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大,不仅在于文明基业的厚重,也在于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博物馆就是光辉灿烂文明实物留存的见证,仿佛凝聚了时光和岁月,抖落一身的灰尘,依旧栩栩如生展现在今人面前。在走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当下,我们的博物馆提出“大博物馆计划”,是基于怎样的自信呢?—原来,早在去年12 月21日,上海博物馆迎来建馆70 周年,同时发布《上海博物馆“大博物馆计划”(2022—2025)》。根据这一计划,至2025 年,上海博物馆以构建海内外体系最完整的中国古代艺术通史陈列为主的东馆建成开放,以特展主题展为主的人民广场馆整体更新改造升级,以长江口二号古船为核心的北馆启动建设。届时三馆馆舍建筑总面积将超过20 万平方米,预计年观众接待总量超过600 万人次,将跻身世界博物馆前十行列。
当然,这是上博的厚重与自信,而上海的博物馆,并不止于上博,至今拥有119 家博物馆的上海,无论数量还是门类,均位居全国领先地位。除了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这样的超级大馆,上海玻璃博物馆、上海汽车博物馆等众多垂直细分的行业性博物馆,包括嘉定博物馆、闵行区博物馆、奉贤区博物馆等在内的一大批区级综合性博物馆同样筑起独特的文博风景线。它们有的始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有的随近年来文化场馆建设大潮而新生,坐享硬件优势,无不努力为大众呈上一道道优质且免费的文博大餐,吸引更多观众步入馆内。
附2022 年度上海博物馆发展年度报告主要信息:
截至2022 年底,上海市已备案博物馆159 座,其中国有博物馆119 座,包括文物行政部门管理的国有博物馆50 座、其他行业性国有博物馆69 座,非国有博物馆40 座。人均每15.6 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每39.9 平方千米有一座博物馆,于长三角区域排名第一。2022 年新增备案博物馆1 座;2022 年,受疫情影响,全市博物馆接待观众总量为970.8 万人次,同比减少;全市博物馆共设有基本陈列291 个,举办临时展览309 场,举办数字展览293 场。数字展览数量和质量较往年均有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