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下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渗透策略

2023-02-02 14:04华中师范大学安宁附属实验学校
家长 2023年14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德育

□华中师范大学安宁附属实验学校

徐萍霞

立德树人是我国主要的教育指导方针之一,在现代教育工作中占据着较高的地位。在这一理念的驱动下,小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跳出传统教学理念的局限,能够立足德育教育,重构学科教学框架。小学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对学生学习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并且,在这一阶段,学生因不具备较强的自我认识能力,所以极具可塑性。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小学数学的德育元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引,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一、立德树人下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渗透关注点

(一)关注学生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教育工作中,往往教师会习惯性地站在课堂主导地位上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片面地认为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负担,但其实不然。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会使其学习依赖心理逐渐加重,限制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久而久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影响到其自身的心理与人格的健康发展。所以在立德树人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一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能够肯定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价值,能够满足学生在课堂上的需要。在共情的环境中,促进知识与德育的有效交织、有效渗透,以保证德育效果能够达到理想状态。

(二)关注德育适度渗透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保证德育的有机渗透,教师要构建合适的教学目标,要平衡好德育与数学教育间的关系,防止过多的渗透导致本末倒置,也防止过少的渗透影响到德育教育的效果。由此在教育工作中,通过适度的渗透,让学生核心素养与德育素养能够得到发展。

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发展情况,合理地把握教学重点,并找准德育渗透的根本。悄然地将德育渗透给学生。另外,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依附性,并不具备主导性。简单来说,数学课堂中起到主导作用的仍旧是数学知识,教师需要打造以知识为主,德育为辅的课堂,避免出现为德育而德育的情况,影响到原本的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在立德树人环境中,教师要遵循适度原则,能够合理把握德育的渗透时机以及渗透程度,既要凸显数学学科的价值,也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关注现实德育渗透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中,教师所接触的是一些不具有丰富社会阅历及成熟认知思维的儿童群体。所以在数学课堂上,要考虑到学生的发展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把握住学生具有较高可塑性的优势,合理地设计德育渗透的方法。例如在与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尽量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或者可以接受的方式。比如很多学生不喜欢理论性的灌输,而喜欢游戏。那么教师便可以将德育与数学教学游戏相互整合,在恰到好处的状态下渗透德育,并保证其能够落到实处,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二、立德树人下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发挥教师榜样力量,实现德育渗透

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老师是他们心目中的偶像,甚至很多时候学生们不听家长的一些要求,却会对老师言听计从。所以在小学数学教育工作中,教师应该把握住学生这一特点,能够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过程中对其形成思想感染与行为感染,实现德育渗透。

一方面,教师需充分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能够利用自身榜样的力量,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数学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元素体现,利用这些元素对学生形成有效的驱动。正所谓身教胜于言传,教师一定要保持积极的态度,能够用自己努力的形象与富有激情的教学过程,不断地向学生传递正能量,营造乐观向上的课堂氛围,有效改善学生的精神风貌。

例如,在与学生交流时,教师要注视着学生的眼睛;当学生能够回答完问题后,要立刻作出积极的回应;当学生犯错时不能急于批评,而是可以通过间接的引导帮助学生找准正确的解答方向,利用自己平易近人的态度,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且难以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效。数学教师要秉承着持之以恒的教学心态,有意识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及思想进行有效纠正,让学生的德育素质能够不断提高。

(二)挖掘教材德育元素,促进德育渗透

数学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并且,随着课改任务的不断深化,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也逐渐变得丰富。所以,在利用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过程中,教师可立足于立德树人视角,深入解读教材,挖掘并提炼其中的德育元素,对学生形成有效引导。

例如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包含很多与数学知识点有关的历史,而在讲解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向学生介绍有关的历史故事,让学生能够了解数学知识点的发展历程,也能够使之感受到我国古人的智慧,产生一定的民族自豪感及认同感。

以《圆的周长》这一课为例。在讲解这一部分内容时,会涉及圆周率的概念。而在教材中也包含着与圆周率发展有关的小素材。比如,最早发现圆周率的就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通过这一方法,让学生能够了解到知识的发展历程,也能够由内而外地产生民族自豪感。为了进一步深化德育效果,教师还可做好有效的教学拓展,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介绍我国其他著名的数学家以及他们在数学历史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例如提出最小公倍数的是我国数学家刘徽;我国是最早采用十进制的国家,早在商代就已经使用过相关的数学知识;我国有很多著名的数学家,他们的成就享誉全球,如陈景润、华罗庚。由一个知识点引出更多丰富的知识点,由一位数学家引出多位数学家,在丰富的历史素材下,有利于学生形成民族自豪感,无形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促使学生能够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三)创建合适教学情境,推进德育渗透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偏小,且各项基本能力相对不足,所以在思考问题时会下意识地依赖自己的感性思维与形象思维。简单来说,在数学教育工作中,如果教师能够带给学生真实的学习体验,便会充分调动其自身的学习兴趣,而教师也可借由这一契机顺利地推进德育教育的渗透工作。由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为德育渗透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例如,在讲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建故事情景。比如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个蛋糕的图片,并为学生营造一个故事背景:“今天是小明的生日,爷爷为小明准备了一个蛋糕,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这个蛋糕,这个蛋糕是圆形的。小明许了生日愿望后,爷爷就准备切蛋糕。小明家里一共有4 个人,除了他和爷爷外还有爸爸妈妈,于是爷爷想要平均地把蛋糕切成4 块。可是小明却阻止了爷爷,他跟爷爷说‘您是家中的长辈,应该拿最多的蛋糕也就是1/4,爸爸和妈妈是我的长辈,我应该学习孔融让梨的精神,给爸爸妈妈1/3,我是家中最小的,所以应该拿最少的也就是1/2’爷爷听完小明的话后却哈哈大笑,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呢?”借由这一故事情境引出与分数有关的知识点,并让学生透过本堂课的学习了解小明这一想法是错误的,使学生们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在这一故事的基础上,教师也可进行适当的德育渗透,让学生了解到虽然小明没有正确的理解分数的大小,但是他却有着极为浓厚的孝心,他也的确是想要效仿孔融让梨的精神。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能够学会尊敬长辈,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深化德育渗透

客观来说,在以往的教育工作中,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也会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递一些与德育有关的信息,但形成的效果却不明显,甚至会使学生产生抗拒心理。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往往会以说教式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例如,会直接在教学的间隙向学生讲述一些大道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这种方式并不能够引发其感受,所以教师要对德育渗透方式进行适当创新,能够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深化德育渗透的效果。

1.角色模拟,渗透德育。

在利用小学数学学科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以及认知特点,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及喜好视角,选择合适的方法,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例如,很多小学生都喜欢进行角色扮演游戏,那么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开展角色模拟活动,并在其中渗透德育元素。

例如,在讲解《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便可将学生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学生扮演顾客,另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而教师可以作为NPC 为学生发放不同的任务或者设定不同的条件,以此既能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性质,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基础计算能力。另外,由于小学生不具备丰富的社会阅历,所以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多付钱或者找错钱。在类似问题产生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处理,也可适当渗入德育元素。例如,如果发现售货员多找给自己钱时应该怎么做?是应该提醒他把钱拿回去还是直接拿着钱和商品走掉?以此培养学生诚实正直的良好品质。

2.合作学习,渗透德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理以及胜负欲,所以在立德树人环境中,小学数学教师在践行德育渗透时可以把握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入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并且,在资源共享、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拓展自身的思维,提高学习有效性。除此之外,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会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合作,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分享以及互帮互助意识,使之能够在团结协作的过程中得到德育熏陶,并强化自身的德育素养。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合作性的竞技活动。例如完成混合运算的教学任务后,教师便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计算比赛。对于胜利的小组,要告诉其要胜不骄,使之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成功;对于失败的学生,要告诉其败不馁,使之能够直面失败,能够重拾勇气,继续奋进。通过这一方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以及正确的竞技意识,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及德育素养的共同发展。

3.信息教学,渗透德育。

目前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育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呈现出了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数学素养。与此同时,教师可基于立德树人视角,整合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例如在讲解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教师便可运用希沃白板,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一些轴对称的图形,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把握对称轴的性质,使之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的对称美。而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为学生展示一些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中国古典建筑,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中国建筑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或者教师可借由多媒体这一渠道引导学生体会到,之所以自己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要感谢始终在相关领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与专家们。通过这一方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全面发展。

4.实践活动,渗透德育。

俗话说,处处皆教育,时时意育人。在小学数学教育工作中,教师要走出传统教学理念形成的误区,不仅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理论教学渗透德育,也可以在课下通过实践活动渗透德育,以进一步达到立德树人的相应要求。例如,讲解完《简单的数据整理》这一课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项实践性的作业,要求学生回到家中调查并统计这一天里家中的水电消耗以及使用的垃圾袋数量。而后教师可逐步延长实践作业的期限,延长到一周以及一个月并生成相应的记录。一个月结束后,要求学生将自己所统计的数据制成相应的表格,以更加直观的方式了解数据的变化情况。而教师可在此作业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你觉得自己家在水电以及垃圾袋的使用方面是否存在问题?是否存在过度使用?对于类似情况你想要向爸爸妈妈说什么?你觉得应该如何减少水电的消耗和垃圾袋的使用?”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之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感受数据的庞大,也能够潜移默化地渗透环保教育,不断地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在道德与知识相互统一的状态下实现教育内化,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立德树人环境中,教师应紧跟教学领域的发展脚步,主动创新教学观念,主动实现教学转型,充分挖掘数学学科中的德育元素,加强数学教学与德育之间的联系,打造创新性的数学教育框架。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在原有的知识理论、技能水平教学基础上,融合情感态度价值观思想,充分发挥自身榜样力量,挖掘德育元素,在创建多元教学情境以及教学形式的过程中,对学生形成有效的德育引导,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推动其品德发展。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