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大学第二附属小学 曾芸芸
国之大计,教育为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提出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育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通过近年来的教育实践,笔者深深感到,必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在培育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上全面发力,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我们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了解和感受我国优秀文明成果,从而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文化底蕴。
追寻汉字的根源,就仿佛在阅读一部气象万千的中华文化史。在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中,我们对音译文字和一字多义现象进行调查,并在调查中创编故事:有学生走进了时空隧道,去拜会了黄帝的左史官仓颉;有学生坐上了卷毛老师的神奇校车进入了《汉语大词典》,看到了“打”带着25个字义正在巡逻,还看到了“爪”正编排字义队伍……在多媒介中形象感知汉字文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得更透彻。
组织学生收看纪录片《“字”从遇见你》,在历史中的具体呈现的“鼎”,一出场就萌化众人,学生不仅感觉到形象上的萌,更能感觉到古代“鼎”的文化含义。如果再配上《汉字与文物的故事》这本书,让那些难以释读的文字走到他们面前,那么这种“字史结合”的相得益彰就再妙不过了。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处流露着诗人的精神、哲思和情感。课堂内容丰富新颖、讲解幽默风趣,以培养终身诗词阅读者为目标,学生才会更快乐地走进广域深邃的诗词中。我们充分利用晨读经典这个阵地,多种方式在反复诵读中感受经典。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脯,天下归心”感受曹操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在“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中感受陈子昂怀才不遇的悲怆心境;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简单到极致的古诗中,逐渐明白越简单,越有力量,越容易被崇尚。在教学中准备“小故事”,更是必不可少的香料。授课《赠汪伦》时,从情感圣地——桃花潭,讲到汪伦和李白的相识相知。以汪伦跟李白写了一封信“引诱”李白过来说起,故事是真是假很难判断,但是同学们被故事吸引快速进入古诗情境是真的。
祖国的历史文化厚重辉煌,它藏在典籍里,藏在人文景观里。今年6月武大万林艺术博物馆“万里千年,敦煌石窟考古特展”开展,灿烂佛宫、霓裳美仪、壁上丹青,无不吸引着学生们的目光。五官可以感受到物质财富,意念则可以体悟精神财富。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需要教师去做传播传统文化的布道者,“深者看深,浅者看浅”,我们得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有效利用各种人文资源,可以让学生走进历史,增强文化自信。
只有通过表达,知识才能被激活,才能真正被转化、升华为能力。笔者通过引进社会实践、小练笔巧设主题等方式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我们班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广受学生的喜爱与参与。同学们跟着他们的“金锭带你下西洋”“一种双音的曾乙侯编钟”“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一起探寻文物背后深邃的背景和故事,他们让沉睡千年的文物活起来,也火起来了。每周一次的“让我带你云游武汉”也让班上的“导游风”盛行。你介绍的景观可以是穿越时光觅知音的古琴台,可以是有历史厚重感的百年“红楼”,可以是藏在东湖林间的楚文化“百科全书”,也可以是你心中的那一方“秘境”。通过这种开放有趣的形式,同学们不仅成了“武汉通”,还提升了语言表达的能力与自信。
在即时的情境中可以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创新能力。有一天自习课,天气突变,狂风大作,学生随着电闪雷鸣发出一阵阵尖叫。我们索性放下手上的作业,让学生说说所见所闻所感。有的学生形容道“被狂风吹打的大树,双手捂着眼睛,跟我们一样躲避着这闪电的追逐。”还有学生说“雷公电母正吵得不可开交,这声音震天动地。”会讲故事的老师,更能激发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家鱼缸混养了几只乌龟和一些小锦鲤,我常跟学生分享它们的故事,学生也特别爱听“失踪的锦鲤”“被关禁闭的乌龟”的精彩瞬间。在交流中,我有意引导学生“说、问、评”,在双向互动中“润物细无声”地提升学生语用能力。
一个人怎么认识世界,怎么思考问题,反映了一个人认识事物的立场和视角,也决定了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学校和老师要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提升到奠定学生能力、关乎人生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认识。
质疑和反思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要素,敢于怀疑是独立思维的第一要素,当学生有了质疑精神,课文中的插图都会被反复考量。《琥珀》这一课中,有学生质疑插图有误,说苍蝇和蜘蛛不该是面对面的,苍蝇碰到蜘蛛早就飞走了。也有学生说插图没问题:文中苍蝇“飞了大半天,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说明它很累了,并没觉察到前方的情况,而图上蜘蛛的位置处于树杈中,于苍蝇的视角看也许有盲区。又一位同学提出不同观点:“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这里面的两个动词表明它当时正在掸翅膀,正在轻轻擦拭圆脑袋”,所以它可能真的没感觉到危险。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让学生批判性思维得到提升。
学生能敏锐觉察事物的两面性,用辩证的思维发现和分析问题,就能更深刻的看待事物。《空城计》教学中,学生在赞美沉着机智的诸葛亮时,又十分埋汰生性多疑的司马懿。但是司马懿作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战略家,善谋奇策,多次征战有功。笔者引导学生客观看待“空城计”的成功,也激发了学生提出假设:如果领兵的是司马昭,历史可能被改写。其中有位学生的思考与众不同:也许司马懿是故意不进去的,他深知诸葛亮一旦被除去,本来就被曹操忌惮防备的自己就没有了利用价值,甚至性命难保。在教学中落实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让其拥有认识世界的“全局眼光”,使其人生走向更客观、更有意义。
有的文章艺术形式精炼含蓄,作者对情节不能作巨细无遗的描写,教学中老师可以抓住这些“空白点”,启发学生用想象补白。《黄继光》一文在叙述“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下一段写到“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黄继光在晕倒之后是如何靠着强大的意志力努力站起来的。但是学生的想象很苍白无力,我随即补充“当黄继光的遗体被运下来时,他胸腔是密密麻麻的弹洞,胸前是蜂窝状的一片焦糊,后背脊被子弹打穿,现出一个碗状的大窟窿。”同学们痛苦的表情已经让我感受到,学生对黄继光的人物形象的理解越鲜明,情感越深刻。
凡是审美活动都一定有所凭借。利用诵读教学、品析词句、科学鉴赏等方式能较好丰富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要让学生感受语文美,就要实施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课文《短诗三首》中的三首《繁星》小诗述说着对母爱、童心和自然的赞美。记得上完这一课后,一个调皮的男生跑到我身边对我悄悄的说他想把这首诗念给妈妈听。我惊喜之余更多的是感动,他爸爸妈妈离婚后,妈妈去了很远的地方,平时也很少联系。我当即拿出手机,给他录了个朗读视频发给他妈妈。我发现他毫无技巧的朗读中却字字带情,那认真的眼神中泛着泪光,却又强忍着情绪。有情便更真,唯愿朗读成为一场美丽的沟通,获得成长的力量。
作家十分讲究用词,往往看似波澜不惊却又意味深刻。教学《我们家的男子汉》时,我和学生们有同样的疑惑:作者在第一部分究竟有没有刻画其“男子汉”形象?一个吃饭爽气的孩子,也许是一种对“男子汉”的形容,但总感觉作者还藏着我们找不到的意蕴。反复读,反复思考,我们找到关键词语“小心”,有同学立马说:小心地问,说明他心里在思考了,而且不是问的最好吃的“冰激凌”,有思考就说明他开始考虑合不合适?他从这时候心智就开始慢慢成熟起来了。此时,抓住文眼就抓住了情感。
从教学角度来讲,既要防止误读和浅读,又要克服偏离教材主旨和主流价值观的随意解读。学习《狐狸和乌鸦》时,一些同学觉得凭本事拿到了乌鸦嘴里的肉的狐狸聪明,这种“聪明”是值得被赞赏的,而乌鸦爱慕虚荣、蠢笨的丢掉了来之不易的肉,一点都不值得被可怜。学生这种价值观是对还是错?我觉得不能太绝对,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让学生思考:你觉得狐狸做得对吗?有学生马上反应:“不对,因为它不劳而获。”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就摆正了同学们的“三观”,而对于乌鸦的人文关怀,自然就铺垫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