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东,李浩荣,程学晶,陈 庆
(吉林化工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
为更好吸取国际工程教育的新理念、进一步加强与国际教育互认,自2018年起吉林化工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正式接轨工程教育认证,并于2021年3月成功认证[1-4]。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各门课程一直严格遵循,并不断探索课程改革方式,以为专业认证提供支撑。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可以直接接触工程实例,便于生动授课,有助于理论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相贴合[5-6]。
对于专业教师而言,企业实践锻炼有利于开阔视野,提升专业技能。通过到企业实践锻炼,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活动,可以对相关专业的新技术新理论有一定了解,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也可以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且当前大多高等院校新进教师硕博毕业后直接从一所校园步入另一所校园,虽积攒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却缺乏关键的实践经验,从而使理论与实践不能完美融合,导致授课过程中分析范围不广、教学效果欠佳[7-9]。因此,教师在具备良好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否则只会是“纸上谈兵”。
企业实践有利于完善教学方式。通过实践锻炼,教师可以手对手与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交流,能够切实了解当前专业领域内较容易出现的各类问题以及工程实例,便于教学过程中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而且专业教师可以通过企业实践分析到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人才的需求方向,同时能了解企业的岗位设置以及各个岗位对员工知识能力的需求,便于教学过程中有一定侧重点的教授学生,这与工程教育认证的“成果为导向”理念相符。
挂职锻炼有利于产学研密切结合,扩大校企合作[10]。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可以在接受实践技能的同时将自身的理论知识分享给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一方面有技术支持一方面有理论支撑,彼此互利,有助于碰撞出新的科技“火花”。这样既可以加深学校与企业的相互了解,密切校企关系,促进校企联合办学,又有利于拉近高等院校与企业、社会的距离,进一步打通产学研通道,补充学校横向课题经费。
《腐蚀与密封》课程是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本科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研究化工设备防腐蚀与流体密封工程问题的科学理论课程,是为了培养满足化工高等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该门课程围绕电化学腐蚀理论、材料本身特性、防腐蚀结构设计等知识对材料的腐蚀因素及腐蚀机理进行分析,进而实现材料防腐蚀的目的;围绕流体密封、流体力学、金属工艺学、材料学等知识对流体密封原理、密封原件特性、合理密封结构等进行分析,进而实现化工设备防泄漏的目的。腐蚀与密封是压力容器材料选择和过程装备的核心过程,因此《腐蚀与密封》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课程中处于主要地位。通过系统学习本课程,可以使学生从防腐蚀和密封技术两个方面对化工问题进行分析。在腐蚀与防护部分可以使学生掌握材料腐蚀的分类、腐蚀的影响因素及腐蚀的机理,能对化工设备出现的腐蚀现象进行分析,并能应用相应的知识设计出防腐蚀方案。在密封技术部分可以使学生掌握密封的方式与分类、过程设备和管道的动/静密封原理,能对化工设备出现的密封泄露问题进行检测分析,并能设计出相应的密封结构方案[11-12]。
根据当前情况可以发现,近几年学生的学习现状相比前几年有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具体可体现在学生重视程度不高、实践训练环节不足、工程案例分析不够深入、师生互动薄弱等几个方面。因此,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持续改进”理念,对该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刻不容缓的。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学生为中心”理念,教学改革的实质即为了围绕学生,使学生能更好地接受知识、运用知识,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企业的每一项决策、各道工序流程都是非常严谨的,不允许有任何环节出错,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通过企业实践锻炼,可以使专业教师理解到企业工作中的严格要求,了解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的纪律性,以便将企业实践中所学到的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作为教师,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就是的产品,要想培养出优秀的、能对社会有贡献的学生就需要具备高度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使命感与严格的治学态度。深入企业实践,可以提高教师学习知识技能的积极性。下厂与工人师傅接触不仅会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有新的认识,更多的是会在工人师傅身上学到的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除此之外,教师还将被一线工人踏踏实实的工作风气所感染,并体会到工友间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教师把企业实践中汲取的优良作风带入到课堂教学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加深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经过实践锻炼,有利于教师清除工作中存在偶尔的怠慢思想,使得严谨的治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得到升华。在企业锻炼时参加的企业各项工作,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也会对以前所教的理论课程有更深一步的理解,使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增强,从而提升自主技术开发研究和指导学生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
经过企业实践锻炼后,可以利用自身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所得经验对实际工程实例进行分析,相比以前的解析方式会有一个全新的思路。就化工设备而言,出现设备腐蚀或密封泄露是工程中不可避免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企业工厂中出现此类情况时由于缺乏理论基础,多采用简单的补救措施或更换设备,这样将产生误工或损耗大等后果。同样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在授课时针对设备腐蚀或密封泄露等情况也只会是照本宣科,缺乏实际考察经验和现场分析。实践经验的教师在分析同样问题的时候,就会先对实际情况、具体因素等进行分析。如化工生产过程中,经常会涉及流体在管道、机器、储罐等设备中的输运、反应、储存等过程以满足工艺的要求。由于某些设备结构复杂,或者因工艺过程中传热传质条件苛刻,不可避免地使流体介质在处理的过程中在流体接触的金属表面沉积出固体的集合体,也就是所谓的结垢。对于上述的垢下腐蚀一般书本中介绍的防腐措施主要包括降低介质流经金属表面的粗糙度、镀层或涂层保护、降低介质流速等方法。然而实际工况下的化工设备在生产工作中,以上防腐方法均很难达成,工程中一般采取介质中加入缓蚀剂、杀菌剂或阴极保护等方式。再比如,从培养学生的角度而言,具备一定腐蚀与密封知识的工程师在设计化工设备时将会更全面考虑到更多的腐蚀与密封泄露因素,可以从根本上降低腐蚀与密封泄露的可能性。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更直观地通过工程实例经验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教师赴学生生产实习、认识实习的企业进行实践,可提前于学生进行学习,在课堂中结合实践遇到的工程实例给学生进行讲解,避免学生在实习时出现知识盲区,从而提高学生实习效果。
首先,教师赴企业实践可以提升其专业知识技能,接触工程实例便于回归学校后以更直接更生动的授课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这与工程教育认证的“学生为中心”理念相符。其次,专业教师可以通过企业实践分析到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人才的需求方向,同时能了解企业的岗位设置以及各个岗位对员工知识能力的需求,便于教学过程中有一定侧重点的教授学生,这与工程教育认证的“成果为导向”理念相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一直在进行,但“实践训练能力不足”“工程案例分析不够深入”“师生互动薄弱”等问题一直反复出现在课程中,而教师企业锻炼实践过程可以对上述问题进行改善,这与工程教育认证的“持续改进”理念相符。由上述可知,教师赴企业锻炼实践是十分有必要的,并且与《腐蚀与密封》课程的教学改革是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