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技”与“术”

2023-01-20 20:49
中学语文 2022年36期
关键词:三新答题教学活动

陈 曦

张远山在《庄子传》中阐述,“适人而无技,曰无知;适人而有技,曰小知;适人而有术,曰大知;自适其适,曰至知”。中学语文教学亦是如此,有术而无技,教学落不到实处,陷于空泛;有技而无术,教学会增加随意性,没有灵魂。“技”实际上讲的是“能”,“术”讲的是“略”;“技”决定你走的快慢,“术”决定你能走多远。

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改革的浪潮下,语文教学应着力思考如何处理“技”与“术”的关系,把“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首先,以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为出发点,正确理解“技”与“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地位。

教学活动中,“技”与“术”不能理解为基础与思想的关系,先夯实基础,然后才能有思想,先练“技”然后总结“术”,这就是我们很多课堂所呈现的教师不厌其烦讲答题规范、应试技巧、考试注意事项,题练了很多,答案分析了无数次,考试效果依然不好。语文教学得先让学生明白“术”,这是方向问题,得让学生知晓最近的高考改革方向,让学生明确语文考试的核心思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游刃有余、从容应对。

我们经常强调要“务本求真”,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务本”就是要明白语文的核心素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这个核心素养,只有明白了“术”,“技”才是有效的。

比如,许多老师都善于发出“讨论”的指令,但有些老师理解的“讨论”有些浮浅,认为只要学生能说就是有效果的,这样往往就会呈现课堂表面热闹,其实什么都没有的局面。设置教学活动时,老师要明白讨论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那么,讨论环节的设置就应考虑是否让学生思考了,是不是老师一抛出题目就开始讨论,没有思考的讨论只能是瞎论,只能培养学生人云亦云的本领。讨论的目的是拿自己思想来说服人,或者是在听取别人意见的过程中修正自己的观点,完善自我思维。所以,当教师设计讨论这一教学活动时,就要有活动的系统化思考:题目的启发性设计——独立思考的时间预留——充分的讨论氛围营造——观点的发表与评论——问题的收集与反馈。

其次,转换思路,换位思考,站在应考角度设置措施,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落实“技”“术”教学。

“三新”教育改革背景下,语文考试更注重学生能力素养,更倾向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更反对所谓模式套版。但这并不代表语文教学陷入了神秘论,教与不教一个样,学与不学也一个样。因此,教学活动不能用超然的心态来实现高蹈的追求。中学阶段学生追求应考效果本无可厚非。因此,老师应该思考如何用科学的设计和教学来实现“技”的积累、“术”的养成。

一项技能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过程,某种能力和素养的生成更是一件不能急于求成的事。那么,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我们不防分解“术”,充分理解“术”的本质和内涵,科学设计养成“术”的路径和措施,以无数个“技”的充分理解和内化来逐渐形成“术”。

比如,学生在应考过程中总感觉现代文阅读既读不懂,也做不好题。于是,希望老师能给点答题模式,方便自己套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明白,学生这是“阅读与鉴赏能力”欠缺,不是所谓答题模式缺乏的问题。所以,老师可以逐步分解,把阅读鉴赏能力细化为如何读懂——如何理解——如何评价,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布实施:阅读文章分为局部阅读与整体构建,局部阅读时要细化到字词句,整体构建时要能分层次概括;理解文章要能深入文字内部,关注常见手法和特殊表述,有语境意识,任何理解不能断章取义,回到原文“瞻前顾后”;评价文章能掌握常见角度,充分结合语境来作出评价,不宜脱离原文天马行空地发表高谈阔论。

当然,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应能耐住“寂寞”,敢于“冷场”。我们强调语文教学也要“俯下身段”,给学生一些“实惠”,但是绝对不能为了“讨好”学生,心急火燎把所谓解题秘籍、答题过程、注意事项神秘而庄重地“发”给学生,填鸭式的总结与教授,忽视了学生在思考研究的过程中自然生成,那么,哪怕是追求所谓短期效果也是痴人说梦。

再次,消除“技”“术”壁垒,谋求互补,互相搭台,相互促进。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走极端。一方面,为了追求所谓高大上,为了体现教学的“先进性”,为了彰显教育理念的前沿感,对一般规律的总结、对基于共识的方式的提炼、对夯实学科常识的提倡嗤之以鼻,认为这是低端且无效的“死板”教学,是“故纸堆”里的糟粕,是扼杀学生创造性的罪魁祸首。于是语文教学一味追求“变”,追求课堂活动的热闹,追求教学方式的百出花样。另一方面,为了体现教学特色的延续性和教学方式的个性化,对既往“成功经验”舍不得丢,对“成熟”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极度自信,从而忽视对语文教育实质的探究,忽视对教育改革变化的接受,忽视对学情的掌握,以经验来教学。

其实,语文教学的“技”与“术”并不是二元对立的,也不是“此”“彼”取舍关系。我们反对唯“技”论,但并不代表不能求“技”;我们追求实效,但不能忽视“术”的根基作用。语文教学应“技”搭台,“术”唱戏,唯有“技”“术”互补,才能行稳致远。

比如,作文教学,我们知道,培养学生写作素养要从训练学生思维入手,思维严谨、思想深刻、见解独到是一篇优秀作文的必备条件,训练思维就是作文教学的“术”。但是,这个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需要循着这个目标,以此为出发点给学生一定的“技”,让“技”搭起通向“术”的桥梁。下面以记叙文写作如何培养叙事技巧为例来说明如何搭建“技”。

首先,叙事要有完整性:学生得明确叙述的是“事”,既然是“事”,那就得有一个完整的来龙去脉,内心独白式成长历程介绍只能叫说明书,不能叫记叙文;其次,考场记叙文需要大家能有中心事件,中心事件是承载主题的关键元素,毫无内在联系的片段式叙事组合表现主题显得凌乱破碎,(蒙太奇式写法除外)当然有中心事件并不反对插叙补叙等内容。

其次,叙事有波澜:既然是叙事,那就得有吸引人之处,如果整篇都如老僧讲经,还未开篇就知道结局,那文章依凭什么吸引读者注意力?因此,悬念、伏笔、倒叙等技法就显得很重要;除了运用叙事技巧让故事有波澜之外,选材也很重要,如果选材普通,没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也难以写出波澜,同时,选材不宜胡编滥造、不宜故作高深、不宜毫无匠心。

再次,叙述有重点:如何开篇才有叙述感?怎样快速吸引读者?怎样避免记流水账?学会在关键处驻足,学会借关键情节和关键细节体现主题。

作文教学也得下沉,不能仅仅是某种观念的提倡,也不能仅是某种技法的介绍,还得让学生有实操的机会,这样就会形成以“术”为内核、以“技”为手段的教学过程,学生“下水”实际操作,反复训练,不断总结,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习总书记曾提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命题。中学语文教育也应紧随时代要求,在“三新”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从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出发,探索“技”“术”关系,紧随改革不守旧,勇于传承有创新。

猜你喜欢
三新答题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邀你来答题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邀你来答题
全国第三届“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论文大赛启事
纵览之“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