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峰 王建春
(山东省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 山东济南 250102)
举重运动员大多具有腰部损伤问题,而且损伤情况通常与其训练时间、专业竞技水平之间呈现正相关的情况,训练时间比较长、专业竞技水平比较高的举重运动员,其腰部损伤的概率相对较高[1]。举重运动员常见的腰部损伤,通常为急性损伤或慢性损伤,尤以慢性损伤的比例较大,经常会在腰椎部位、腰部肌肉或者周围韧带部位出现损伤情况[2]。康复体能训练涉及与稳定性、力量性、爆发力等相关的多种训练方式,科学合理的康复体能训练计划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员原有的腰部损伤问题。康复体能训练还能对运动员的腰椎动态的稳定情况予以改善,同时对其两侧腰部肌肉的相关动态平衡情况予以改善,使其左右侧功能变得更加对称,从而提升运动员原有的动态稳定性[3]。可见,康复体能训练对于改善举重运动员的腰部损伤情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该文对举重运动员腰部损伤的康复体能训练情况进行了研究[4]。
该研究以12 名存在腰部损伤情况的举重运动员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这12名举重运动员的腰部损伤程度虽然并不相同,但是其VAS疼痛评分均大于5分,而且以前并未参与过较为系统科学的康复体能训练。
1.2.1 文献资料法
该研究搜集查阅了大量与康复性训练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从中借鉴了很多比较先进且科学合理的身体功能训练方法,结合实际情况为运动员制订了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保证了此次研究的顺利进行。
1.2.2 专家访谈法
对省举重队的教练员、专业医师、运动员等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举重运动员常见的腰肌损伤状况,并且收集了有关举重运动员腰肌损伤情况下进行康复体能训练的一些有效方法和手段等的相关资料,同时征求了相关专家的意见,为该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3 测试方法
研究过程中利用腰痛评定量表(JOA)、运动功能动作筛查(FMS)的方法对运动员的身体情况进行测试。JOA 腰痛评定分数越低,运动员腰部功能存在的障碍也就越加明显,FMS 运动功能动作筛查的目的是对运动员现有的动作模式水平进行测试,总分21 分,超过14 分表明被测试运动员拥有比较良好的身体功能状态。
1.2.4 数理统计
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研究过程中涉及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被研究对象康复体能训练前后的身体数据变化,评定此次康复体能训练的效果。
2.1.1 腰部损伤的性质
根据举重运动员出现腰部损伤的时间,可以将其划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3 种损伤类别[5]。急性损伤通常是运动员于各项训练的过程中,遭到直接或间接的暴力而造成的损伤,12名研究对象中,急性腰部损伤的共有4 名,发生率达到33.3%;亚急性损伤通常是运动员原有的急性损伤并未康复,从而逐渐演变为陈旧型的慢性损伤;12 名研究对象中亚急性腰部损伤的共有1名,发生率达到8.3%;慢性损伤则是由于举重运动员的局部腰椎位置存在长时间的过量负荷,从而造成一些不易察觉的细微损伤,而这些细微损伤逐渐积累就会造成慢性腰部损伤,12 名研究对象中亚急性腰部损伤的共有7名,发生率达到58.4%,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举重运动员腰部损伤的性质
2.1.2 腰部损伤发生部位
举重运动员经常会在腰椎部位、腰部肌肉或周围韧带部位出现损伤,最为常见的腰部损伤就是腰椎损伤[6]。该研究的12名对象中,6名属于腰椎损伤,占达50.0%,腰部肌肉损伤、韧带损伤的各有3 名,均占25.0%,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举重运动员腰部损伤的性质
调查发现,造成举重运动员腰部损伤的主要原因包括身体疲劳,准备活动不够充分,运动负荷不合理,技术动作不正确,注意力不集中五方面,而且基本上每个研究对象的腰部损伤都不是单纯一种原因造成的,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当举重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下降到一定程度,不宜再进行高强度训练时,不及时停止,就会由于身体疲劳而造成腰部损伤;举重运动员想要让自己的身体机能从静止状态转换到比较活跃的状态,需要做一些准备活动,如果准备活动不充分就开始进行高强度训练,就很容易造成肌肉、软组织等部位的运动损伤;举重运动员往往在进行完强度较高的训练后,身体机能尚未恢复完全就进入又一轮高强度训练中,以致其运动负荷过重,从而造成相应的运动损伤;举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不正确,与其身体机能特点不相适应,也会导致运动损伤;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下,身体协调性将会下降,也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表3 举重运动员腰部损伤的原因
康复体能训练最为重要的目标就是让举重运动员能够减轻腰部损伤情况,从而使自己维持在一个比较好的竞技状态,具体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目标。第一,能够维持正常的基础身体训练,同时还要利用冷敷、物理治疗、温热治疗等方法来减缓腰部疼痛。第二,通过科学的康复体能训练来维持举重运动员的心肺功能,防止其心肺功能出现下降的情况。第三,为了防止举重运动员的肌肉、韧带以及关节组织出现萎缩的情况,康复体能训练要注意帮助运动员恢复腰椎关节活动幅度,并强化运动员腰腹部的肌肉力量以及耐力。第四,为了保证运动员各项身体机能、运动技能等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康复体能训练要注意恢复运动员的本体感觉,以及肌肉运动情况、神经肌肉调节情况。第五,康复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运动员进行心理治疗干预,帮助其缓解焦虑、失落、暴怒等各种消极情绪,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康复体能训练的开展[7]。
举重运动员腰部损伤的康复体能训练计划可以划分为腰椎关节相关的稳定性训练计划、腰部肌肉相关的力量训练计划和核心爆发力训练计划3个主要构成部分。康复体能训练前期主要是前两项训练计划,最后一项训练计划在康复体能训练的后期才会涉及。训练计划的具体制定需要结合运动员腰部损伤的具体情况,下面列举两名运动员的康复训练计划,具体见表4。
由表4 可知,虽然两名运动员的腰部损伤性质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康复体能训练,两人的腰部损伤恢复情况良好。在制定腰部损伤康复体能训练计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初始训练阶段应当侧重于休息、消肿、止痛,康复体能训练负荷、训练强度都要严格控制,训练内容应当以腰部核心的力量训练、稳定性训练为主;中后期阶段,训练内容要变得多样化,训练负荷、训练强度要视运动员的具体情况而不断增加,训练内容包括稳定性、力量、爆发力、协调性等多种方式的训练[8]。
表4 举重运动员训练计划表
该研究利用FMS评分来测试康复体能训练前后运动员的运动功能变化情况,并将其结果进行对比,以此来判断康复体能训练对于举重运动员的运动功能改善能否起到较好的效果。FMS评分就是运动功能动作筛查,主要涉及深蹲、俯卧撑、跨栏、架步、前后分腿蹲、肩关节、灵活性、主动直膝、抬腿、旋转稳定性七项测试内容,具体测试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举重运动员康复性训练前后FMS总评分对比
该研究12 名存在腰部损伤情况的举重运动员,在康复训练前后,除了其FMS评分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外,运动员的FMS 总成绩增长率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具体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举重运动员康复性训练前后FMS总成绩增长率对比
综上所述,该研究的12 名存在腰部损伤问题的举重运动员经过合理的治疗和康复体能训练之后,其FMS 总分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同时FMS 总成绩增长率也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增加,并且各专项技术动作练习都能达到训练要求,使运动员能够以最佳状态投入训练。由此可见,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体能训练,能够比较有效改善举重运动员原有的腰部损伤问题,促使其身体运动功能尽快恢复[9]。
举重运动员由于身体疲劳、准备活动不够充分、运动负荷不合理、技术动作不正确、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经常会发生腰部损伤问题,包括急性、亚急性、慢性等不同性质的腰部损伤。
该研究通过对12 名存在腰部损伤问题的举重运动员开展康复性体能训练,发现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性体能训练能够帮助举重运动员更加快速、有效地缓解腰部损伤问题,并且恢复其身体运动功能。
想要达到最佳的康复体能训练效果,在制订相应的康复体能训练计划时,应当结合运动员腰部损伤的具体情况,将康复训练与运动员的日常训练结合起来,在训练计划实施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运动员错误的训练姿势会导致其腰椎结构出现不良变化,长期累积必然会引发慢性腰部损伤问题。因此,在制订康复体能训练计划时,应当将运动员的错误训练姿势也作为训练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不仅对运动员的康复有利,而且还能减少其腰部损伤问题的再次发生。
为了避免举重运动员出现腰部损伤问题,应当制订一系列的预防计划,如身体功能性训练,可避免运动员长时间疲劳训练,促进训练前热身准备活动的深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