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领导力评估研究

2023-01-24 10:34田全喜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关键词:三全育人领导力辅导员

崔 瑾,田全喜(湖北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领导力”这一概念来源于西方,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管理学概念。在我国,关于领导力的相关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受全球知识经济的发展,新公共管理理念以及创新性大学的兴起等思想浪潮的冲击,盛行于管理领域的领导力理论逐渐影响到高等教育领域。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后,党和国家更加重视高等教育的战略部署,要求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重中之重,如何切实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成为每一所高校必须回应的问题。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推动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迈上新台阶,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工作取得大实效。”“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个人领导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思政教育的最终效果。对辅导员领导力进行评估,有助于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提升辅导员育人能力,是衡量高校思政育人质量的手段之一,也是改进思政育人效能的重要思路。

一、高校辅导员领导力评估的内涵与特征

领导力教育排名第一的美国创新领导力中心提出,领导力本质上是一种影响他人的社会过程。库泽斯和波斯纳(2018)基于36年来对数万名卓越领导者的深入研究,以及300多万人的领导行为测评(LPI)结果,提出:领导力就是动员大家为了共同愿景努力奋斗的艺术[1]。刘健康(2020)认为领导力是在“领导者”对“追随者”的相互作用中,“领导者”对“追随者”产生的一种正向的影响力[2]。刘丰林(2014)认为辅导员领导力是辅导员带领、指导学生的能力、行动或者水平、艺术,是辅导员在教育、管理、服务学生的过程中产生的能够获得学生认同的一种正向积极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除组织权力的外在要素外,更多是来自辅导员自身的情商特质[3]。可见,尽管学者们对领导力的阐释角度不同,但对辅导员的领导力定义基本上是从领导主客体和领导者影响力展开,是辅导员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管理和服务,并能够获得学生认同,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正向影响力和行为能力。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评估有两层意思:一是“评议估计”,二是“评价”。在《投资大辞典》《金融大辞典》中将“评估”定义为通过对项目方案的调查、预测、分析等,选出更优者。古贝和林肯在《第四代评估》中将评估概念界定为:“以利益相关者的主张、焦虑和争议作为组织评估焦点决定所需信息的基础的一种评估形式,它主要用于建构主义调查方式的方法论。”[4]20世纪80年代后,评估逐渐改变了过去的工具属性,开始以回应和协商作为重要标志,主要特点在于共同构建、全面参与和多元价值。

“三全育人”背景下,将辅导员的领导力评估阐释为: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成长发展、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能力的评估,其核心是辅导员给予学生正向影响力的评估,聚焦于辅导员的育人能力,包括思想引领力、理论说服力、精神鼓舞力和行动激励力。领导力评估旨在帮助辅导员认识到自己的角色职责,优化个人的能力结构,确定优先发展事项,找准核心优势,最终落脚点是改善学生学习经历,实现学生高质量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因此,辅导员领导力评估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高校辅导员领导力评估具有目标指向性。辅导员领导力评估旨在提升辅导员的“软”实力。要求辅导员角色从事务管理者转向为学生的发展引路人,成长为“大思政课堂”的建设者。辅导员不能局限于制度性权力,而是需要提升非制度性影响力,包括学习力、决策力、组织力、教导力、推行力、感召力等,进行辅导员领导力评估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切实提升学生在校学习质量,引领学生走向卓越。

第二,高校辅导员领导力评估具有思政聚焦性。面对“三全育人”的要求,辅导员要做思想政治育人的主力军和领导者,而不是角色失衡的参与者。辅导员领导力评估聚焦于辅导员对学生思想政治层面的引领力和行动力,关注学生在思想上受到辅导员正向影响的效果。对辅导员进行领导力评估意在将辅导员导向思想价值引领这一“主责主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获得学生的内心认同,以强有力的思想引导实现学生的个人价值。

第三,高校辅导员领导力评估具有文化构建性。领导力理论的过程法则中提出领导力的提升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因此,辅导员进行领导力评估是不断进行自我发展和提升个人技能的过程,也是不断给予学生正向引导和行为塑造的过程。高校进行辅导员领导力评估有助于在高校形成以生为本的文化氛围,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领导力评估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持续而积极的变革,有利于在“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下形成具有持续适应性的文化环境。

二、“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辅导员领导力评估的原因分析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强调要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辅导员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然而,在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进程中,辅导员队伍也面临着理想信念不牢、角色职责不清、能力提升不足、育人成效不佳等挑战。结合当前我国多数高校进行的辅导员评估工作来看,目前针对辅导员的评估还停留在绩效审查阶段,存在评估指标来源单一、项目繁杂、权重确定不合理,评估结果不受重视等问题[5]。辅导员评估并没有有效改善高校思政教育,提升高校育人质量,也没有对辅导员个人专业化发展指明目标和方向,评估多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之义。进行辅导员领导力评估正是从历史发展和现实需求出发,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策略回应。

(一)领导力评估是辅导员职能角色变革的必然要求

高校辅导员在出现之初就是“政治辅导员”,其目的在于加强高校学生的政治引导[6]。五六十年代,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职能侧重强化政治领导的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带来教育体制的变革,高校需要调整管理体制以适应社会多种需要,提出辅导员要将政治引领融入大学生日常管理与生活中去。社会转型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下,高校提出要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打造“大思政格局”,高校辅导员既要育人,也要整合育人资源,发挥好辅导员作为协同者、开拓者、主导者、践行者的作用。辅导员的职能作用就体现在领导力的高低上。

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和复杂的社会环境造就当前大学生群体的独特特征,比如主观意识强烈、思维更开放、价值观念模糊、自我矛盾性突出等。这样的时代烙印对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对辅导员的领导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要发挥好思政引领作用,领导力是评判辅导员综合能力的关键指标。为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复杂变化,辅导员领导力评估要求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改变过去过度依赖职权能力管理学生的状态,转而以引领者的身份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建立学习型组织,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引导和教育。

(二)领导力评估是提升思政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

长期以来,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思路不明确、路径不清晰、教育模式单一和载体不丰富等问题,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融合性、针对性不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不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人才培养向纵深发展。辅导员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力量,作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角色贯穿于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可以说是高校育人队伍中对学生关爱最多、用情最深,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人。优化辅导员队伍,需要提升辅导员的专业能力,更需要提升辅导员的领导力。

领导力评估聚焦于思想引领力,着眼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提升,在理想信念、行动决策、组织协调和情感号召等多方面提出新的导向和思路。首先,辅导员领导力评估要求辅导员具备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的思政教育思路,解决思政教育“孤岛”困境,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实践育人相结合,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其次,领导力评估强化辅导员的资源整合和应用能力。辅导员需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深入挖掘校本课程,整合育人资源,推动思政育人体系建设;再次,领导力评估重视辅导员创新力和行动力的发挥,高校思政教育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模式。辅导员需要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学生群体,强化人文关怀,进一步解决学生之难、学生之需,并能够利用多种载体弘扬正能量,打造高质量的思政育人文化圈。

(三)领导力评估有助于构建协同育人文化氛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但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成长仅仅凭自身是很难实现的,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外部力量的介入和帮助。当前世界各类社会文化思想碰撞交锋频繁,自由主义、种族主义等抬头,青年一代成长的社会环境愈加复杂。部分高校学生出现政治信仰不坚定、价值观扭曲等倾向。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也面临着意识形态的虚化、弱化,思想引领的主体能动性不够、引领能力欠缺等问题。领导力评估旨在帮助辅导员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尤其是意识形态引领力,这一能力的高低可以说是辅导员思想引领的核心能力。

通过领导力的提升,能够帮助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提升学生认同感,在构建话语体系和打造多维平台中强化理论阐释能力和传播能力。当前高校的育人工作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根本指导,强调纵横衔接贯通,将思政教育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统筹办学治校各部门、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性、协同性更加凸显。辅导员领导力评估重视辅导员在“三全育人”工作中跨域协同、平衡协调和变革创新作用的发挥,重点评估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引领上的履职情况,评估结果的导向和反馈将有助于在高校打造思政育人的文化阵地,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三、高校辅导员领导力评估的实践演变

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职能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内涵不断丰富,同时对高校辅导员的评估和培养侧重也在不断变化。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辅导员”,到70年代政治、业务“双肩挑”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再到新世纪的“以德才兼备为基础,善于任用思想正确、专业过硬”的辅导员队伍。伴随着对高等教育规律的深化认识,高校辅导员的身份定位不断重新塑造,在传承中进行革新,但其“为谁培养人”的政治引导的根本始终贯穿其中[7]。面对高校内部治理体制中管理有余而领导力不足的现状,重视辅导员的领导力评估,正是“三全育人”背景下应对社会转型“阵痛”之下的有力手段。

(一)单一的干部考核式评估

建国初期,我国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成为当时社会的客观要求。为了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我国颁布《高等学校暂行规程》规定: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革命的政治及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发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正是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辅导员也被称为“政治辅导员”。1953年,清华大学实行“双肩挑”的政治辅导员制度,辅导员招聘的评估标准聚焦于学习成绩和政治觉悟两个方面。《关于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1965)以法规的形式明确规定辅导员的地位和职责,辅导员所负责班级的政治工作和劳动改造情况是评估其履职情况的依据和标准。总体而言,此时的辅导员制度脱胎于军政干部院校实行的“政治指导员”制度,评估指标单一,政治性突出。

(二)聚焦角色定位和职能作用的评估导向

进入新世纪,《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丰富了辅导员作为管理者和教育者双重身份及政治要求。辅导员职能从原来的单一性转向多维度的综合能力要求。《意见》规定了辅导员的八项主要工作职责,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和学生发展指导。《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这一时期对辅导员的考核和评估更多的是根据文件出台的相关规定,辅导员的角色和职能身份的定位是评估展开的根本依据。关于辅导员的评估指标项目不仅涉及思政教育、学生事务管理,还包括教学、科研以及心理辅导等各方面,具有“复杂性、烦琐性和重复性。”[8]由于实施评估过程中容易出现结果与目标的偏离,评估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不仅弱化了思想政治引导作用的发挥,也削弱了辅导员发挥作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转向育人结果导向的领导力评估

由于高校内部职能的分化,辅导员事务性工作不断增多,辅导员角色和职能不断细化,辅导员成为了所谓的“多面手”和“万金油”,加之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辅导员忙于事务性工作,导致开展思政引领这一“主责主业”力不从心,在育人定位中出现角色缺位的现象[9]。“三全育人”理念提出后,育人效果成为高校各部门的职责要求和考核内容,被融入整体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之中,新的育人格局中高校辅导员应聚焦本职,不断提升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等“主责主业”,打通协同育人“最后一公里”。高校辅导员领导力的本质是辅导员对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的能力,对辅导员进行领导力评估的根本目的是促进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观传播,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因此,以育人结果为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转变辅导员评估思路。

其一,明晰“三全育人”要求下辅导员的领导力角色,使其成为提升非制度性权力影响的教育者、组织者和示范者。美国学者库泽斯和波斯纳认为领导力是动员大家为了共同愿景努力奋斗的艺术。卓越的领导者具有五种行为习惯:以身作则、共启愿景、挑战现状、使众人行、激励人心[10]。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新的时代背景下,辅导员应以领导力评估为契机,聚焦育人能力的提升,不断思考自身职能角色定位,将思想教育融汇到各类课程实践活动中。

其二,以学生的获得感和认同感为重要导向。高校辅导员肩负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职责,有着“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的使命任务,“三全育人”背景下领导力评估需要辅导员践行“以生为本”“育人为要”的理念,将思想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渗入大学生的学习经历、日常生活、生涯规划等各环节,以卓越的领导力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

高校辅导员领导力评估工作,关乎学生的成长发展,关乎学校的思政育人效果,也关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进行高校辅导员领导力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升辅导员的个人领导力,让辅导员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更好地肩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职责。辅导员领导力的提升能够更高效将育人资源聚合起来,避免其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上演“独角戏”,也有利于辅导员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和感染力。从单一的指标考核到转向育人结果导向领导力评估的文化共建,未来的辅导员评估将更加聚焦于辅导员思想政治影响力的提升,由此将进入辅导员领导力评估的细化领域。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领导力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领导力的“蓝海战略”
领导力愿望清单
《领导力21法则》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2009的50位最具领导力的CEO排名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