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颖,贾丽华,魏占超,张 杰
1 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妇科,北京 101100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血管外科,北京 101100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是指下肢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使静脉腔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的一种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其可随着血流移行至右心室,由右心室射血进入肺动脉,造成急性肺栓塞,而急性肺栓塞是很多长期卧床患者、手术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1-3]。术后发生下肢DVT的机制可能主要与术后制动、原发疾病造成的血液高凝状态、系统性炎性反应等有关,但仅有少部分患者会发生下肢DVT[4]。因此,及时识别术后住院期间发生DVT的高危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关于预测患者术后是否发生下肢DVT的研究较多,特别是骨科手术患者、肿瘤手术患者和老年患者[5-7]。关于妇科四级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不断充实。妇科四级手术包括复杂子宫切除术、广泛性盆腔粘连术,以及外阴癌根治术、宫颈癌根治术、卵巢癌根治术等。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是近年来逐渐发展成熟的DVT风险预测模型之一,也有其应用于妇科肿瘤患者的研究,但结论并不一致[8-10]。因此,本研究探讨了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对妇科四级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预测价值,现报道如下。
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于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接受妇科四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术前无下肢DVT;(3)术后住院期间下肢DVT根据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明确诊断[11];(4)符合妇科四级手术标准;(5)术后顺利出院;(6)临床资料完整,符合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要求的信息。排除标准:(1)合并风湿免疫性疾病;(2)存在凝血功能障碍;(3)术后死亡且未明确是否存在下肢DVT。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126例患者,根据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下肢DVT将其分为病例组(n=28,发生下肢DVT)和对照组(n=98,未发生下肢DVT)。
(1)基于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所有患者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中的相关因素,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术前入院时查体结果、实验室检测结果、辅助检查结果、病史、手术情况、术后住院期间复查结果等,分析其与妇科四级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关系,并分析妇科四级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危险因素。(2)采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及下肢DVT危险度分级,并分析下肢DVT危险度与妇科四级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关系。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包含4个维度,共40个血栓形成相关的危险因素,每个危险因素根据危险程度的不同赋予不同的分数,总分为各危险因素的评分相加。根据总分对下肢DVT危险度进行分级:极高危(≥5分)、高危(3~4分)、中危(2分)和低危(0~1分)。
应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的分布状态进行正态齐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有序分类资料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中与妇科四级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相关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病例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肥胖患者比例、恶性肿瘤发生率、开腹手术患者比例、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口服避孕药物患者比例、下肢水肿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肌酐水平、谷丙转氨酶水平、总胆红素水平、白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中的相关因素与妇科四级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关系
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中年龄≥65岁、恶性肿瘤、肥胖、口服避孕药物均是妇科四级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2)
表2 妇科四级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病例组患者术前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评分为(5.9±1.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8±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83,P<0.01)。病例组中极高危的患者比例最高(42.9%),其次为高危(28.6%);对照组低危的患者比例最高(35.7%),其次为中危(27.6%)。病例组患者的术前下肢DVT危险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3.409,P=0.004)(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前下肢DVT危险度[n(%)]
极高危、高危、中危、低危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分 别 为44.4%(12/27)、27.6%(8/29)、15.6%(5/32)、7.9%(3/38)。极高危和高危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低危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16,P=
0.004)。
目前,部分大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风险明显升高,而下肢DVT是肺栓塞的主要血栓来源。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发生下肢DVT是既往研究的重点,研究发现,接受手术的骨科患者发生DVT的风险明显增加,特别是接受膝关节、髋关节手术的患者,术后制动导致下肢DVT的发生率明显升高[12-16]。多项研究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患者发生DVT的风险亦较高[17-19]。相对而言,关于妇科四级手术患者术后下肢DVT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关于高危患者DVT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1)高危患者的风险预测。D-二聚体、C反应蛋白等指标和模型用于预测DVT的发生风险,但研究结果存在差异[20-21]。一项针对骨科手术患者的研究发现D-二聚体并不能有效地筛选发生DVT的高危患者[19]。(2)DVT的预防。目前,围手术期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是预防DVT的主要策略,但即使采取抗凝治疗,仍有部分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21]。(3)下肢DVT的治疗。治疗方式包括导管接触性溶栓术、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手术取栓等[1,22-23]。
目前,关于下肢DVT发生风险预测的研究较多,鉴于单个指标对DVT的预测效能有待提高,有研究通过多个指标对下肢DVT的发生风险进行预测[24]。近年来,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显示出较好的预测价值[24-25]。亦有研究认为,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发生DVT的预测价值较低[26]。本研究结果显示,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评分可以有效地进行下肢DVT危险度分级,根据下肢DVT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极高危、高危、中危、低危患者。另外,本研究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中年龄≥65岁、恶性肿瘤、肥胖、口服避孕药物均与妇科四级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有关,临床中可通过上述4个危险因素初步筛选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高危患者,必要时进行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的评估,从而更加准确地预测妇科四级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风险。
本研究发现,发生下肢DVT患者的术前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评分及术前下肢DVT危险度均明显高于未发生下肢DVT的患者,且极高危、高危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中低危患者,提示下肢DVT危险度越高,患者发生下肢DVT的概率越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中年龄≥65岁、恶性肿瘤、肥胖、口服避孕药物均会增加妇科四级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风险。有研究发现,老年妇科四级手术患者术后发生DVT的风险较高,分析原因可能与老年患者存在基础疾病、机体功能相对下降、下肢肌张力下降、血液呈高凝状态等因素有关[7,27]。肥胖会增加妇科四级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风险,可能与肥胖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炎症水平较高及活动能力降低有关[28-29]。有研究已证实口服避孕药物与下肢DVT具有相关性[30-31]。本研究中,口服避孕药物主要与年轻患者发生DVT风险较高有关。赖月容等[8]的研究发现,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评分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低风险、中风险的分层效果不显著,但D-二聚体水平、围手术期输血史、Caprini评分、术后极高危Caprini血栓风险分级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后VTE发生风险的预测效果较好。然而,娄英华和沈怡[9]的研究认为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DVT的风险。谭开宇等[10]的研究对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了优化,使其能够更好地预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的风险。上述研究表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可以用于评估妇科手术患者下肢DVT的发生风险。
本研究的不足:属于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样本量较小,而且对妇科四级手术患者的综合诊疗可能与其他医疗中心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和水平差异,故代表性受到一定影响,有待大样本、前瞻性的研究进一步证实或优化。
综上所述,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可用于妇科四级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风险预测,年龄≥65岁、恶性肿瘤、肥胖、口服避孕药物会增加妇科四级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风险,提示临床医师应关注上述4种危险因素,并及时给出预防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