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玉琼(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吹麻滩小学/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
良好的课堂管理大多是无形的,教师可以通过在幕后的工作,利用微妙的技巧来营造积极的课堂文化。而教师组织课堂和管理学生行为的能力,对于学生取得积极的教育成果至关重要。虽然课堂管理不能保证对学生的有效指导,但是它建立了良好的教学秩序,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一点上来说,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管理创新,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中国的教育中,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教育都是为了分数的提高。这样的教育理念直到现在依旧被一些家长奉为金科玉律。但是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中,素质教育已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国家已经把从对学生单纯追求分数的状态,变成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上。而正在改变的教育制度,就与教师传统的班级管理观念起了冲突。
在小学教育的传统理念里面有很多的管理方法都是照本宣科式的。这就导致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不讲究方式方法,更是对一些学生出现的心里问题视而不见,更不愿意深究和思考,到底应该如何进行教学管理。会出现这样的状况除了教师的意识理念跟不上,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就是小学教师的素质不高。素质不高,自然学习的能力就弱,创新性也是极低的,这样的前提下,小学教育的管理和新课程教学的标准是存在这一定的距离的。如果长此以往任其发展,对未来小学生的成长以及新课程中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是非常不利的。
新课程教学理念目前还处于摸索推广试行的阶段,没有具体的方法可参照。也没有成熟的体系以及指导意见,这样的状况下,小学教师对于到底该如何教育也是比较迷茫的,大部分的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学生的教育上试水,虽然目的和初心是好的,但是也不排除,有的教师会在尝试新的管理方法时会出现混乱的状况。如果这个时候,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指导政策或者说是教育方法作为理论依据,那么对于教师来说新的管理方式会更容易操作一些。
虽然新课程的理念已经提出来了一段时间,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小学在教学教育管理体系上依旧非常封闭,他们跟学生的家长以及社会上的沟通合作很少。仅仅是靠着学校自己的内部管理,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对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定期组织教职人员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这个时候,也不能忽视家长对于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只有联合了家长,小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才能做到动态管理。毕竟如果忽视了小学教育的社会属性,就会降低教育教学的准确性。
在创新管理方式上有一件事情不得不正视,那就是新教师和老教师在课堂管理方式上存在巨大差距,这是可以理解的。新教师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在教学创新上,才能够获得更多的经验,来填补自己和老教师之间的差距。虽然在课堂上花费的时间想要弥补比较困难,但是新教师也应该放平心态使用正确的策略和正确的心态,争取走上快速通道。而在创新班级管理方式这方面,就是新手教师的一个突破口。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可能都是十分乖巧听话的,总有一些学生想要打破规则,比如说在课堂上大声说话、打闹以及不配合教师讲课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教师应该如何管理,就成了十分重要的一件事。
通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新教师往往会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比如直接利用比较强势的语言,斥责学生,或者使用与学生同样的方法回敬。但是老教师这时更会从学生为何会产生这样的行为出发去分析问题,尽量解决和纠正学生的不当行为。从宏观的层面上来说,新教师通常会犯一个通病那就是将课堂管理看得狭隘。这就导致他们在碰到调皮的学生的时候,认为他们是存心的,就是为了破坏课堂而破坏。而在这一点上,老教师明显做得更好,对课堂管理的把控力更加的精准,因为他们会“对课堂管理及其复杂性有更全面的了解”然后在更广泛的背景下构思学科组织和执行,老教师会通过一些管理手段,达到他所期望传达的信息与目的,并为此做出最合理的安排。
教师如果只是简单的建立一套规则然后要求学生们去遵守其实是行不通的,尤其是对年龄较大的学生。针对这个问题,教师从一开始接触学生上课的时候就应该将课堂视为一个生态系统,特别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上,应该在教师的权威性与学生的自由性上面找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争取达到平衡,而不是过分强调“秩序和纪律”。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有的时候学生表现出来的“叛逆”,他们只是表现出正常、健康的发展行为。对于最有经验的教师来说,一个健康的课堂是让学生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表现自我,哪怕有些出格,也应该有些回旋的余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在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放低自己的姿态,特别是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如果教师把自己的位置放的高高在上,那么对于和学生的沟通来讲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了。当然除了语气之外,教师的肢体语言以及面部表情,都算在放低姿态的范围内。要知道,情绪具有传染性,当教师能够通过他们的语气、面部表情和姿势来塑造平静的状态时,学生就不太可能做出防御性反应。所以教师们要努力表达热情,并尽可能保持冷静。
成功的课堂管理需要适应性地应用一系列不同的策略。如果学生表现不佳是因为他们今天过得很糟糕,那教师将需要一种不同的方法去对待学生们。而不是单纯地认为他们的情绪是对课程的难度感到沮丧。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教师变得更有经验,他们经历了从“看到部分而不是看到整体”的“视角转变”。
新课程要求学生不再是管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当是管理的执行者。这样的要求一提出,其实就是要求学生们当家做主人,自己做自己的主。班级的管理者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能够突出学生的主要作用。学生有了责任感,自然就会尽心尽力地去管理班级。当然我们让学生做的可不止这些,如果有可能,学生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很多的问题。比如在班级管理制度方面,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班会,探讨一些与班级息息相关的主题。在讨论问题的同时,还可以充分的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何乐而不为呢?
再者说,小学虽然课业负担并不重,但却是小学阶段学习习惯培养和养成的主要时期。这段时间如果能够好好利用,那么锻炼出来的一些品质,将会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大有裨益。而通过大量的实践,我们可以了解到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可以推动学生良好习惯与思维的养成。因此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的管理,可以加强学生的自律能力,也可以更好地实施班级管理制度。
管理并不是单纯为了管理而管理,应当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服务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而进行班级管理。强力控制和命令式的班级管理早已成为过去,这种管理只会增加小学生内心的恐慌感,而这一时期小学生的心理本身就很脆弱,超过其界限的压力会给小学生的心理造成永久性的伤害,这就违反了教育的目的。
在班级管理中,应当是以服务学生为主,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管理宗旨。班级管理的内容也应当以符合小学生健康发展作为前提,更加关注小学生的未来和个性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极性,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考虑班级管理问题。教师应摒弃传统的管理观念,放弃刻板的管理印象,定位自身的服务者角色,通过班级管理制度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
教师的课堂在塑造学生的行为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201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装饰华丽的教室使学生更难专注于课程,从而导致任务外或破坏性行为。虽然教室的某些视觉元素可以支持学习——例如,锚图、地图、榜样图像和学生作业展示,但过多的装饰可能会过度刺激。
什么是共同创造规范呢,其实这里面最主要的一个点就是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在制定班级管理规范的时候,要让给学生也参与进来,他们作为遵守规范的主体,在制定规范的时候如果能够将学生们的意见考虑进来,或者说,学生也成为规定制造者的话。对于他们未来遵守这个规范是有益处的。教师可以适当在学生们创造规范的时候,灌输课堂文明的共同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他们一起确定诸如尊重他人之类的指导方针,然后他们评估指导方针的可行性,丢弃那些看起来没有价值、意义的指导方针。
教师在对小学班级进行管理的时候,很容易将学生们的问题简单地用好坏来区分,这样的区分方法其实是不科学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奉行,衡量问题的大小与严重性,然后再做出相应的管理。如果学生的行为确实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教师可以指定一系列的“作为后果而非惩罚”的分层选择,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权。例如,低水平的不当行为可能会得到“温和”的回应,例如使用非语言手势来鼓励学生集中注意力等。这些管理方法的应用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对低年级学生在规范自己的学习习惯上也是很有好处的。当然如果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学生的不当行为持续存在,后果对学生来说是很清楚的,并且强度会增加:学生可能会被要求换座位或停课以反思他们的行为。最终,如果学生的行为没有改变,就会使用最严重的后果——留校检讨或与家长面谈。
教师一定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这种严格要求不仅局限于语言交流,还可以延伸到像如眼神交流、肢体语言等等,有的时候甚至你在房间里的位置,都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教师在场对于维持课堂管理和有效教学至关重要,这是一项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培养的技能。教师对于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影响可谓十分深远,教师如果能和学生建立起有效的联系,那么对于学生未来树立信心,或者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很有帮助的。
课堂管理落到实处,其实是以牢固的关系开始和结束的。根据研究发现,教师如果每天在门口迎接学生,那么将会为学生一天的学习定下积极的基调。甚至还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教师成为学生在学习上的辅助,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是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新要求。良好的师生关系从侧面说明了教师在学生学习中所起到的积极的辅助作用。
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无利不起早”,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想要教师们多在学生们的身上下功夫,不能光喊口号光讲方法却没有实际行动进行支持。尽管班级管理要依靠学生自身,但是教师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对于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也要及时给予奖励,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教师将更多的精力和心思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去。班级管理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创新型的班级管理却并不容易,这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耐心和精力,还要教师不停地去对学生状态进行观察和揣摩。传统的教师管理评级把教学成绩作为最主要的评价方式,而如今的评价指标变得多样化,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与发展。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教师如何才能够对学生进行创新性管理,是每个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多付出努力,就会多获得回报,有关机构为了鼓励教师的管理创新,可以设立专门的奖励,对那些提供了创新管理并且实际应用效果不错的教师,给予足够的奖励,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更加有信心地投入到班级管理的创新中去,为小学生的班级创新管理,注入强有力的动力。
总而言之,班级管理的创新是一项长期工程。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去磨合。而作为相关教育者,一定要明白学生才是班级管理的主导者,不能角色错位。通过多方面的班级管理改进创新,给学生营造更适合学生学习的班级。时代是不停变换的,教育也不断进步,班级管理自然不能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