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动脉瘤外科手术与腔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

2023-01-12 13:01孙英冬孙洪利田泽民胡海地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弹簧圈覆膜远端

孙英冬,刘 翀,韩 冰,孙洪利,田泽民,胡海地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血管外科,辽宁 沈阳 110004

脾动脉瘤(splenic artery aneurysm,SAA)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内脏动脉瘤之一,约占内脏动脉瘤的60%[1-2]。SAA患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在其他疾病的检查中偶然发现,一旦破裂出血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尤其是育龄期或妊娠期女性[3],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破裂后急诊处理常发生相关并发症,因此,早期诊治非常重要。目前,SAA的治疗方式分为外科手术治疗和血管腔内治疗,传统外科开腹手术可切除各种类型的SAA,但创伤较大,部分患者无法耐受手术风险,技术熟练的外科医师可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部分病例。随着现代腔内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数患者可采用腔内栓塞或腔内覆膜支架隔绝处理,但由于SAA的发病率相对较低,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规范和共识[4]。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脾动脉瘤外科手术治疗与腔内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SAA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术前均行腹部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或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并确诊为脾动脉瘤;年龄大于14周岁;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妊娠期女性;合并危及生命的其他重要脏器损伤;合并精神性疾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共纳入43例SAA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开腹组(n=17,行开腹手术)、腹腔镜组(n=10,行腹腔镜手术)、腔内组(n=16,行腔内治疗)。43例SAA患者中,男性18例(41.9%),女性25例(58.1%);年龄34~66岁;病因:门静脉高压症12例,高血压5例,动脉粥样硬化9例;临床表现:4例因上腹部轻微不适来诊,2例破裂性SAA突发腹痛来诊,37例无症状为体检时发现。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见表1。

表1 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

1.2 治疗方法

3组患者均在术前完善腹部增强CT或CTA以评估SAA的位置、大小、形态。

1.2.1 开腹组

患者全身麻醉成功后呈平卧位,左侧腰部垫高,选取左侧肋缘下切口,切开胃结肠韧带,沿胰体尾上缘寻及脾动脉,分离动脉瘤近、远端。当动脉瘤位于脾门时,先结扎瘤体近端脾动脉,将瘤体和脾脏一并切除。也可根据术中情况选择动脉瘤体近端和远端分别结扎,旷置动脉瘤体。

1.2.2 腹腔镜组

选择五孔法操作,患者呈头高右倾体位,于横结肠上缘切开胃结肠韧带,向左侧接近结肠脾曲,使用超声刀分离出脾动脉,通过悬吊脾动脉暴露动脉瘤,于动脉瘤近端及远端用Hem-o-lok夹闭,各保留2个夹,可根据术中情况选择旷置或切除瘤体,处理动脉瘤后观察脾脏血供。

1.2.3 腔内组

患者呈平卧位,局部麻醉后行股动脉穿刺,置入5 F鞘,送入5 F Cobra导管进入腹腔干,造影观察动脉瘤形态、位置及有无异常分流,将微导管插入动脉瘤远端脾动脉分支血管内,造影确认后应用弹簧圈栓塞后将导管回撤至脾动脉瘤近端动脉内,行近端脾动脉栓塞,并根据情况行瘤腔弹簧圈填塞术,再次造影确认栓塞效果,术后1个月复查。对位于脾动脉平直部位的SAA,可采用覆膜支架隔绝SAA,并维持脾动脉通畅。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3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统计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情况

开腹组患者行SAA及脾切除15例,术后血小板均出现升高趋势且术后第9天最高,为1075×109/L[正常值(135~350)×109/L],术后常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血小板开始逐渐下降,其中,2例患者术后复查时发现门静脉血栓,但均无明显临床症状;脾动脉近、远端结扎+脾动脉瘤旷置2例,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腹腔镜组患者行脾动脉近、远端结扎+脾动脉瘤旷置/切除10例,无中转开腹手术,无脾脏联合切除术,术中2例患者出现脾下极缺血表现(颜色变暗),术后血小板无明显变化,无严重并发症。腔内组患者采用弹簧圈行脾动脉栓塞14例,同时行SAA瘤腔填塞术7例,1例限制性破裂性SAA腔内治疗效果不佳,术后血红蛋白仍然进行性下降,转为开腹手术,1例置入覆膜支架隔绝SAA,术后发生脾梗死3例,血小板无明显变化。

2.2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比较

3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内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开腹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内组、腹腔镜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均低于腔内组患者,腹腔镜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低于开腹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3组SAA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比较(±s)

表2 3组SAA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比较(±s)

注:与开腹组比较,aP<0.05;与腹腔镜组比较,bP<0.05

?

2.3 手术前后的影像学检查情况

破裂性SAA患者(图1A)以及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肿大需同时手术治疗的SAA患者(图1B)直接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方式。腹腔镜技术熟练的外科医师可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SAA(图2)。目前,SAA患者多采用介入腔内栓塞术或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图3)。

图1 SAA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的术前影像学图

图2 SAA患者行腹腔镜治疗手术前后的影像学图

图3 SAA患者行腔内治疗手术前后的影像学图

3 讨论

SAA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内脏动脉瘤,且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发现率呈升高趋势,一般以女性多见,且多无明显临床症状,瘤体破裂可造成严重的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尤其是直径>2 cm的SAA发生自发性破裂率为2%~10%[5],SAA一旦破裂病死率高达10%~40%[6],尤其对孕期女性患者危害较大,临床上处理较为棘手。本研究43例SAA患者中,58.1%为女性,86.0%(37/43)为无症状,与文献报道一致[3]。研究显示,SAA治疗的适应证主要包括动脉瘤破裂、直径>20 mm或超过正常脾动脉直径的3倍、每年增长速度>5 mm、假性动脉瘤及出现临床症状的患者[7-8],SAA治疗目的主要是降低瘤体腔内压力和破裂发生风险,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应尽早完成CTA检查明确瘤体大小和部位,于早期开展外科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防止发生破裂出血[9]。

SAA的外科开腹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脾动脉远、近端结扎+脾动脉瘤切除/旷置,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是否进行脾切除术。虽然,本研究结果中开腹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腹腔镜组、腔内组患者,对患者损伤可能较大,但开腹手术有着其无法替代的优势。本研究中,开腹组17例患者中12例伴门静脉高压症,开腹手术可将SAA、脾脏、门静脉侧支循环、胰体尾病变等同时处理,因此,若SAA患者存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大、脾功能亢进,需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及肝活检时,建议行开腹手术同时处理上述临床问题[10]。此外,无论对于SAA破裂引起的失血性休克还是腔内治疗失败,开腹手术均是其最终的治疗手段。本研究中开腹组2例患者为SAA破裂导致腹腔出血,1例为SAA腔内治疗后脾动脉破裂,3例患者均行急诊开腹手术及脾切除术后完成了迅速止血。此外,开腹组另2例为其他普外科手术中同时处理SAA,行脾动脉瘤远、近端结扎及脾动脉瘤旷置,而脾脏血运无异常,随访发现远期SAA内血栓化,从而预防了SAA破裂。

相较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SAA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方法。本研究中腹腔镜组患者通过悬吊方式解剖暴露出SAA近、远端脾动脉后结扎(夹闭)隔断瘤体,旷置SAA,根据患者术中情况选择性切除动脉瘤壁,降低了SAA破裂风险。研究显示,腹腔镜下的SAA择期手术既能预防动脉瘤破裂出血,又可通过仔细解剖避免动脉瘤体联合胰体尾或脾脏的切除,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11-12]。在腹腔镜下可以精准结扎(夹闭)脾动脉,同时判断动脉瘤体有无异常血供,结扎后脾脏可以通过胃短动脉、胃网膜左动脉及其他侧支代偿。本研究中2例患者术中虽然发现脾下极局部缺血表现,但术后无明显临床症状,表明存在侧支循环维持脾脏的血供,与SAA腔内治疗相比,腹腔镜下手术可在脾动脉外部精准操作,不存在栓塞物的腔内血行感染。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患者的住院费均低于腔内组、开腹组,说明腹腔镜组可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随着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的日益成熟,可对近脾门型、中间型、远脾门型SAA进行精准解剖,直视下准确闭锁瘤体近、远端血供,增加保留脾脏的可能性[13]。因此,腹腔镜下或机器人进行的SAA手术,可为患者提供一种有效、微创、安全的处理方式。

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腔内治疗的微创优势逐渐代替传统手术,成为许多血管疾病的首选方案。在SAA的腔内治疗中,主干脾动脉瘤可采用覆膜支架完全隔绝SAA,也可采用栓塞(结合填塞)治疗,栓塞材料选择弹簧圈相对简单、安全[14],弹簧圈可配合液体栓塞剂一起使用,达到SAA的“完全栓塞”[15]。值得注意的是,邻近脾门的SAA进行弹簧圈栓塞治疗后容易导致脾缺血[16],而置于脾动脉主干的弹簧圈可能发生弹簧圈自身、斑块或血栓脱落移位,堵塞远端脾动脉及其分支,导致脾缺血梗死[17]。本研究中,腔内组1例患者使用覆膜支架置入术,于动脉腔内导入覆膜支架,既覆盖了瘤体,又维持了脾动脉远端血运,但覆膜支架只能用于脾动脉相对平直的区域;3例发生脾梗死并发症,术后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均无大面积脾梗死,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开腹组、腹腔镜组相比,腔内组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的优点,但治疗费用较为昂贵。对于破裂性SAA,本研究主张直接行开腹手术,本研究中2例SAA破裂患者直接选择开腹手术,疗效满意;另1例先行腔内弹簧圈栓塞术,近端示脾动脉显影,远端未见造影剂浓聚,但术后患者血压进行性下降,经输血治疗后血红蛋白仍继续下降,被迫中转开腹手术。

综上所述,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腔内治疗均可作为SAA的治疗方案,应根据瘤体大小、部位、是否破裂、患者经济情况等综合考量,给予个体化优化治疗。腹腔镜及腔内治疗是微创、相对安全、恢复较快的SAA治疗方案,开腹手术虽然创伤大,但仍然是重要的治疗方案,是破裂性SAA或微创治疗失败时的首选治疗手段。

猜你喜欢
弹簧圈覆膜远端
“旱优73”覆膜直播栽培技术研究
动脉血管瘤栓塞弹簧圈机械解脱装置设计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原位开窗用覆膜支架织物覆膜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大规格弹簧圈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疗效探讨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胃小弯全切术治疗远端胃癌的随机对照研究
用于滑动部件的类金刚石碳覆膜特性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