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质量“531”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23-01-17 10:59张国政李必高刘洋王江平周明龙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监控教学质量考核

张国政,李必高,刘洋,王江平,周明龙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中心,安徽 芜湖 241002)

2015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提出,推进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在职业院校中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以下简称“教学诊改”),目标是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2020年,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完善办学质量监管评价机制,深入推进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切实发挥学校质量保证主体作用。由此可见,质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主旋律,教学诊改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以建立目标链和标准链为起点,通过“8”字螺旋运行实现质量提升[1],依托信息化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进而实现常态化诊断纠偏和周期性诊断、评价、改进、总结和提升等循环。目前,教学诊改工作已经在一些高职院校开展,但是要完全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实现常态化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其中教学过程、教学运行管理中的数据缺乏是主要原因,而数据来源主要依赖于教学质量监控,若没有构建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开展教学诊改环节,很难做到事中监测、预警,以及事后的分析、评价和改进。为此,构建符合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教学质量监控提供数据来源,辅以大数据技术分析,才能为各高职院校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的、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1 “531”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主要包括教学过程监控、教学运行管理监控、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内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产生的数据,经信息化平台进行统计分析,呈现出各类画像,教师、部门领导及校级领导各层面可通过画像可直观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方向,进而推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学生管理等,管理部门通过制度建设完善机制,教师通过查找不足进一步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本文提出围绕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构建“五位一体”教学过程监控、“三个阶段”教学运行管理监控、“一学年度”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的“531”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531”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1 “五位一体”教学过程监控

理论课堂、实验实训、线上线下等各个环节教学过程监控是一项较为复杂的任务,虽然视频网络监控能够通过学生状态来分析判断教学过程的优劣,但这种优劣情况只能反馈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态度和氛围,并不能完全反映教学效果,实际上单凭某种科技手段很难做到准确监控,只有师生双方的多元监控反馈才能展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既要立足学生成长,又要关注教师发展的双重目标,凝聚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过程中,通过构建师生教学相长师生共同体,以“指向学情的诊”促进“指向教情的改”,最终通过师生协同的发展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2]。因此,建立领导听课、同行教师听课、督导听课、学生评教、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等“五位一体”教学过程监控,形成多元监控反馈机制,通过教学过程监控反馈准确信息,进而诊断分析,促进师生双边活动向正向发展、增值赋能。

领导听课、同行教师听课以随机听课和评课为主,督导听课是由学校职能处室聘请的资深教师组成的,对学校所有教师进行随机听课。首先要完善制度建设,例如,学校要制定领导干部听课规定、教研室活动管理规定、教学督导听课管理规定等制度,同时完善听课评价标准,将师德师风、教书育人等融入到教学过程监控中。其次要建立联动反馈机制,教研室主任、同行教师和督导听课,要对各自专业学科内每位授课教师做到随机听课和每学期全覆盖,并在信息管理平台中录入听课反馈信息和评价结果,起到预警作用。

各层面听课并不能完全监控评价出教学效果,学生评教和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是教学过程监控的重要补充,制定学生评教细则和信息反馈范畴,通过信息化系统操作实时监控教学过程,学生评教所产生的数据将应用到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中,所占比重较高。为排除学生恶意评教数据,可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处理。例如,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系统去除前5%和后5%的数据,但这主要运用于周期性较长的评价所产生的少量数据,如果每个学期或学年度产生了大量的学生评教及信息反馈数据,可以运用三倍标准差方法在系统中对歧义数据进行自动处理,由此可见,辅以信息化技术手段就更加能够客观反映课堂教学效果。

1.2 “三个阶段”教学运行管理监控

教学诊改的“8”字质量螺旋可以简化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3]。事前是建立目标、标准和计划的阶段,事中是组织、实施、监测、预警和实时纠偏改进的阶段,事后是诊断、激励、学习、创新和周期性提升改进的阶段。期初、期中和期末是一个学期教学运行的三个重要阶段,分别对应的是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教学运行管理监控,以“五个度”进行评定,分别是“符合度、吻合度、保障度、支撑度、满意度”。期初通过检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授课计划、教材、教案、课件等,从而监控教学计划安排是否符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学期所开设课程与教学计划是否吻合,授课计划、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是否符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等要求。期中通过检查授课情况、作业批改、实验实训、教研活动等,从而监控教师授课情况是否支撑教学目标、作业批改是否与教学内容相吻合、实验实训是否保障教学运行、教研活动是否支撑教育教学改革等要求。期末通过调查学生对课堂教学、教书育人、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满意度,从而监控整个学期教学运行管理的整体情况,教师和管理部门找出存在不足,及时诊断问题,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激励机制,激励教师加强学习和创新,在新的学期科学制定目标,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1.3 “一学年度”教师教学质量考核

传统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评价指标考核体系不完善,考核评价单一,考核流程不够严谨等情况。教师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单凭课堂教学是无法全面客观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其考核结果不仅用于诊断教师个人专业能力、素养和教学水平,还用于检验学生受教育培养质量,进而指导学校如何通过制定政策导向,指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美誉度。教师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科学、客观、公正的教师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质量诊断、改革的基础和依据,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是重构高信效度评价法的前提[4]。因此,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指标设置原则是重点突出、导向明确、可以量化、便于操作,且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学工作真正落到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实处。在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中,因教师的教学工作涉及教育教学方方面面,包括教师本人、领导、督导、同行、学生和教学服务对象等,都可以对教师教学效果从不同角度进行绩效评估及反馈,以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其中360度绩效反馈评价法被广泛应用[5]。那么,学校要从整体、局部及个体等方面去考核教师教学情况,构建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的指标体系,内容主要应涵盖教学任务、教学资料、教学情况、教研活动、教学研究、学生评教和教学事故等七个方面的一级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指标体系

教师教学质量考核以学年度为周期,能适应教学年级的周期划分,便于教学管理部门、教师个人等方面评价和调整。教师教学质量考核中每个指标要实施,需要建立相应的标准体系,并以制度的方式进行规定,以便操作与执行,进而构建有效的机制,其考核结果才能促进教师发展,使得教师能够查找自身不足,提出有效措施,为下一年度教学工作制定合理目标。因此,教师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标准、信息反馈及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为形成全员参与的质量文化提供保障[6]。

2 “531”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应用

本研究以A高职院校为例,在构建“531”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础上,通过JAVA开发的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平台,进而将监控数据应用到教学诊改上,教学诊改包含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五个层面,教学质量监控数据是贯穿于五个层面,教学质量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的生命线,因此,最直接的是影响教师个人发展,教学质量监控的数据可作为教师开展教学诊改的最有力的监测、预警信息,推动教师个人教学诊改,提升教师教学质量。以表1中指标体系为例,各项指标数据来源于“531”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教学过程监控、教学运行管理监控,以及相关处室、二级院系、教研室等,通过信息化平台以雷达图形式进行分析,可直观地对学校整体、教研室、教师个人等三个方面进行监测,从而实现教师教学诊改。这里介绍两种雷达图表达方式,进而说明借助信息化平台所展示的雷达图如何更加清晰、直观,供高职院校信息化平台开发应用时借鉴。

2.1 以实际分值权重形成的教学质量监控分析

如图2所示,以实际分值权重形成的教学质量监控分析雷达图,将七项一级指标都展现出具体分值,但实际每项一级指标最高分值并不一样,比如教学任务、教学资料满分10分,学生评教、教学情况满分30分,教研活动满分15分,教学研究满分7分,而教学失误是以负5至负10分进行评定,通过信息化平台形成如图2所示的雷达图在反映教师教学质量情况方面并不直观,无论是从教师,还是管理者都不能直接找出差距,发现问题所在,而且图像显示也不科学,每个线型都是实线形式,容易混淆,很难分别出哪个线型雷达图代表的是学校、教研室还是教师个人。为此,实际分值赋权方法虽然直接与学校所制定的分值标准相统一,但表达成雷达图画像后,界面图像人机友好性差,难以对教师教学诊改起到预警作用,其监测效果一般。

图2 实际分值权重的教学质量监控分析画像

2.2 以百分制赋值方法的教学质量监控分析

如图3所示,将实际权重进行百分制赋值后,所有的指标体系按照百分制进行评价,通过信息化平台形成雷达图,可以一目了然查找出存在的不足,人机友好程度高,便于教师个人、教研室、学校管理者掌握教学质量整体信息,从不同层面推动教师开展教学诊改,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表1中所列出的七项一级指标中,教学失误是扣分项,在雷达图中不被显示,一般在学校制度中进行规定,比如,依据制度规定出现教学失误的严重级别,扣分多少也不同,同时规定与教师评奖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直接挂钩等,警示教师杜绝出现教学失误。

图3 百分制赋值的教学质量监控分析画像

学校在开展教育教学评价、评估或教学诊改过程中,需要借助于信息化平台进行分析,一方面,平台可以实现大数据分析,提供的分析结果更加客观,并更能接近于反映真实教学质量情况;另一方面,平台可以实现监测、预警,可为实时诊断与周期性评价提供依据。通过以上两种雷达图的分析画像可见,借助于信息化平台分析时,应当关注产出的结果,信息化只是手段,需要从顶层设计开始,每个流程和产出结果都是要在实际中应用,应用效果的好坏也直接反映信息化平台的友好程度,从而反作用于教学诊改的信息化平台建设。

3 课程教学诊改驱动的逻辑架构

课程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重要载体,链接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需求,链接着课程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链接着教师“教”与学生“学”,链接着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即课程是教学质量生成的关键层面,课堂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学诊改涉及的教师层面、学生层面都与课程层面相互关联,课程体系既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也是实施“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引领“三教”改革的重要载体,以课程层面教学诊断与改进(简称“课程教学诊改)为驱动力,通过建立目标链和标准链,以“岗课赛证”引领“三教”改革,将教师作为“牛鼻子”,加大教师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培训力度,制定鼓励教师主动参与课程教学改革的制度,基于“岗课赛证”融通构建新的“三教”体系,通过课程改革促进和深化“三教”改革[7],会同企业开发职业教育专业教材,将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纳入职业学校教材,并可以通过活页式教材等多种方式进行动态更新;激励教师要学会并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和其他现代化教学方式,开发职业教育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和学校管理方式,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融合应用。通过“三教”改革带动专业中“课程1、课程2、...课程N”所构建的课程体系建设,将教师掌握的现代职业教育新教学方法、开发的新教学资源、教材等融入到课程建设中,教师依托课程开展课堂教学创新,学会并合理采用现代教学方法,比如行动导向教学法、MES教学法、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等方面将课程思政元素迭代融合,实现对课堂进行教学改革,形成活课堂,让师生都能产生“获得感”,推动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进而构建课程教学改革驱动的逻辑架构,如图4所示。

图4 课程诊改驱动教学质量提升逻辑机构图

4 结语

教学诊改工作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内涵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评价方式。高职院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开展教学诊改,需要借助于信息化技术,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得到诊断结果,平台中数据信息的采集,需要通过多元、多样化途径,构建“五位一体”教学过程监控、“三个阶段”教学运行管理监控、“一学年度”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的“531”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就是将整个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信息构建成指标体系,并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采集、大数据技术分析后,形成诸如雷达图、仪表盘等形式的分析画像,但画像的处理要符合人机交互性,要有友好的交互画面,这样便于不同层面的人员开展自我诊断和改进,进而发挥信息化技术的功能。课程教学诊改是衔接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教学诊改的桥梁,是驱动“岗课赛证”引领“三教”改革的牵引力,不仅能带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也能促使教学诊改工作常态化,逐步构建完善学校内部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

猜你喜欢
监控教学质量考核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内部考核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