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健康
(西安航空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077)
课程思政是着眼于“大思政”格局,为了解决传统思政课程教学“孤岛化”、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两张皮”、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重智育轻德育”等思政领域长期存在难点问题而产生的,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是高校育人模式创新性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强调“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各高校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切实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的基础上,纷纷尝试以课程思政作为重要抓手,推进“三全育人”理念落地生根。
目前,各高校秉持课程思政这一育人新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在深入挖掘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德育资源、推动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然而,由于一些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缺乏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以及如何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缺乏清晰的认知,导致课程思政在实践探索中还存在偏差,走了弯路。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澄清和矫正,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就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其育人成效就会大打折扣。为此,有必要打破认知藩篱,走出实践误区。如何搞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努力做到每门课程寓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思想价值引领于一体,必须在实践探索中避免以下六个误区。
课程思政是以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为载体,以各类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为立足点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活动。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全面的育人观,是对所有课程人才培养功能的正本清源和立德树人效能的进一步挖掘。一方面,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核心理念都是育人,二者都承担着育人的职责。但要注意的是,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的翻版或者替代版,即课程思政建设不是单纯地将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思政化”。另一方面,思政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一种大水漫灌式的显性教育;课程思政则更侧重于浸润式的隐性教育,是以一种较为潜隐的方式将蕴含在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中的育人要素挖掘出来、贯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启迪和价值引领。相对于思政课程的“漫灌”教育而言,课程思政是一种“滴灌”教育,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补充和辅助作用。
目前,由于许多教师对课程思政这一概念缺乏准确的理解,在具体实践中容易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混同,认为课程思政就是课程思政化,简单地将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等同于思政课,很突兀地在专业课和通识课教学中移植一些思政观点,甚至将其讲成思政课。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泛思政化”的做法是错误的。
课程思政的本质不是将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发展成为思政课程,不是简单的“课程”加“思政”,不是在专业课和通识课程中专门抽出一定时间讲授思政内容,“让专业课程上出思政味”,实现所谓的“思政化”,而是挖掘蕴含在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润物无声地对学生进行隐性的德育教育和思想启迪,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等,从而使大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如果简单地把课程思政等同于思政课程,大张旗鼓地在专业课程和通识课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混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次地位和功能定位,会“使专业课处于‘非驴非马’的尴尬处境,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1]。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强调育人的价值性与方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根本要求。思政课程是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传授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是专业课程的首要任务,渗透德育教育是其“增值目标”。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需要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而要完成这一任务,不仅需要思政课程的“独幕剧”,而且也需要包括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等在内的所有课程的“大合唱”。只有努力处理好思政课和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在育人作用上的协同关系,明确二者的合理定位,既要发挥好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也要发挥好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既要发挥好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也要发挥好课程思政的隐性功能;既要做到大水“漫灌”,也要做好精准“滴灌”,才能使二者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同频共振,营造出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和育人实践方式,其宗旨在于使所有非思政课程都承载德育教育功能,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所有非思政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课程是育人的有效载体,一门优秀的课程往往包含着知识、能力、品德和价值,承载着一定的精神塑造和价值教育功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但课程思政不能采取简单、机械的方式,将一些育人元素生硬地“粘贴”到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教学中,而需要任课教师遵循课程的内在规律,在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度开发和科学设计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炼专业知识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激活课程的育德潜质,有计划地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进行有效引导,从而使学生不仅在知识获取和能力提升方面有所建树,而且在正确的价值导向上也深受启迪。
需要指出的是,“课程思政是一种同知识传授和专业教学实现深度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这种形式不是专业课程教学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简单相加,而应该是一种渗透融入式的育人方式”[2],它与思政课程不是机械组合而是有机融合和无缝对接,二者不是“油水不溶”的“两张皮”,而是“盐溶于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统一。这种融合不是机械呆板的而是自然而然的,不是简单刻意的而是水到渠成的。
在教师的课程设计中,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价值取向以及伦理规范,把深藏于其中的思政元素渗透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隐性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思想洗礼和情感陶冶,接受思想启迪和价值引导,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达到“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技能的传授之中,通过知识和技能传授,使学生在渴望求知的愉悦和循循教诲下接受熏陶,启发学生的自觉认同,产生共鸣与升华,实现潜移默化的效果”[3]。
刻意地渲染、机械地移植,非但无法实现在潜移默化中育人的效果,还会使课堂氛围变得生硬,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获得感。为此,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弥补自身短板,提高自身素养,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有效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和同频共振,使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在育人成效上产生叠加效应,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
在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教师抱怨在课程教学中挖掘德育元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会挤占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会削弱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教育功能、弱化非思政类课程对大学生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功能定位。持此类观点的人,是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看成彼此对立、此消彼长的关系而不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
作为一种创新范式,课程思政既是一种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寓于课堂教学环节的教育理念,又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目的与功能的教育方法[4]。课程思政不是消解专业教育的原有目标,也不是对各门课程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功能的弱化,而是要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立足课程的自身特点,对课程进行深度开发与深层设计,充分挖掘专业知识中所蕴含的科学精神、价值取向以及伦理规范等,高度体现课程的思想性和价值性,涵育学生的精神世界,重视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和思想品德的塑造,引导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技能,还要学会做人做事。这当然是对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内容的进一步挖掘和价值的进一步彰显,是对过去曾经被一度“遗忘”的课程自身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新发掘和全面呈现。
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有效运行的重要载体,课程之中蕴含的育人元素正是课程思政所要寻找的“附着点”。开展好课程思政,并不意味着教师要长时间乐此不疲地给学生灌输思想政治理论、花大量的时间把课程讲出“思政味”,而是要求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塑造和思想引领。比如,教师以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方式,有机融入、自然带入思想政治元素,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由此可见,课程思政不仅不会影响到专业课程教学,而且还会提升专业课程本身的内涵、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能。作为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教师,要坚持科学的教学理念,做好自己的课程,既包括做好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也包括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与思政课教师同向同行,有意识地做好育人工作。值得重视的是,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也是思政元素的有效承载体,只有这个承载体站稳了,其承载的德育内容才能有效着陆。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教师只有在保证自身课程的含金量和吸引力的前提下,才能为做好育人工作打下基础。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是弱化思政课程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更不是取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地关键地位。目前,一些学校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时,步入了弱化思政课程的实践误区,认为在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中整合思政元素就可以取代原来的思政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5]。如前文所述,思政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课程和显性课程,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属性,课程思政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不显著的,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课程。相对于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课程思政处于辅助地位,它不能代替思政课程的主体地位。在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在新时代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对教育本质的重识与体现,是对高等教育功能的正本清源,是要将教育内容从知识维度、能力维度、深入到价值维度,从根本上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思想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同时,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既要有惊涛拍案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这是教育之道”[2]。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始终维护思政课程的德育主渠道地位、发挥其育人的主阵地作用。
课程思政能够使学生在学习各类知识和提高自身技能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洗礼和情感陶冶,更好地实现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不断提高。课程思政是手段,育人成效才是目标。作为一项新生事物,课程思政得到了各高校的广泛关注和着力实践。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些高校把课程思政作为“口号化”“标签化”的“走过场”和“赶时髦”的“抢占先机”,也有一些教师认为这是申报省级、国家级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奖的好机会,在不了解或者不认可课程思政的情况下为了立项目、拿经费而盲目申报,或者贴上课程思政的标签、做足“面子工程”和表面文章,只重形式而忽视实效。
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到,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全体教育工作者增设的一门“必修课”,是增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成效的“突破口”,需要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论证、下大力气的深刻挖掘和精准细致的巧妙设计,以期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成效。“如果仅仅停留在形式的层面,满足于功利主义的目的,而缺乏对其实质内涵和本质属性的思考与探究,这只会与课程思政的本质渐行渐远”[6],它不仅不能增强育人效果,其对于达成立德树人目标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
高校德育工作的实践规律告诉我们,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需要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方面和全过程,纵向需要层层激发活力、形成共识,横向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相互支持、稳扎稳打、逐步整体推进。
首先,要成立相应机构,加强顶层设计、周密系统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其次,要加大对课程思政的支持力度以及激励机制,为广大教师提供课程思政教学的专项培训以及与思政课教师的互动平台,增强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根本保障。再次,要鼓励教师形成教学团队,根据课程特点和内容因地制宜、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努力寻找课程与德育教育的“契合点”,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有机融合。最后,要加强对课程思政核心课程教材的建设。教材是呈现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下复习的主要参考书。一方面要加快“马工程”系列教材的编写进程,拓展“马工程”系列教材的使用范围。把好教材的政治关,尽快构建起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时代特征、富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另一方面,要鼓励专业课程教师和通识课程教师按照课程思政的理念编撰教材,提高教材的质量。这样才能使课程思政建设不至流于形式、避免空泛化和功利化、步入科学规范的轨道,真正达到协同育人的最终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就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切实解决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问题。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三全育人”理念的有益探索和创新实践,是一种育人价值取向非常鲜明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将其作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落细落实,其目的就在于为改进高等教育的科学规范管理提供依据,从而不断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一项教育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必不可少,课程思政的探索实践也是如此。评价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必须以大学生学习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品德素质的提升程度以及“四个自信”是否增强、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成效等多项指标来衡量,以此检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成效。
但目前各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普遍存在着育人效果评价模糊化的误区。一是缺乏对课程思政实施全过程的教育教育评估活动,导致不能及时纠正偏差,完善教学过程。二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导向,目标模糊,育人积极性不高。因此,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育人成效评价指标体系,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开展科学评估活动,注重过程性考核,完善课程的督查环节,以便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及时了解课程思政的开展情况和取得的育人成效,从而不断总结成绩经验、克服短板不足,不断探索课程思政的育人规律,才能使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深化和发展。
总之,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场深刻革命,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念转变和创新实践,也是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本质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和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广大教师要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打破思想藩篱、走出实践误区,积极作为、努力探索,针对各门课程的特点,充分挖掘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营造“课程门门有立德,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氛围,凝聚立德树人的整体合力。唯有如此,才能做好高校各门课程协同育人的大文章,为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思政育人格局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