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利
2022年7月,江苏省启动了省域参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试点工作,形成了国家、省级、地市级等教学资源的融通,这意味着学生将有海量的教学资源可以使用。在此背景下,提高线上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成为当前教师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传统的单纯以记忆资源内容为主要目标的学习追求,已不符合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时代需求。探索线上教学资源的使用路径,提高线上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在“双减”背景下更具现实意义。
线上教学资源的使用主要涉及学生、资源、目标、方法和教师(家长)等要素,呈现出如图1的基本结构。
图1 资源使用的基本结构图
在这一结构中,学生是核心要素。使用资源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教师(家长)的帮助和引导下,运用学习方法,通过相应的学习路径,达成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涉及执行力、内驱力、意志力、自控力、反思力和自我调节力等因素。提高线上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核心是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方法,有强大的执行力;关键是学生有持续的内驱力,每次学习都有获得感。
资源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和素材。从教育价值角度看,线上教学资源可分为复习类、预习类、阅读类和兴趣爱好类。复习类突出综合性,重在深化拓展已学内容;预习类突出基础性,重在运用方法学习新内容;阅读类突出拓展性,重在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表达风格;兴趣爱好类强调自主性,重在提高兴趣爱好层次。从教育过程角度看,线上教学资源可分为内容解读类、课堂实录类、习题检测类。内容解读类突出自学,重在掌握内容结构,理解丰富内涵,提高阅读、思考和表达能力;课堂实录类突出跟学,重在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关键能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情感,提高审美境界;习题检测类突出巩固所学和查漏补缺,关键是发现优点和不足,重在采取措施弥补不足。
目标是学生使用资源要到达的终点。使用资源要达成的最终目标是立德树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科课程核心素养,即固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关键能力,培养必备品格,深化理解主干知识;直接目标是巩固拓展已学内容或预习未学内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感悟学科魅力。具体而言,使用线上教学资源,学生主要完成四大任务,即复习巩固已学内容、预习未学内容、提高阅读境界、发展个人兴趣爱好。
教师(家长)是学生学习的助力者。助力就是助学和导学,教师(家长)的助学与导学作用主要体现在学习方法的解读和使用、学习过程的调控和反思、学习结果的预设和点评等方面。
资源使用的主线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质是学生从资源出发,经过对资源的领会、分析、比较、概括、反思等环节,最终实现课程目标,具体内容见图2。
图2 学生使用资源的过程图
在学习过程中,关键能力是中枢,它下起知识,上达意志品质、情感审美和精神追求,并受其影响,主要包括阅读、思考和表达能力,对应《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培养目标的“有能力”。精神追求是根本,它源于知识,依托关键能力或意志品质、情感审美,主要包括远大志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的信念和信仰等,对应《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培养目标的“有理想”。意志品质和情感审美,源于知识,依托关键能力,受精神追求影响,主要包括品德、责任、担当等,对应《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培养目标的“有担当”。上述学习过程的特质,凸显了学习方法中探究与体验的重要价值,也凸显了学习方法中自主与互动合作的重要意义。
余文森先生从学习过程的视角出发,将关键能力细分为阅读(输入)、思考(加工)和表达(输出)三种核心能力,其他如创新、研究等能力都建立在其上。阅读能力,即“看并领会其内容才是阅读,领会意味着个体把看到的东西融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使其连成一体”。它是最基础最关键的学习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具体包括对阅读对象分层,并归纳出各层基本思想,依据各层基本思想概括出其整体主旨,依据已有经验判断阅读对象的价值和意义。就使用线上资源而言,阅读能力提升主要依靠观看视频或阅读教材解析,领会其内涵,同化或顺应其内涵。
思考能力,就是用心寻找证据并形成信念的思维过程。它是“有根据”“有条理”“有深度”的思维,“是最核心最根本的学习能力,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水平和质量”,具体包括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反思、批判等思维能力。就使用线上教学资源而言,除完成视频中教师提出的任务外,思考能力还包括探讨视频内容或教材解析等与教材的关系,视频中教师提出的任务与已学内容的关系,视频中教师助学、导学与自己学习卡点和痛点的关系等,以深化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等。
表达指“把自己内化的知识以能够传递给他人的形式来表现的过程,或者由于外化而得以表现的内容”。这要求学生学有所获,“有自己的想法、观点或思想情感”。表达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最高体现和综合反映。具体到使用线上教学资源,就是学生将观看视频或文字材料所得、反思与回顾教材所得、学习内容贯通后豁然开朗的感受等,运用如文字、图示等适切的方式展示出来,以期待教师或同伴的反馈与互动。表达的内容与方式体现了学习结果的水平。
任务型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培养这三种关键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布置任务、课中完成任务、课后展示任务完成情况等环节,引导学生聚焦重难点,学会阅读、思考和表达。
资源使用的辅线是教师或家长的助学和导学。学习前的动力激发,学习过程中的痛点疏解、卡点突破等,学习后的迁移运用、巩固拓展等,都离不开教师或家长的帮助和引导。可见,激发兴趣、搭建展示交流平台、点评学习效果、助力反思提升、引导品味学习获得感等,是教师或家长助学和导学的关键节点。
主线与辅线的特性决定了资源的选择标准,也决定了资源的使用路径。
使用线上教学资源,主要以达成课程目标或培养核心素养为旨归。观看资源与记忆资源内容仅仅是达成课程目标的第一步,后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总体而言,使用线上教学资源需贯彻一个方针,即增强获得感;需落实三大策略,即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助学导学、彰显教材价值;基本分为三个环节,即观看理解内容、思考其间逻辑与思想、表述学习所得。不同类型的线上教学资源,其使用环节和方法各有不同。
课堂实录属于过程类资源,其使用方法主要是:(1)跟视频学。跟着视频中教师的要求阅读、思考、完成任务或活动。(2)总结反思。总结视频中的学习任务或活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收获,反思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寻求同伴或老师的帮助。(3)回顾教材。回忆视频学习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体系、例题与习题,以及教材辅助栏目对学习的帮助。(4)表述学习收获。运用图示、表格或文字等形式,讲述自己在上述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想,并分享给同伴和老师。
教材解读属于内容类资源,其使用方法主要是:(1)阅读。阅读内容,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次大意,根据分层大意概括内容的主题,建构内容的知识体系。(2)思考。判断内容的价值,领会本部分内容对已学或将学内容的帮助。(3)表达。总结学习过程,采取多种形式表述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学习心得。
习题检测属于试题类资源,其使用方法主要是:(1)明确任务和要求。阅读试题情境,明确试题的条件和任务。(2)寻求解题思路。依据教材相关内容,寻找解题思路。(3)答题。根据试题任务和限定,依据答题步骤解答试题。(4)检验。检查答题过程,完善答案内容。(5)比较。比较试题与教材相关内容中例题和习题的关系,领会试题的考查目标,梳理试题的答题方法和思考策略。
提高线上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就是将教研部门、学校、教师等各种力量汇聚为学生高效的学习过程,从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教研部门的主要任务有四项。一是制订选择标准。各科教研员制订优质资源的选择标准。标准应突出六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获得感、有利于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彰显教师助学导学功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质效、有利于理解和掌握教材。二是精选优质资源。依据标准,选出优质资源,供全市各学段学生使用。三是规划使用方法。确定学习步骤,提出学习方法,帮助教师提高学生使用线上教学资源的效率。四是评估使用效能。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评估学生使用线上教学资源达成课程目标的程度。依据学生的目标达成度和教师助学导学功能的发展程度,评估学校帮助和引导学生使用线上教学资源的效率。
学校的主要任务有三项。一是宣传。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多种方法,宣传线上教学资源的内容、特点和使用方法;帮助和引导学生及家长运用优质资源,提高学习品质。二是动员。动员教师充分理解线上教学资源的价值,指导教师掌握有效使用线上教学资源的基本方法,鼓励教师采取措施帮助、引导和激励学生使用线上教学资源。三是评估反馈。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学生运用线上教学资源的效果,评估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的质量;及时反馈评估结果,对使用线上教学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并加以落实。
教师的主要任务有三项。一是内化优质线上教学资源的使用方法。理解教研室制定的选择标准,领会教研室选出的优质线上教学资源的特点,掌握教研室提出的优质线上教学资源的使用方法和步骤。二是帮助和引导学生高效使用线上教学资源。具体包括解读学习方法、布置学习任务、点评学习结果、疏解学习痛点、引导感悟意志品质和提高审美素养、引导提升精神境界等,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利用线上教学资源进行学习的质量。三是评估学生线上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采取交流学习心得的方式,评估学生线上教学资源的使用质量,及时与学生一起解决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