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至上,绘画重生
——探析尹光中作品

2023-01-18 14:34杨光艳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550000
收藏与投资 2022年12期
关键词:灵魂艺术家绘画

杨光艳,胡 瑕(贵州师范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0)

一、纯粹的艺术自由

(一)在人文关怀中发掘艺术

一位艺术家的创作状态并不拘泥于传统绘画,而是在自身成长环境中慢慢产生了自由式的创作习惯,以独立自在的姿态呈现给观者。尹光中的创作状态,是体验生命的整体状态对其生命多维度的客观反映。尹光中说:“宇宙中有几万颗星球,有数以亿计的生命。每个人都是一个天体,只有珍惜生命,珍惜别人的生命,才能珍惜自己的生命。”由此可见,他所在意的生命的多维度关系到他对艺术创作的态度,但是最终呈现的是他对生命、对艺术生存的态度。在这个维度中,艺术需要谎言,画面需要构成,因此绘画不可避免地陷入同质化的泥淖。尹光中身处这样的时代,不可回避这个过程,不过这些谎言在他这里并不可能发生。正如他所认为的,人生是一个精神自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会发现艺术,寻求其与灵魂的契合。

(二)在朋友眼中玩出艺术

每一位艺术家所具有的特质都是独一无二的,尹光中也不例外,自由就是他身上的特质,他让自己最真实的自由样貌呈现在画布之上。尹光中的绘画作品经常被好友们称为自成一派——“鬼画符派”。何为“鬼画符派”,他的绘画作品,看似杂乱无章,像是随便涂画,但这些其实都是他作品画面中的基调,缺一不可。通过尹光中的描述可了解到,他自小的艺术启蒙就是玩泥巴,或是用粉笔在地上作画,以至于在尹光中后来的艺术生涯中,他像个顽童一样四处挥洒着艺术血液。

(三)在自由相伴中坚持艺术

尹光中的一生,从战士到工人到教师到地方专业画家,最后到西南地区出了名的艺术家,这些身份和他的人品都是相符的。他追求自由,不受体制制约。他既不是中国美协的会员,也不是贵州省美协的会员,但在贵州省一级的层面上以及西南地区艺坛,多数人皆称他为艺术家,或是直接称呼他为“鬼”。众所周知,这与主流是格格不入的,这一点特别的个性恰恰彰显出他追求自由的灵魂、与众不同的个人风格,优良的艺术家风度,这也是他在自身人格作品中追求自由之光时最重要的闪亮点。

二、尹光中绘画中的独特性

在艺术绘画创作中,绘画语言的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不同的艺术家有不同的艺术创作风格,影响因素包括他们自身所具备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品质。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对社会现状的隐喻反思、主体形态的造型与变化多端的色彩处理,共同构成了属于尹光中作品的独特性。按照时间顺序可将尹光中的系列作品划分为三个关键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他创作了一系列写生风景画,其中1968年创作的《贵阳南明桥》,画面中的湖面所倒映出的波纹,技法上是学习印象派修拉的点彩方式。年轻时的尹光中喜欢运用点彩的技法描绘老贵阳的街头,他巧妙地运用色块的变化表现阳光照射在街头巷尾的场景,为大家留下了许多关于老贵阳的记忆。不过在画面中,我们仍然能够看出有许多的不足。画面整体构图丰富,正反映了尹光中在印象派的影响下,他对造型的追求和色彩运用的严格处理,触点上色的笔触清晰可见。且由于所有的颜色都与黄绿色混合,所以整幅画看起来会有一种复古斑驳的年代感。

尹光中大部分早期作品取材于他在户外写生以及他在国外生活的经历,在四川史论家王琳的描述中,尹光中画面里留下了草木掩映的故居茶店、光影别致的市北街景、鳞次栉比的山城屋面、清澈透明的南明桥头等。这些作品在现在来看,仍是极具地域民族民俗和个人特点的佳作。尹光中以个人的成长经历为落脚点,伴随自由激情的创作,带着自己的艺术执念冲出了大众视野。

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这十年中他的作品符号构成的色调鲜明,色调大多是纯色,有炽热的红黄、萧瑟的蓝绿相伴,产生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他在画面中加入了汉字以及少数民族的图样,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反叛意义的作品。《大公无私》(图1)是他这一系列中最出彩的油画作品。画面中,尹光中把“国泰民安”“万寿无疆”等一些字符巧妙地进行相互叠加,这些字符被赋予各种纯色。这些标志性符号俨然成为他身上所保有的一种习惯性意识,无形中增加了画面的张力,给人一种神奇的观感。由此可见,在绘画创作中寻找到适合自己且自由的绘画语言是十分重要的。

图1 尹光中《大公无私》油画 1989年

其实这是自成一派的系列,但是作为讽刺样式的主题是很鲜明的。尹光中用画笔给予符号神秘能量,通过符号将其心中的美好意愿表达出来,亦是赋予了这些文字一部分永恒的意义,这与他时常关注人性、聚焦现代社会进行人文思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尹光中用中国道教法术中的一种神秘文字作为纯符号语言。简单来说,是一批组合成形的符号作品。他在创作中将汉字与贵州少数民族中的装饰相结合,为的是使其成为色彩线条趋于平面化的组合。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吉尔·利波维茨基提出“图像不是作为圣物的时代,而是转换成了图像作为品牌的时代”。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尹光中作品伴随着各种新型图像方式的兴起,开始发生变化,包括他的艺术表现已经转换成现当代图像的样式以及多种系列化的进程。

第三阶段是进入到21世纪初,尹光中开始创作逆像绘画,那时他的艺术执念来源于他的灵魂,与中国传统的阴阳学说相关,就像是同一个人画两幅相对应的画。举个例子,有人喜欢晨曦,有人喜欢落日。如若美是艺术家个性的东西,要强加统一美那就是错误的,因为思想不能被统一。正如我们所知,美是个体性的,并不是共性。在他的逆向绘画系列中,《民众》(图2)这一组油画作品的画面内容不能简单地用美丑定义,因为在绘画作品中,尹光中对形象的分别塑造,像是摄像时绘制了人物的正像和负像,其中在色彩上用完全相反的色温色调相互间建立关联,给人一种错觉——画中人物出现在不同场景扮演着不同角色,参与不同的事情。第一张色调以绿色、橙色为主,第二张是以紫红色、黑色为主,以此形成强烈的对比。因此不同人物的神态经过对比色的衬托,具有了形的特征,并将人物与画面分隔开来。从画面中的笔触可见他在用笔时会反复皴擦,给人一种厚重感,仿佛唯有这样,才能体现出灵魂的过去与现在。尹光中对于造型的把控,可以通过人物间几乎没有的空隙表现出来,形与形之间有深浅不一的线条。这样一来,他的作品就不会显得过于僵硬和缺少细节。

图2 尹光中《民众》(正反像)逆向绘画系列 2007年

作为逆像系列代表作的《我参与出卖良心》,其画面中的人物面部扭曲,一半伸手迎接,一半却是害怕逃避,他们共同接捧着心脏。其中,尹光中巧妙地运用对比色描绘人物衣着,让人不禁思考。尹光中想要通过这些作品在视觉上的直观性对比,揭示他在社会中看到的现实问题,传达他的主体意识和精神内涵,他大概是想要透过画面表现其背后隐匿的真实。反观当下,一部分艺术家受西方艺术影响,有着自由开阔的艺术观念,另一部分则是守着“文革”留下的封建观念,两部分共同围绕着中国美术发展。尹光中用画笔体现他不屈服的姿态,形成了属于尹光中自身的现实主义绘画流派。画面的逆转构成由尹光中建立,虽然与当代艺术图像大有不同,但是对于观者来说,像是对着镜子看到了自己的灵魂深处。

从他近些年创作的亚麻布综合材料《复活的裹尸布》系列中,以《最后的晚餐》(图3)为例,我们可以观察到尹光中的艺术意愿是用自身积极饱满的激情进行绘画创作,直面针对人性的思考和理解。画面中人物形态变形挤压、面部夸张扭曲,中心人物手握蜡烛,与画面左侧以及上方出现的蜡烛相呼应,暗示着人性的悲哀。尹光中将西方大师的作品名称套用在自己的作品上,其目的是通过作品将自己所面对的现实问题展现给大众,将思维空间留给我们,甚至超脱了他早期油画作品中极其彪悍的性格。这样说来,尹光中的作品,何尝不是一位艺术家自我思考、自我观察的体现?尹光中是一位有自由精神和良知的人,敢说真话,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人文精神,正因他创作了《复活的裹尸布》系列,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悲哀,发人深思。

图3 尹光中《最后的晚餐》 亚麻布综合材料 2012年

三、结语

看着尹光中的作品,仿佛能深刻地感受到他与自己灵魂之间的对话——“人就是一个灵魂,好比一间房子,人病了吃药补一补,那么哪天房子不行了,灵魂就会跑到另一个房子里。我们也需要尊重别人的生命。”这句话可以理解成灵魂化成蜡烛,两个灵魂之间相互点燃,当你看到其中一根蜡烛要熄灭了,尽管它的能量即将消失,但它不过是到了另一个充满浪漫氛围、不分美丑的乌托邦世界。当然,自然世界是没有美丑之分的。艺术大家毕加索也未曾说过自己的作品具有美感,透过表象,其真正的本质即是生命的本质、生命的真实。在尹光中眼里,真实是一种美,不是单纯的照相,而是在艺术与自然间接触到的真实。日常生活中他样样精通,但讲起话来却有点悲天悯人之感。尽管他外表冷漠,但是真实美作为他灵魂深处的乌托邦却从未消退。

猜你喜欢
灵魂艺术家绘画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灵魂树 等
人闲一闲,等一下灵魂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