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霞 陈晓娟
(1.甘肃省玉门市第二小学,甘肃 玉门 735211;2.甘肃省嘉峪关市迎宾路小学,甘肃 嘉峪关 735100)
在“双减”背景下,为协调教学质量提升以及减轻学生实际学习负担之间的关系,各学校普遍推出课后延时服务,并在其中纳入多样性的教学游戏活动以及拓展性学习活动.从小学数学教学成果方面来看,数学游戏活动的开发与设置使课后延时服务的样态变得多样化,让学生在课后延时服务中提升了数学核心思维能力,培养了对数学的兴趣,为学生学习数学不断地提供源动力.基于此,学校要不断优化课后延时服务课程体系,深化小学数学游戏活动与延时服务的衔接与融合,营造更好的育人氛围.
“双减”政策要求降低学生的实际学业负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小学的放学时间普遍被提前至下午三点半,但是家长的下班时间基本晚于三点半,这就导致了时间冲突问题的发生.为弥补小学生放学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之间的空缺,各小学纷纷推出课后延时服务.当前,我国要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践行“5+2”课后延时服务模式,即在周一至周五提供课后延时服务,且单次延时服务的时间长度保持在2小时以上[1].在课后延时服务期间,学校一般安排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作业,或展开一系列拓展教学活动.
“双减”政策的提出与推行促使教育领域发生较大改变,为确保“双减”政策要求得到切实落实,就必须要从小学教育入手,实现对“双减”政策的全面贯彻.数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要在实际教学期间,兼顾对学生数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此时,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入数学游戏活动.同时,为了践行“双减”政策,还应着重保证小学数学游戏的设置能够与延时服务相匹配,确保小学生能够在更为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2].依托小学数学游戏活动与延时服务工作的有效衔接,能够实现对课后时间的充分利用,延长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时间,并在学生更为感兴趣的教学形式下实现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数学学习能力水平、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小学生对于游戏的兴趣比较高,因此,为了确保小学数学教学效果,让学生投入学习,教师就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引入多样性的数学游戏活动,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助推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总体而言,在“双减”政策推行的大背景下,融合小学数学游戏活动与延时服务的工作有着极高的现实价值,也是当前助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水平与现实效率共同提升的必要举措.
在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中引入数学游戏活动具有较高的创新性,是推动小学数学教学与课后延时服务工作质量共同提升的有效措施.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其需要学生具备灵活的思维,而游戏活动恰好能够提升小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包含着大量基础性数学知识,如几何图形、计算等,依托相应元素开发数学游戏也有着较高的可行性.
例如,七巧板游戏活动在组织学生展开几何知识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托七巧板拼图比赛等系列游戏活动的开发与推行,可以达到辅助几何教学的效果.将此游戏活动纳入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中,不仅能够进一步增加课后延时活动的趣味性与内容丰富性,还可以让小学生巩固与复习所学的几何知识.又如,数字游戏活动在组织学生展开数字与计算知识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托猜数字、你问我答、趣味报数、计算比赛等系列游戏活动的开发与推行,可以达到辅助数字与计算教学的效果.将此游戏活动纳入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中,不仅能够提升课后延时活动的多样性,还能助推小学生计算能力的进一步增强.
对于数学游戏活动与课后延时服务而言,两者之间拥有着相对紧密的联系.数学游戏活动在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增加对数学游戏活动的重视程度,依托多样性游戏活动的开发与组织落实,并在减负的指引下强化与延时服务的衔接,切实践行“双减”政策,确保小学生能够在更为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想要促使课后延时服务这一新型教育服务模式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得到持续性践行以及健康发展,对于小学而言,就需要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以此为基础制订出更为合理的课后延时服务发展模式与发展方向,确保小学数学游戏活动能够更好地融入相应工作,支持数学教学与延时服务的有机衔接.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小学数学游戏活动还是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均要求以维护小学生的身心安全为基础,这就需要学校提前完成对课后延时服务安全责任的部署[3].同时,还需要要求小学数学教师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教学进度、教学重难点内容、教学目标等,设计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强化学生数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游戏内容,在推行课后延时服务前完成游戏活动规划,保证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符合“双减”政策要求以及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
1.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定不同主题的课后延时游戏活动内容
为确保小学数学教学以及延时服务工作的融合效果达到预期,实现小学数学游戏活动与延时服务的有效衔接,切实践行“双减”政策要求,在实际的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切实针对不同年级学生设定不同的课后延时游戏活动内容[4].在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巧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优化课后服务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各年级开展不同主题的数学游戏,旨在为孩子们的数学思维、核心素养发展助力赋能.
例如,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中设置“玩火柴棍”游戏,引导学生使用火柴棍(小棍)摆出各种图形、数字、算式等,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中设置“趣味扑克牌”游戏,让学生使用扑克牌进行数字搭配、计算等,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经历和感受;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中设置“数独”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占位法、行列排除法、倒推法等多种推理方法,支持学生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挑战;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中设置“数棋”游戏,让学生在棋类游戏中更好地扩宽思维;对于小学五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中设置“魔方”游戏,以此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动手能力以及空间思维能力;对于小学六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中设置“方块的摆放与搭配”游戏,鼓励学生探究多个方块的不同组合以及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实现对学生空间想象力以及立体几何能力的强化培养.
2.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定不同难度的课后延时游戏活动内容
针对不同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可以围绕相同的数学游戏主题设定差异性的活动,即针对1-6年级小学生设计知识难度逐步提升的数学游戏活动,逐步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综合能力.
例如,围绕七巧板这个主题,教师可以切实参考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学校针对课后服务多元课程体系的建设,确定出适合各年级学生的数学拓展课程与游戏方案.对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可以在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中推出“智力七巧板”科普活动,激发小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锻炼动手能力,启迪创新意识.活动主要以简单拼图为主,学生通过拼搭和画智力七巧板图形,在“玩”中拼摆,在“玩”中学习,在“玩”中创造,掌握拼摆智力七巧板的一些原则、基本方法和规律,让学生感受拼摆现代智力七巧板的无穷奥秘,感受拼搭七巧板带来的无穷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中推出“数独”特色课程以及游戏活动,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锻炼学生多维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丰富其课外生活,增强探索精神并逐步强化学生勇敢克服困难的意识与能力.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中整合多种教学资源,融合“七巧板”和“数独”课程设计教学活动,在延时服务工作时间内展开“数独+七巧板”课程教学游戏活动与拓展活动,提升本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于小学五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中推出“九宫数独”和“有趣的七巧板”课程,让学生在游戏的同时提高观察力和对数字的敏感度,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成功体验.对于小学六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中推出数独比赛活动和“七巧板主题创意拼图”活动,为相应水平的学生颁发“数独等级段位证书”,提供主题性素材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七巧板拼图的创新,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增强课后延时服务中数学游戏活动的丰富性与趣味性
为切实做好“双减”背景下小学生的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幸福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无法按时接送孩子的难题,实践中,可以切实在延时服务工作期间引入小学数学游戏,让延时服务课程变得更有趣味性,同时变成知识拓展的平台.为此,相关教师应当设计更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以此增强数学课后延时活动的丰富性与趣味性,让小学生能够在更加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数学学习,减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负担[5].
例如,针对低年级小学生,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推出认数字、唱数字歌、玩数字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后延时服务期间复习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不同活动小组发放数字纸牌,让学生利用手中已有的纸牌以及桌面上摆放的数字纸牌形成一个等式,最后对比谁得到的纸牌更多.依托这样的数学游戏活动的展开,能够让小学生在更为轻松的游戏环境中巩固数学计算知识,强化计算能力.又如,教师可以针对低年级小学生设计搭积木、数字小棍、玩七巧板等数学游戏,充分发挥其所具备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利用各种积木拼拼摆摆,把看似单一的积木变成形状各异的人物、动物、字母、数字和建筑物.或利用身边的小棍,摆出数学计算,让学生们既玩了游戏又学到了知识,更让他们在延时服务过程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2.增强假期延时服务中数学游戏活动的丰富性与趣味性
除了课后延时服务,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学校还可以推行假期延时服务,即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及相关游戏活动,推出假期特色课程,以此进一步深化小学数学游戏活动与延时服务的衔接程度.实践中,需要切实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目标,严格落实“双减”政策,科学合理地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习水平的数学特色课程,如折纸中的数学奥妙、数学小游戏、解题俱乐部、数学与生活、数学故事等.
例如,教师可以在假期推出“折纸中的数学奥妙”延时特色课程,让学生在日常的游戏中了解一些数学概念,在折纸的过程中,尽量使用三角形、四边形、对折、轴对称、平移、旋转等数学术语,让学生在折纸过程中获得数学感.同时,折纸需要手、眼、脑三位一体的综合协调,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审美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在此过程中,相关教师应当重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动手实践,通过这种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模仿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经过手、眼、脑的相互协调,提高空间思维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课改以及“双减”政策推行的大背景下,融合小学数学游戏活动与延时服务工作有着极高的现实价值,而这也是当前助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水平与现实效率共同提升的必要举措.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小学数学教学进度、教学重难点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等,设计出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游戏内容,在推行课后延时服务前完成游戏规则设置,以此保证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符合“双减”政策要求以及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