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元
古诗词作为高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目前的古诗词教学效果也差强人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甚至对古诗词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基于此,笔者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古诗词主题教学,有效解决了古诗词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古诗词主题教学,可以在一个主题下,实施多篇古诗词整合教学,以此改善单篇教学的局限,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的知识系统,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可以用单篇古诗词为引导,引出与主题相关的多篇古诗词进行组合教学,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古诗词。
例如在进行怀古主题的古诗词教学时,可以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引导,整合杜甫的《蜀相》、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组成群文,带领学生体会怀古主题作品中作者所表达的不同情感。首先,为学生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片断,创建影视情境,导入新课。其次,知人论世,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别介绍苏轼的生平与创作背景。再次,确定主题后开展组合教学。教师先介绍诵读技巧,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古诗词的美感,体会意境。然后将学生分组,分析讨论词的上片和下片都描写了什么内容?在欣赏完《念奴娇·赤壁怀古》之后,再引入《蜀相》和《山坡羊·潼关怀古》,让学生认真阅读,积极思考,讨论交流,深入欣赏,明确《蜀相》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赞赏与惋惜;《山坡羊·潼关怀古》写的是昔日帝都。教师进行总结,这三首古诗都是描述的过去的人或事,是典型的怀古主题。但是每篇作品咏怀的对象不同,如遗迹怀古、人物怀古、孤独怀古。最后,深化主题。请学生们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与三首古诗词的主题,在小组中讨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了解作者怀古的对象与想要表达的情感,感受怀古主题古诗词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学会更深入地赏析怀古主题的古诗词,学会举一反三,从而提升古诗词学习效率。
如果不能通过抽象的文字符号,提炼出古诗词的意象,学生自然也不会赏析。要想学好古诗词,要从识字发蒙,“赏析之道”也许就是如此。古人对于意象可以有多种解释,但可以确定的是一定要呈现为一定的“象”。也就是说,意象的基础是“象”,也就是物象,这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古诗词教学中,作者创建的物象是有主观情感色彩的,我们在理解的时候需要进行加工与想象。即使是相同的物象,经过诗人的加工,也会透露出不同的感情。如“云”可以构成“孤云”表达作者的高贵与孤傲;也可写成“暖云”,给人春天般温暖的感觉;还可是“停云”,表达作者对家人或者朋友的思念。基于此开展的古诗词主题教学,对于古诗词意象的解读要从整体出发进行分析,不能将意象孤立起来。
对于古诗词主题教学中的意象,可以实施对比教学,在此可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对于同一主题下的相同意象进行对比教学。因为古代交通通信的不通畅,并在传统文化影响下,古诗词有很多离别的主题。诗人为了更加深刻与生动地表达离别情感,就会借助意象表达。如在亲人、朋友离别之际,会折柳赠送,而“柳”和“留”同音,所有很多诗人都会利用“柳”这一意象,如《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枝词》中的“清江一曲柳千条”等等,都是通过“柳”呈现离别的场面,表达作者的不舍之情。所以在讲解《雨霖铃》这首古诗词时,还可引入相同主题的《春夜洛城闻笛》,融入课外古诗词资源,让学生在相同主题与相同意象“柳”的对比分析中,感受作者创建的情境与想要表达的情感。
第二,对于同一主题中不同意象进行对比教学。如《离骚》教学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所以以“忧患”为主题,再融合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教学。屈原有很强的爱国思想与政治抱负,所以其作品与当时统治与人民疾苦有关,表达屈原坚强不息,追求光明的决心。在屈原的作品中,使用植物为意象,表述比较抽象的概念,所以自屈原后,人们利用“香草美人”代表高洁的人格。而杜甫创作的《登高》描述的是秋季江景图,通过落木、长江与鸟等意象,表述自己悲秋的感情,同时抒发小到对身世,大到对国事的忧虑。在此,通过对不同意象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忧患”的主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问题:《离骚》中有哪些典型意象,都代表什么?《登高》中都有哪些典型意象,杜甫是怎么描写他们的?分别分析杜甫和屈原的生平经历,请你思考其作品都想表达怎样的情感?
第三,对于不同主题下的相同意象进行对比教学。“月”是诗人们经常表达的意象,可以包含多种情感。如白居易的《中秋月》中“月”的意象表达的是寂寞与孤独;《静夜思》中的月代表乡愁,体现作者思乡之情;《月下独酌》中的“月”表达的是潇洒的人格,体现作者不会与世俗同流合污,是高傲品质的象征。借此开展主题小学,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体会不同诗词中同一意象表达的含义,理解同一种物象背后更深一层的含义。
高中古诗词主题教学提倡开展综合性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在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性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构建“情爱”主题古诗词实践性活动,将《长恨歌》与《孔雀东南飞》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课前准备阶段,让学生自主组成学习小组,然后分工合作,让学生先通过网络或者书籍等渠道,搜索《长恨歌》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生平经历等,还可以结合其他学者对白居易作品的品评。之后在小组中进行资料的分类整理,派一名代表到讲台上介绍。自此小组之间还可根据汇报内容进行交流与讨论,以此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利于学生们协作精神的形成。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只有在学生讨论方向出现偏颇时进行点拨,以此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讲解中教师要要设置多样化综合性活动,通过学生的实践增强语文素质。《孔雀东南飞》情节比较复杂,其中有多处人物对话,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诵读,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演绎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对话。通过分角色诵读活动,可增强学生古诗词诵读技巧,加强其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还可开展转换现代文的活动,让学生先将《孔雀东南飞》的文言文转换成现代文,然后进行演绎,充分体现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有效梳理故事情节。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对为什么刘兰芝会被休,为什么焦母不喜欢刘兰芝这两个问题产生疑问。教师可以将这两个问题下发到小组讨论中,集大家的智慧讨论交流,在此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在古诗词主题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与积极性性,从而增强语文核心素养。
综上,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运用主题教学,可以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特点,实现育人功能。另外通过主题教学还能有效地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让课堂主体转移到学生身上,提倡探究式学习,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形成自己的见解,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