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问题与应对思路

2023-01-21 04:38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育人防控新冠

吴 双

(西安外国语大学 商学院,西安 710128)

一、引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不仅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定冲击,也给我国人民的工作、生活等方面带来了较大影响。作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让公众充分认识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影响和危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也事关我国对外开放”[1]。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各高校全体师生勠力同心,用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各部门坚守岗位战疫情,舍小家为大家,驻扎一线,为学生提供生活、学习保障;各教学单位积极行动战疫情,多举措、多维度关爱师生,维护教学秩序、保障教学质量;全体任课教师教书育人战疫情,全力做好线上教学,建好立德树人主阵地;全体学生迎难而上战疫情,服从安排,安心做好防护并进行线上学习,发光发热投入志愿者工作,尽显青年学子之担当。全体师生以实际行动上好一堂堂鲜活而又生动的“思政大课”。

应对高校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不仅要关心大学生的身体状况,也要在满足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客观需求上,及时发现他们思想上的变化,抓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契机,争取获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实现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的双成果。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问题及挑战

杨利鹏认为新时代大学生崇尚创新与探索精神,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尊心,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和自主;但是他们又普遍存在鉴别力薄弱、交往能力弱以及抗挫能力差等问题。他们的成长除了受到家庭、社会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更是深受互联网发展的影响[2]。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由于整体年龄偏小,思想不够成熟,社会经验较少,欠缺一定的生活阅历等,容易受到消极因素的影响,在思想、学习和自我发展中也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

(一)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冲击

疫情爆发之后,面临突发事件而产生的焦虑和恐慌情绪不可避免地在学生中蔓延。孟煜和刘念琪等通过网络调研千余名大学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受访大学生均有各种程度的焦虑、难过、紧张、害怕或恐慌等负性情绪[3]。受疫情的影响,高校大学生的交流渠道由线下向线上转移。在对外界具体信息了解不充分的前提下,同时受网络新闻“轰炸”,不免对疫情问题过度关注。另外,当代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个人色彩较强,面对突发事件难免带有情绪化和片面性,容易引发学生负面情绪。

同时,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环境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次生”心理问题也层出不穷。因此,“心理防疫”已成为高校疫情防控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心理状况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更多干预。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之下,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地删选网络信息、倾听国内外的不同声音、坚定战疫必胜的信心,已成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面临不便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生与外界接触的方式逐渐从线下向线上转移。鉴于疫情的传播性和危害性,特殊时期高校会适时实施封闭管理的临时管控措施,因此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各高校迅速反应,积极应对,及时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采取线上方式对学生进行授课,通过使用腾讯会议、雨课堂等软件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连接,保障同学们的日常学习。其中课程直播、MOOC、网络课件等互联网教育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线上教学与传统课堂相比,在师生交流和教学效果等方面仍有待提高。因此,高校需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及时建立反馈机制,才能使疫情防控下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保证。

(三)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受到影响

疫情多点爆发的现状也对应届毕业生和准毕业生,对社会运行方式和经济发展造成冲击,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人发展带来巨大压力。通常,大学生在大学三年级就会开始计划自己本科毕业后的发展路径,他们可以选择毕业前的名企实习操练、出国深造、国内考研、求职就业或者自主创业。但是,由于全球疫情的爆发,很多学生放弃了出国留学这一发展路径,这在某种程度上对国内考研大军造成了更大的压力;就业方面,由于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一些中小企业的发展岌岌可危,用人单位出现缩招现象,应届生相应会面临实习愿望落空和就业困难等问题。虽然疫情的冲击为社会的一些行业发展也带来了机会,但是对于整体社会经济环境而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欲望也受到了一些冲击,表现为缺乏面临创业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内,既不急于找工作也无继续深造计划,而是以游学或其他形式进行自我调整,重新树立人生目标,缓慢寻找就业机会的现象[4],即“慢就业”现象。

疫情爆发也对一些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产生冲击。一些毕业生对职业发展道路感到迷茫,又因职业规划能力不足,从众心理以及外部要求和自身能力的差异等,不可避免地产生焦虑情绪和挫败感,增加了就业压力和困难。同时,毕业生的求职就业观念、生活方式也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增加了就业难度。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情感激励和心理疏导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面对疫情来袭,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地位,清醒认识“变与不变”的客观规律,深刻把握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公共卫生事件的特性,把握思想引领的工作要求,发挥危机事件转换能力,精准施策,转“危”为“机”,将制度要求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抓住机遇,收集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素材,把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最后一公里,把抗疫精神贯穿疫情防控全过程。

(一)促进价值认同,增强法治观念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注着疫情防控工作,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为疫情防控工作把舵定向,因时因势作出战略部署。在这场疫情大考中,人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看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看到了凝心聚力、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看到了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民族精神,看到了坚守一线、不计回报的奉献精神,看到了奋斗不止、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

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爱国主义早已深入到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它不仅是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深情告白,更是凝聚人心、团结一致的一面旗帜。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国家的发展与青年的成长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深化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鼓励其弘扬民族精神,展现爱国情怀,激发爱国热情,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努力学习、积极奋斗。增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认同,能够帮助他们面临当代诸多的崭新斗争。只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环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才能使爱国主义情怀成为广大高校学生群体的共识,成为每一个大学生的行为准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5]。疫情期间,虽然广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但是仍有部分学生不服从防控管理,例如不配合隔离管理、漏报瞒报个人健康信息等。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一方面要坚守法制底线,意识到统筹安排的合法合规,综合考虑疫情防控的特殊性和现实性,多措并举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另一方面,要加强疫情防控的法制宣传,引导大学生增强法制意识,意识到不服从疫情防控的严重后果以及主动配合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共同守护全校师生安全。

要切实提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要重视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各项防疫措施,努力营造良好氛围,稳定学生情绪。要教育学生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和意识,遵守校园防疫规定,共同维护防疫成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比以往更多的要求和使命,需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二)赋能网络素养的提升

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许多问题“因网而生”,互联网已然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大变量”;解决问题必须“循网而为”[6]。因此,面对“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识往往处于较浅的层次[7]”而出现的困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准确把握教育规律,掌握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为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提升赋能。

疫情期间,网络传播的舆论环境更为复杂,自由传播行为存在着监管滞后和缺陷[8-10]。目前,大学生对于互联网上信息的甄别能力仍有待提高,在疫情背景下,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高校学生容易出现恐慌情绪和心理压力,从而导致心态失衡、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发生。

为帮助大学生正确获取网络信息,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紧密进行家校联动,多方面多角度发挥作用,识谣辟谣,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同时,引导大学生正面应对网络谣言,从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整体性把关,及时研判网络舆情,做好预警机制;引导大学生划清是非界限,提高警惕,加强法制意识,清楚认识到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增强纪律自觉,力争从网络安全意识、网络技术水平、守法自律习惯、网络道德情操等多方面促进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

(三)营造全方位的育人氛围

抗击疫情不仅仅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事情,更是全校上下每一个人的事情。在持续深化“三全育人”改革的时代要求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高校全员通力合作,才能培育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氛围,达成三全育人实效。

首先,横向把握各个要素,如教师、学生、后勤、管理服务等缺一不可,通过各部门、各单位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把握各个要素间的相关性和延展性。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使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高校教师提升线上教学的趣味性和高效性,高校后勤部门做好学生的衣食住等方面的服务保障工作,会在很大程度上疏解疫情期间大学生的恐慌、焦虑和不安情绪。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应届毕业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一方面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疫情带来暂时性就业困难,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就业挫折;同时倡导全校统一部署,围绕学生就业工作展开调研、了解企业需求、拓展学生就业途径,促进学生就业。只有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设计中做到统筹兼顾、交融渗透,使高校疫情防控的相关制度和举措都体现育人理念、融入育人元素,才能真正把“三全育人”落实到疫情防控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做到战“疫”和育人有机融合,通力合作共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其次,纵向深抓关键因素,以重点关注对象为抓手,如学生党员、主要学生干部、入党积极份子、各学生组织成员等共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朋辈教育的积极作用,通过其主体的亲和性、方式的渗透性、过程的创新性等特点,共同赋予了朋辈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党员的引领作用,例如通过设立“党员先锋队”和“抗疫临时党支部”,发扬学生党员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全局意识,强化使命担当,营造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用实际行动带动周围同学,引导学生自觉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注重发挥学生干部、社团骨干的带动作用,引导学生把抗疫一线作为社会实践的“基地”,从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医护人员、抗疫工作者的不易,从而正确理解配合、科学参与防控,争做防控知识传播者、疫情谣言制止者、健康校园守护者,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筑牢青春防线。

(四)提升育人实效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1]”。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重大事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让大学生意识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势和改革开放积累的强大实力和底气等,才能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带领学生体会党和国家对人民的深切关怀,引导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学会感恩,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再者,从身边小事入手,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让大学生从疫情防控中增强责任意识,遵守法律法规,掌握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从而实现抗疫背景下的自我成长。

新冠肺炎疫情虽然使学生日常管理工作难度提升,但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真实的教育场景。新冠疫情防控中的优秀事迹都是学生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这样朴素亲切的教育素材更容易深入学生心中,成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有效载体。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善于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事例和生动素材,主动抓住实践机遇,引导学生在疫情面前明辨是非,攻坚克难,勇担时代使命,强化责任担当。

在疫情防控的教育场景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抓住机遇,把握时机,将网络素养教育与育人工作紧密结合[11],通过环境氛围带动大学生从实践中理解理论,在理论的引导下付诸实践;引导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坚守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奉献的高尚情怀,共上一堂生动形象的“思政大课”;以先进典型榜样为指引,激励当代大学生展现他们“正青春,勇担当”的精神风貌,肩负起应有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四、结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面临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时,高校要善于把握时代机遇,抓住时代赋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理解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敏锐洞察学生存在的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学生成长成才、学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送上满意答卷。

猜你喜欢
育人防控新冠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新冠疫苗怎么打?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聚焦新冠肺炎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