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芳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酒泉 735000)
“放管服”是指政府部门通过制定政策法规,简化审批程序、下放行政权力,降低企业准入门槛,推行公开公正监管,促进企业公平参与竞争,最大限度优化服务效能的重要举措。通过“放管服”改革可以优化行政管理体制,提升行政效率和治理水平,通过减权限权,优化审批流程,可以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内生动力。为掌握酒泉营商环境的现状,本研究通过对酒泉市域内82家企业的问卷调查、12家重点企业的实地走访,18 家政府部门的调查了解,在深入分析调研的基础上,对酒泉市营商环境的现状进行了研究。
近年来,酒泉市委市政府立足酒泉市域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的实际,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下大力气为企业减负松绑,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动真碰硬,使政务服务更加规范、便捷、高效,政务服务水平全面提升[1],营商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事中、事后监管效能持续优化,在全省公共服务质量监测和营商环境评价调查中,酒泉市均位列全省第二。
一是持续深化改革,营商环境逐步向好。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通过深入开展“三集中、三到位”政务服务改革,建立行政服务大厅,集中行政部门首席代表和行政工作人员在政务大厅窗口开展服务,全力打造“酒事快、泉好办”服务品牌,全面落实服务事项全覆盖、首席代表全负责、大厅之外无审批的要求,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目标,市行政服务中心入选第六批国家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2]。
二是建立服务清单,数据共享有序推进。实行清单化管理,不断加强对服务过程的管控,通过动态调整部门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基本形成了权责一致、高效运转、分工合理、边界清晰、覆盖市、县、乡三级的1 392 项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体系。重视大数据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市级“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已经与国家和省级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互联互通,申请国家共享数据接口132 个,省级共享数据接口108 个,实现了政务服务清单化、标准化、规范化[3]。
三是推行跨域通办,审批流程持续优化。建立了审批服务“城乡一体、市县同权、跨域通办”新模式,市县两级对95个全省通办事项全部实现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并在省内率先推行“跨域通办”服务模式,探索“跨域通办”互信机制,先后与省外的上海宝山区、张家港市、昆山市、赣州市兴国县等8 个地区,省内的白银、武威、金昌、张掖等7个市商定了跨域通办协议;通过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办理事项审批时间大幅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 个工作日以内[4],申请要件齐全者最快可1小时办结,3大类33 种经营范围营业执照申领实现了“秒批”。大力推行减税降费,仅2021年1—5月为企业降税1.05亿元、降费1 543 万元,降低了企业生产性成本。工程建设审批流程不断简化,施工许可电子证照完成与省级系统对接,实现了省级系统办理、市级系统出证、在线电子签单的全无纸化流程。扎实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合并办理项目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大幅压减项目审批办理时限;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不断优化[5],线上审批全面推行,工改平台运行良好。
根据第三方机构对全国296 个地级市的测评,全国城市营商环境200 强、城市软环境100 强中酒泉市均榜上无名,由此可见,酒泉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仍有较大空间,需要持续跟进优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放的效率不够高。各行政机关在办理行政事项过程中还存在着“审批加码”“承诺打折”、“各自为政”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在全国统一的材料标准上随意增加证明材料,一些承诺了审批时限的审批事项因各种原因无法按承诺时限完成,一些多部门协同办理的审批事项未实现并联审批,增加了企业和群众办理成本,影响了项目进度和办理效率。例如,某个体门诊申请办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医保刷卡定点单位,医保局需要的资料大部分是市场监管局发证时要求提交的资料,存在各部门间数据不能共享,行政单位各自为政,重复要求提交资料才能进入审批程序的问题,影响了行政审批的效率。
二是管的权责不够明晰。还存在有的行政机关多头监管、交叉检查、重复检查,产生监管“错位”“缺位”“越位”等问题,企业频频接受各级各部门来访、参观、监督检查,特别是非生产性打扰过多,导致企业不堪其扰,甚至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影响;在监管层面,跨层级、跨部门联合执法落实不到位,存在监管“真空”,甚至存在该管不管,放而脱管的现象[6];有的执法用法、解读政策断章取义、生搬硬套,对有利可图的争相监管、重复监管,对无利可图的揽功推过、无人监管,有的部门对拿捏不准的企业经营事项仅仅根据自己的理解就层层加码,指定相关部门出具前置手续,一方面无法律和政策依据,另一方面缺乏为民服务的情怀,而是秉持本位主义,存在要权不担责的问题,影响了监管的效果。
三是服的广度不够宽。“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进展缓慢,各部门配合衔接不畅通,数据更新迭代速度跟不上,信息化系统数据标准不统一,对一些功能相似的平台系统清理整合不及时,仍然存在信息孤岛、信息烟囱,部门之间还存在数据联通不到位、更新不及时、时效性不强等问题。例如,婚姻登记的数据时效性会影响不动产登记和注销业务的办理结果;全市30 多个部门才提出9 项市县同权事项,通办覆盖面很低;2021 年前半年,只有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推进了“好差评系统”向乡村延伸,基本实现了以县为单位的乡镇社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全覆盖。
四是帮的力度不大。还存在招商单位招商时夸大政策、过度承诺,项目落地时不愿担责,推三阻四、帮办不力,让企业进退两难;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不担当、不作为,制造出很多“伪问题”“假命题”,甚至设置种种障碍,给企业帮倒忙;有的部门放大制约因素,曲解上级扶持优惠政策,存在先设障后“帮忙”等问题。
一是思想解放不够。虽然表面看上去酒泉市政府部门行使的行政审批事项基本都是国家法律法规设定的,但认真分析研究,许多部门的官本位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导致在项目审批过程中仍然存在限制多、门槛高、审批繁等问题,在构建营商环境方面还存在着思维局限和被动服务的问题。
二是担当意识不强。主动学习研究上级重要决策部署浮于面上,习惯于上级部署什么就安排下转什么,下级上报什么就研究上报什么,立足地区、行业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不深入,不愿意主动研究上级决策部署,习惯于就事论事,有的满足于已有的制度规范,害怕制度变革后执行不到位引发新的矛盾,不愿意动脑筋想办法;有的工作中按部就班,害怕承担责任,争功诿过,不愿意主动作为,宁愿不干事,也不愿多揽事。
三是创新动力不足。对中央、省市委重要决策部署和长远规划缺乏深入思考,不愿意深入一线调查了解实情,习惯于坐而论道,就事论事,缺乏为民服务情怀和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勇气。常常站在本行业、本部门、本岗位的角度做决策、思考问题,导致安排部署、落实工作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不够紧密,甚至照抄照搬,一转了之,上下一般粗,影响了行政机关效能的发挥。
从目前国内外各地区营商环境的现状和竞争优势来看,比理念、比服务、比环境已经取代了拼资源、看区位、抢政策的营商环境模式,酒泉市要更好地实现“十四五”规划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两极四点”目标,就需要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方向,以结果为定向,不断优化“放管服”政策措施,抢占产业高地和人才、资金洼地,推动营商环境向更良更优更好发展。
一是做好“放”的工作,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本地区、本单位底数,摸准市场主体需求脉搏,下大力气综合分析研判,坚决克服揽权思想,围绕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体制机制;要坚持为民、便民、利民原则,努力破除“官本位”思想和“官老爷”作风,推行“凡是本级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凡是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凡是能通过证明材料告知承诺制替代的,原则上一律免于现场提交的审批事项“三个免于提交”的具体要求,做到能放的尽量放,应放的全部放,能取消的直接取消,能备案的事后备案,要强化市县联动、部门协同,注重法治保障,坚持依法监管与以情服务相结合,切实为企业营造生产要素和政策支持平等、稳定、透明,企业发展可预期性强,企业经营自主性高,企业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受保护的良好营商环境。
二是发挥“管”的效能,进一步发挥监管合力。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不断优化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下大力气推进常态化跨部门联合检查,努力实施更精准有效地监管,在监督管理中力求做到“事前申报标准清、事中监督规范明、事后服务信用好”,将政府职能从原来的“严管准入、松管监督”向更科学高效地“宽管准入、严管监督”转变。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进一步明确告知承诺的内容、程序及违反承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全面推行柔性执法,落实市场主体行政处罚行为“两轻一免”清单制度[7],发挥制度功效,规范执行行为,健全多元纠纷调解机制,延伸司法保障职能,不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强化信用智慧联管,建立统一的信用分级分类指标体系,制定出台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政策,对市场主体按信用等级实行差异化监管。将行政许可、检查、处罚与司法判决裁定、违法失信,以及巡视巡察、常规监督检查、抽查抽检通报等信息关联整合,建立贯通行政审批事项全流程,打造以网管网,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的综合监管体系。
三是做好“服”的工作,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要走出“甲方思维”的舒适区,不断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标准,真正为企业服出便利、服出实惠。加快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有效解决企业、群众办事反复跑、来回跑、多处跑等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抓紧细化优化一件事、跑一次、一次办工作流程,在减办事环节和证明材料上下功夫,提供集成高效的套餐服务。按照“一站式受理,集成化服务”的原则,变串联审批模式为并联审批模式,推行减少事项、时限,简化环节、材料和承诺证明事项,容缺审批模式,明确告知事项资料清单,取消无依据、非必要的材料和证明事项,砍掉循环证明、重复材料。落实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领导包抓机制,建立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前期手续行政部门代办机制,推行个性化服务,实行一企业一对策,尽可能提供全过程、“管家式”代办服务,努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深入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全面清理不合理收费,继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千方百计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强政府、银行和企业对接,提供金融服务精准性,完善金融机构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降低费率,帮助小微企业降低融资综合成本。保障企业市场准入地位,维护企业平等竞争秩序,提供跨境贸易便利[8],建立健全政企沟通机制,真正实现便民利企的目标。
四是加大“帮”的力度,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通过不断挖掘“帮”的深度,加大“帮”的力度,拓宽“帮”的广度,持续放大“放管服”改革的合力,推动营商环境向纵深发展。着力破解政策落地不实,协调联动不畅等问题,加大政策宣讲、解读、指导和帮办力度,建立政策兑现一网查询、一次申报、一口审核全流程机制,下大力气帮助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善政府和法院联动工作机制,解决产权瑕疵、职工安置等问题,建立快速审理机制,优化简易破产案件识别标准,提升破产审判效率,帮助企业提高注销便利化水平。坚持做到依法规范行权,推动惯性的找领导向找窗口转变、传统的找路子向找平台转变、旧有的找关系向找法治转变。通过组织分管领导、机关服务人员以普通企业或群众的身份到各行业、系统办理审批事项中亲身体验,找到行政审批事项办理过程中的同理心和同情心,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堵、痛、难等“中梗阻”问题,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区域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调查评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节能评价区域评估。切实加强窗口部门干部作风建设,严肃查处“庸、懒、慢、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真正为企业解绑,为群众解难,以务实为民的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