具体工作中能够节约能源,尽量减少自然资源的使用,从事绿色创新活动,并产出最大的收益。
3.做好绿色绩效评估和激励。几乎每个企业都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绩效评估和激励,这有助于企业识别员工的优势和劣势,有助于加强对薪酬和绩效反馈的管理。绿色绩效评估能够确定技能人才的绿色环境绩效,向管理层反馈技能人才具体的绿色实践,如果发现任何负面环境态度,则管理层可以通过有效措施进行控制。环境信息系统和审计、环境责任、政策和沟通是绿色环境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绿色绩效评估需要和绿色激励结合起来使用,才能发挥出功效。通过将绩效与绿色激励联系起来,可以促使绿色技能人才发挥出最大效用,实现最大产出。因此,绿色激励是用于调整个人和企业目标的最有力工具。管理者可以鼓励员工提出新的绿色理念,并对那些想法更好并能为环境问题做出贡献的技能人才进行激励。当技能人才的绿色绩效与晋升、附加福利、弹性工作时间、奖金等奖励挂钩时,员工获得了激励。这些激励可以促进绿色技能人才更好地提升自身绿色意识、扩充绿色知识,进行绿色创新,促进企业更好地绿色低碳转型。
综上所述,大量具有绿色知识、绿色价值观和绿色创新能力的绿色技能人才是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基础,为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提升、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源保障。做好河南制造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政府、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通过政策引导、产教融合、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式来提升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