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漫 李芳菲 刘建明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2020年以来,我国在线教学实现了井喷式增长,规模跃居全球第一。很多高校老师在尝试和熟悉在线课程教学后,不同程度地选择了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手段,开启了我国在线高等教育的新时代[1]。这些显著增长的在线教学份额,既构成了高校混合式教学的新常态,也为教学日常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帮助教师合理设计并实施混合式教学过程,保障本科教学质量,成为当今时代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问题[2]。
基于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近2年多来对560多位二年级本科生的教学调查结果,本文对我院学科基础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中暴露出的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了具有实操性的解决对策,以便在混合式教学新常态下,引导教师设计并实施高质量的混合式教学,提升课程的线上线下融合度,使学生学有所得,促成学生个性化的自我成长和能力素养的全面提升。
混合式教学多样性与教学管理规范化之间的矛盾,给日常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可供使用的在线教学平台超过20种,往往都是由教师根据个人喜好、操作习惯等进行自由选择,不仅导致学生手忙脚乱地尝试使用多种客户端,而且也使得在线节段的教学监管费时费力。也就是说,在线教学平台虽然能够为教师带来一定的便利,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教师和教学管理者来说均存在一定的挑战。比如,教师课前需要花费很多精力试用系统的各项功能,教师对在线平台使用技巧不熟练经常导致学生的学习体验下降,督学人员需要学习多个在线平台的操作技巧才能对在线课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而且,混合式教学的多样性并不仅仅体现在教师选择授课平台的多样性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学设计中对线上线下份额及作用的安排上。混合式教学模式按照各阶段的占比,可分为线下主导型、线上主导型和完全融合型三大类[3]。其中,线下主导型以面授的现场教学、互动、讨论为主导,在线教学为辅(主要用于呈现、扩展教学资源),与传统课堂的形式最为接近;线上主导型以在线自主学习为主,面授的现场教学和讨论为辅(一般仅在首尾出现);完全融合型将面授课与在线教学(含移动端)完全融合、无缝连接,涉及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的改变也最为明显。这些差异都导致传统的教学督导检查制度无法客观评价混合式教学的质量。同时,考虑到我院负责的绝大部分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性质和内在需求,完全融合型混合式教学更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因此,制定相关引导政策、促进混合式教学在线上线下的融合式发展,也是在教学管理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4]。在教学管理上,一方面需要要求教师综合考虑教学问题,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地将线上及线下教学的优势发挥出来。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引导教学督导人员,结合混合式教学(或在线课程)的特点,将督导过程由线下转为线上,而将对教学目标完成效果的评价重点由传统的“看卷面、评得分率”转移到教室和实践环节中,在真实环境下探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由于教学方式和教学设计均需要较大改动,因此尤其要加强对教学设计的引导和质量提升,通过设立教学专家团队(而不是传统的督学考勤)来指导教师设计并实施适合学生水平和理解能力的课堂参与式学习环节,并通过量化参与式学习环节的数量与实施质量对混合式教学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实现对尝试混合式教学的教师的正向激励和有效引导,全面提升本科生的思维和能力培养水平。
混合式教学是教学方式的显著变革,它虽然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但是却打破了学生原有的学习习惯和方式,因此,很多适应力不强的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排斥。学生习惯了灌输型的教学,并且已经建立起了适应传统课堂的完善经验和对策,当他们面对需要持续思考、不断进阶的新课堂时,这种巨大的落差和对课程预期的不确定,会加剧后进学生的畏难情绪,导致自我放弃型超低分个案数量增加[5]。同时,由于混合式课程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学习空间、学习资源,并且增加了学习的挑战度,使得优等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都有了显著改善。因此,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往往会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趋势越发明显。学生由于自律性、认知能力、精力投入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导致学习成绩差距显著增大。这也意味着,混合式教学必须强化对后进学生的督促,才能保障整体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此外,上述两极分化的问题,除了对学生的成绩造成影响外,也容易引发学生在教学评价时迁怒于教师,导致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教师获得“差评”的风险增加。这里,我们列举了一些实施混合式教学课程的非常典型的学生评价:
“这门课让我学会了三传原理、燃料与燃烧,还让我学会了一些学习方法,为我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了基础。我在学习的过程中进入状态比较慢,导致第一章的流体力学跟的不太紧;但是这个问题现在早已得到了解决。我希望老师可以多出几套综合习题试卷,可以帮我巩固所学知识。”
“建议减小平时成绩占比,增多习题练习。”
“作业互评好多人都是瞎平的,明明写的跟老师讲的一模一样还有人故意打低分,建议取消互评作业。”
“建议平时的活动其实可以不要太多,因为据同学朋友的反应,同学间互相评价的时候,靠的更多的是人缘和是否拉票并不是实力,希望卷面和作业的比重可以更大一些。”
“材料工程基础作为一门平时分60分的课程,我想留到平时的一些课外任务可能会是比较多的,应当理解。但是,我个人认为,平时的任务有些过于繁且多,如章节作业,学习通讨论,网上实验,制作小组视频。我明白老师设置这些任务的初衷,但是可能由于这学期课程过多任务繁忙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去好好完成,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抱着一种赶紧做完了事的心态,我想这与老师的初衷恰恰是相反的。本学期我一度怀疑学院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因为我的课多到让我觉得没有办法在其中找到一点灵动,一学期9门闭卷考试。作为一门平时分是60分的课程,是不是真正可以做到帮同学们稍微减轻点负担呢?并没有做到,甚至完成平时分还成了一种负担。”
“这门课让我初步了解了材料之间神奇的变换和计算,对未来进一步深入材料学科的相关领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在本门课的学习中,有过对公式应用的错乱,也有过在繁琐计算中的迷茫,甚至一度有过面对计算的无力。还好,在老师与各位同学的讲解和帮助下,我能从中慢慢理解,渐渐掌握,虽然领悟的有几分漫长,但却胜在记忆深刻。”
这些评价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学生在学习习惯“被改变”之后的矛盾心理,也提醒教师要充分关注教学改革适应期的暗流涌动。混合式教学由于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原本的作息时间受到冲击[6],加之部分学生心智尚不成熟,难以通过自行调整来缓解学习任务压力,导致学生个体差异凸显,自觉性不强的学生成绩下滑。因此,从教学管理角度来讲,对于实施混合式教学的课程,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均采取正向激励政策,才能有效地推动混合式教学的高质量实施[7]。比如,为实施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认定更多的工作量系数,通过教学研讨、教学范式推广等活动鼓励教师设计更多的互动学习环节或者小组学习环节,引导教师为积极参与在线学习和课后学习的学生设置合理的附加分数,要求每门混合式教学课程(或在线课程)每2-3周进行一次在线督学等等。
针对混合式教学的优势,我们通过并行多选的方式进行了教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同在线教学的主要原因有以下4点:31%的学生认为提升了自我管理的能力,35.4%的学生认为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41.1%的学生认为可以更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规划,35.7%的学生认为可以反复学习。可以看到,混合式教学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开放性,助力个体的个性化发展[8],对于这些优势,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充分关注和利用,将有助于提升学生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培养水平。
此外,需要推动与混合式教学相适切的、以能力和素养培养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建立。传统教学方式往往侧重知识习得,流于简单的终结性成绩评价,无法满足混合式教学过程与目标的需求。在混合式教学迅速增长的大背景下,需要引导教师结合课程特点,摸索并建立全新的评价体系[9],关注形成性评价、注重方法习得与能力形成、关注思维方式与价值判断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监管过程中,在线环节主要考评教师与学生的投入、互动频次、拓展性个性化选修资源等的数量与质量;线下环节主要评价学生学业能力的达成情况以及综合素养等高阶目标的达成水平。
具体到技术层面,利用在线课程平台,教师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应用能力、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立体化考评。比如,可以通过考核学习次数、学习时间、发帖个数、提交作业时间等,量化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考核在线作业、随堂测验、考试等,量化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考核学生被点赞的讨论数、论文(报告)创新、小组讨论评分等,量化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考核学生在线提问、资源利用、同伴互评等,量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通过合理设置各环节的权重,就能够利用课程平台实施立体化的、综合性的课程考核,全面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综合素养方面的教学调查,即可获得满足混合式教学需求的课程评价与考核体系,助力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升[10]。
针对在线平台多样性带来的教学监管问题,吉林大学教务处在疫情初始阶段就予以了充分考虑,推荐了3个主要的在线学习平台供教师选择,不仅进行了相关教学培训,而且建设了在线教学数据动态监测系统,对教师的在线教学情况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后台听课。为了实现“保开课、保稳定、保质量”的目标,学校将在线督导分两个阶段进行,分别解决课程“开没开”和“好不好”的问题,做到课程应开尽开、同实体课堂等质同效。督导专家实行分工包干,提高效率,加大督导覆盖率。在巡课督导过程中,督导专家不仅“督”更注重“导”。注意关心关爱师生,协调反馈师生在线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帮助教师完善在线教学的方式方法,引导教师及时传递学校的声音,恰当地开展课程思政,积极宣传正能量,引导学生积极乐观完成学业。以督导促帮助、以督导促服务、以督导促提升,保障本科在线教学平稳有序。
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和份额的多样性问题,从教学管理角度,除了保留传统的各学期的前期、中期、期末试卷检查之外,我院还专门为在线教学配备了在线督学,形成了与混合式教学相匹配的教学监管体系。学院在线督学采取抽查的方式对在线教学进行了常态化监督和教学数据的定期备份,并要求教师对在线授课节段进行系统留痕或截屏操作,为广大教师的在线教学环节评价提供依据。
针对混合式教学加剧的“两极分化”问题[11],除了引导学生积极地应对新环境、新挑战外,还应引导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关注对后进学生的学习监督。加强与后进生的沟通,使其能够将自身的问题充分地暴露出来,以利于教师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同时,在教师考评中,针对实施混合式教学的课程采用柔性政策处理学生评教的“差评”问题,利用学院教学委员会审议制度来充分保护教师的教学改革积极性。
鉴于混合式教学实施的多样性和监管的复杂性,基于对学生的教学调查结果和长期从事混合式教学改革教师的相关经验,并充分考虑了我校对高素质、宽口径、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需求,我们设计了“混合式教学设计自查表”,用于帮助和指导教师在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时规避上述问题,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具体的做法是,学院要求教师在备课完成后,根据表1逐项核对进行自查,对于不满足要求的项目进行整改。该表可以引导教师在教学执行过程中快速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并有助于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12]。
表1 混合式教学设计自查表
综上所述,虽然混合式教学在施行阶段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是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角度来讲,其优势是毋庸置疑的[13,14]。这种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值得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者迎难而上,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路,开拓出适合中国学情,有效促动学生知识能力水平与综合素养提升的教学法发与管理模式[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