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非遗与现代文创的设计融合
——以漳州木版年画为例

2023-01-18 14:34魏金超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福建福州350100
收藏与投资 2022年12期
关键词:木版漳州年画

魏金超(福建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0)

一、漳州木版年画的发展历史及艺术特色

漳州木版年画融合了南北方年画的特点,既有南方年画的纤巧秀美,又兼具北方年画的质朴粗犷,色彩多以大红、朱红、黑色等为底色,对比强烈,独具一格,融合闽南地区的人文特点,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特征。其与全国各地年画一样经历了发展、兴旺至衰落的过程。史料记载,漳州木版年画始于宋代,兴于明永乐年间,清代乃至民国初年最为繁荣。后来,由于战乱及西方印刷传入等原因,年画产业开始走向衰落,大部分木版年画作坊在抗日战争前后倒闭。

解放后,“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等运动又再次给漳州民间木版年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所幸漳州民间木版年画数百块雕版,在颜氏家族后人的悉心保护下幸存下来,并于2006年成为首批被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木版年画。

漳州木版年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兼具审美性与实用性,旧时在节庆和民俗活动中得到广泛使用。在闽南地区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和历代手工艺人的传承过程中,源于汉文化的木版年画作品充分融合了当地人的审美情趣,题材以神像画、节庆应景画、礼俗画为主。这些题材的本质都是希望获得庇佑,祛灾辟邪。年画的内容形式、大小尺寸、内涵寓意等不同,所张贴的空间也有所不同。门神贴大门,连环画、装饰画贴在屋宇,斗方年画多张贴于箱一类的家具或米缸上。除此之外,年画还有多种形式,如葫芦闷、纸马、灶君、功德纸等,民间艺人赋予年画多样题材的同时,也使其寓意更贴近生活。

无论在造型、构图还是色彩上,漳州木版年画都在年画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共性上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首先在造型上,大胆取舍,运用夸张、变形、抽象等艺术手法对刻画的形象进行再创造,形成一种平面的装饰美感,整体呈现一种稚拙古朴之感,充分体现了民间艺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构图上,以丰富饱满的构图居多,强调画面的完整性,以《狮头衔剑》为例,其创作以狮子的头部形象作为画面的主体,并以脸部的中心线为轴左右对称构图,将狮子的五官进行夸张表现并精细刻画,毛发的部分则删繁就简,用极简的线条表现,使画面整体饱满生动又不会显得矫饰,同时极具装饰性,是漳州木版年画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辟邪保平安的美好寓意。像一些连环画的构图则别具匠心,往往通过画面中心部分展开主要情节,通过左右两侧及下方几个小的画面组合来完整讲述带有情节的故事,其题材多来自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小说或戏曲,如《双凤奇缘》《荔枝记》《封神演义》等。这些故事在民间非常流行,且这种构图方式为漳州戏曲年画所独有。在色彩上,漳州年画以大红、朱红、金黄、淡黄、青绿、蓝等色彩为主,通过套版这一工艺在不同的色纸上进行印制,先印色版,再印墨线版,根据用途进行色彩选择,如用以辟邪保平安的门神等以朱红色为主色调,而功德纸则以黑色纸张印制。民间手工艺人不仅探索出独具匠心的表现形式,也体现了其深刻的民俗含义。

南宋《三山志》中记载:“书桃符置户间,挂钟馗门上,禳厌邪魅。今州人,岁暮,画工市之。”从中可以看出宋代张贴门神年画已经成为福建地区重要的习俗。除了年画的装饰性,其文化内涵也是流行的重要原因。如《加冠进禄》《丹凤朝阳》《梅花福》《梅花寿》等典型的祈福类型的喜庆年画作品,其所蕴含的寓意很自然地呈现在画面中。以《加冠进禄》为例,画面主体为两位一品朝官的人物形象,身着华丽服饰,一手持笏板,另外一只手则分别用精美的托盘托着进贤冠和鹿,这种艺术形式非常巧妙地反映了民间艺人对各种事物的文化阐释。他们通过冠与官、鹿与禄的谐音来分别指代加官进禄的美好寓意,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寄托了人们对福禄寿财等美好生活的期盼。此外,以石榴代表多子、蝙蝠代表福、酒爵代表爵位等的表现方式在木版年画中是非常常见的。后期漳州木版年画在发展中风格趋于世俗化,添加了更多日常生活的内容,如《九子登科》《纺织图》《杂技图》等,生动地刻画了民间庆祝活动、娱乐活动、农作纺织活动的场景,与民间生活的联系更为密切,具有浓厚的乡土风情。

二、传统非遗与现代文创所面临的困境

随着现代社会对非遗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传承人紧跟时代发展作出创新,漳州木版年画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这一传统的民间手工艺依然受到形式多样的现代艺术的冲击,加上现代居住环境的变化,适合木版年画张贴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少,使得传统木版年画产业面临极大的困境,包括漳州传统的木版年画制作世家颜氏家族也面临传承人屈指可数的困境。因此,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在传统非遗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尤为重要。

除此之外,当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接受有所缺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也相对较低,在提及传统文化时不免会联想到古板、过时这样的词汇。这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创设计所面临的困境,同时也是文创人应该拥有的使命感。文创人通过努力,将缺失的文化认同感通过文创产品的形式有效地进行了弥补。

《神荼、郁垒》

清代雕版《狮头衔剑》 34 cm×45 cm

三、传统非遗与现代文创结合的新方式

(一)把握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

文创产品设计不仅是对创作者审美能力的考验,同时也是对创作者思维广度、深度、远度的考验,创作者自身应该对所创作的作品背后的文化底蕴有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提取其中重要的文化内涵,将其赋予文创产品,让消费者在欣赏文创产品精美外观的同时,还可以更深层次地认识和了解文创产品背后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在这个层面上,非遗文创产品并不只是一件商品,其文化意义为其附加了更丰富的价值,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二)设计紧跟时代潮流

文创产品不仅要有精良的品质,还要结合社会热点,紧跟时尚潮流。像近几年流行起来的盲盒文化,深受年轻人喜爱,于是河南博物院推出了考古盲盒,文创产品部分还原考古的形式,用迷你洛阳铲和刷子将土块里的“宝物”挖掘出来,让更多的人体验考古的乐趣。作为当下非常出圈的一件文创产品,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可,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收益。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木版年画同样也可以在传统的土壤上创新,紧跟年轻人的潮流开发出新颖有趣的产品,让小众的民俗文化能够为更多人所了解和喜爱。

清代雕版《加冠进禄》50 cm×28 cm

(三)增强消费者与文创产品之间的互动性

相较于一些观念表达、口头文学类的非遗,传统的手工艺类非遗具有很大的互动优势。以漳州木版年画的制作为例,其采用粉印和水印结合的多版套色方式,以及先色版后线版的工艺顺序,多用四到五色套印,消费者在体验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了解漳州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制作出独一无二的文创产品。这样不仅增强了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让消费者留下美好回忆,也让非遗技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传播。

(四)充分发挥民族的地域特征

地域性和民族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即使是同样的手工艺作品,在不同的地域中,其形式、技法、内涵也会显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以木版年画为例,山东杨家埠木版年画构图饱满,造型夸张,呈现出简练朴实的特征;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是由绣像图演变而来,风格更为秀丽精致、色彩鲜艳明快;漳州木版年画则兼具北方粗犷沉雄和南方秀丽雅致的特点,有极强的装饰效果;地域的差别使得木版年画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依托非物质物化遗产转化的文创产品,要求创作者一定要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和地域特征,创作出具有识别性的特色文创产品。

四、文创新形式助年画回归生活

时至今日,漳州木版年画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节点。年画虽然已经不像旧时那样兴旺,但作为中国民族历史文化现象的一部分,它的审美价值、收藏价值以及独特的民俗形式需要被传承和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只是一件件体现文化传统的产品或作品,它更应该是可见、可参与的生活文化。新时期,人们的审美需求发生了重大改变,漳州木版年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始积极适应新的审美需求,这是当下非遗发展和传承的一个新趋势。

漳州木版年画传承人颜朝俊就曾提出“坚持复刻与文创两条路并行”的方式,这样可以让更多人去了解年画。在复刻方面,颜朝俊及其传承人坚持年画的刻板并创新年画内容形式,积极开展讲座、年画制作体验课程等活动,让大众有更多机会接触传统民间艺术。从文创方面来看,年画元素融入家居装饰、包装、动漫、App、游戏等文创产品的生产,极大地拓展了木版年画的传播途径,也让传统的非遗以更加创新的姿态融入日常生活,进入更多的生活场景,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文创产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还应该回归到生活中去,这样一件作品才算真正鲜活起来,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获得更久远的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木版漳州年画
“大美民间 匠心风韵”
———山西木版年画展在山西美术馆成功举办
牛年画牛
年画
南康漳州龙
缸鱼年画之旅
福建漳州面煎粿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视觉艺术符号分析与解读
侯琪版画作品选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牛年画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