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黎红
我国现代诗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味,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现代诗的教学多侧重于主题意涵和艺术手法的解读,在审美类型上趋向于单一,不利于诗歌价值的彰显和美学魅力的张显,因此创新的教学和解读思路急需要出现。为此,以光未然的现代诗《黄河颂》为案例,利用文本细读的方式从细节出发,“以小见大”的挖掘出该诗歌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魅力。通过阅读和思考,该诗歌以第二人称“你”进行创作,因此从“你”出发,探讨更多有深度的话题不失为一个好的思路和切入点。更期望能从该层面的解读,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该现代诗独特的意涵,为现代诗教学提供一个新的案例借鉴。
光未然的《黄河颂》作为《黄河大合唱》中的重要篇章,与整体诗篇一样,具有气势豪迈,意象恢弘,境界开拓的艺术特点,让人读完以后,具有一种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展现出该诗歌蓬勃的艺术生命力量。《黄河颂》创作于特殊的历史时期,是一首表现“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现代抒情诗歌,诗歌中以“黄河”为主要意象,展现了作者对黄河的赞美,对中华民族和英勇的中国人民的赞美,充分展示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优秀民族品格和时代精神,表达了当时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奋勇抗敌的决心和炙热的爱国情怀。[1]因此,该诗歌的核心和重点就是充盈其中浓郁的情感塑造,这种澎湃而又真挚的诗歌情感,为该诗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为了让这种情感全部发泄出来,在称呼上,诗人用了很多的心思,来完成情感的宣泄。全诗从“我”站在高山上远望黄河切入,以“你”来称呼母亲河——黄河,拉近了诗人与黄河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与诗人和黄河的距离,让饱满的情感抒发更加自然流畅,富有生命力量。
作为一首现代诗歌,诗中的情感层次分明,通过对诗歌文本的解读可知,全诗的情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层层推进,呈现一种婉转复沓的艺术特色。诗歌的三次情感转变中,每一次最后都是以感叹结束,并且以类似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黄河的仰慕等情感。诗歌的第一层情感爆发是以“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来结束,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也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共同的认知,她以母亲般的伟大哺育了千千万万的子民,因此受到我们的赞美和爱戴。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就是因为黄河的原因,她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一条伟大的河流。但是,如果光未然说“啊,黄河,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虽然文字的意思没有太多的改变,但是在语气和情感上就变得单薄和生疏,因为使用第三人称会让诗歌情绪更加客观,与黄河的距离就更加远了,使用“你”这个第二人称,总体上给人一种亲切和自然的感受,同时就像是诗人作为一个儿子在对自己的母亲说话一样,拉近了自己与黄河母亲之间的距离,呈现出一种血脉相连的诗歌艺术效果。所以,为了情感的增进,诗人在三个层次的情感中都使用了“你”来结尾,就像是与母亲面对面的交谈,让读者也更加的亲切、自然,融入到诗歌的意境之中,完成情景的交融。
当然,在教授该诗歌的时候,教师可以整合教学资源,比如同样以现代诗《长江之歌》进行对比教学和分析,长江和黄河都是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因此可以进行对比的分析,增强学生的理解。《长江之歌》同样以第一人称为视角,来直抒胸臆,赞美长江。但是由于《黄河颂》创作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中,因此与《长江之歌》相比,《黄河颂》的情感更加饱满和深邃,所以两首诗歌的对比教学,更增添《黄河颂》的情感内涵。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来增加诗歌学习的动力,比如通过两首诗歌的对比,教师给出思考问题:“如果都将两首诗歌换成第三人称来写,会带来怎样的情感变化?”然后,教师可以进一步的深化思考,“现代诗歌中,什么样的体裁适合第一人称抒写;什么样的体裁,适合第二人称抒写;什么样的体裁,适合第三人称抒写?”带着这两个重要的问题,学生深入到文本之中,在感受文本意象的同时,探寻蕴含其中的独特的情感内容,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感知能力,获得更多精神境界的提升。
《黄河颂》全篇以第二人称“你”来统摄,拉近了诗人与黄河的情感距离,拉近了读者与诗人和黄河的情感距离,增加了该诗歌的艺术魅力和学习价值。
作为一首情感极度激昂的现代组诗,《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中的重要篇章,诗歌意象恢弘,境界远大,极容易引起读者的移情和共鸣,历来是我国情感教育重要的资源,当然,该诗歌之所以有这样的艺术效果,还与它独特的创作环境密不可分。
1938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当时的武汉失守,诗人带着抗日演出队北上路过黄河,面对波涛滚滚,惊涛骇浪的黄河之水,诗人受到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的震撼,于是联想到当时全国的斗争和人民抗日的激情,心中感慨万千,灵感乍现,于是回去以后就投入全部的精力创作了这首伟大的组诗。当时抗战正如火如荼,诗人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也是当时抗战积极文艺分子,所以面对这样的景象,诗人有着更加直接和深刻的体悟,但是文艺创作毕竟不是自我欣赏,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播这首作品,并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为抗战团结更多力量,用文艺的力量熏陶更多的人,所以诗人使用了“你”这样的人称,让广大的读者更加具有代入感。
《黄河大合唱》是一首组诗,也是我国知名的民族音乐代表,深受人民的喜爱。该组诗创作于1939年初,当时我国正在遭受日本侵略者的全面入侵,全面抗战进入到开始阶段,当时抗战的形势十分严峻,加之诗人当时所在地武汉又被侵占,在北上的过程中诗人见证了人民的疾苦和战争的残酷,对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充满了忧虑,因此当诗人目睹了奔腾而下的黄河之水,心中感慨万千,想到全国人民需要心灵的鼓励和激发,于是产生了创作的灵感。诗人打破传统抗战题材的写作惯例,并没有直接抒写战争的残酷,没有写当时抗战的艰辛与曲折,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选择赞美我们的母亲河。除了因为诗人亲眼见证了黄河的壮观以外,更重要的是黄河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地位和独特意象,她是中国人民母亲的象征,也是我国灿烂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对母亲河的赞美就是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文明的赞美,在内在情感上是一致的,有效的团结了当时的抗战力量,激发了民族团结心,也成就了同题材的典范。
为了更好激发民族情感和抗战热情,诗人在进行诗歌创设的时候,三个小节都以“你”来称呼黄河,让读者与诗人有了共同的视角,读者一下子就被拉进黄河之中,接着诗人采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继续刻画形象和抒发情感,诗人将“黄河”与“民族的摇篮”“民族的屏障”“民族伟大精神”相勾连起来,激发当时人民的想象与联想,于是很多人透过诗人的文字和语言,仿佛看到了黄河之水的咆哮,感受到澎湃的力量,引发当时人们强烈的移情和共鸣,对于当时的抗战宣传和力量团结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当然,作为一首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黄河颂》具有强大蓬勃的生命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也赋予了其更多的精神内涵和时代意蕴。即使是今天,虽然已经远离了战火纷飞,我们已经不再经历民族的苦难,但是见证历史和罪恶的黄河依然奔流不息,学生在面对滔滔不绝的黄河之水时,再进行诗歌的品读,“你”字的使用可以拉近学生与作品的亲切感,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和视角去审视黄河,去感受我们伟大而又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可以更好地唤醒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黄河颂》的生命力是蓬勃的,它超越时空的限制,赋予了更多时代精神和价值内涵,成为当前学生精神教育的重要资源。诗人以“你”贯通全诗,学生通过对该诗歌内容的学习,可以感受到其中包裹着浓郁的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尊心,更好承担起身上的责任与担子,传承优秀民族和文化精神。
《黄河颂》作为《黄河大合唱》中的重要篇章,从创作之日起就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因为该诗歌中有着独特的意象———黄河,不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文化意蕴来看,黄河在我国文明体系和人民心中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当然,我们也要辩证看待黄河这一意象,黄河是母亲河,为我们整个民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资源,提供了肥沃的土地,滋养了各种作物,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延续的依靠。同时,黄河也带来了各种自然灾害,带来交通阻塞,带来洪涝等灾难,因此黄河利害关系要辩证看待,诗人也在诗歌中对这一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刻画,“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这里对黄河的形象进行了刻画,指明了黄河的位置、地形特点以及由此形成的波澜壮阔的景观原因,该描写极具有画面感,黄河的形象跃然于读者的脑海之中,为下文诗歌情感的抒发铺垫了基础。
当然,这并不是一篇对黄河进行如实记录和写实刻画的报告或考察,只有将黄河的形象进行虚化,变成一种虚化的“意象”才能更好地将情感融入其中,深化诗歌的主题。这种由实写虚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手段,其中“你”的使用就巧妙完成了这种虚实的转化,对于诗歌主题的营造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在诗歌的第二小节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展示黄河的图频资料,带给学生直观、真实的视觉感受,对于黄河的赞美以及对于蕴含其中的精神意蕴的营造,如果使用平铺直叙的手法就无法体现出其中的魅力与价值,因此诗人巧妙的采用了第一人称,打破前边平铺直叙的限制,第一人称可以让诗人与黄河产生一种对话的艺术效果。诗人代表全体中华儿女与母亲河展开对话,将本是自然事物的黄河赋予了人格化的内涵,增加了黄河的灵性,就像是一位年轻的孩子与年老的母亲对话,感受其中的精神与情怀。[2]那么,与第一人称展开对话的“黄河”使用“你”更加贴合其身份,更具有亲切感和真实性,让读者可以更好地走进诗歌文本,与诗人产生对话,与黄河产生对话,这样黄河由意象又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物,虚实转化自然而流畅,增添了诗歌的魅力。
也就是说,光未然对黄河的“称呼”进行了精心的思考与设计,利用我国语言的奇妙和文字技巧,完成了黄河由事物到意象的转变,完成了诗歌从实写到虚写的转化,整个过程自然流畅,毫无人为打磨的痕迹,对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而言,可以把握住这一细节,洞察诗歌中诗人独特的情怀和精神内蕴。情感和精神体悟是语文教学高层次的目标要求,对学生境界的提升和人格的健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弘扬优秀的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文学作品是中国精神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像《黄河颂》这样的作品,充盈着浓郁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不仅对当时的人民有着重要的激励,对当前的学生同样有着强大的感染力量。但是毕竟该作品创作年代较远,创作背景特殊,如果以第三人称进行创作,会给当代读者带来一定的疏离感和陌生感,诗人为了打破时代的隔阂和时空的隔膜,在诗歌创作时,以第二人称“你”来进行意象营造,完成虚实转化,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思想,赋予了该诗歌更加强大的生命力量。
黄河既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几千年来养育着中华儿女,同时黄河也是一个意象,是我国文学中最重要的意象之一,由事物上升为意象,完成由实到虚的转变,这个过程需要诗人的构思与重组,并赋予意象文化内蕴,最终完成情感的融入。读者通过意象与诗人和文本开展对话,并感受其中浓郁的情感及精神,完成移情和共鸣。
光未然的《黄河颂》虽然创作至今已经经过了几十年,但是黄河之水依然在奔腾流转;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也依然高涨;诗歌的生命力依然蓬勃旺盛,对于该诗歌的学习与解读,不能仅仅从主题营造和艺术手法进行,还要关注细节,深度解读文本,透过诗歌中的关键字词窥探其中独特的情感内涵和精神意蕴。诗歌中“你”的使用独具匠心,“你”贯穿于诗歌的三个小节,让诗歌中的情感抒发更加流畅和自然,更好引发读者的移情和共鸣,更有助于虚实的转化,完成诗歌主题意涵的升华,成为我国现代诗歌中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