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豪强 陈晶晶 丁斯明 薛国中
在两汉河西历史研究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河西汉代遗存的丰富,然部分遗存详细信息较为缺备,图片资料获取比较困难。于是我在2023年5月初,向研究所郑炳林、魏迎春老师申请,获准组织了一次以河西汉代遗存为主题的学术考察活动,意在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汉代河西历史的了解并拍摄相关遗存照片,以丰富相关研究。为充实考察队伍,我先后邀请了陈晶晶、丁斯明、薛国中等三位博士生参与此次考察活动。考察过程中我们的具体分工为:我与陈晶晶负责规划路线、撰写日志和整理照片,丁斯明负责驾车和预订住宿房间,薛国中负责拍摄照片,文中所用照片皆为其所摄。整个考察活动自7月2日至9日,历时8天,河西汉代遗存异常丰富,我们只能进行选择性考察,一路走来我们考察了一处处遗存,开拓了视野,收获了新知,故特将此次考察活动梳理撰写成文,以期为后来有志考察者提供微末参考。
7月2日上午8点30分,我们一行4人驾车自兰州出发。上午9点15分,我们抵达河口古镇。河口镇(图1)地理位置关键,它坐落在咸水河和庄浪河汇入黄河之处,为三河交汇之所。我们于此稍作停留,拍摄黄河及古镇风貌。根据吴礽骧《河西汉塞调查与研究》(以下关于吴氏观点皆引此书)研究,河西汉塞遗迹于永登县树屏乡下沟滩村附近开始出现,在下沟滩以南主要是利用咸水河、大红山、黄河险峻地形,作为屏障而未筑堑壕。然其首起地点应以兰州市黄河北岸为是。据此作为咸水河、黄河交汇之地的河口镇应当就是河西汉塞的起点。
图1 河口镇
9点50分,我们离开河口镇,北上沿312国道行进。兰州以北分布着大片丹霞地貌,满眼望去,景色旖旎。312国道沿庄浪河河谷修建,庄浪河谷是一条河谷农业带,其间庄稼、树木密布,绿意盎然。我们在312国道以东选择了下沟滩村和观音寺村两处地点进行考察。据吴礽骧考察,树屏乡下沟滩村附近咸水河河谷一带是现存可见河西汉塞的起始地。自312国道下来东行,我们沿着村道曲折前行,道路从水泥路转为沙石路。沿途亦属丹霞地貌,山谷陡壁,荒芜而乏人烟,途经水库,而后深入则坟头墓地林立。地图软件虽仍显示下沟滩村,然实际上树屏乡早已撤乡设镇,改为树屏镇,管辖树屏、上滩、毛茨、刘家湾、东沟、杏花、崖头、哈家嘴等8村,昔日的下沟滩村也早已成为历史,不复设置。行至地图所示“下沟滩”附近无路通行,我们停车步行翻越两个山梁方见咸水河河谷(图2,东经103°28′02.7″,北纬36°19′55.7″),可惜河谷干涸,仅见裸露的红色丹霞地貌。我们未能寻到村落或汉塞痕迹,只得悻悻而返,驾车西行回到312国道。
图2 “下沟滩”附近咸水河河谷
中午12点,抵达观音寺村,在当地人指引下我们来到此段咸水河河谷处(图3,东经103°28′55.8″,北纬36°24′57.2″),这里水流清澈,径流量较小,河谷滩地依稀有盐碱析出。河谷已被当地重新开发修建河坝,河谷西侧难以寻觅到汉代遗留堑壕。于是我们在拍摄河谷两侧风貌后,驱车返回312国道。期间上高速时误入返程方向道路,只得在约30公里返程路后,于树屏镇附近下高速,驱车至镇上就餐。
图3 咸水河观音寺村段
下午14点,我们驱车出发向永登县。两侧基本皆是矮山,山上覆盖稀疏荒草。庄浪河河谷内农田及其他植被作物覆盖稠密,聚集点相对密集。15点10分,我们行至满城雷家坪一带,继续寻找汉塞遗迹。因为吴礽骧书中的彩图1即在满城油嘴山拍摄,故我们将油嘴山定为典型地区,也试图在该地拍摄。然而地图软件搜索不到油嘴山,又经几番辗转打听询问,发现所问满城当地人皆不知油嘴山所在,推测该地名应已不再使用。但在查访过程中我们获知两个消息:其一,雷家堡旁的沟为沙沟,而红沙沟在沙沟往上(偏北)方向;其二,部分(明)长城已年久损毁,且被铁路轨道叠压,过去人建房撤土拆了很多,然后又建铁路在上面。因为河西汉塞在满城一带沿红沙沟折向东北,于是我们又接着开车几番寻找,试图寻觅到周边的汉代遗存。迂回往复,终于在满城村中发现汉代遗迹,两处高大土墩遗存,当地文物局立碑显示此地是满城汉墓(东经103°16′35.1″,北纬36°43′06.1″)。在向东拍摄照片时,骤然发现村子东面山上矗立着一所烽燧。于是,我们徒步翻越山丘,行至烽燧附近进行拍照、定位。只是未能得知烽燧具体年代,此烽燧(图4,东经103°16′59.9″,北纬36°43′15.8″)应即吴礽骧书中地图所绘位于永登县城正东的烽燧。在烽燧位置附近俯视永登县城,可将永登县城尽收眼底,其地理位置背靠连绵群山,自烽燧位置向西南、西北地势向下,环抱县城,也恰符合吴礽骧调查的汉塞走向,自雷家坪满城一带折向东北再经此烽燧折向西北。苏裕民《汉代令居故址蠡测》一文根据永登县城、满城所处地理形势和汉塞在此进行转弯护仰着永登县城至满城地域,推测永登县城至满城之间正是汉代令居县城所在。此处庄浪河谷地势也较为开阔,在此设置令居县城,应是。西汉最初经营河西当是以庄浪河谷为农业基地,以令居县为据点,南部依托咸水河、大红山地形修建堑壕,之后堑壕向西北方向延伸,护卫庄浪河河谷腹地。
图4 满城村东烽燧
调查完满城以东烽燧,已是下午16点30分,原定永登县博物馆行程随即舍弃,我们驾车直奔天祝藏族自治县安门村。17点20分,出高速口至安门村,此村在连霍高速与202县道交界处。这一带地貌为高山草甸,水草丰茂,有放牧羊群。自安门村遥望北方山麓矗立有烽燧,极为显眼,遂取道202县道向北寻找。最后确定安门村以北约1.9公里处、202县道西侧、312国道东侧、乌鞘岭南侧山脊上有烽燧矗立(图5,东经102°52′22.6″,北纬37°10′32.3″),同时亦有汉代堑壕自山下延绵而上,堑壕宽度大约六七米,深约三米,皆为草地覆盖,沟内草色相对周边草地更浓。站在202县道西侧烽燧位置,自西向东遥望,即为明长城遗址(图6),汉明长城在这一地区并行交汇,山下亦有一烽燧。我们驱车下山对长城遗址和烽燧进行了拍照,此时乌鞘岭云气弥漫,小雨骤降,更为汉明长城增添了几分瑰丽。
图5 安门村北汉堑壕及其旁烽燧
图6 安门村北乌鞘岭及明长城
此地以202县道为界,公路东侧属于天祝打柴沟镇;西侧属于抓喜秀龙镇;北侧过乌鞘岭为安远镇。明长城有两道,西侧为城墙,东侧似为堑壕(疑此堑壕为汉塞改造),位于山下沟谷地带,延伸向南而去,汉长城堑壕则在县道西侧山麓上,三道长城在此并排延伸,映衬乌鞘岭南侧的绿色草甸,尤为壮观。调查结束后,我们越乌鞘岭而赶赴武威市区住宿。
7月3日上午,我们参观完武威市内的文庙、鸠摩罗什寺后,驱车前往永昌金川峡水库,于烈日下开始了今天的汉塞考察。中午11点30分,在永昌县用过午餐后。我们驱车向北,经金川峡水库西南侧,再一路向西,抵达永昌县汉明长城走廊旅游专线。行至水库西约2公里处的金川西村地界,明长城赫然高耸,随后一路向西,延伸至公路北侧山上。明长城北侧并无明显堑壕。13点50分,至圣容寺(俗称后大寺),寺后山上,便为明长城城墙。寺以西不到1公里处的山上明长城北侧,有一烽燧(图7),吴礽骧注为Y2汉燧,基底长宽各4米余,高约7米。而烽燧下西侧明长城北侧,又有残断墙体,断断续续往西延伸,推测当为汉塞遗存。烽下西侧还有虎头崖墓群。又沿公路西行,至长城展览馆,馆外走廊标有详细的永昌长城线路图。
图7 圣容寺以西烽燧及汉明长城
复驾车西行,于15点17分,抵达红山窑镇毛卜喇村,在村西北1公里处,有汉代长城墙体和烽燧。烽燧所在山坡下有“汉长城—永昌段”文物指示石碑,显示此为毛卜喇五号敌台(图8),方知此为长城敌台而非烽燧。毛卜喇五号敌台建于山丘之上(东经101°47′16.3″,北纬38°21′34.9″),残高3米左右,基底宽3米余。
图8 毛卜喇五号敌台
又沿乡道西北行,进入312国道,至红山窑镇河口子村西北1.5公里处,有烽燧两座,于国道上远观之明晰可见,然其在北侧山丘之上,戈壁沙路蜿蜒,车辆几不能行,辗转半个多小时乃到汉代堑壕之下,又步行到燧前。吴礽骧标注此二燧为Y3和Y4汉燧,前者在东,高1米多,后者在西,高3米多。此两座烽燧东北侧为汉代壕堑(东经101°42′13.6″,北纬38°21′27.5″),东西一路延伸,壕堑宽约8米,深2至3米。向西北延伸,部分已建成城墙,当为汉城墙。
考察结束后,又回到312国道,往西经古城窊墩,其北为十五里达坂山,山南麓分布有烽燧数座,其中当有吴礽骧所注Y5号汉烽,国道右侧为连霍高速,无法下车实地考察,故不确。十五里达坂往西出县境之后为张掖市山丹县境。
沿国道又北偏西行,至山丹县老军乡丰城村东的金山子一线长城,此段长城在312国道与连霍高速东侧,汉明长城基本为东南—西北走向。依吴礽骧考证,此段长城由南向北分布着S4至S11等8座汉燧。我们驱车向东北穿越连霍高速,到达明长城东侧的无名道路,其为观光旅游专线。随后登上了金山子顶,此山在长城东1公里处,上有巨大烽燧一座,定名为金山子烽燧(图9,东经101°22′49.9″,北纬38°34′20.1″),其高度达10余米,残损严重,夯土层厚度约12厘米到20厘米不等,中间夹杂大量玄武岩块与灌木枝。吴礽骧认为此燧是汉代建造,又为明代所用。山下南侧正在修建旅游接待处,通向山脚的公路基底已经夯实,上山的石阶也已铺成。汉堑壕至金山子段,已明显有城墙起建,其皆在明长城东侧,时而与明长城平行而行(图10),时而远近相错,时而相重合。
图9 金山子烽燧
图10 金山子一带汉堑壕与明长城并行景象
继续沿此道往北行驶,道路左侧绵延汉、明两朝两线城墙,城墙东侧又依次有S9、S10、S11三座高大汉燧。往北长城绵延不断,无法追究穷尽,遂驱车向西返回国道,继续向西北方向行驶。至傍晚19点,乃经行国道至山丹县城用餐,结束后沿国道继续西行,宿于张掖市区。
7月4日,我们自张掖市出发,驱车西北行,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认为汉觻得县为匈奴所建,即今黑水国北城遗址,因此我们将当天的首站设在黑水国遗址。9点20分我们根据导航抵达黑水国遗址。在312国道南侧发现竖立着黑水国遗址的黑色石碑后,便向南驱车进入黑水国遗址范围。
黑水国遗址距离张掖市区不远,遗址周边有少量民房,又被大片农田包围,遗址腹地荒草沙土覆盖。黑水国遗址312国道南侧部分,分为黑水国南城(明)遗址(东经100°20′30.9″,北纬39°00′56.8″)、黑水国南屯遗址、黑水国史前文化遗址。其中以明代黑水国南城遗址最为宏伟,城轮廓接近正方形,边长约300米,里仅有一东门;黑水国南屯遗址围有铁栅栏,仅见些许断壁残垣。还有一处黑水国史前遗址,旁边建有文保单位。我们最初因对黑水国遗址的前期资料翻阅不足,临时据相关科普资料称,北古城在南古城北,中间距离近1公里,在南城以北1公里范围遍寻北城不得,因此曾怀疑此地即为汉代北城所在,也即有学者推测的汉张掖郡治觻得县,后来回程时才证明这一判断为误判,实际上北城坐落在312国道北侧。
未能寻觅到黑水国北城遗址,我们只得前往下一站。车行至临泽县城已至中午。我们于临泽县用餐后,沿312国道行进,于14点20分抵达高台县骆驼城(图11),该城位于高台县骆驼城村西侧、西滩村西北位置(东经99°34′03.4″,北纬39°20′58.4″)。骆驼城是著名的汉唐遗存,李并成《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遗址新考》认为骆驼城为东汉灵帝时因地震水患搬迁重建的酒泉郡表氏(表是)县城,前凉至北周该城为建康郡郡治,唐代为建康军城,公元766年废弃。骆驼城遗址周边有墓群分布。遗址城墙保存基本完好,分为南北二城,南城大而近似正方形,北城小而近似长方形。占地面积接近30万平方米。该城气势磅礴,已开始进行旅游开发,城旁修筑有两处高大的观景台。
图11 骆驼城
15点30分,出骆驼城向西南,顺公路寻找明海古城途中,先在公路北侧发现夯土台式墓群,后折向西北数公里又见许三湾城遗址(东经99°29′32.6″,北纬39°20′41.7″)。此城由北小城和南大城两城组成,一说明朝建设,又因在其中曾发现汉五铢和开元通宝,故一说认为此处有汉唐遗址,遗址现有双层铁丝网防护,难以接近拍摄。
15点45分,我们离开许三湾城遗址继续向西北行进。至16点10分,我们进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上井村,此地有大片林区湿地,有湖泊,名曰明海子。明海子东北有古城遗址,定名为明海古城(图12,东经99°25′36.9″,北纬39°27′59.1″)。明海古城呈菱形,周边有铁丝网保护。王北辰、李并成认为此城为汉代乐涫、唐代福禄县故址。此地古城湖泊如画、绿植水鸟交织,景色极为秀丽,也已进行旅游开发。16点50分,我们离开明海古城,一路疾驰向酒泉市进发。
图12 明海古城
7月5日,天气晴朗,我们今天的行程是在参观酒泉市博物馆后,再进行野外考察。本日实地考察了两处遗址:花海长城与晋昌古城。
上午9点50分,我们自酒泉市肃州区出发,向玉门花海汉长城进发。根据酒泉市博物馆展览资料显示:花海汉长城遗址位于花海镇西泉村头墩西侧至二墩东侧,西起三墩,东至花海头墩,全长约3.5公里,长城基宽约2.4米,用沙石、红柳分层夯筑,最高部分保存有红柳7层,是河西走廊汉代长城遗址中保存较完好的地段之一。于是我们满怀憧憬,向着花海镇进发。此行路途遥远,须先经行高速,再行国道、省道、县道,及乡村无名公路,行至花海镇时,已近中午12点,于是便在镇上用餐。花海镇在独山子东乡族乡以西,属于戈壁环抱之绿洲,大抵因为远离城市却地域广大,此镇虽人口少,但车站、加油站等基础设施十分齐全。
餐后,随之向西泉村进发。西泉村在花海镇西北约2公里处,然因未明确“西泉村头墩”的具体含义,故无法导航至长城所在。进入西泉村后,询问数位老年人方得知,长城遗址位于西泉村六组方向,但他们表述模糊,加之语音不通,具体路径及距离无法确知。西泉村六组,我们亦不知其具体所在,经过对照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奥维互动地图,方知六组即酒庄子,长城在其以北林场方向,此间需经过近十公里的林场沙道,沙道经修路机械凿修,路上坎坷异常,颠簸剧烈。更艰难的是,行驶约5公里后,林场道路中断,为农田所阻,不知向何方延伸,只能依照方向大致摸索。行至此地已远离居民区,信号中断,无法查看详细路径,行驶十分艰难,辗转许久,方重新找到林场道路。道路两侧,是一望无际的梭梭林,虽为灌木,但足以阻挡视线。路经双泉子,此非居民点,大抵为水源处。过双泉子后继续北行约5公里,终于抵达汉长城下(图13,东经97°39′06.9″,北纬40°25′40.4″)。此段长城呈东西走向,沙土路将长城拦腰截断,从卫星地图显示来看,远不止3公里多,至少有6公里,沿途有铁丝网对长城进行保护。头墩即第一墩台之意,在最东头,距沙土路尽头尚有3公里多的距离。沿前人车辙,驱车向东2公里,路径基本消失,目之所及,但见长城又被截断,自长城豁口向北远眺出现大片草场,有牛、羊、骆驼放牧于此。不免联想到两千年前河西长城之外,很可能也有牧民放牧于塞下。我们尚未及感慨前方景色,就发生了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当时车辆轮胎不甚被倒塌的铁丝网绊住,又牵带大石墩翻滚,抵住底盘。当时我们身处戈壁,四下荒凉无人,只能自行解决这一麻烦,历经许久方摆脱牵绊。之后我不禁一阵后怕,反倒是同伴戏谑言道正是这样的地方才能体现此次考察的重难点,玩笑间紧张气氛缓和不少。此事解决后,我们随之向东步行数百米,来到头墩之下(图14,东经97°41′39.3″,北纬40°26′06.3″)。头墩高大,与城墙一样,用大量灌木与沙土叠加修筑,残高不足10米,基底长宽7米以上,墩台上有盘绕向上的小路。墩台以东,长城已湮灭不存。
图13 考察队伍在花海长城进行合照
图14 花海长城头墩
考察花海长城结束后,我们原路返回,梭梭林稀疏广布,牧道错综复杂,车轮再次不幸陷入沙土,我们三人下车推行许久方找到来时车辙痕迹。再一路向南返行近1个小时,终于到达301省道。此时已近17点,遂加紧速度继续向西,赶赴下一个目的地——晋昌郡古城遗址。
沿301省道向西行驶近百公里后,于玉门市北进入高速,继续向西北半小时后,于瓜州县布隆吉镇出高速。南跨疏勒河,向东南穿过此镇下九村萧家地,再向南行驶约5公里,方于19点,抵达晋昌郡古城遗址(图15,东经96°38′58.2″,北纬40°27′38.3″)。
此遗址区域在瓜州县沙河回族乡东300米处,有大小两城,西南为大城,南北约200米,东西约160米,颓塌严重,东墙已基本不存,南侧保存较好,城墙基底厚可达八九米。东北为小城,保存较为完好,南北80米,东西70米,墙基厚度可达10米,南有瓮城。遗址前有标牌解释,然所言大城尺寸似不合实际。一般认为,此二城即晋唐时期的晋昌郡城,东小城为官署。此区域残存大量碎陶片,色彩不同,随处可见。其中灰白色者可见简单刻纹,黑色陶片又多见器物底部者。依据拾得黑色陶器底部残片尺寸可以推测,部分底径可达30厘米。
考察晋昌郡古城遗址结束后,已是傍晚19点40分,遂返回国道。向西行至瓜州县城用餐后,宿于瓜州县城。
7月6日,我们在瓜州县用过早餐,出瓜州向东南方向,寻找破城子遗址,此城一般多认为是汉广至县、唐常乐县遗址,李正宇则认为巴州古城才是广至县城所在。
一路皆为戈壁荒山,路过“汉武雄风”“大地之子”“无界”雕塑等现代建筑。行过“无界”雕塑后渐有灌木覆盖。上午9点40分,我们抵达破城子遗址(图16,东经95°54′28.4″,北纬40°18′24.0″)。破城子周边有农田和民居。城址南北长约250米,东西约150米。城周修建了铁丝网进行保护,唯东侧铁丝网开一小门,供游人参观。城址墙垣高大,为夯土版筑,保存较好。
图16 瓜州破城子遗址
10点整,我们离开破城子,向西北行进,于11点5分,抵达六工城遗址(图17,东经95°35′59.1″,北纬40°23′44.7″)。该城保存较为完好,由大小两城构成。东北端为小城,西南为大城。两城城墙相连,大城并非规则方形,东墙连接小城时两度外突,我们调侃此城形状像是盒子枪。李正宇《昆仑障考》认为六工城遗址是汉代宜禾都尉昆仑障所在。而黄银洲等人于2023年发表《汉敦煌郡之昆仑障、昆仑塞新考》则认为昆仑障为巴州二号古城。这两种观点,未详孰是。于是我们带着这些疑惑,于下午13点踏上了寻找巴州二号古城的道路。
图17 六工城遗址
李并成《瓜州新发现的几座古城址的调查与考证》中将巴州二号古城称为“巴州古城北二号城”,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提供了准确定位(东经95°28′00.6″,北纬40°28′16.1″)。这成为我们寻找此城的关键线索,尽管已有明确坐标,但在真正考察巴州二号古城的过程中我们才真正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
13点10分,在广至乡用过午饭,向北驱车前往爬腰树村。这是我们根据地图判断距离巴州二号古城最近的公路旁边的村落,巴州二号古城遗址就坐落在该村以南4公里处,因不知荒原是否有路,故开始计划是自爬腰树下车步行进入。自小宛农场前往爬腰树的路为沙石路,颠簸难行。道路左侧连接出现数个汉长城遗址界碑,两侧地貌为梭梭林覆盖。13点30分,行进至雷墩子位置(东经95°32′37.0″,北纬40°29′47.1″)雷墩子是一处烽燧遗址,坐落在道路北侧,有铁丝网围挡。雷墩子周边地貌已无植被覆盖,转为土质荒漠。我们于此处发现有其他车辆压过的车辙通向西南,推测这很可能是通向巴州二号古城的道路,遂改变原定前往爬腰树的计划,转而决定沿车辙向西南行进。车辆蜿蜒行进,沿途数次与长城汇合,此地长城基本都是高出地面一米左右的土垅,为黑色碎石砾覆盖,部分地段有人工夯土裸露。
14点10分,行进至黄银洲等人提到的双线汉长城处(东经95°28′05.4″,北纬40°29′08.1″),车辙印自此不见。我们只得下车找路,这才发现此地遍地瓦片,推测此处过去应当是汉军驻扎点。李并成曾著《瓜沙二州间一块消失了的绿洲》一文,认为这一地区曾属于绿洲,也即芦草沟下游古绿洲。令人不禁唏嘘,沧海桑田,曾经的绿洲现在早已化作不毛之地。由于我们所乘车辆并非越野车,加之前一天在花海长城一带已有前车之鉴。于是我们四人弃车步行,根据卫星定位导航笔直向南深入荒原,这一地区基本无植被覆盖,满目尽是风蚀雅丹地貌,间而有盐碱出现,阳光炙热,行走其间时间一长如未佩戴墨镜,会有视野模糊的情况,途中手机拍照竟显示热量过高而自动关闭。沿导航直线向南步行约1.5公里,终于从双线长城处,抵达目的地巴州二号古城遗址(图18)。巴州二号古城基本残破,甚至如不借助卫星地图,我们都难以察觉此处曾为古城。从卫星地图来看,城址为方形,最外侧边长约100米,地面建筑痕迹基本无存,唯有西侧有两段墙基残留,中间有高台,瓦片众多,显然曾有人类活动痕迹。于此还发现有数个考古探方痕迹。单纯从卫星图片看,似有三层城墙构成。尽管我们不能判断黄银洲等人认为此城为昆仑障是否就是历史的真相,但由此城地理位置靠近长城,也能推知此处至少曾经是重要的军事据点。
图18 巴州二号古城遗址
自巴州二号古城遗址离开,沿着雅丹河床北行半小时左右,至15点20分方从荒原中走出。根据卫星路线痕迹,原路返回,终于结束这段艰难旅程。回到广至乡,再沿314省道行进,至16点30分,我们抵达悬泉置遗址。悬泉置地处敦煌瓜州两市县交接处的三危山北麓戈壁边缘,东距瓜州60公里,西距敦煌64公里,因出土大量汉简而享誉世界。然而我们到达之时,悬泉置正处于开发过程中,铁栅栏封锁无法进入,只得远远拍照,失望离开。之后驱车抵达敦煌市,用过晚餐后,还驱车赶往位于市区的沙州城遗址,城址残破,地面建筑保留不多,我们对其拍照后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7月7日,我们上午先参观了敦煌市博物馆,旅游旺季的人群充斥馆内各个展厅,我们只得匆匆浏览各个展厅后,离开了博物馆,于上午10点踏上了今天的野外考察之路。
11点45分,我们根据导航到达阳关镇,抵达目的地——寿昌城遗址(图19,东经94°06′35.1″,北纬39°54′40.4″)。寿昌城遗址位于敦煌市阳关镇寿昌村东约1公里处,属于绿洲、沙漠交汇地带。据考此城为汉龙勒县城、唐寿昌县城。此城城墙坍塌严重,城基南北300米,东西270米,西南角种植有农田,城内则皆为细沙覆盖,南部沙丘有高达四五米者。东墙有部分明显残存,有一敌台向东突显,墙基厚度7米以上,残高4.2米。
图19 寿昌城遗址
离开寿昌城遗址向南,随之到达黄水坝水库(东经94°07′09.1″,北纬39°52′24.1″)。黄水坝水库位于敦煌市阳关镇东南,一般认为其为汉代渥洼池。水库北侧有较大面积的草场,有大量马、驴放牧。匆匆拍照后,我们驱车前往古董滩。古董滩一般认为是汉代阳关故址所在,它位于寿昌村正西3公里、阳关景区南近3公里处,我们从寿昌村西侧尝试进入,不遂,移动沙丘已东移侵入村庄,我们并未做好进入沙漠的准备,因此只得放弃了进入考察的打算。
近年来在阿克塞县境内阿尔金山北麓发现了许多处烽燧遗址,这一发现推动了敦煌南塞研究的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学界对南塞的认知。于是我们中午从阳关镇南下,前往阿克塞博物馆参观与咨询后,得知这些烽燧很多至今尚未公布具体信息,且坐落在高山之上,最终未能如愿考察这些烽燧。我们遂向东南进发,赶往肃北县,考察党河上游地带。
18点20分左右,我们驱车抵达肃北县城,自此向东南,进入祁连山中。出县城之时温度尚高,而行车数公里进入山中后,气温骤降,体感稍凉。至九沟十八坡处,党河河谷拓宽,草场茂盛,牛、羊、骆驼遍野。沿着河畔公路向上游行驶20公里后,到达地图显示的党河与野马河交汇处(图20,东经95°11′31.1″,北纬39°25′30.6″),后者从东北向西南汇入党河,此处北侧为大别盖,南侧为乌兰巴兴。但因党河河谷宽阔,支流并行,难以看到野马河水汇入处,至此步行至党河畔,无法渡过,遂拍照后返回,宿于阿克塞县城。
图20 肃北以南党河上游河谷风光
从党河上游返回阿克塞县后,实际上我们此次考察已抵达预定的终点,至7月8日上午,我们开始踏上返程之路。
返程路上我们补充考察了三处遗址地点。其一是出阳关镇绿洲后向东延伸至党河水库一带的汉塞墙遗址(图21),《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称其为“南湖塞墙遗址”,当地又俗称“风墙子”,该书介绍此塞墙“南北走向,东起党河口西至南湖山水沟大墩,长约16公里。砂石堆筑,基宽7.9米、顶宽3米、残高1.1米。与汉长城不相连。”实地考察此塞墙实为东西走向,最初塞墙在303省道南侧,与省道平行,其后与其交叉向西北,至党河水库西北215国道处不见踪迹,所谓南北走向应为撰者笔误;其二是沙枣墩(东经94°30′14.6″,北纬40°03′17.4″),位于215国道东南侧,“敦煌古城”景点西侧;其三是黑水国北城遗址(图22,东经100°21′32.1″,北纬39°02′11.2″)。该遗址按照文物立碑显示为汉代,来时考察黑水国遗址时未曾找到北城,至此得以弥补遗憾。黑水国北城遗址周边为农田包围,城内则为沙丘覆盖,现存城墙较矮,唯余城西南角有高大墩台,此城可能就是汉觻得县也即张掖郡治所在。自黑水国北城遗址离开,我们驱车赶往民乐县。
图21 阳关镇以东的汉塞墙遗址
图22 黑水国北城遗址
7月9日,返程第二日。我们自民乐县出发,沿211县道向东穿过民乐县永固镇,向东南行驶近4公里,于上午9点35分,到达八卦营村西北近1公里处之古城遗址,即八卦城遗址(图23,东经100°57′48.6″,北纬38°20′48.5″)。
图23 八卦城遗址
八卦城遗址呈正方形,边长大约280米,李并成《汉张掖属国考》认为此城即是张掖属国治所,他在介绍八卦城时,还提到八卦城有方形外城,边长约400米,可惜我们并未寻找到外城城垣痕迹。城南墙与北墙残存较为明显,城中部偏西处,河道向北冲毁南北城墙。城内有零星碎陶片分布,部分陶片有细绳纹或波浪纹。离开八卦城遗址,沿227国道继续向南行驶30公里,到达扁都口(图24)。此为隋炀帝折兵之大斗拔谷,其西侧为南北流向的童子坝河。扁都口谷道狭窄,窄处有不足10米处,两侧为土化石山,气温凉爽,植被葱绿。南行至青海祁连县羊雄子以北1公里处的东侧山上,有墩台遗址。沿张汶高速向东南经门源县、西宁市,于下午18点到达兰州。至此,本次考察结束。
图24 扁都口
此次河西汉塞考察,共考察长城沿线遗存与景观等32处,其中城墙、烽燧、古城遗址21处,汉晋城塞占主要部分;自然环境景观5处、博物馆6处。城燧类建筑的遗存,开拓了我们对汉晋史地研究的视野,先人高超的营造之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震撼。而经过此次考察,我们了解到河西还保存有大量汉代遗存,尤其是汉代敦煌郡、居延塞范围内,尚有诸多古城、烽燧遗存只能留待我们日后进一步实地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