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在双减政策下的教学策略探讨

2023-01-25 00:50:02温梦瑶
成长 2022年12期
关键词:科学态度科学实验教师应

温梦瑶

南昌市朝阳小学(江西省南昌市 330009)

1 引言

小学科学实验是综合所有学科的知识并将其利用,来探寻万物真理的过程。在新课标、新政策的支持下,对于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要。这时就需要小学科学教师端正自己的科学精神,充实自己的科学知识储备,以有趣课堂只是和活跃的课堂氛围带领小学生走进科学的知识的殿堂,领略科学的奥妙,让小学生成为社会科技发展的栋梁之材。

2 创新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科学并不是呆板、单调、枯燥无味的,科学的魅力在于看透事物的本质,然后通过事物的本质体悟人生的真谛的过程。但小学生年纪较小,理解能力较弱,无法理解科学的真正内涵。因此改革创新科学实验教学的方式方法,是成为提升小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关键所在。教师应结合科学实验的基本内容,以积极有效的课堂氛围,有效的激发小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热情[1]。都说兴趣是孩子学习最重要的老师,只有通过培养小学生都科学实验的积极性,教师才可以更加容易的将课程的重要内容传授给小学生,学生才可以更加容易的牢记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同时将这些知识点融会贯通,并将之应用于实际的生产和生活当中。小学科学教师应正确引导小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小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让兴趣成为驱动小学生学习科学实验的动力所在。例如教师在《设计制作小车》的这次科学实验课程上,教师可以在科学实验中设置一个小小的比赛,让学生将自己设计制作的小车拉动相同重量的物体,最后统计拉动物体的距离,距离最远者获胜,并分别评比出冠亚军。在学生设计自己的小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条小车动力设计的思路,由此引导学生探索使用其他的动力能源。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学习兴趣,同时将科学知识融入到科学的实验之中,让小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领悟到其中的科学知识。同时小学科学教师应积极的参与到小学科学实验当中,小学科学教师应自己也设计制作一辆小车,参与到小学生的比赛之中,将小学科学实验的课堂转变为学生与教师的“游戏场”,这样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将科学实验的趣味性为学生展现出来,大大提升了小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热情,提高了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不仅仅可以通过改变小学生科学实验的课堂的授课方式来提高小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热情,同时还可以通过课前提出的问题,来激发小学生对于科学实验课程的好奇心,从而提升小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学习热情。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天气的观察》的科学实验之前,可以将雨是怎样形成的?风是怎样运动的?云为什么可以飘在天空中?这些问题提出来,让学生通过对天气气象的仔细观察,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在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的同时,提升对科学实验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产生更多的思考,锻炼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3 以多媒体为辅助工具,引导学生对科学现象的理解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让多媒体教学成为越来越多教师上课的有力的教学工具。小学科学教师应积极利用多媒体多元化呈现知识的优势,将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科学现象转化为可直观观察到的科学模型,让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理解科学实验所包含的科学真理。新媒体以网络信息作为延展,能够让小学科学教师充实科学实验的教学素材,开阔小学生的知识视野。但网络繁多而且杂乱,其中表达的知识中心并不明显,对于理解能力较低的小学生来说,理解其知识的真正含义还较为困难[2]。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应将多媒体所要表达的知识内容的中心要点进行提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归纳总结,以多角度、多方位将知识内容的中心分层次的教授给学生。多媒体的优势就在于将知识点转化为其他传输途径,并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加深学生对于肉眼所无法观察的科学现象的理解。例如在进行《水能溶解多少物质》的科学实验中,小学科学教师在让小学生观察物质是如何在水中溶解的过程,以及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速度时,具有颜色的物质小学生观察起来还较为明显,但没有颜色的物质就无法观察这些物体在水中的发生了那些变化,这为小学生对于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这种科学现象的理解,形成了巨大的认知障碍,不利于小学生认真对待科学实验态度的发展。这时小学科学教师应积极利用多媒体能过多元化呈现知识的优势,通过网络的搜集,将无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小学生眼前,让小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无色物质在水中溶解过程的画面,从而可以清晰的认识到物质的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这样不仅能够将抽象的科学实验过程具象化,加深小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同时还可以培养小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提升小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多媒体的最大优势在于,它是网络信息技术的一种表达形式,它拥有着大量的知识储备和不可比拟的搜寻知识的便捷性。小学科学教师应积极利用多媒体的这一优势,简化教育教学的流程,拓宽小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例如小徐科学教师在带领小学生进行《神奇的纸》的科学实验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小学生讲解我国传承历史悠久的造纸术,培养小学生浓厚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小学生的爱国精神。同时,多媒体还可以经过网络知识的搜索,在小学科学教师的讲解下,让小学生理解到不同的纸张有不同的特性,人们再根据纸张特性的不同使其产生不同的用途。这时多媒体的应用就为小学生打开了新的知识视野,同时培养了学生敢于探索新知识的精神,提高了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 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在新时代的发展和新课标的要求下,需要新一代小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而在小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的提升中,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成为了科学实验学习的重中之重。在科学实验的学习中,严谨的科学态度是科学实验的关键所在。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泡时,为了寻找到最为适合的材料作为电灯泡的灯丝,他进行了上千次的科学实验,终于在琳琅满目的材料中找到了最适合作为灯丝的材料,它就是钨丝。又或者伟大的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探寻天空中闪电的奥妙,在雷雨交加的天气下,通过风筝接近空中难以捕捉的闪电,以浸湿的风筝线为导体,切身的体会到了闪电是怎样的一种存在。通过对两位科学家的举例不难看出,严谨的科学态度对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同时小学生可以在爱迪生的身上学习到坚持不懈的高贵的科学精神,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富兰克林敢于为科学献身的勇气产生深深的崇拜。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初期成长阶段,这时有利于教师培养其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从小学生对待科学的态度出发,培养小学生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其在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成为小学生以后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而培养小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的最有效的科学途径就是大量的科学实验。例如小学科学教师在带领小学生进行《用水计量时间》的科学实验时,小学生可能会因为贪玩的心理而导致实验数据会有所偏差,或者因为科学实验进行的时间过长从而导致科学实验的失败。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积极注重观察小学生在科学实验过程中的表现,通过小学科学教师的正确引导,来培养小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完美的完成科学实验[3]。只有小学生具备了严谨的科学态度,才能保证科学实验的有序进行。小学科学教师是小学生在科学实验学习中的领路人,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对待科学实验的态度,会极大的影响小学生对待科学实验的态度。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带领小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学习中,要为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形象,潜移默化的培养小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例如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科学实验讲解时,小学科学教师不能因为授课内容的简单而简化科学实验的过程,小学科学教师应认真对待每一次的科学实验,将严谨的科学态度作为科学实验中所包含的知识传递给小学生。让小学生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理会严谨的科学态度的真正内涵。

5 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完善科学实验的教育意义

正向学生学习新知识会遇到困难一样,许多的科学实验并不是可以一次成功的,在这种挫折面前,小学科学教师应积极缓解小学生在科学实验失败所带来的压力,并鼓励学生鼓起勇气去克服科学实验中的困难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科学实验的教育意义并不仅仅是让小学生通过科学实验去明白一定的科学道理,而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所具备的可贵品质及相关的优秀能力都是小学生值得学习的[4]。小学科学教师应明白科学实验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用科学实验来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知识,同样重要的是这些可贵的科学品质以及相关的优秀能力对小学生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小学科学教师应该让小学生在科学实验的失败中找寻到实验失败的原因,积极引导学生找寻到探索科学知识的新方法,提升学生的抗挫折的能力。例如小学科学教师带领小学生进行《植物的生长变化》的科学实验中,在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之下,可能会使小学生种下去的植物种子无法萌芽,或者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之中因为外部的环境因素导致植物出现死亡的现象。小学生可能会因为实验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导致实验的失败,从而使小学生意志消沉,对自我的评价降低,自信心也遭受沉重的打击,这会严重影响小学生对科学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在面对这样的挫折,可能无法进行良好的自我调节,从而可能引发严重的不良后果[5]。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怎样面对挫折,在小学生受收到挫折的打击时,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化身于小学生的知心朋友,给予小学生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和鼓励,使是小学生恢复自信心,并积极引导小学生吸取失败的,以正确的方式方法来克服挫折,最后以自信的步伐迈向成功。对于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小学生的自信心得以增强,使小学生今后人生的发展可以更加顺利。

6 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将科学实验与生活紧密的结合

在双减政策的大力实施下,小学生的课余时间也较为充足,但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为薄弱,面对大量的课外时间,小学生可能会将这些宝贵的时间白白浪费。这时,就需要小学科学教师对小学正确的引导,将小学科学实验紧密的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小学生在生活知识的影响之下,对于科学真理能够有更深的领悟[6]。科学实验不是单单能够在科学实验室中就可以完成的,许多科学实验需要同生活相结合,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例如小学科学教师在带领小学生进行《观察一棵植物》的科学实验中,小学科学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到公园中进行多种植物的观察。这样不仅能够让小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放松,同时将科学与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科学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同时通过科学实验,可以大大提升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小学生贴近大自然,提升小学的科学素养,为培养小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7 利用科学实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科学书本上的知识虽然精细准确,但它大多都是理论知识,对于年龄尚小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相对来说较为困难。科学实验就为小学生理解这些知识内容提供了一条笔直的通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学科学教师应将科学实验常规化、系统化,让小学生可以通过科学实验来理解科学的魅力所在[7]。例如小学科学教师在带领小学生进行《我们一起来做“热气球”》的科学实验中,通过小学生制作的热气球并成功的将其放飞的过程中,只能是的体会到热空气的能量,让其明白气体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而引出天气变化的具体原因。让小学生通过对热空气的学习,认识到自然界中看不见的能量产生。小学科学教师应积极利用科学实验带给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真实理解,做好必要的知识补充,从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知识积累,培养小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能力,以科学实验中优秀的科学品质为导向,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8 结语

在双减政策大力实施的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应积极利用小学生充足的课外时间,将丰富有趣的科学实验与小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调动小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然而,小学科学老师在带领小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室,不仅仅是教会小学生一定的科学知识,同时,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小学生各种能力的提升也同样重要。小学教师应积极改变革新科学实验的方式方法,将小学生的兴趣作为首要考虑因素,让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够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科学态度科学实验教师应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八省适应性物理考试中的体现
物理之友(2022年1期)2022-04-19 12:34:56
“天宫”上的科学实验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将于4月发射
中亚信息(2016年3期)2016-12-01 06:08:26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精心准备 科学实验
人间(2015年9期)2016-01-09 13:12:48
国际空间站上的科学实验
太空探索(2015年11期)2015-07-18 10:59:33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