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电视剧艺术发展流变与审美范式探析

2023-02-01 03:48于仰飞
上海艺术评论 2023年4期
关键词:海派上海文化

于仰飞 李 烨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从1843 年开埠至今,一直是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地方,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成就了这座城市。海派电视剧随着时间的流转,从以民国类型剧为主的探索期到以年代剧、家庭剧为主的平稳发展期,近年来尤以谍战剧、红色史剧、都市现实题材电视剧见长, 向着多元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历经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直至主流文化的变迁,海派电视剧更以其特有的沪语、石库门里弄等标识,成就其独特的艺术审美范式。

回顾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不同地域文化特色的电视剧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质:海派电视剧、京派电视剧、鲁派电视剧、陕派电视剧、晋派电视剧、粤派电视剧等不同流派电视剧共同构成中国当下电视受众和电视剧艺术最为重要的文化心理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海派电视剧自20 世纪80 年代因《上海滩》(中国香港)、《上海的早晨》、《上海风云》、《围城》等家喻户晓,形成自己的地域特色流派电视剧;更是在90 年代,以《孽债》《重返石库门》《儿女情长》《夺子大战》《婆婆媳妇小姑》等电视剧而名噪大江南北,成为国内地域流派电视剧中的重要代表;进入21 世纪,海派电视剧更是海纳百川,朝着多元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如《长恨歌》《双面胶》《蜗居》《欢乐颂》《三十而已》《我的前半生》《开天辟地》《麻雀》《破晓东方》等,每一阶段都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时代审美风格。

海派电视剧艺术发展流变

在经历了20 世纪80 年代的探索发展期,90 年代的平稳发展期,以及进入21 世纪以来的多元精品化发展期的三个发展阶段后,更是呈现出谍战、红色历史、都市题材多方向齐发力、追求精品化,强化地域特色等显著特征,充分体现了在海派文化影响下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审美品格。

1.海派电视剧的探索发展期(1980—1989 年)

上海,植根于中华长三角的江南文明,深受红色文化的浇灌和洗礼,又因特殊的历史背景,较早地吸收世界文明精髓。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城市,作为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金融、贸易、航运以及科创中心,其文化具有显著的中西交融的特征,又能将传统与现代气质杂糅,将市井与小资文化融合长期并存。这一切文化的积淀,为海派电视剧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自1843 年开埠以来,作为近代中国百年历史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上海凭借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符号意义,一直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1985 年,由香港无线电视台制作,周润发、赵雅芝主演的《上海滩》被引入内地,一时万人空巷。一袭风衣、白围巾加身的许文强和梳着麻花辫的冯程程成为时代的经典。之后,民国时期上海滩的故事,持续在香江“开花”,在内地风靡。同样引进的香港电影公司制作的还有《上海大风暴》《上海风云》等剧。80 年代,海派电视剧的探索,也同时在中国大陆进行着。1982 年,根据夏衍同名话剧改编的电视剧《上海屋檐下》,获得大众电视金鹰奖特别奖。根据周而复同名长篇小说改编,张戈执导,以50 年代上海为背景的电视剧《上海的早晨》,已经尝试着破除“民国剧”的类型化桎梏,描述了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艰难历程,讴歌了党在这一历史时期的伟大功绩,折射出解放初上海的时代风貌。

总体而言,80 年代的海派电视剧处于探索期,这一时期海派电视剧的内容偏民国类型化、但缺乏对当时上海市情生活的呈现。究其原因,是因当时诸多流行的上海题材电视剧都出品自香港,编剧缺乏和上海民众的深入交流融合。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时的海派电视剧,已经有了自身亮眼的艺术风格,与京派电视剧和其他地域流派电视剧有显著的区别。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此时海派电视剧中描摹的老上海的十里洋场、舞女笙歌、帮派斗争等符号太过鲜明,使得海派电视剧被固化,甚至于狭窄化,影响了海派电视剧艺术风格的发展和声誉。

2.海派电视剧的平稳发展期(1990—1999 年)

1992 年初,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进行视察,并发表重要谈话,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的阶段。在电视剧创作领域,伴随着制作技术和经验的不断丰富,体制改革的完善,京派电视剧在90 年代不断探索,出现了以《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贫嘴张大民的故事》等现象级电视剧。此时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也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剧,如1991 年播出的反映第一代打工妹故事的电视剧《外来妹》、1993 年播出的反映改革开放后广东知识青年返城创业的电视剧《情满珠江》、1995 年播出的反映改革开放前后广东农村的电视剧《冷暖两心知》等。

“上海的电视剧曾一度陷于北京、广东优秀剧作‘南北夹击’的低谷,不仅在全国性的电视剧评比中处于尴尬地位,也很少出现既受到观众广泛欢迎、又有强烈时代精神和文化底蕴的优秀剧作。”1这与当时作为改革排头兵,发展势头强劲且又兼具全国最大经济文化中心的上海不匹配。此时的上海,在影视体制方面进行了改革,最终形成以永乐和上影为代表的电视剧制作集团,并引入优秀的影视艺术力量,使得人、财、物获得了最大优势的发挥。同时,电视剧创作者观念的改变,更使得海派电视剧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阶段,以年代剧和家庭剧为代表,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电视剧。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反映在文化上,就是精英文化逐渐向大众文化转变,而全国电视剧的通俗化、娱乐化发展成为主导,海派电视剧的发展也毫不例外。1992 年,上海电视剧制作中心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黄允编剧,反映上海普通百姓生活的电视剧《上海一家人》播出。标志着海派电视剧创作的转向,更加贴近普通百姓生活。后续如《儿女情长》《婆婆媳妇小姑》,都是关注百姓真实生活、充满市井气,将上海人显著的市民文化气息展现了出来。

优秀小说改编电视剧、反思时代发展的海派电视剧《围城》《孽债》,获得全国观众认可,更成为此时海派电视剧的代表。1990 年,改编自钱锺书的小说《围城》的电视剧,由黄蜀芹导演,该剧讲述了知识分子群体的婚姻状况,以讽刺的创作手法兼具哲思,叙事手法幽默又略显悲怆,当之无愧成为一代文人剧的经典。由黄蜀芹导演的另一部反映上海知青题材的电视剧《孽债》,改编自知名作家叶辛的同名小说,更成为反思时代发展的海派电视剧的一座高峰。

1993 年,由英达创作的大型室内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在全国热播,京派情景喜剧的发展势如破竹。以上海方言为特色的海派情景喜剧《老娘舅》也不甘示弱,展现了海派的幽默风趣。然而,因为方言的原因,海派情景剧影响力仅限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并未形成与京派情景喜剧相抗衡的态势。

3.海派电视剧的多元精品化发展期(2000—至今)

进入21 世纪以来,市场经济向着纵深方向发展,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电视剧市场更是在此东风下呈现一派勃勃生机。海派电视剧厚积薄发,向着多元化精品化发展。综合看来,以谍战剧、红色历史题材电视剧、都市现实题材剧为三个主方向,齐头并进,多层次发展,占据国产电视剧的半壁江山。究其原因,一方面上海吸引了一批专业化的影视工作者,培养了海派电视剧的优秀创作者,如著名编剧王丽萍、六六、秦雯、洪靖惠等,更有一批上海本土知名演员如胡歌、马伊琍、孙俪等脱颖而出,为海派电视剧的发展助力。而一大批极具竞争力的影视公司的崛起,如上海尚世影业、上海柠檬影视、耀客传媒、上海儒意影视等,更是保证了海派电视剧创作的持续输出。

海派电视剧塑造出了很多典型的艺术形象,丰富了中国电视剧艺术审美的长廊。如2006 年根据王安忆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长恨歌》塑造了一个上海弄堂淑女的形象,使得该剧更成为海派电视剧发展史上的代表作之一。后续如《杜拉拉升职记》的职场精英女士、《我的前半生》里经济独立独当一面的“白骨精”唐晶、《欢乐颂》中五个性格迥异的上海女性形象,都令人印象深刻。而《三十而已》中全职妈妈顾佳、安分守己的钟晓芹和“沪漂”女孩王漫妮,演绎了不同背景下上海女性的艺术形象。《心居》中塑造的上海本土女性顾清俞和外来媳妇冯晓琴,展现了两种女性不同的生活境遇和追求。可以说,“她剧集”中的女性形象,成为海派电视剧中一抹亮色。

谍战剧作为海派电视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上海的地缘历史和红色文化基因息息相关的;尤其是进入到21 世纪的《暗算》《伪装者》《麻雀》等,海派谍战剧一路发展至此,既呈现了老上海独特的美学符号,又将红色文化革命历史融入其中。

“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其红色基因更是植根于血脉之中。”2进入21 世纪以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成为海派电视剧中的一面旗帜。2011 年由胡玫导演,邵钧林担任编剧,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开天辟地》播出,该剧以中共一大为历史背景,全景式、立体化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创建之初的艰苦历程,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为民族解放事业不懈的斗争精神。2022 年12 月,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直接命题,根据刘统教授的纪实文学《战上海》改编的电视剧《破晓东方》在中央电视台1 套播出,以上海解放为切入点,生动还原了中国共产党从解放上海,到接管上海政权以及治理上海的全过程,更成为海派电视剧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代表。

着力聚焦上海的都市发展,深度链接社会话题的电视剧也屡出精品。如《大江大河》讲述了对改革开放浪潮下以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为代表的先行者们,搏击变革浪潮的浮沉故事;《大浦东》聚焦上海的陆家嘴、浦东洋泾老街的变革。作为科创中心的上海,也通过电视剧《在远方》反映其历史变迁,以普通人的视角,展现了国内快递物流业和互联网业的高速发展。《三十而已》《安家》《心居》等,又从不同的维度,探讨了新时代下人民关注的职场、婚恋、育儿、居住等热门议题。

2010 年上海成功举办了第41 届世界博览会,再次吸引了全球人民的目光。如今,这座开放、包容的城市正在为加快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和世界航运中心而努力。海派电视剧的发展更应“以更加开放的视野面向世界,更真实也更深入地去反映日益国际化的上海都市面貌,并能使之辐射至长三角地区,特别是观照到沪语流行区的各个不同阶层人的生存状态的上海电视剧创作。”3近年来,海派电视剧也走出国门,加大国际传播力度,2011 年底《媳妇的美好时代》就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TBC1 播出,之后又在肯尼亚播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 年3 月访问非洲国家坦桑尼亚时就指出:“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使坦桑尼亚观众了解到中国老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

海派电视剧审美范式构建

“以上海的城市建筑、人文风貌进行深刻的空间建构,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呈现了生动的社会图景,将海派文化融入到叙事中,展现出独特的上海城市之美和海派文化的艺术魅力价值,以城市空间为载体,构建起的审美意象,寓意更加丰富”。4海派电视剧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标志:沪语、石库门弄堂等构建其独特的审美范式。无论是家庭伦理剧《孽债》,还是情景喜剧《老娘舅》都以沪语播出,独具韵味;《重返石库门》《婆婆媳妇小姑》等以上海普通百姓特有的石库门里弄为建筑特色。

1.上海方言构建海派电视剧审美内蕴范式

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在场代表,以其生活化的特性融入电视剧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彰显地域特征。早期海派电视剧以上海话为根基,吸取了吴越江南地区的语言文化的精髓。如1995 年播出的电视剧《孽债》就是以全沪语制作播出,受到本地观众的欢迎,收视率高达42.62%。情景喜剧《老娘舅》更是以沪语讲述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在以上海、浙北为代表的吴语地区成为热播剧的代表。然而,因沪语的地域性太强,与全国其他地区的观众产生语言上的隔膜,因此不像京派电视剧中的京腔京韵更能被全国电视观众所广泛接受,这也成为海派沪语电视剧传播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2.石库门里弄构建起海派电视剧审美意象空间范式

与京派电视剧中的胡同、四合院为标志的地域文化符号相比较,海派电视剧中的石库门里弄以极具审美意象的空间建构,成为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石库门建筑形制历经百年,在上海城市发展过程中其自身也在不断演进完善,为‘五方杂处’‘远悦近来’多元异质移民城市文化构成提供一个形式独特的物质承载空间,形成上海城市文化最初的基因单元,奠定了上海区域文化后来发展兼容性和开放性的基础。”5《婆婆媳妇小姑》《重返石库门》《儿女情长》等海派电视剧都是讲述上海弄堂里普通百姓的平凡故事。而外滩、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陆家嘴高楼等建筑标志,也是现代海派电视剧审美意象空间的代表。可以说,市井与小资并存,传统与现代并置,是上海这座城市审美意象空间的最佳注脚,更是海派电视剧审美范式的生成意蕴。

结语

物换星移,历经四十多年发展的海派电视剧以其“海纳百川、雅俗共赏”的独特风格成为众多地域流派电视剧的代表,海派电视剧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影响着中国电视剧的发展,进而走出国门,传播中国文化软实力。对于海派电视剧的未来发展,要继续强化地域文化特色、在精品化多元化的发展下,全方位高质量地树立和传播上海形象。要打响“海派文化”这张金字招牌,使得海派电视剧这股清风吹遍全国乃至全球。

[1]石歇.贴近生活突出家庭伦理 保持升势尚需拓宽思路—试论走出“低谷”的上海电视剧创作[J].上海艺术家,1999(05):11-16.

[2]于仰飞,李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艺术审美的创造性转化—评电视剧《破晓东方》的艺术价值[J].上海广播电视研究,2023(02):79-83.

[3]金丹元,张莹.论海派电视剧失语的现状与淡出的原因—兼涉对“后世博”进程中可能出现新海派电视剧的现实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32-44.

[4]同注释2.

[5]吴亚生.石库门里弄—上海区域文化特色的源起与展望[J].装饰,2016(04):34-36.

猜你喜欢
海派上海文化
上海电力大学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谁远谁近?
海派剪纸
海派赏石概述
海派绘画中的金石重彩大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