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华,占锦峰,夏忠彬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更多人常摄入高含糖量的食品且运动量不足,导致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逐年增高。据2013年全国调查显示,我国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占人口总数的50.1%[1]。调查研究显示,糖尿病前期的血糖升高增加了慢性肾脏病(CDK)发病风险[2-4],但有关糖尿病前期血糖升高对肾脏功能直接影响的文献报道不多,且常混杂多种影响因素。
CK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人群患病率逐年增高,正逐步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是反映慢性肾脏病严重程度的量化指标之一,也是评价肾脏功能的“金标准”。影响eGFR的因素很多,如年龄、性别、尿酸[6]、体质指数(BMI)、血压[7]、血脂等。本课题组通过对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受试者采集数据,对影响eGFR多种因素进行匹配,分析空腹血糖(FPG)对eGFR直接影响。假定糖尿病前期血糖升高出现的CKD患病风险是由于FPG对eGFR直接影响导致的,探讨FPG对eGFR直接影响将为FPG升高继发CKD提供一种临床推测。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12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且资料完整的受试者。纳入标准:18岁以上资料完整受试者。排除标准:(1)既往病史中有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移植等;(2)此次检测中出现以下三者之一: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FPG≥7.0 mmol/L 、肾功能不全包括eGFR≤60 ml·min-1·(1.73 m2)-1,和/或尿常规尿蛋白阳性。本研究通过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号〔研临审【2019】第(107)号〕。
1.2 研究方法
1.2.1 数据测量 体检者填写调查问卷,经有经验的医生详细询问病史。血压采用欧姆龙电子血压计〔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HBP-9021〕测量,体检者静坐至少5 min后测量血压,血压测量时受试者前臂袖筒和心脏位于同一水平面,连续测量3次、期间至少间隔1 min,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采用欧姆龙体重身高测量仪(北京欧姆龙有限公司,HNH-318)测量身高、体质量。BMI=体质量(kg)/身高(m2)。
1.2.2 实验室检查 体检者晚餐后禁食8~10 h,次日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指标包括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FPG等。尿液分析采用清晨中段尿。
1.2.3 分组和匹配后分组 采用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标准[8]:FPG为5.6~7.0 mmol/L表明受试者血糖水平升高; FPG 为3.9~5.6 mmol/L表明受试者血糖水平正常。将受试者分为FPG正常组和FPG升高组,比较两组血压水平、FPG、eGFR、BMI、血脂、尿酸。为消除多种影响因子对研究结果影响,采用个案控制匹配进行变量控制1∶1匹配。变量浮动允许范围:尿酸±10.0 mmol/L 、总胆固醇±1.0 mmol/L、年龄±5岁、BMI±1.0、性别相同、平均动脉压±5 mm Hg。为明确FPG对eGFR影响,分别在全人群内部(包括FPG正常组、FPG升高组)、匹配后人群内部(包括FPG正常组、FPG升高组)进行FPG与eGFR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1.2.4 eGFR计算 依据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简 化 公 式[9]计 算 eGFR, 血 肌 酐 单 位 为 mg/dl,年龄单位为岁,慢性肾脏病为eGFR<60 ml·min-1·(1.73 m2)-1。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受试者基线特征 入选研究对象共28 601例,年龄18~90岁。其中FPG正常组25 539例、FPG升高组3 062例。两组年龄、尿酸、eGFR、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血压、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匹配前FPG正常组与FPG升高组人群基线特征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subjects
2.2 匹配后两组基线特征和eGFR的比较 采用个案控制匹配方法(case-control-matching),两组按1∶1匹配后,成功匹配2 346对病例。结果显示:经匹配后两组年龄、尿酸、TG、MAP、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G、eGF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间混杂变量匹配成功、混杂因素影响得以消除。比较消除干扰因素后两组的eGFR,结果显示FPG升高组高于FPG正常组(P<0.05),见表2。
表2 匹配后FPG正常组与FPG升高组eGFR的比较Table 2 Differences in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between subjects with normal and elevated fasting plasma glucose at post-matching
两组间eGFR频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58,P<0.05)。结果显示eGFR值在60~100 mmol/L之间时,FPG正常组频数更多;eGFR在100~140 mmol/L之间时,FPG升高组频数更多,在140 mmol/L以上两组频数相差不大,见表3。
表3 匹配后FPG正常组与FPG升高组eGFR分布〔n(%)〕Table 3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eGFR in subjects with normal and elevated fasting plasma glucose
2.3 FPG和eGFR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在全人群中FPG和eGFR呈负相关(rs=-0.047,P<0.05),而数据匹配后人群中FPG和eGFR呈正相关(rs=0.065,P<0.05);匹配后人群中FPG升高组相关系数进一步升高(rs=0.127,P<0.05),见表4。
表4 FPG和eGFR相关性分析Table 4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FPG and eGFR before and after matching
CK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患者患病率逐年增高,正逐步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5]。肾小球滤过率(GFR)是评价肾功能的金指标。鉴于采用核素成像测定GFR繁杂性,因此便捷实用的eGFR受到青睐。本研究采用依据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简化公式计算eGFR值。
引起eGFR变化的因素很多,包括尿酸、血压、血糖、血脂、年龄、性别等。随着年龄增长,eGFR降低;女性一般较男性低[10];高尿酸血症者较尿酸正常人群eGFR水平低[6]。这些因素的混杂,可能是导致研究结果差异的原因。本研究采用个案匹配控制分析,匹配后经检验两组间尿酸、血脂、年龄、性别、血压等均无显著差异,提示匹配成功,有效消除组间混杂变量影响。
CKD根据eGFR分为1~5期,1期可以出现eGFR正 常 或 升 高[11]。eGFR<60 ml·min-1·(1.73 m2)-1为CKD 3期。既往多采用纵向研究,集中在糖尿病前期血糖升高增加CKD风险[2-4],但血糖升高对eGFR直接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控制混杂变量前,FPG升高组eGFR较FPG正常组低;可能原因与两组间年龄、性别、血压、尿酸、血脂等不匹配相关。多个混杂变量成功匹配后,FPG升高组eGFR较FPG正常组升高。FPG和eGFR相关性分析显示,在全人群两者呈弱负相关;但当调整影响因子,两者呈弱正相关,进一步印证了FPG升高增加了eGFR水平。在匹配人群的FPG升高亚组中,较之FPG正常亚组,FPG与eGFR相关系数进一步增大,提示FPG升高对eGFR影响增大。理论上,血糖异常升高引起近曲小管钠-糖-氯重吸收增加、管-球反馈增加GFR,同时NO产生增加触发GFR增加[12]。该理论支持本研究结果。
FPG异常升高时出现的这种eGFR升高,也符合慢性肾损伤初期一般变化规律。肾小球高滤过状态是慢性肾脏损伤启动方式之一。既往研究已经证实,糖尿病前期血糖升高是高滤过状态危险因素,增加了高滤过状态风险[13-14]。但在发展为高滤过状态的过程中,eGFR是否存在一个逐步累积增加的过程尚未可知。
FPG升高出现的eGFR轻微升高意义尚不明确,是生理抑或病理意义尚不清楚,但非常明确的是血糖升高增加了CKD风险,是否eGFR升高是连接高滤过状态继而出现CKD因果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数据来源于日常正常体检人群,血糖数据主要是FPG,而诊断糖尿病前期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未做分析,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混杂因素匹配后研究FPG与eGFR关系,证实FPG升高引起eGFR升高;为糖尿病前期FPG损伤出现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提供一种临床推断。
作者贡献:刘林华负责试验设计并完成写作及修改,并对文章整体负责;夏忠彬负责数据统计;占锦峰负责数据采集。
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