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常兴,赵海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126)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新时代高校非思政课程必须与思政课程共同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教育重任,形成三全育人的大思政育人格局。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是教育体系升级的新要求,也是新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高校教育要抓牢育人育才这一主线,坚持服务社会、德才并举,坚持五育并举、责任为本,坚持技能传授、能力为重,讲好“四史”,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实践,增强担当意识;改进教法,着眼学生全面发展。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无论是概念还是内容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完成资政育人使命的过程中,二者是共同体。思政课程是课程思政的“树干”,为其指引建设方向避免偏离主航道;反过来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的“树枝”,为其拓展育人范围,提高思政育人辐射强度。我们的育人模式是“德”为中心、德才并举,在新的历史方位下,高等教育要加快构建“三全育人”的教育格局,释放育人活力,调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向着同一目标形成育人合力。坚持“五育并举”,“育德”基础上“育才”,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目标一致、同向同行,形成良性协同作用,在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培养中厚植家国情怀,在道德情操的培育中完成知识积累。
思政课程发挥政治引导作用。首先,思政课程具有明确的政治意识形态属性,在课程思政的实施中为其指明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思政课程是传播红色文化的主阵地,是立德树人的主场域,属于显性教育;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育人的延伸渠道,拓宽德育范围,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施以思政影响,属于隐性教育。思政课程发挥政治性引领专业性的优势,以高度的政治敏锐去引导课程思政走向正确的道路,防止一些政治错误的思想理念影响教师及青年一代,保证课程思政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稳步前行。
其次,思政课程包含明确的政治站位,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靶向指引。青年一代是强国目标的奋进者和领航人,是民族强盛的筑梦者和圆梦人。对青年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确保他们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关键一步,更是确保中国梦顺利实现的关键一步。思政课程被看作是铸魂育人的宝藏课程,是青年人培育中主阵地。要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互配合、同向育人就必须由前者统率后者,为其提供价值导向。我们的育人目标是使学生不仅拥有过硬的专业能力,更要拥有良好的品行操守。高校培育的时代青年应品学兼优,如果没有思政课程指引方向,只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容易造成“有才无德”的现象,这是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相背离的。
课程思政拓宽了育人环境。思政课程是青年人成长成才路上的铸魂育人关键课程,因此人们评价思政课程讲得好坏的标准就是学生的知识获得程度,以及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来说这几个方面成果越显著,人们就普遍认为思政课程立德树人成效就越好。但“单一、孤立式”的思政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面以及能够达到的影响力都是十分有限的。课程思政凝聚育人力量,扩大育人范围,打造思政育人网络,使育人元素有机融入各类课程,形成课程思政育人新局面,解决了传统育人渠道单一的难题。在非思政课程中有机嵌入思政育人元素,使思想政治教育由原先的“各自为政”扩展到了全课程的“遥相呼应”[2]。
课程思政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专业课程自身彰显着较为明确的家国情怀和价值取向,在育人活动中要既彰显学科德育又突出思政育人。如讲授自然科学时强调科技强国、学成报国;在带领学生社会实践时融入爱岗敬业、服务人民;在讲授文学艺术时坚持体恤人民、贴近现实;在体育项目的日常教导训练中倡导奋发有为、为国争光。专业课程在知识传授同时兼顾学生三观的引导,德才并举,避免“偏科”,全面发展,多样化教学,因材施教,让课程思政“活”起来[3]。通过全体教师的联合教学,把专业课中的育人元素充分挖掘出来,充实课堂教学,潜移默化地完成立德树人总任务,通过思政课和专业课相互配合来增强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效果。
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努力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突出强调了高校应加强思政教育,强化价值引领,加强高校思想文化阵地管理。这一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得到进一步深化,提出“三全育人”格局,让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对于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做出了具体的解释与说明。此外还有诸多指导性文件为强调高校德育的重要性,指出高校应呈“包围式”发展,加快构建三全育人格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高校部署推广课程思政,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在过去几年的探索实践中,各高校均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同时也存在各种问题,课程思政建设效果还有待增强。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程“指南针”的作用,始终保证课程思政沿着正确的方向培育人才,以培养中华民族的圆梦人为根本任务,以课程思政为总抓手,不断引领专业课程的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提升和品行磨砺[4]。当前,部分非思政课教师只是照搬原有思政课程的课堂德育模式,并未以思政课程的教育理念作为基础进而展开教学。如果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与专业课程内容没有有机融合,那么就很难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更无法彰显思政课程的核心引领价值。在立德树人总任务的指引下,思政课程和非思政课程原先“条块分割”“各守阵营”的模式已难以为继[5]。
近些年来,全国总体教育形势良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改革有序推进,但思政课程仍未彻底摆脱原有的传统教育模式,仍存在单方面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教学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6]。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学难以引起学生的认同感。长此以往,学生大多是谈起理论知识时“滔滔不绝”,但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却“捉襟见肘”,并未将思政理论知识吸收并化为己用。
思政育人元素存在于任何一门课程中,一草一木皆为教学素材,教书育人的使命也存在于每一位教师的课堂之中,一言一行皆为育人实践。践行“十大育人”理念,要充分挖掘校内外一切有利于立德树人的育人资源,整合学校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课下实践活动、各社团组织学习活动,打造立体的人才培养环境,形成铸魂育人的“炼丹炉”[7]。但现实中还有相当部分教师仍然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与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八个统一”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他们并不了解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也未清晰梳理自己所授课程中蕴涵的育人资源,因此还不能自觉履行教师立德树人的任务,导致课程思政在推行中流于形式。
这种现象在课程实践中大致表现为两大类:一是个别学校在尚未准确领会中央精神的情况下,匆忙开设几门冠以“课程思政”的课程,然后进行重点包装和宣传;二是部分教师未能深入学习领会课程思政在育人方面的要义和精髓,将思政内容生硬地加入专业课程中,导致高校教学实践活动中育人元素与理论知识出现“不兼容”现象,使专业课程“面目全非”,出现“两张皮”现象[8]。教学中出现的这些不恰当做法,均对教学计划、教学活动造成严重干扰,而且不利于“立德树人”总任务总目标的顺利实现。
立德树人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这不仅需要所有教师同向发力,还需要所有课程共同努力,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努力做到步调一致,群策群力。但由于种种原因,各类教师之间协调联动作用没有完全发挥,旧的“条块分割”模式并未打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依旧存在壁垒等因素的制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并未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作用的发挥也面临诸多障碍。
首先是教师之间缺乏联动。立德树人总任务的实现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在推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这个大任务上,教师队伍是先锋队,担当着“灵魂工程师”的角色。当前,能够兼顾专业知识教授与思政育人引导的教师相对较少,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不自觉地将专业教学与价值引导割裂开来,如在专业知识讲授完成之后留出几分钟时间来讲授思政知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泾渭分明”。出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非思政课教师的思政育人知识储备不够充分[9]。此外,教师之间缺乏联动,育人不只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更是全体教师共同的责任。
其次是“教”与“学”之间存在隔阂。课程思政建设要充分激发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教育活力,促进知识学习与三观塑造相统一,专业建设与思想引领相融合,能力发展与素质发展相协调,努力让学生在专业技能得到培训的同时道德水平也得到锤炼[1]。大多数教师能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时地开展育人工作,但仍有部分教师不了解课程思政的概念实质,课堂不接地气,不能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成长困惑,课程边界相对明显,这无形中加大了“教”与“学”的隔阂。
最后,教师课堂教法单一,多以“讲授法”为主,缺少创新与改进,各类课程教育教学成果不明显。理论知识本身就比较枯燥乏味,导致部分学生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一味地纯理论讲授更容易使学生“抛锚走神”。学生大多容易忽视思政课程的学习,如果教师再不加强学习改进教法,调动学生积极性,那么课程思政的建设也只会流于形式。
只有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目标一致,同向发力,朝着培育德才兼备的时代青年共同努力,促进二者有机融合,才能使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最大化。在尊重两者之间差异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思政课的核心引领作用;增强课程思政实施的靶向性;精准施策,充分展现课程思政同向育人的教育优势,以德育为基础,努力使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互补充、同向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10]。要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必须统筹兼顾,始终坚持以情动人、思政育人、立德树人,从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中汲取育人元素,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核心引领作用,为国育才。
教师应钻研梳理专业课程中潜在的育人元素,实现二者的大融合,将育人效果最大化。因此在进行教学改革中我们首先要抓住思政课程这个关键课程,革新思政课程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模式,广泛开展学思政活动,积极组织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多边联谊”,让专业课程的师生也可以更好的学习和了解“四史”,增强政治认同感[11]。要将思政课程的作用最大化,充分发挥“定向”作用,带领课程思政改革纵深推进,编织思政教育的横向网络,使教育教学工作始终致力于培育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其次,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相比于思政课知识,专业课知识更加具有逻辑性和趣味性,专业课教师更加善于在知识讲授和实践教学中通过讲授伟人故事、以身作则等方式方法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理念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把育人价值有机融入到专业学习中[12]。始终坚持在思政课程的带领下积极有为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使学生在进行专业技能学习中也可以接受正确的价值引领,将思政元素融入全课程教学中,相辅相成,提高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
最后,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但育人不是单纯的讲政治,还要善于运用教学方法。课程思政是以清晰的政治站位为基础,结合专业课程中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素质与知识能力齐头并进,弥补原先思政课与专业课单向育人的缺陷。总之,思政课程靶向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教育优势,要始终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并将这一原则贯彻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使教师自觉担当锤炼灵魂、培育人才的历史使命。学校是铸魂育人的主阵地,要培育德才兼备的时代人才,就要充分挖掘学校中的一切有利因素,高度重视环境对于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教师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要完成技能的传授、人格的锻造,需要利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形成协同育人的新局面,使我们培养的学生都能够成为有用之才。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教师要“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作出新贡献”[13]。
高校教师要想使课程思政有良好的成效,需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各专业教师要自觉学习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明白课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是在专业课中穿插育人元素,而不是单开课程或者组织活动,更不是对思政课程的取代。通过“育人之人”不断的学习来避免教育者自身在没有充分了解课程思政的情况下对课程思政进行“标签化”改革[14]。
高校教师还要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15]。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南针”角色,努力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想引导的有机统一,达到隐性育人目的。
“民族复兴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16]。在新的历史时期,“五育并举”培养德才兼备的新世纪大学生势在必行。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发展,从专业教育到社会实践,从校园建设到网络空间都要体现思政育人元素,使思政育人理念充满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上接受知识,在实践中感悟践行,在校园文化中涵养身心,在日常生活中涵养思想,课程思政建设才能形成育人合力。
首先,尊重课程的特点,实现教师之间的联动教学。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教学内容各不相同,这是实施课程思政不可忽视的关键点,必须尊重差异,求同存异。只有各专业各部门教师对课程思政实施途径进行不懈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加强学习,总结教学经验,扬长避短,才能将课程思政的育人优势最大化[17]。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发挥政治方向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特长,为其他学科及教师提供价值引领;其它各门课程也需要发挥各自具有的学科特点,为思政课程提供专业的逻辑学理论支撑。各课程间要系统分析学科的个性与共性,以立德树人为价值导向进行分类与定位,从而达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不同领域的有机融合。一方面在思政课程教师的帮助下,专业课教师能够更快更多地掌握相关育人理论知识,更好地梳理专业课中的育人资源,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思政课程教师不能“闭门造车”,也要了解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属性,在备课时做到因材施教,努力实现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各个方面的良性互动,实现专业理论与思政元素的多元统一[18]。
其次,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要使“教”融入“学”,使德育融入大学生,需使教师“接地气”、教学“接地气”,使德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不单是教理论,更是教实践[19]。思政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品德培育和三观塑造的主要领域,要充分激发其在精神塑造中的作用。育人元素无处不在,一草一木皆可作为教育素材,各类专业课中更是包含大量的育人素材,要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影响力。通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交叉互融,促进两者的育人理念协调一致,实现不同学科领域的有机联动。发挥专业课程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既不做国家政策的“代言人”,也不做思政知识的“复读机”[20]。教师在授课时把要拗口生硬的理论性语言变为生动温暖、通俗易懂的家常话,将理论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做书本教材的“解码人”,让学生在生动鲜活的课堂中受到专业和思政的双重教育。
最后,要创新各类课程的教学方式。“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4]。思政课教师要自觉主动承担立德树人的时代责任,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统筹协调各种教学实践,改进高校教育教学方式,在不经意间提高学生的政治文化认同感。此外,专业课程教师也要积极学习,改善育人方式,提高育人水平,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合,横向拓展思政教育广度,既要做到“润物无声”,又要做到“惊涛拍岸”。同时,纵向探索思政教育的深度,使大中小思政课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始终以培养民族复兴的筑梦者和圆梦人作为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
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这是判断高校教育水平和课程教学质量的终极标准。推进实施课程思政改革,不仅是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的需要,是高校教育体系升级的需要,更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需要。因此,高校教育必须立足立德树人总目标,着力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使思政育人元素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必须以“大思政课”理念为指引,充分挖掘育人元素,使各类课程拧成德育的“一股绳”,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