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汤皮肤科临床运用举隅

2023-01-21 06:44贺爱平尹梅丹朱菊英永新县皮肤病防治所江西永新343400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风团麻黄葛根

★贺爱平 尹梅丹 朱菊英(永新县皮肤病防治所 江西 永新 343400)

葛根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由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生姜、炙甘草、大枣7味中药组成,具有发汗解表、升津舒筋的作用。主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1];太阳与阳明合病自下利者及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2]。中医内科临床将本方广泛运用于阳实体质患感冒和其他热性病者以及患结肠炎、赤痢等初期恶寒发热而脉浮者等治疗。笔者在临床中以此方加减运用治疗皮肤科疾病,如荨麻疹、痤疮、丹毒等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丹毒

患者贺某,男,48岁,2021年6月15日初诊。3 d前左侧鼻唇沟处起一化脓性小丘疹,患者自行挤破后次日出现头痛、恶寒发热及周身不适,继而左侧面部皮肤突然发红,色如涂丹,焮热肿胀,迅速扩大,自觉灼热疼痛而前来就诊,查血像示白细胞13.8×109/L,中性粒细胞比为79.6%。患者对头孢类药物过敏,要求中药治疗。现见左侧面部皮肤肿胀发红,边界清楚,灼热疼痛,头痛、恶寒发热,不汗出,颈项部肌肉紧张不舒服,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滑数有力,诊断为丹毒。头痛、恶寒发热,不汗出,颈项部肌肉紧张不舒服辨为太阳病,葛根汤方证。故方用葛根汤加味,药物组成:桂枝10g,炙麻黄12 g,赤芍10 g,葛根20 g,金银花15 g,野菊花15 g,蒲公英15 g,大枣20 g,炙甘草6 g,生姜3片,2剂。外涂夫西地酸乳膏,每天3次。

服2剂后患者热退,全身症状完全缓解,肿胀红斑消退大半,疼痛大减。前方略作调整,麻黄减至6 g,加用丹参15 g,继服4剂,肿胀红斑完全消退而痊愈停药。

按语:丹毒曾称为流火,是一种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急性感染,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偶有成人因C或G组链球菌感染致病的报道[3]。中医根据发病部位不同,而有许多名称,发于头面部的叫“抱头火丹”[4]。由于火邪侵犯,血分有热,郁于肌肤而发。或由于皮肤黏膜破伤(如鼻腔黏膜破损、皮肤擦破、脚湿气糜烂、毒虫咬伤等)毒邪乘隙侵入而成。本例患者由于挤破鼻唇沟处小丘疹,毒邪乘隙侵入而成。因出现头痛、恶寒发热,不汗出,颈项部肌肉紧张太阳病葛根汤证而采用葛根汤治疗而获痊愈。这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汗之则疮已”之意。

2 痤疮

患者吴某,男,17岁,2021年8月9日初诊。患者2年来面、背部痤疮反复发作,时多时少,多则由两颊波及胸背部,偶感瘙痒,抓破则有脓液流出,伴有疼痛,数日不能愈合,在外院治疗多采用西药异维A胶丸、多西环素、阿达帕林凝胶、夫西地酸乳膏及中成药复方珍珠暗疮片、百癣夏塔热片等治疗不愈,故来我院要求中医治疗。诊见患者形体壮实,肌肉健壮,肤色偏暗,平素汗少,口不干,面、背红斑及丘疹、脓疱、部分暗红色结节,以两颊部为多,有的破溃结痂,面油腻,舌暗,苔淡黄厚腻,脉弦数。综观脉证,治当疏解肌表,开通玄府,方用葛根汤加减:炙麻黄12 g,桂枝10 g,葛根30 g,大枣20 g,赤芍10 g,苍术15 g,茵陈蒿30 g,生薏苡仁30 g,生姜10 g,炙甘草6 g,7剂。外涂阿达帕林凝胶,每晚1次,夫西地酸乳膏,每天3次。

前方服用7剂后,明显好转,皮疹减轻,脓疱消退,未再新发,面部油腻减轻,黄厚腻苔明显消退。方已中的,效不更方,前方微作调整,麻黄减至8 g,加用丹参15 g,继服7剂后面颊仅留有愈合之痕,其余无不适而告痊愈。

按语:痤疮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5]。痤疮治疗不是一方专治,一方到底,而是依据症状反应,辨证论治[6]。痤疮久治不愈,中医治疗分虚实两端,虚者多见青年女性,常见面色苍白无华、怕冷、四逆、疲倦,月经不调,多属当归芍药散证;实者,《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汗出见湿,乃生痤痱”。阳明、太阳之经循于面颊,风寒之邪侵入,不得散解,郁而化热,日久郁结成毒而成痤疮。多见运动型男性,体格壮实,肌肉健壮,而平素少汗或无汗,肤色偏暗,此类型不可一味清热解毒,当解表开玄府,葛根汤常有使用之机会。本患者因兼夹有湿浊,故舌苔厚腻不化,加用苍术、茵陈蒿、薏苡仁清热利湿,后加丹参活血化瘀而减轻痘印的产生。

3 荨麻疹

患者张某,女,54岁,2021年10月19日初诊。全身泛发红斑风团伴瘙痒7 d,发热1 d。7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泛发大片红斑、风团,伴瘙痒。外院给予西药治疗未效(具体用药不详)。昨日查血像示白细胞14.2×109/L,中性粒细胞比为85.4%。今日症状加重,且出现恶寒发热,颈项部肌肉紧张,体温38.3 ℃,因患者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要求中医治疗。现遍身红斑、风团,肌肤灼热,胸、背及腰臀部部分呈现暗红色斑,瘙痒剧烈,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口干,胃纳尚可,舌淡红,苔白润中间稍黄,脉浮紧数。西医诊断为急性荨麻疹,中医为瘾疹。头痛恶寒发热无汗,属太阳表实,口干,兼入阳明,故方用葛根汤加味。处方:桂枝10 g,炙麻黄12 g,赤芍10 g,葛根20 g,丹参15 g,生石膏30 g,大枣20 g,炙甘草6 g,生姜3片,2剂。外用炉甘石洗剂,每天4次。

服2剂后患者汗出热退,红斑、风团消退大半,瘙痒大减。前方略作调整,麻黄减至6 g,继服3剂,风团瘙痒消失而痊愈停药。

按语: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 h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迁延数天至数月[7]。现代医学认为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损害皮肤表层。表现为红色匍行边缘、中央苍白的团块皮疹。有时可融合成巨大风团。荨麻疹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局限性风疹块损害,骤然发生,迅速消退,瘙痒剧烈,愈后不留任何痕迹。发病机制可以是免疫性的(最常见的是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和非免疫性的。常与各种诱发因素造成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慢反应物质等炎症介质增多有关[8]。中医学认为本病由机体“禀赋不耐”引起,这与人体对脏腑气血功能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由于“禀赋不耐”的存在,每因饮食失节,外界物品刺激,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影响脏腑气血功能,导致营卫失和而发生本病。按照中医诊病法则,其证型较多。笔者遵从胡希恕研究伤寒论理论体系,该患者头痛发热、恶寒无汗,即使遍体红斑风团、肌肤灼热,仍辨为太阳表证,而非纯里证;口干兼及阳明,以一味石膏兼顾之;皮肤已现暗红瘀斑,略加一味丹参佐以活血散瘀。如一见斑红肤热即清热解毒凉血,则引邪深入,致病迁延不愈,无不误事。

4 小结

葛根汤由桂枝汤桂枝、芍药减量,加葛根、麻黄而成。本方之证,乃表实热,项背强硬,或有体表限局性血滞者(炎症、充血)。本方之主药为葛根,缓解因血滞所致之肌肉挛缩(特别在项背者),有罂粟碱样镇痉作用;麻黄同桂枝配合而发表;生姜理表气;甘草调和诸药,芍药同葛根理血,松弛肌肉拘挛;大枣和胃,而且滋润。广泛应用阳实体质患感冒和其他热性病,发为太阳病,出现恶寒、发热、项部和肩背部炎症充血症状,有紧张感,脉浮有力,呈现上述综合征时用之。同时,亦广泛应用于这些适应症转化而来其他各种无热性杂病。

皮肤科中风疹、麻疹、水痘、带状疱疹等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初起发热、恶寒,荨麻疹急性发作符合本方证者,疗效甚佳。囊肿型痤疮、复发性毛囊炎、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复发性大汗腺炎等头面部或上部反复慢性炎症,脓水不止或反复不愈的银屑病,而体质属于壮实者,本方有效,不可因其反复脓血水不愈而误施“补托”。辨证要点在于抓住体格壮实、肌肉强壮、肤色致密偏暗、不易汗出等特点。其他如面部脂溢性皮炎、酒渣鼻、丹毒、蜂窝织炎、湿疹、药疹等,只要有出现葛根汤方证特点,亦有适用之机会[9]。

猜你喜欢
风团麻黄葛根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ter XIONG Jibo’s medication experience in treating arthralgia syndrome through data mining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玉屏风颗粒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
麻黄对甘草3个成分血药浓度的影响
均匀设计法优化葛根半仿生提取工艺
浅谈葛根在《伤寒论》中的“起阴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