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桂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2022年6月的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简称CET)的报名工作结束后,统计得知多所高校的报考人数都已经超过一万人次,使其成为全年最大规模的标准化考试之一。CET于1987年首次推出笔试,1999年通过高教司批准增设口语考试,旨在给在校大学生提供科学的标准化检测工具,以激励中国在校大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能力。以往实施过程中,CET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成为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外在动机之一,激励了许多非英语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认真学习英语,提高了全国大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虽然据以往研究发现参加CET的学生出于顺利毕业或增加就业优势的功利目标者居多,[1]但许多大学生在通过考试后增加了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因此还激发了持续进行英语学习的内在动力。
但是,普通高等院校中同时也普遍存在一群人,他们可能没有在基础教育阶段打好牢固的英语基础,在高校学习期间也没有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足够的学习训练,以至于尝试参与CET都以失败告终。他们在一次次失败中慢慢丧失了英语学习的动力,甚至开始自暴自弃并放弃学习,成为“大学英语特困生”(简称“特困生”)。考试仅仅是学习路上用以激发学习动机、自我检测、促进学习效果的工具,而不是目的。因为学习工具的使用不当而造成学习动机减弱是得不偿失的。因此,本研究的主旨是利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来帮助“特困生”有效利用CET这个工具,在合理归因过程中重新唤醒英语学习动机、促进他们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Fritz Heider)于1958年首先提出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韦纳(Bernard Weiner)成功地将成就动机和归因有机地结合起来。韦纳提出了著名的控制点、稳定性和控制性的归因三维模式和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等影响个人成败的四大因素。他把影响成败的四大因素按照这三个维度进行了划分:能力属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努力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任务难度属于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运气属于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2]在后续学者的研究中新增了身心状况和外界环境这两个因素,身心状况属于内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外界环境属于外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韦纳认为个体对自身成败原因的解释会影响其后续的行为。本研究以韦纳以及国内学者的后续研究成果为基础,归纳总结出个体对事件成功或失败归因影响其行为的解释框架,[3-5]如表1所示。
表1 归因与个体后续行为关系分析表
本研究选取的个案为西部一所普通一本院校N大学201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两个“特困生”,以教育叙事和访谈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依据N大学的培养方案,在校期间如果通过四级考试即可自主选择申请免修公共英语课,否则将要一直参与公共英语课程学习至大学三年级结束为止。T同学和B同学都是因为没有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而连续参与了六学期英语公共课学习的学生。研究叙事如下:
T同学:同专业的同学普遍在第一二学期顺利通过四级考试而申请免修公共英语课,然后依据自身兴趣选修其他类型的英语课程。T同学在一次又一次英语四级考试失败中变成了标准的“特困生”。面对每一次的考试失败,T同学总是这样“辩解”:“这学期图书馆太冷了,影响我复习,导致我这次没有准备好”“这回考试肯定要抽中再来一次了,我没有复习好”“哎,这次肯定要陪考了,复习效果真的不行”。T同学总是认为是自己复习得不够多、效果不好而导致不能通过考试。他在互联网上寻找了许多前人的经验学习贴,每一种方法他都会尝试,企图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2017年新东方在线的英语试听视频中,T同学发现那个老师的教学方法极其适合自己,在那位老师“少一点功利主义,多一点不为什么的追求”的呼唤声中,他爱上了英语学习。最终在第六学期通过四级考试,并水到渠成地在下一次六级考试中取得高分成绩。在高分通过六级后他认定自己就是英语学习的天才,从此更爱英语学习,在之后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顺利通过初试和复试,并养成了长期坚持阅读外文期刊的习惯,在研究生就读期间还在外文期刊发表了高质量的文章。
B同学:B同学并不是传统意义的“学渣”,他的专业综合测评成绩常年位居年级前列。而且他在进行专业编程时能够使用大量英语语句,在每年的编程比赛中都取得不错的成绩。面对每一次的考试失败,B同学总是这样“辩解”:“我完全听不懂听力,我从小就听力不行”“我真的没有学习英语的天赋,从小英语就不好”“考试题太难了,我从小就怕英语考试”。B同学总是认为自己没有英语学习天赋,所以导致他不能通过考试。他在第八个学期结束后依旧没有通过四级考试。令人遗憾的是,B同学虽然专业成绩特别好,项目经验也十分丰富,在其余指标条件都超标的情况下却因为没有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而失去保送到985大学继续就读的机会。在他后来的回忆中提到,室友观察到他的课余时间都用于学习其他科目,基本没有花任何课后的时间给英语,但他在当时并没发现这个问题,在一次又一次失败后从未主动寻找过其他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
在以上两个“特困生”的案例中,T同学始终将失败归为“自己没有努力或自己努力不够”“复习效果不佳”。依照韦纳的三个维度,这种归因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这种归因会给自己带来积极的自我暗示,失败是可以逆转的,而逆转的关键在于自身努力。同时他也为自己的成功感到很自豪,认为自己的所有进步都是自身努力的结果,并为之后六级考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后者B同学始终把失败的原因归为“自己从小便没有学习英语的天赋”。这种归因属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他面对每一次失败都有“早就预料”的宿命感,认为取得不了英语考试上的成就是他命中注定的事情。他在最开始就坚信自己的失败是注定的,不可逆转的,不可通过自身努力而改变的。因为坚信自身能力先天不足,从来不质疑是否有新的、有趣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归因为不可控因素后逐渐丧失对于学习乐趣的探索。
用韦纳的归因成就理论针对前后二者做出的反应进行分析后,发现依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合理归因是保持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在针对“特困生”的归因分析中,发现归因为“努力”是保持学习动机的基础,虽然这种归因不能直接帮助个人取得成功,却是帮助经常失败的学生保持学习动机的必要法宝;归因为“天赋”将会给予面对多次失败的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毁灭性打击;“教学与学习环境”“考试难度”的归因如同释放出策略求助讯号,表示出个体需要外界帮助。
影响“特困生”学习动机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不是仅仅用归因成就理论就能够完全解释并解决,但不容置疑的是合理归因是“特困生”在面对失败后重拾信心、保持或者激发学习动机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帮助学生正确归因关系到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成为学生学习进步的工具还是毁灭其学习动力的关键一步,因此针对“特困生”在面对考试失败时及时进行正确的归因的指导,引导其产生“内在的”“可控的”因素的归因,才能帮助他们在之后英语可持续性学习中奠定扎实的基础。比如,面对考试难度、能力、教学与学习环境、努力等常见的归因,教师应该进行适当有针对性的指导。
如果“特困生”将考试失败的原因归为自身能力不足,可能会产生自卑无奈的情绪,并且会出现无意识放弃努力的情况,这种情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的。面对学生的这种归因方式,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相信自己。具体方法可以参照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使用“直接经验”“替代性经验”“语言说服”“情绪唤醒”等方法。[6]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给予“特困生”力所能及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慢慢树立自信;分享其他取得学业成就的“特困生”的案例,使其相信自己也可以做得到;真诚地对待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英语学习中的乐趣,引导学生走出“能力不足”的归因。
如果“特困生”将考试失败的原因归为努力程度,是较为理想的一种归因方式,如果想取得学业成就,就会最先想到改变自己。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谨防学生因为学习方法不合理而导致多次失败后产生“习得性无助”。也就是说谨防学生多次努力归因后没能取得理想成绩从而产生自我怀疑的倾向,否则会令学生慢慢地往“自己能力不足”的归因方向靠拢。教师要谨记,不能不顾学生具体情况而强制替学生归因为不够努力。同时努力归因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要相互配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传授学生一些学习策略,鼓励学生多尝试,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法,使学生在积极进取中感受学习动机被唤醒的悸动。
如果“特困生”将考试失败的原因归为考试难度,这会使其产生强烈的无奈情绪,不相信自己可以通过考试。这时教师要自觉地扮演重要的指导角色。首先,教师不能直接否定学生的归因,说出类似“这个考试本来就是一个又基础又简单的考试,只要随便学学就可以通过的,怎么会难呢”这样的话。因为对于“特困生”来说,这个难度是真实存在的,一味强调这个考试很简单往往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转向“能力不足”的归因方式。其次,也要注意分寸,不能将考试难度描述得太大,这样会造成学生的畏难情绪。在这里可以参照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学生相信难度适中时最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最后,面对难度以激发学习动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将任务程序化为由易到难的模块,鼓励学生去一步一步攻克小难关,在游戏式的学习体验中爱上学习。
如果“特困生”将考试失败的原因归为教学与学习环境,他也许会认为很难通过自己的控制使得外在环境发生改变。老师要帮助学生明白教学与学习环境是一种可控的因素,使其理解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甚至可以主动选择自己所处的环境。比如,不喜欢这个老师的教学风格可以旁听其他老师或者寻求其他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在宿舍没有安静的学习环境可以选择去图书馆等。帮助学生改变环境决定论的观念,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他们就会主动思考改变环境的方法,不会因为外在环境而轻易地丧失学习动力。
CET考试本是为了提高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国际化交流水平,为新时代中国走向国际舞台中央打好基础。它本应该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工具,却在一些使用不当的场景中造就了许多学习动机缺失的困难者(“特困生”)。教师应该看到这些现象,悉知背后的原因,利用有效策略来帮助学生进行针对性分析与指导,唤醒那些在课堂上因为考试而失去学习动机的“大学英语特困生”。当然,这始终只是“唤醒”的基础一步,真正的“唤醒”同时也离不开其余充实有趣的课堂学习内容、课程资源和方法的更新创造等。但是不积跬步何以致千里,关照学生的学习心理应该是基础的一步。CET只是工具,永远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