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箫洁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思政部, 河南 郑州 451464)
中国传统哲学非常注重研究知与行的辩证关系,以及道德品质的躬行践履。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先驱到当代教育家,实践育人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春秋左氏传》有云: “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 先秦诸子所著《尚书·说命》中写道: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战国时期荀子所著的《荀子·儒效》中有: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的《礼记·儒行》中言: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1]说明古之先贤们早就认识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并且强调行高于知,做学问的最高境界是行。宋朝著名理学家、哲学家朱熹认为要 “知先行后” ,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落脚;宋代学者们在做学问中也常常提到行是知的目的;到明清时期,对知行关系的认知就更加成熟了,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强调只有在力行中才能获得真知;当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 “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 ,即实践是获取认知的必须途径,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
综合以上我国传统实践育人观不难得出,自古以来中国的先贤们对知行统一的思想有着丰富而深刻的认识,他们深入研究知行关系并不断探索形成成熟的知行论,这些理论成果对于当前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有着重要的价值。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它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一切哲学的界限。马克思主义通过实践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们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推动人类认识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的历史性活动。
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观点,他在1937年7月所著的《实践论》中写道: “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以此强调生产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社会实践是一切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丰富认识并使其不断深化。在1939年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成立三周年大会上,毛泽东讲道: “为了适应革命斗争和建设的需要,为了使培养出来的学业适应实战的需要,组织教育轮流下部队代职,体验部队生活,亲自参加战斗,自我总结经验,把从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融入实践。” 这些思想和言论都充分反映了毛泽东注重实践的风格。
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基础上,重新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实践胆略上提出 “敢闯论” ,在实践方法上强调 “试验论” ,在实践进程上提出 “风险论” 等新型实践观。[2]习近平多次反复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在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实践中才能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来源于实践的正确理论,它既是对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社会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以其独创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探索出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即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类不是抽象的存在于世界,而是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存在和发展。人类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并从事实践活动,即形成社会性的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的本质才表现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强调了人的社会实践性,实践观也是马克思能科学解释人的本质的根本所在。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个体社会化是通过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参加社会实践,适应社会环境逐渐结成广泛的社会关系,使自己融入社会成为社会人的过程。通常情况下,社会化程度高的同学,能迅速识别环境,找准自己的定位,融入社会角色;社会化程度低往往表现为力不从心,出现社会融入障碍。社会实践是推动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社会,以最高的效率达到积极转变角色尽快融入社会的目标。
由此可见,实践是人类进行自我教育的根本途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生活即教育,教育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念,促使大学生在课内外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随着国家出台政策的支持,学校对国家政策的落实和不断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隐藏着不少问题,比如缺乏规范健全的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教学内容和形式亟待提高等,其中实践教学考评体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必须对实践教学考评体系的科学建构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实现实践教学评价效益最大化,达到实践教学目标,应遵循以下建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要最终实现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必须把发展性原则放在首位,要通过 “评价” 促进 “发展” 。首先,要基于学生过去、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其次,要注重知行合一,把对学生知识技能等 “知” 层面的考核和学生行为、习惯、态度、情感、价值观等 “行” 层面的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发展不仅是学生的发展,还包括教师的发展、课程的发展、学科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等,只有各个方面都兼顾,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多样性原则指的是评价方式和手段的多样性。评价方式和手段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评价目标的达成,并最终影响实践教学的成效。要实现评价方式和手段多样化,需要做到 “四结合” ,即认知评价和行为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客观性是可操作性的前提,它要求所构建的实践评价体系必须首先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合乎教学的客观规律。同时,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即实践评价内容、方式、标准等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具体来讲,可操作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标体系要简单易行,各项指标要便于实施,指标信息易于获得;另一方面指标体系要有效,指标结果便于获取,而且各项指标对真实反映教学效果都具有实际意义。
每个学校在地域特点、办学条件、学生来源、师资力量等方面都有差异,只有充分结合这些差异性,因时、因势、因地、因校施教才能实现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实践教学考评体系的建构过程中,要在学习和借鉴他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从本校专业优势出发,充分考虑和分析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因素,探索出独具本校特色的实践教学评价模式。[3]
一个有效的考评体系应该在先进理念的支撑下,建立起全面科学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内部构成要素和外部的影响因素。
考评体系内部构成要素包括考评主体、考评目标、考评内容、考评方法、考评标准等。
1.评价主体注重多元
考评模式要突破传统考核中教师作为单一评价主体模式,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的 “全员参与” 评价模式。所谓 “全员参与” 是包括教师、学生、同学、家长、实践单位等在内的参与方式。具体来说,实践教学评价应包括以下四个主体。一是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他们引导实践活动的发展进程,从整体上把握学生实践活动的状况,是实践教学的主导者和责任人,是对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和实践效果最具发言权的重要主体。二是学生自身。在参与实践过程中,他们通过切身体验对自己的实践活动状况了解最深,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实践效果评价的主要依据。三是同学和团队成员。作为实践活动的共同参与者,他们对活动本身有充分的了解,能给予同学客观真实的评价。四是实践教学管理者。他们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宏观管理,同时还充分了解教师的工作表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效果,所以实践教学管理者是不可或缺的评价主体。[4]
2.考评目标明确
实践教学考评目标既要和思政课教学总体目标一致,又要突出实践育人的功能,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能够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理解,感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2)能够运用所学的思想政治课的基础理论知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收集、分析、判断社会现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帮助学生打开视野,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接触社会、了解国情,通过实践强化理论,并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道德品质,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3.评价内容力求全面
高校大学生实践教学内容的评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实践过程的评价。过程性评价涵盖了学生在实践中的各方面情况,如:实践项目的选择、实践过程中的态度、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和参与度、参与实践活动的感受、实践活动中师生沟通情况、教师中期检查情况、实践过程中各个评价主体的意见等,都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二是对实践结果和收获的评价。实践结果评价既是对学生的实践效果的总体评价,也是对学生实践活动收获的结论性评价。
4.评价方法多样
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围绕培养目标、结合学生实际和专业特点开展的,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内容相对应的实践教学活动的考核评价也需要评价方式和手段多样化。要坚持提交实践报告等形式的结果性评价和参与实践中的态度、情感、行为、价值观等微观学习方面的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坚持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团队成员评价等他评相结合,坚持知识技能考核和实践活动中综合素质的提升相结合等。
5.评价标准上坚持定性与定量兼顾
评价标准是评价活动的价值尺度和界限,是评价过程的客观性因素,更是评价结果具有科学性的重要依据。实践教学评价既要有量的规定,包括学时要求,报告撰写的格式、字数,参与方式等,同时更要有质的要求,如实践活动规划合理、组织和管理科学、效果明显、成果显著等,实践活动评价要坚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4]
1.监督机制
(1)教学过程监督
为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必须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建立日常教学督导制度。包括检查教师的教学准备情况,监督教师落实教学进度的情况,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的安全保障状况等。二是建立多渠道的信息反馈机制。可以组建以教务部门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对实践教学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处理。
(2)教学效果监控
教学效果考评包括对教师和学生的考评。对教师的考评,主要看是否遵守相关政策文件,教学组织和指导是否到位,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育人的教学原则是否落实等。对学生的考评,主要是考核学生参与实践的程度、参与实践的态度、参与实践后的收获以及参与实践后形成的各种成果等。
2.保障机制
实践教学考评保障机制应包括制度保障、基地保障、经费保障和队伍保障四个方面。
(1)制度保障
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规范化、科学化,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思想政治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决定了作为其延续性的实践教学要制定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制度。这就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上统筹设计,形成 “国家政策支持—学校贯彻执行—相关职能部门监督—教师灵活实施—学生积极参与” 这样一体化的管理实施机制,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政策到实施良性互动,达到实践育人的目标。
(2)基地保障
应遵循政府参与引导、企业学校共赢的原则建构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充分挖掘当地实践教育资源,从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形成地方政府、机关单位、城市社区、村镇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景区等一体化、多样性、高质量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3)经费保障
必要的经费投入和支持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发挥最大功效的源泉。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 “逐步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费的投入,从而保证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要按照学分和人数设立专项经费,不能低于专业课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比例。
(4)队伍保障
拥有一支专业硬、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体系的关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包括学校党政领导干部、团委老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同时可聘请经验足、责任心强的其他专业教师和社会实践单位工作人员、行业专家等加入指导教师队伍中。[5]
总之,构建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必须以传统的育人观、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为依据,必须坚持主体多元、目标明确、内容全面、方法多样等原则,做到理念先进、内容完善、保障有力,走出一条实践教学评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