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开
·经验交流·
浅谈葛根在《伤寒论》中的“起阴气”作用
张绍开
葛根是常用中药之一,《神农本草经》谓其“起阴气”,后世医家对其理解不一,本文通过对《伤寒论》中葛根的应用解析,探讨葛根“起阴气”的涵义。葛根“起阴气”应当理解为其可将阴液化生为阴气,并无生津、滋阴、升阳等作用。通过“起阴气”的作用,升腾外散,从而可治消渴、身大热、痹痛、呕吐、下利等症。但因葛根不能直接滋补人体阴液,而是耗散原有阴液,故而阴液亏虚时应当配伍滋阴养液之品,不能单独应用,否则有“竭胃汁之虞”。
葛根 伤寒论 起阴气
葛根是中医临床常用药之一,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并列为中品,谓其“起阴气”。对于葛根“起阴气”这一说法,后世医家对其产生了不同理解。汉代医家张仲景在其所著《伤寒论》一书中,用葛根同他药配伍组方四首功效显著。本文通过对葛根在《伤寒论》中之配伍应用解析,探讨葛根“起阴气”的涵义。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桂枝加葛根汤证与葛根汤证:二者均有项背强几几,不同的是,桂枝加葛根汤证有汗出,而葛根汤证无汗。在桂枝加葛根汤证中,仲景强调“反汗出恶风”,说明在太阳病兼有项背强几几时不当有汗出,而无汗恶风的葛根汤证才是正常的病机。由此可见太阳病兼有项背强几几时,其病机应是太阳表证已传里,而导致的表里阳实热证。而葛根汤为桂枝汤减桂枝、芍药加麻黄、葛根,其组方类似于桂枝二麻黄一汤加葛根,可见为小汗之法,其病机蕴含津液已伤,所以项背强几几是里实热证损伤人体津液初期的表现。仲景应用大量葛根,用以治疗项背强几几,并且疗效显著,说明葛根可治疗里实热证初期津伤而阴液未损。
《伤寒论·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云:“太阳与阳明合病,必下利,葛根汤主之。”“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葛根汤证和葛根加半夏汤证二者均为太阳与阳明合病,也就是表里俱热之证。葛根汤证中必下利,说明阳明里热尚未结实,其原因在于阴液充盛或素体内饮偏盛,故而里热可见下利。葛根加半夏汤证不下利但呕,有声有物谓之呕,为热挟痰饮上逆所致,葛根加半夏汤中葛根除热气,而半夏祛痰化饮、降逆止呕。可见仲景应用葛根以治里热兼有水饮之证。
《伤寒论·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云:“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葛根芩连汤证,历来很多医家均有争议,主要在于是否兼有表证。从原文可看葛根黄芩黄连汤证为太阳病桂枝证误治以后的坏证,出现了下利不止的临床表现。中国古代医家经常使用巴豆剂以攻下治疗,此处当为应用巴豆剂攻下后出现利遂不止的情形,当为里热兼有水饮,从葛根汤和葛根加半夏汤证分析可见,里热兼有水饮之证当应用葛根为妙。而“脉促者,表未解也”当属误治后的其中一种情形,属于太阳与阳明合病兼有里热下利之证,可见当为葛根汤证。而“喘而汗出者”当属误治后的另一情形,属表证已解,完全传入阳明的里实热证兼有水饮。故而可见葛根芩连汤证当为里实热证兼有水饮,当属阳明病。而此方中应用葛根之意与葛根汤中不谋而合。
综上对《伤寒论》四个方证和五条原文的分析,不难看出,葛根在《伤寒论》中主要应用有两条。一是用于治疗里实热证初期津伤而阴液未损,二是用于治疗里实热证兼有水饮。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葛根“味甘,平。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可见《伤寒论》中葛根的应用依据于《神农本草经》中葛根的记载,而“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等功效均来自于葛根“起阴气”之作用。葛根的起阴气作用,当理解为使人体阴液化为阴气输布全身之意。所以葛根本身并不像天花粉、生地、麦冬等滋阴养液之品可助人体阴液生成,而是在阴液化生为阴气的环节起到重要作用。阴液化生为阴气而输布全身与“升阳”“生津”等作用有明显不同。阴气与阳气相对,阴气性寒,可以制热,葛根起阴气故而能主身大热、阴气源于阴液,由阴液化生而来,是阴液的运动形式,输布全身既可以寒胜热,又可濡养全身补充津液,从而葛根可以主消渴、诸痹。呕吐与下利均为水饮作祟,水饮当属阴液之属,葛根可起阴气,将阴液化生为阴气,故可使水饮得消,水饮已去,呕吐下利自止。
由此可见葛根“起阴气”应当理解为其可将阴液化生为阴气,故而葛根并无生津、滋阴、升阳等作用。人体阴液亏虚时应用葛根反而有害无益,对此明清部分医家已有认识,提出了“葛根竭胃汁”一说。清代医家周岩在《本草思辨录》说:“葛根与瓜蒌根,《本经》皆主消渴。而葛根起阴气,瓜蒌根不言起阴气。……瓜蒌根止渴,是增益其所无;葛根止渴,是挹彼以注兹。用葛根而过,有竭胃汁之虞,胃阴下溜,亦能起阴气以止利也。”[1]周氏的论述,认为葛根的生津止渴作用乃是使得脾胃之阴上达所致,看似生津止渴,实则是对脾胃阴津的耗散,是拆东墙补西墙,最终有“竭胃汁之虞”。这与天花粉以其甘寒濡润之性直接补充肺胃津液, “增益其所无”不同。明代张凤逵的《伤暑全书》首次提出“葛根竭胃汁”,又经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幼科要略》中引用,影响日益扩大。叶天士治疗热病,十分重视甘寒清养胃阴一法,他的“葛根竭胃汁”一说,认识到葛根其性外达升散,因其发散升腾之性故有耗伤胃阴的危险。清代医家王学权在《重庆堂随笔》中也提到:“葛根,风药也。风药皆燥。古人言其生津止渴者,升乃升字之讹也。以风药性主上行,能升举下陷之清阳。清阳上升,则阴气随之而起,津腾液达,渴自止矣。设非清阳下陷,而火炎津耗之渴,误服此药,则火藉风盛,燎原莫遏。即非阴虚火炎之证,凡胃津不足而渴者,亦当忌之。”[2]
综上所述,葛根通过“起阴气”的作用将阴液化生为阴气,升腾外散,从而可治消渴、身大热、痹痛、呕吐、下利等症。但因葛根不能直接滋补人体阴液,而是耗散原有阴液,故而阴液亏虚时应当配伍滋阴养液之品,不能单独应用,否则有“竭胃汁之虞”,当须识此,勿令误也。
1 周岩.本草思辨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109.
2 王学权.重庆堂随笔[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89.
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 102200
10.3969/j.issn.1672-4860.2017.03.033
20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