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琳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福建 莆田 351100
妊娠糖尿病在妊娠期具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在发病后产妇会出现胰岛分泌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产妇的糖代谢功能,并且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还易引发新生儿窒息、妊娠高血压、早产、新生儿窘迫等多种不良情况[1]。除了相关药物控制外,更需要从护理干预入手,通过系统全面的护理措施,确保孕妇及胎儿的安全健康[2]。早期护理干预作为一种规范全面的护理模式,能够全面促进护理效果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选取2020年5月—2021年3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该护理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具体研究过程和结果,现报道如下。
选择本院收治的10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具体就诊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54例,平均年龄(29.32±2.79)岁,平均孕周(32.75±2.86)周;干预组54例,平均年龄(30.73±2.33)岁,平均孕周(32.56±3.12)周。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所有收治产妇均符合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均遵医嘱进行住院治疗。排除标准:中途退出者;有免疫系统疾病者;精神异常者。
常规组予常规护理。依据妊娠糖尿病的相关护理要求,为孕妇及家属,提供咨询、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基础性护理服务。
干预组予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早期心理护理。妊娠期孕妇易在心态上发生变化,产生抑郁、烦躁等这种情况,因此医护人员在日常护理中需要及时与孕妇沟通,了解其心态变化,并通过积极实例来维持孕妇良好心态,同时还需要与孕妇家属进行全面交流,使家属能够为用户提供足够的家庭情感支持,及时消除不良情绪影响。产妇在得知自己患上了妊娠期糖尿病之后,担心胎儿及自身的安全情况,容易产生焦虑、紧张、过度担心以及抑郁等较多的负面情绪,会增加产妇体内应激性激素水平,造成血糖水平升高,且有些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较低,对其自身的病情不重视,以致于无法较好地配合相关治疗,从而对病情产生延误。为此,护理人员应对产妇进行心理干预,为其讲解相关知识,并给予其鼓励、安慰和支持,向其讲解既往治疗成功案例,提高其治疗信心。促使家属给予产妇鼓励和关爱,以消除其负面情绪。同时可对产妇采取转移注意力法,例如看书、听音乐、看电视以及聊天等,以转移其沉浸在负面情绪中的注意力。②早期健康教育。通过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帮助孕妇及家属掌握强化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同伴合作教育、一对一辅导、集中学习、实践演练等。在具体健康教育中,需要先对孕妇进行合理分组,并配置相应的教育人员,由其来负责制订实施健康教育计划,并且在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中还需要评估教育培训效果,结合每名孕妇的掌握程度、接受能力实时调整教育方案和教育计划。一般情况下,最晚从妊娠24周时就必须开展健康教育培训,到分娩时,培训教育次数必须超过8次。③早期饮食指导。在饮食指导中需要落实食物频率法,结合每名孕妇的具体情况,制订饮食方案,计算孕妇每天各种摄入物质的含量和比例,要少食多餐的原则,控制每个阶段的饮食,并对孕妇的日常饮食情况进行全面记录,便于为临床治疗和饮食调整提供参考。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一定要注重饮食搭配,主要是由于某些食物对普通孕妇有积极作用,然而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而言,却可能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务必要注重饮食的合理性。首先营养要跟上,以供婴儿日常吸收,碳水化合物的食用量至少为全部食物热量的1/2,蛋白质食用量控制在20%左右,脂肪则控制在25%上下。对于含有维生素B6、锌、铁、钙、钾、铜的食物可逐量慢慢增加,比如瘦肉、虾、新鲜水果、蔬菜等。不可食用带有蔗糖、砂糖、果糖、葡萄糖、冰糖、蜂蜜、麦芽糖的饮料或者甜食,应当选取纤维含量较高的糙米、五谷饭、全谷类面包等,有助于控制体内血糖。也禁止使用棕榈油、椰子油以及烧烤制品,尽量减少油煎、油炸、油酥等食物,可使用橄榄油、菜籽油、花生油等。带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坚果、鱼都可以食用。其次,在饮食方面实施少食多餐的措施为最佳,每1次进餐的食物量也要严格控制,并确保食物的营养度,以便为孕妇提供充足的维生素、叶酸等营养。④早期运动指导。帮助孕妇制订和实施运动计划,合理控制其在怀孕期间的运动频率和强度,并做好运动日记的记录,及时根据孕妇身体情况调整运动计划。⑤早期指标监测。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中,还需要进行孕期监测,在采取常规的产前检查外,需要进行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糖水平的检测。另外进行肝肾功能、血脂、尿常规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检查也尤为重要。同时还需要对胎儿进行监测,定期采取超声诊断,以对胎儿的情况进行了解,例如明确有无畸形、胎儿大小以及胎盘成熟度等。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胎动的监测,若胎动异常,需要第一时间进行诊治,以便产生不良后果。⑥早期药物指导。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一般需要采取饮食治疗干预,若血糖控制不佳,则需要采取药物治疗干预。临床上主要采取的药物为胰岛素,在治疗期间,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采取合理的胰岛素治疗,同时还需要按照孕期的进展以及病情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嘱咐患者在血糖未控制到正常水平期间,切勿随意乱用药物治疗。⑦早期感染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过高会降低其自身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孕妇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进而增加泌尿系统、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医护人员提醒孕妇要注意个人卫生,常用温水泡脚以促进血液循环,不穿硬底鞋,及时修剪指甲以防感染的发生。
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
知识掌握情况:根据自拟量表评估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80~100分为完全掌握、60~79分为基本掌握、<60分为未掌握,达标率=完全掌握率+基本掌握率。
妊娠结局:巨大儿、早产、新生儿窒息、剖宫产。
数据由SPSS 23.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对比(±s)
组别干预组(n=54)常规组(n=54)t值P值空腹血糖(mmol/L)干预前9.58±1.39 9.63±1.42 0.185>0.05干预后5.27±0.34 6.35±0.72 9.967<0.05餐后2 h血糖(mmol/L)干预前13.39±1.28 13.45±1.23 0.248>0.05干预后8.55±0.81 9.73±0.75 7.855<0.05
在孕妇知识掌握情况方面,干预组达标率为94.44%高于常规组的7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孕妇知识掌握情况对比
干预组妊娠结局情况较好,各项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对比[n(%)]
糖尿病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该病因胰岛素缺乏而致使人体中糖、蛋白质丧失原有平衡度,对人体内部系统产生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遗传或者外界影响所造成的[3]。妊娠期糖尿病则是女性在妊娠期间所出现的糖尿病,与普通孕妇相比,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可食用甜食和部分水果,并且妊娠期糖尿病还会对孕妇、胎儿的健康带来较大影响[4]。
妊娠糖尿病会对母婴造成严重危害,主要包括对孕妇的危害:①会增加妊娠并发症的概率,比如,妊娠高血压等,该病的发生率与普通孕妇相比要多2~3倍;②出现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还会诱发某些感染,严重时会引起酮症中毒,症状包括身体无力、精神恍惚、脱水等;③该病会对妊娠期女性的神经系统带来一定影响,同时增殖性视网膜病发病率也会提升[5]。对胎儿的危害:①孕妇体内胎儿死亡的概率会增加,还会导致孕妇胚胎发育不正常,因此流产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②容易发生发育过猛的情况,从而出现巨大儿,进而对孕妇生产带来极大阻碍[6]。出现巨大儿的主要原因是孕妇血糖偏高;③加大胎儿畸形的概率,在女性怀孕阶段,如果血糖偏高,极易导致胎儿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发育不完全,跟正常孕妇相比,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畸形的可能性要大很多。此外,还极易导致脑积水、脊柱裂等问题[7]。
妊娠糖尿病所造成的糖代谢异常影响极其严重,不仅会损害产妇的身体健康,更会引发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等多种不良症状。且随着三胎政策的实施,再次妊娠孕妇数量不断增多,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再次妊娠孕妇,该病的发病风险会明显增加,这就要求临床中必须不断提升妊娠糖尿病的医护水平,为孕妇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护保障[8-9]。早期护理干预全面围绕妊娠期糖尿病的特点,从情感支持、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支持几方面入手,对各项护理工作进行了更加细致系统地规划和说明,有效促进了医护效果的提升[10-12]。在本次研究中,在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妊娠结局明显好于另一组,同时干预组的孕妇知识掌握情况和血糖指标也占据优势(P<0.05)。
综上所述,本研究论证了早期护理干预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有效性和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