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新方案、新课标精神,推进特教学校课程改革

2023-01-24 08:27
现代特殊教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特教课程内容新课标

赵 庆

2022年4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次修订是在全面梳理近20年(特别是近10年)课程改革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用多年积累的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经验对课程开展的整体设计和系统完善。国家《“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也明确提出了“修订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重要任务。特教学校教师应意识到,2007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三类特教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及2016年三类特教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依据的蓝本《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完成了修订并开始实施。在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应引导教师主动地学习领会新课程新理念,充分整合新课程新资源,为特殊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扩资源、赋新能、添动力。

一、明晰新变化

(一)育人目标

本次新方案的修订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完善了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这个时代新人画像系统强调了“五育并举”的目标体系和“三全育人”的具体要求,突出了“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历史责任,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

(二)课程设置

新方案秉持“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理念,用“道德与法治”统整了小学和初中原有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这是贯通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体化设计;新方案改革了艺术课程设置,对一至七年级和八至九年级的课程内容进行了分别设计;新方案根据中央相关要求,将劳动、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新方案将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

(三)教育评价

新方案明确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并围绕“更新教育评价观念、创新评价方式方法、提升考试评价质量”三个方面指出了变革路径:纸笔考试仍是选拔性考试的主要方式;表现评价是素养导向评价改革着力点;过程数据是评价与技术融合新方向。

二、明确新导向

(一)素养导向

新方案要求学科教学坚持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导向,充分体现核心素养面向未来的价值和功能;新课标则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将学生的核心素养(指向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具体细化到每一个学科,并贯穿于课程内容遴选、学科教学活动设计、课程教学支持、学业质量标准、考试评价改革等方面,凸显了核心素养培育这一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二)课程导向

新方案、新课标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特别是以核心素养为统领,探索用主题、项目或任务等方式组织课程内容,促进课程内容的整合性和结构化,提升课程内容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带动课程的综合化实施,使之更能推动学生轻负高效地学习。

(三)质量导向

新课标形成了重塑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观的学业质量标准,并给出了“学业要求”“教学提示”,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的同时,还强化了对“怎么教”(增加教学、评价案例)的具体指导,这是“教、学、评(考)”一致性(一体化)的要求,也是此次新方案、新课标修订的一大亮点。

三、建立新观念

根据新方案、新课标的新变化和新导向,特教学校教师应进一步建立顺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新观念。

(一)知识观

从静态的维度看,素养是知识、技能与态度的集合;从动态维度看,素养是运用知识、技能与态度,满足复杂情境需要,成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素养及素养的形成都离不开知识和知识的教学。新课程倡导的是基于核心素养的知识观,即知识具有生成性、个体性和整体性,特教学校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摒弃与之相对的“客观主义知识观”,即将知识视为外在于个体身体、感官、经验的,纯粹的、客观的、抽象的、理性的和中立的理智产物(即心智对确定性、客观性的映射),片面地强调知识的非个人性价值旨趣,而无视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身体参与、情境体验、主体经验。

特教学校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发(优化)本校课程体系,把素养导向的课程理念充分细致落实在每一个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建议、学业评价等方面,既要聚焦国家和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聚焦育人目标和课程标准的落实,又要深入研究学校实际和回应学校每一个孩子的真实需求,强化针对性。同时,特教学校还应组织特教教师主动研究特殊学生需要怎样的“学校知识”,精选和提炼社会生活与学校学习所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渗透于各学科和学科之间的科学思考方式、作为社会生活所必要的价值观和态度等。当然特教学校也要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将上述的“实质性知识”“方法论知识”“价值性知识”进行合理配比和重构组织,以结构化的课程知识(内容)推动关联和整体的素养教学,突出习得知识的学习方式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与价值,以满足不同残疾类别和障碍程度学生知识学习、素养形成的特殊需要。

特教教师要建立全面的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知识观,即复合型的课程内容(知识)观,也就是说,特教教师要一体化地理解课程内容(知识):以学习为中心的知识内容(教什么、学什么)、过程方式(怎么教、怎么学)、目的价值(为什么教、为什么学)、结果水平(教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努力通过课程内容(知识)的结构化带动教学的关联性和整体性,真正从学科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本位,以不同学段突出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加强不同学段课程内容的联结,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持续性提升,同时加强学科间、学科内部课程内容的整合融通,整体观照习得知识的学习方式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及价值,努力实现学生在主动的知识学习活动中形成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态度、品格、境界的综合效应,即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1]

(二)教学观

正因为核心素养下的知识具备具身性、情境性以及实践性等特征,因此要求教师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基于知识的具身性,教学要以学生个体的感受、体验和经验等基础,调动其知识、技能与态度来解决复杂问题,彰显知识的内在意义;基于知识的情境性,教学须将素养培育嵌入具体的情境之中,通过情境唤醒学生大脑中的知识和经验储备,并自觉地将知识这一心理资源(认知资源)加以灵活、自由地迁移与应用,帮助其在不可预测的复杂情境中解决问题;基于知识的实践性,应建立学习共同体,激活学生思维,构建概念网络,赋权学生主体,促动其主动发现、建构和运用知识,在高度参与、基于行动和围绕实践的教学中实现“知行合一”的新型育人方式,凸显强烈的自主性和真实的社会性。

特教学校应将组织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一个新任务,引导教师加强学科实践和跨学科主题学习,用跨学科思维培养特殊学生整体认知世界的能力,努力改变传统意义上的确定性、封闭性、客观性的知识线性及单向传递和输入过程,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统筹课内外学习、校内外资源,探索大单元、主题化、项目式、任务式的内容组织方式,推进综合化和跨学科的学习活动,让特殊学生有更多机会在大自然、大社会的平台上接触客观世界,培养其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培育其融入现实生活、参与社会实践的综合素养。学校要出色完成这一课改新任务就必须改变治理方式,建立相应的课程研发机制,引导教师突破学科边界,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联合教研,在共同备课、协商上课的共建中,开发主题鲜明、问题真实的跨学科学习活动。

特教教师必须研究如何让学科教学超越单纯知识的掌握,因此特教教师应提升学科知识教学的立意,即从知识灌输迈向学科育人,深入研究并实践以“知识本位”教学转向以“核心素养本位”教学的特点规律和方式方法。同时还要全面了解特殊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以自己系统性理解和定位学科知识为基础,重构学科知识体系,并使之成为纵横相连的知识系统(结构),采用“系统化的知识讲解”和“实践性的问题解决”等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课堂中不同学科内容的有机融合,不断实现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联结,做大教学格局,提高教学站位,营造教学情境,拓宽教学视野。设计基于真实问题/任务的驱动性问题,并分解成有结构的问题链,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意愿,提高学科知识在学生认知中的结构性、系统性和应用性,有意识地将一节节课堂教学串连成促进特殊学生学科思维培养和德行养成的学科教学。[2][3]

(三)评价观

《“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指出:“十四五”期间要完善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这表明了国家对提升特殊教育质量的坚定决心。本次的新方案、新课标明确了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与关键表现,建立了超越知识点目标、有序进阶、可测可评的学业质量标准,还就“改进教育评价”提出了若干要求和策略,这给特殊教育教师建立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评价观,开展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和借鉴。

特教学校首先要深刻领会和把握《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以及《“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关于“建立健全特殊教育评价制度,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入研读教育部日前出台的《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照《指南》中“课程教学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组织管理、学生适宜发展”等方面的关键指标和考查要点开展学习研究,完整建立学校的质量评价体系。其次,特教学校要组织全校教师开展特殊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攻关,进而确定关于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相关考查点,并将之统整为包括品德、学业、身心发展等方面在内的评价内容体系。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开展积极有效的校本化探索。再次,特教学校要引导教师建立课程思维,在现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段目标(内容标准)的基础上探索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即对特殊学生学业成就表现进行总体刻画,形成可评可测的质量标准,只有将上述目标、内容和质量标准融通建构起一个“目标+内容+评价”的整体,才能真正服务于课程目标(核心素养)的落地以及课程育人的真正实现。最后,学校还应积极引导教师转变评价理念,树立开放、超前和辩证的思维,有效运用“激励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个别化”评价、“多元化”评价,以适宜性、有效性评价促进教与学的持续改进和完善,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4]

特教教师要基于学科开展适合特殊学生的评价方式方法的实践尝试,依据教、学、评一体化原则,将评价镶嵌到学生的学习过程、环境和知识生成(应用)状态的情境(“土壤”)之中;灵活运用协商式评价、表现性评价,大胆采取适合特殊学生的生态行为取向和质性取向的评估方法,如生态评估、功能评估、实作评估、动态评估、档案评估、课程本位评估……将新方案、新课标倡导的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真正落到实处。如,特教教师可以先从基于培养残疾学生核心素养的作业设计着手研究,比如,开发具有发展素养与评价诊断素养双重功能的阅读类作业、预习类作业、单元作业、长周期作业、跨学科类作业、实操性作业等,通过情境性、综合性、开放性的作业来测评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持续改进教学的同时,给予学生适切的跟进指导。[5]

总之,新方案和新课标是中小学“教、学、评”的基本遵循,特教学校和教师应借助新方案和新课标颁布的东风,在充分理解新方案、新课标关于育人目标完善和强调素养导向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育人站位,更新育人理念,始终保持落实新方案、实施新课程的心向和姿态。对于特教学校而言,要组织教师开展新方案、新课标特点的研究,用新思维、新概念、新内涵来重构、充实、完善原有校本化课程实施方案的新表达,尤其要围绕“核心素养”深化教学改革,转变育人方式,改进教育评价。对于特教教师而言,要在厘清如“素养导向”“课程内容结构化”“大观念”“跨学科教学”“学科实践”等新概念的基础上,建立“大教育”格局,确立“大课程”理念,用系统思维来看待现有教材,重组(优化)教材,关注并参与相关新方案、新课标的系列培训活动,用比较和融合的思维来提升对新课程的认知,不断推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特教课程的创新实践力。

猜你喜欢
特教课程内容新课标
“南京特教师范招待所”饭盆
一只普通的食堂饭盆与一段独特的特教历史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做好特教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同样的阳光雨露——特教教师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