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迪
医院现代管理是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制度,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水平[1]。大数据背景下,医院传统管理模式显现出诸多弊端,传统管理过程中纸质的、低效管理模式逐渐转变为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模式。但是,医院实际管理过程中,对于基层医院管理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弊端与不足,主要表现为:医院管理方法单一,难以实现不同科室的协同作用;信息滞后,难以实现患者跨科室数据共享;管理模式欠规范、现代化。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深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中指出[2],我国应加快现代医院管理体系的构建,实现医院管理的信息化、人性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改革的深入,医院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亦相对较多,主要表现为服务不足、床位缺乏及患者看病难等,均对医院的管理与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相关医院相继开展“数字化医院”项目建设,将其作为医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实现医院的管理与IT 技术充分融合,保证每一位居民均能享受均等的医疗服务。同时,互联网背景下远程诊疗、数字设备供应、一线专家等实现一体化,并作为有机的整体,不仅能提高居民就医率,亦可缓解我国就医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大大降低医院管理成本,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诊疗服务,有助于患者满意度的提高。既往研究表明[3]:构建医院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有助于促进医院的发展,由于信息化推进机制目前已经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保障,能辅助医院构建现代化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4-5]。因此,本研究以医院现代管理科室、纳入病例及医护人员为对象,探讨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在医院现代管理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医院现代管理人员72 名、纳入病例15 676 例及医护人员252 名作为对象,根据时间点分为对照组(2020年4月—2021年4月,管理人员36 名、纳入病例7 838 例及医护人员126 名)和观察组(2021年5月—2022年4月,管理人员36 名、纳入病例7 838 例及医护人员126 名)。对照组管理人员36 名,男13 名,女23 名;年龄31~60 岁,平均(48.49±4.51)岁;工作年限1~13年,平均(6.81±0.63)年;纳入病例7 838 例,男4 587 例,女3 251例,年龄18~72 岁,平均(54.39±4.53)岁;医护人员126 名,男74 名,女52 名,年龄24~63 岁,平均(49.58±4.63)岁;工作年限1~31年,平均(7.32±1.06)年;观察组管理人员36 名,男15 名,女21 名;年龄30~61 岁,平均(49.52±4.57)岁;工作年限1~14年,平均(6.87±0.69)年;纳入病例7 838 例,男4 581 例,女3 257 例,年龄19~73 岁,平均(55.11±4.62)岁;医护人员126 名,男69 名,女57 名,年龄23~64 岁,平均(50.15±4.69)岁;工作年限1~30年,平均(7.38±1.1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入组管理人员、门诊及医院收治病例均为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人员。(2)医护人员均为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人员,在编或合同制,均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能配合医院管理并完成相关数据的调查。排除标准:(1)连续休息>3 个月或从未参加医院相关培训。(2)管理人员中途离职或转岗。(3)患者住院期间死亡、中转上一级医院者。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根据医院运行所需从全局角度加强医院管理,落实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同科室落实主任负责制,针对不同科室的特点分级管理;每周召开医院例会,指出不同科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立足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提升管理质量与管理效果,以保证医院日常工作正常运行[6]。
观察组:联合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模式。(1)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局域网。①依托医院院内网构建现代医院管理网络系统,医院信息化管理小组、智能化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工程师,根据医院总体规划、不同科室具体情况,构建医院现代化管理体系,该体系中纳入不同的科室、部门、质控小组及业务小组与HIS系统连接,保证数据在不同科室之间共享,加强了不同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和联系。②人事管理。第一:医护人员管理。根据医院管理总体目标和体系,建立基于医院医护人员的个人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医护人员基本信息、工作履历、业务能力、人员的调动及晋级资格等,并定期更新。医院设置管理者权限,实现信息多维度查询,亦可自动将数据运用拼图、柱状图等进行整合、统计与分析。第二:绩效考核及考勤。由科室主任或小组长对医护人员的绩效考核进行综合评估,考核内容包括医护人员的考勤、工作表现、投诉、夜班情况等,进行评分与扣分(对于扣分项目详细记录扣分的原因),并将评分结果与绩效挂钩;医护人员可借助信息化软件、APP 等社交软件动态知晓绩效情况。同时,管理人员亦可通过访问权限了解医护人员的绩效及日常表现等,了解医护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而对于排班的管理主要涉及医护人员的白、夜班排班、请假等内容,借助现代化管理能实现班次的人性化调动、考勤统计,支持按周、按月或按制订时间段排班,不同科室可随时查询并合理实现人力的调配;③业务管理。建立管理人员、患者及医护人员电子档案,整理并落实行政部门的有关要求,完善系统检索功能,便于相关人文完成信息的检索与调阅;涉及清单式检查单,并通过表格报表形式呈现,便于管理人员查阅,对于无误的内容由管理人员签名确认。④医院质量管理。构建基于现代医院的三级质控体系,进一步细化医院管理及考核指标,并将获得的数据录入电脑,便于后台数据的分析和处理。⑤完善上报制度。现代医院管理时应将互联网、局域网端口与医院HIS 系统连接,针对就医诊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上报。在管理平台构建上报系统,上报内容包括:临床开具处方错误、药物渗漏、管道发生滑脱、标本采集不合格等,系统会根据上报的内容进行审核、定级、批示。(2)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现代医院管理人才培训体系。①结合本院管理人员及医护人员专业技能、文化背景,根据医院对人才的需求等,制订科学的培训模式,培训侧重于智能化、信息化,借助微信、“小科秘”等APP 邀请管理人员及医护人员参与培训,对本院管理人员与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在线考核,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现代医院管理人才培训模式。②针对参加培训人员的年龄,积极开展直播培训,通过扫描二维码等进入直播间,亦可通过公众号参加培训。③智能监控系统。医院现代化管理目标,结合仪器与设备,建立智能监控系统,动态了解医院开具处方、医嘱等,强化易感人群的监控,实时评估其身体状况。对于院感高危人群,则应强化及完善上报制度,加强其体温监测、生化指标测定等,并及时进行上报,避免医院集中大规模感染。同时,智能监控系统下,患者临床诊疗过程中,监测、检验“危急值”智能化系统实时提示,尽可能为患者提供专家指导。(3)建立基于局域网与互联网的现代医院管理模式。现代医院管理人员根据不同的平台设定相应的模块权限,管理人员借助互联网下载APP,基于医院内局域网登录管理系统下载所需数。医院管理人员可通过APP 保存各个科室医护人员的联系方式,进一步完善相关档案,完成医护人员及管理人员考核。每个科室设定专用电脑连接外网,便于管理人员实现现代医院管理的系统化、信息化,两组均完成4 周管理。
(1)管理质量。两组4 周管理后采用通用问卷从管理规范化、工作效率、管理积极性、管理成本、沟通效果及资源共享6 个方面进行评估,各项总分100 分,得分越高,管理质量越高[7]。(2)患者管理满意度。两组4 周管理后采用通用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估,包括就医体验、护患沟通、服务态度、等候时间及人文关怀进行评估,各项总分100 分,≥90 分为满意[8]。(3)医护人员综合能力。两组4 周管理后对医护人员综合能力进行评估,包括法律法规、临床诊疗、专业发展、评判性思维、人际关系评估,各项总分20 分,得分越高,综合能力越强[9]。
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均连续完成4 周管理,并对管理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管理4 周后管理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管理质量比较(分,±s)
表1 两组管理质量比较(分,±s)
组别人数 工作效率管理积极性管理规范化管理成本沟通效果资源共享观察组3691.39±6.5390.18±6.3790.05±6.3288.87±6.1593.23±5.6394.19±5.31对照组3680.21±4.3981.43±4.6482.15±4.9880.68±5.4283.19±5.1281.53±4.29 t 值-6.2937.3385.6986.4377.1146.012 P 值-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观察组管理4 周后就医体验、护患沟通、服务态度、等候时间及人文关怀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例(%)]
观察组管理4 周后法律法规、临床诊疗、专业发展、评判性思维、人际关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医护人员综合能力比较(分,±s)
表3 两组医护人员综合能力比较(分,±s)
组别人数法律法规临床诊疗专业发展评判性思维人际关系观察组12617.49±2.1418.21±1.6417.62±2.3418.19±1.7817.83±2.14对照组12614.21±1.6915.32±1.4514.39±2.1114.51±1.2513.78±1.73 t 值-7.3156.6695.1987.7816.223 P 值-0.0000.0000.0000.0000.000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现代化医院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从宏观来说,医院现代化管理是借助互联网、利用计算机等,与医院HIS 系统相互融合,实现患者电子档案的共享,亦可完成对医护人员的管理。医院管理过程中针对医疗信息水平,将医院现代化管理分为局部信息化管理阶段、临床管理信息化阶段、全员信息化管理阶段。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全球使用,数字化医院已经初具雏形,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实现基于现代化医院的远程诊疗、高精密手术的完成及机器人手术等,均获得良好的干预效果。而狭义的数字化医院则是利用数字通信、计算机等,完成相关数据的采集、阅读、存储及处理,实现医院设备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HIS)、医学影响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与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 system,OAS)。
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能推进医院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从而促进医院的发展[10]。目前,多数医院相继加快信息化管理速度,不仅能满足医院的需要,亦可提升医院管理质量,实现管理的人性化、科学化及信息化[11]。本研究中,观察组管理4 周后管理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从本研究结果看出,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现代医院管理质量。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除了保证医院正常运行外,亦需要满足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要求,保证管理系统能满足预期[12]。同时,通过系统全面、动态的管理医院管理人员、医护人员,能保证档案库的动态实时性、准确性及完整性,建立统一的管理平台,能实现不同科室的动态调班、人力调配,不仅能减轻管理人员及医护人员工作压力,亦可提升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黄文贞等[13]研究表明 ,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模式用于科室护理中,能实现对护理人力资源的动态可控、日常护理内容可视及护理信息可知,能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患者满意度。本研究中,观察组管理4 周后就医体验、护患沟通、服务态度、等候时间及人文关怀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从本研究结果看出,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能提升医院现代管理中患者满意度。分析原因: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能实现为医院发展服务的目标,能为医院的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能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流程,建立以医护人员为中心的信息收集与利用机制,能为医护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供信息支持。
系统将医院现代管理的要求规范化、条目化,并通过表格等形式进行展示,让管理人员对本院、不同科室的管理情况、工作任务一目了然,能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弊端[14]。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模式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录入数据资料并保存完整,不仅便于查阅,亦利于分析和汇总,有助于节约纸张,避免传统管理存在的弊端和不足[15]。同时,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能强化医院局域网与互联网的连接,实现院内数据的及时更新和共享;通过多元化的互联网培训模式,能强化医护人员的培训,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有助于人才梯队的培养和服务能力的提升[16-17]。本研究中,观察组管理4 周后法律法规、临床诊疗、专业发展、评判性思维、人际关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从本研究结果看出,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模式用于现代医院管理中,有助于提升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分析原因: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能为管理决策提供细粒度信息和高效分析工具,支持管理层的决策,能提供集团化医院集中管理平台,有助于增强集团医院的集中化管理,从而能提高控制水平[18]。但是,由于不同级别医院管理模式、体系存在偏差,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医院情况、科室情况构建不同的管理及培训系统[19-20]。
综上所述,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模式用于医院现代管理中能提高管理质量,提升患者管理满意度,有助于增强医护人员综合能力,值得推广应用。